一种宽带MMIC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685发布日期:2018-08-08 00:3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宽带MMIC放大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雷达和微波测量等系统都需要宽带MMIC放大器,在MMIC放大器的设计中,常用的提高带宽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平衡式放大器、反馈式放大器、行波放大器,平衡式放大器频带只能做到倍频或略宽;反馈式放大器易于实现宽带内的匹配,但增益有所恶化;行波放大器可以获得10倍频程的放大,但其直流功耗大,可靠性较低;以上常用的宽带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各有优缺点,很难兼顾增益、驻波、噪声等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宽带MMIC放大器,具有高增益、低驻波、低噪声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宽带MMIC放大器,包括第一PHEMT管P1、第二PHEMT管P2和第三PHEMT管P3;所述第一PHEMT管P1的栅极通过输入匹配网络T0连接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第一PHEMT管P1的源级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电阻R1的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PHEMT管P1的漏级通过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与第二PHEMT管P2的栅极连接,第二PHEMT管P2的源级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二PHEMT管P2的漏级通过第二级间匹配网络T2与第三PHEMT管P3的栅极连接,第三PHEMT管P3的源级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三电阻R3的两端并联有第三电容C3,第三PHEMT管P3的漏级通过输出匹配网络T3连接到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

其中,所述输入匹配网络T0包括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第一电感L1、第四电感L4、第五电阻R5和第五电感L5连接到第一PHEMT管P1的栅极;所述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4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三电感L3和第二电感L2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和第二电感L2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九电容C9;所述第一电感L1和第三电感L4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六电容C6,所述第四电感L4和第五电阻R5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七电容C7,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五电感L5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五电感L5与第一PHEMT管P1的栅极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八电容C8。

其中,所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包括第六电感L6,所述第六电感L6的第一端与第一PHEMT管P1的漏级连接,第六电感L6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第七电感L7、第十电容C10、第八电感L8、第九电感L9和第十电感L10连接到第二PHEMT管P2的栅极;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十一电感L11和第十二电感L12连接到5V的电源,所述第十二电感L12与5V电源之间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一电容C11;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二电容C12,所述第七电感L7与第十电容C10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三电容C13,所述第八电感L8与第九电感L9的之间设置有并联接地的第十四电容C14和第十三电感L13;所述第九电感L9和第十电感L10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五电容,所述第十电感与第二PHEMT管P2的栅极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十六电容C16。

优选地,所述输入匹配网络T0和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之间还设置有反馈网络,所述反馈网络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到输入匹配网络T0中第五电阻R5和第五电感L5的公共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容C4连接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中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

其中,所述第二级间匹配网络T2包括第十四电感L14,所述第十四电感L14的一端与第二PHEMT管P2的漏级连接,第十四电感L14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十五电感L15、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六电感L16和第十七电感L17连接到第三PHEMT管P3的栅极;所述第十四电感L14和第十五电感L15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十八电感L18、第十九电感L19和第七电阻R7连接到5V的电源,所述第十八电感L18和第十九电感L19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八电容C18,所述第十九电感L19和第七电阻R7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九电容C19,所述第七电阻R7与5V电源之间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电容C20;所述第十四电感L14与第十五电感L15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一电容C21,所述第十五电感L15和第十七电容C17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二电容C22;所述第十六电感L16和第十七电感L17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三电容C23,所述第十六电感L16和第十七电感L17的公共端还依次通过第二十电感L20和第八电阻R8接地;所述第十七电感L17和第三PHEMT管P3的栅极之间还设置有接地的第二十四电容C24。

其中,所述输出匹配网络T3包括第二十一电感L21,所述第二十一电感L21的一端连接第三PHEMT管P3的漏级,第二十一电感L2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十二电感L22、第二十五电容C25连接到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一电感L21和第二十二电感L22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二十三电感L23、第二十四电感L24和第九电阻R9连接到5V的电源,所述第二十三电感L23和第二十四电感L24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二十六电容C26,所述第九电阻R9和5V电源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二十七电容C27;所述第二十一电感L21和第二十二电感L22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八电容C28,所述第二十二电感L22和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九电容C29。

优选地,所述第一PHEMT管P1的栅宽为2×50μm,所述第二PHEMT管P2的栅宽为4×55μm,所述三PHEMT管P3的栅宽为4×55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PHEMT管作为MMIC放大器的组成器件,提高了整个MMIC放大器稳定性,降低了MMIC放大器的工作噪声;同时,MMIC放大器通过输入匹配、输出匹配和两级的级间匹配,有效调整了PHEMT管之间的匹配系数,且不存在明显的增益恶化,故而在保证增益的前提下,改善了PHEMT管之间驻波比,减小了信号放大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在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一级间匹配网络之间设置有反馈网络,增加了信号输入的稳定性,调节了带内平坦度,改善了输入驻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输入匹配网络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第一级间匹配网络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第二级间匹配网络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输出匹配网络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宽带MMIC放大器,包括第一PHEMT管P1、第二PHEMT管P2和第三PHEMT管P3;所述第一PHEMT管P1的栅极通过输入匹配网络T0连接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第一PHEMT管P1的源级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电阻R1的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PHEMT管P1的漏级通过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与第二PHEMT管P2的栅极连接,第二PHEMT管P2的源级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二PHEMT管P2的漏级通过第二级间匹配网络T2与第三PHEMT管P3的栅极连接,第三PHEMT管P3的源级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三电阻R3的两端并联有第三电容C3,第三PHEMT管P3的漏级通过输出匹配网络T3连接到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

