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PX复杂结构的模块装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5154发布日期:2018-08-17 23:0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VPX复杂结构的模块装联结构。



背景技术:

VPX 是一种新的总线技术,VPX总线是VITA(VME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VME国际贸易协会) 组织于2007年在其VME总线基础上提出的新一代高速串行总线标准。VPX总线技术现在也逐渐用于信号处理领域,各种功能的VPX板卡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VPX标准结构模块,结构简单,单个VPX板卡无法满足多功能、大容量电子产品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VPX复杂结构的模块装联结构,在满足多个VITA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多层堆叠装联结构解决模块本身所需体积;同时,采用多层堆叠装联结构,保障VPX多功能、大容量、高速率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VPX复杂结构的模块装联结构,包括面板、安装在面板两端便于快速插拔的助拔装置以及分别安装在面板上的后盖板、主板、主冷板,所述主板位于后盖板与主冷板之间,所述主冷板上安装有由内向外依次堆叠装联的内层冷板、中层冷板、外层冷板,所述主板上能插接至少一个扩展功能子板,所述主冷板直接与主板连接且主冷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扩展功能子板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冷板上还设置有固定基孔,所述内层冷板、中层冷板、外层冷板均设置固定通孔,长固定钉依次穿过外层冷板、中层冷板、内层冷板上的固定通孔连接在固定基孔上使得外层冷板、支撑架、中层冷板、内层冷板、主冷板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层冷板与中层冷板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架,所述中层冷板与外层冷板之间设置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也设置固定通孔,长固定钉依次穿过外层冷板、第二支撑架、中层冷板、第一支撑架、内层冷板上的固定通孔连接在固定基孔上使得外层冷板、第二支撑架、中层冷板、第一支撑架、内层冷板、主冷板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的固定通孔均为A型固定通孔,且A型固定通孔的外壁呈高于第一支撑板表面的凸台;所述外层冷板、中层冷板、内层冷板上的固定通孔均为B型固定通孔,且B型固定通孔的内壁恰好套接在A型固定通孔的凸台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其A型固定通孔的凸台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其A型固定通孔的凸台恰好对接,从而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之间形成供中层冷板安装的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结构一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基孔、固定通孔分别与长固定钉螺纹连接,或者固定基孔、固定通孔分别与长固定钉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冷板主要由位于上层的上层主冷板和位于下层的下层主冷板组成,上层主冷板和下层主冷板连接在一起并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安装内层冷板、中层冷板、外层冷板的空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腔为半开放式,空腔的左侧壁、右侧壁由上层主冷板提供,空腔的上侧壁、底面由下层主冷板提供。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层冷板靠近边缘处设置A连接孔,所述主冷板上设置有与A连接孔位置对应的B连接孔,短连接钉依次穿过A连接孔、B连接孔将外冷板直接与主冷板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A连接孔、B连接孔分别与短连接钉螺纹连接,或者A连接孔、B连接孔分别与短连接钉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VPX板卡的结构部分主要由面板、助拔装置、主冷板、外层冷板、中层冷板、内层冷板、后盖板组成;所述的VPX板卡的电路部分主要由主板、多层扩展功能子卡组成,扩展功能子卡用于扩展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层冷板、中层冷板、内层冷板从外到内依次堆叠装联在主冷板上的结构,既能为VPX板卡的电路部分提供保护,又能满足装配、热设计、振动设计的可行性要求,进而实现VPX板卡多功能、大容量的性能保障。

(2)本实用新型结构部分还设置用于增强各个冷板强度的支撑板,支撑板分为介于内层冷板和中层冷板之间的第一支撑板、介于中层冷板和外层冷板之间的第二支撑板;支撑板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冷板结构的工作强度,防止其变形而影响VPX板卡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主冷板与主板直接连接,对主板起加强作用;主冷板上设计固定基孔、B连接孔,既通过长固定钉将外层冷板、中层冷板、内层冷板一并安装在主冷板上,又通过短连接钉将外层冷板直接与主冷板连接,双重保障,保障各个冷板的稳定连接,从而保证良好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层主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层主冷板的主视图。

图6为上层主冷板的后视图。

图7为下层主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内层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中层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外层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支撑架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二支撑架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助拔装置,3-主板,4-后盖板,5-主冷板,51-上层主冷板,52-下层主冷板,6-内层冷板,7-中层冷板,8-外层冷板,9-第一支撑架,10-第二支撑架,11-固定基孔,12-固定通孔,13-A连接孔,14-B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列实施例中主板为PCB主板。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VPX复杂结构的模块装联结构,包括面板1、安装在面板1两端便于快速插拔的助拔装置2以及分别安装在面板1上的后盖板4、主板3、主冷板5,所述主板3位于后盖板4与主冷板5之间,所述主冷板5上安装有由内向外依次堆叠装联的内层冷板6、中层冷板7、外层冷板8,所述主板3上能插接至少一个扩展功能子板,所述主冷板5直接与主板3连接且主冷板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扩展功能子板的安装孔。所述主板3位于后盖板4与主冷板5之间,此为公知技术,不再赘述。所述面板1的结构如图13所示。

本实施例中,外层冷板8、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由外向内依次堆叠并安装在主冷板5的一侧,主冷板5另一侧与主板3直接连接且主板3与扩展功能子板电性连接并加装后盖板4,同时两端安装助拔装置2的面板1同时与主板3、主冷板5、后盖板4卡接。其中,后盖板4、主板3、主冷板5、内层冷板6、中层冷板7、外层冷板8共同形成一个堆叠装联的模块结构,根据需求扩展安装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扩展功能子卡可以使VPX板卡具有多功能、大容量、高速率的性能,而设置的多个冷板能有效散热而保障VPX卡板长期处于较低工作温度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VPX板卡的稳定高效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一种基于VPX复杂结构的模块装联结构,包括面板1、安装在面板1两端便于快速插拔的助拔装置2以及分别安装在面板1上的后盖板4、主板3、主冷板5,所述主板3位于后盖板4与主冷板5之间,所述主冷板5上安装有由内向外依次堆叠装联的内层冷板6、中层冷板7、外层冷板8,所述主板3上能插接至少一个扩展功能子板,所述主冷板5直接与主板3连接且主冷板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扩展功能子板的安装孔。

如图4-图10所示,所述主冷板5上还设置有固定基孔11,所述内层冷板6、中层冷板7、外层冷板8均设置固定通孔12,长固定钉依次穿过外层冷板8、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上的固定通孔12连接在固定基孔11上使得外层冷板8、支撑架、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主冷板5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利用长固定钉直接将外层冷板8、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一起固定在主冷板5上。通常,分散设置固定通孔12、固定基孔11,便于各个冷板(外层冷板8、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主冷板5)之间的均匀、稳定连接,此为公知常识,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一种基于VPX复杂结构的模块装联结构,包括面板1、安装在面板1两端便于快速插拔的助拔装置2以及分别安装在面板1上的后盖板4、主板3、主冷板5,所述主板3位于后盖板4与主冷板5之间,所述主冷板5上安装有由内向外依次堆叠装联的内层冷板6、第一支撑板、中层冷板7、第二支撑板、外层冷板8,所述主板3上能插接至少一个扩展功能子板,所述主冷板5直接与主板3连接且主冷板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扩展功能子板的安装孔。

如图4-图12所示,所述主冷板5上还设置有固定基孔11,所述内层冷板6、第一支撑板、中层冷板7、第二支撑板、外层冷板8均设置固定通孔12,长固定钉依次穿过外层冷板8、第二支撑板、中层冷板7、第一支