如图2所示,所述输入匹配网络T0包括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第一电感L1、第四电感L4、第五电阻R5和第五电感L5连接到第一PHEMT管P1的栅极;所述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4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三电感L3和第二电感L2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和第二电感L2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九电容C9;所述第一电感L1和第三电感L4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六电容C6,所述第四电感L4和第五电阻R5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七电容C7,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五电感L5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五电感L5与第一PHEMT管P1的栅极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八电容C8。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包括第六电感L6,所述第六电感L6的第一端与第一PHEMT管P1的漏级连接,第六电感L6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第七电感L7、第十电容C10、第八电感L8、第九电感L9和第十电感L10连接到第二PHEMT管P2的栅极;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十一电感L11和第十二电感L12连接到5V的电源,所述第十二电感L12与5V电源之间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一电容C11;所述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二电容C12,所述第七电感L7与第十电容C10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三电容C13,所述第八电感L8与第九电感L9的之间设置有并联接地的第十四电容C14和第十三电感L13;所述第九电感L9和第十电感L10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五电容,所述第十电感与第二PHEMT管P2的栅极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十六电容C16。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匹配网络T0和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之间还设置有反馈网络,所述反馈网络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到输入匹配网络T0中第五电阻R5和第五电感L5的公共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容C4连接到第一级间匹配网络T1中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的公共端。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级间匹配网络T2包括第十四电感L14,所述第十四电感L14的一端与第二PHEMT管P2的漏级连接,第十四电感L14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十五电感L15、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六电感L16和第十七电感L17连接到第三PHEMT管P3的栅极;所述第十四电感L14和第十五电感L15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十八电感L18、第十九电感L19和第七电阻R7连接到5V的电源,所述第十八电感L18和第十九电感L19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八电容C18,所述第十九电感L19和第七电阻R7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十九电容C19,所述第七电阻R7与5V电源之间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电容C20;所述第十四电感L14与第十五电感L15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一电容C21,所述第十五电感L15和第十七电容C17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二电容C22;所述第十六电感L16和第十七电感L17的公共端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三电容C23,所述第十六电感L16和第十七电感L17的公共端还依次通过第二十电感L20和第八电阻R8接地;所述第十七电感L17和第三PHEMT管P3的栅极之间还设置有接地的第二十四电容C24。

如图5所示,所述输出匹配网络T3包括第二十一电感L21,所述第二十一电感L21的一端连接第三PHEMT管P3的漏级,第二十一电感L2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十二电感L22、第二十五电容C25连接到MMIC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十一电感L21和第二十二电感L22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第二十三电感L23、第二十四电感L24和第九电阻R9连接到5V的电源,所述第二十三电感L23和第二十四电感L24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二十六电容C26,所述第九电阻R9和5V电源之间设置有接地的第二十七电容C27;所述第二十一电感L21和第二十二电感L22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八电容C28,所述第二十二电感L22和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公共端还连接有接地的第二十九电容C29。

PHEMT是对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一种改进结构,也称为赝调制掺杂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PMODFET),PHEMT中的2-DEG要比普通HEMT中的多受到一些限制(有势阱两边的双重限制作用),从而具有更高的电子面密度(约高2倍);同时,这里的电子迁移率也较高(比GaAs中的高9 %),因此PHEMT的性能更加优越,总之PHEMT具有双异质结的结构,这不仅提高了器件阈值电压的温度稳定性,而且也改善了器件的输出伏安特性,使得器件具有更大的输出电阻、更高的跨导、更大的电流处理能力以及更高的工作频率、更低的噪声等,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PHEMT管作为MMIC放大器的组成器件,提高了整个MMIC放大器稳定性,降低了MMIC放大器的工作噪声。

同时,MMIC放大器通过输入匹配、输出匹配和两级的级间匹配,有效调整了PHEMT管之间的匹配系数,且不存在明显的增益恶化,故而在保证增益的前提下,改善了PHEMT管之间驻波比,减小了信号放大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在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一级间匹配网络之间设置有反馈网络,增加了信号输入的稳定性,调节了带内平坦度,改善了输入驻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HEMT管P1的栅宽为2×50μm,所述第二PHEMT管P2的栅宽为4×55μm,所述三PHEMT管P3的栅宽为4×55μm;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能够得到工作频率10GHz~33GHz,典型增益17dB,典型输出功率16dBm,典型输入输出驻波1.5的MMIC放大器,以满足通信、雷达和微波测量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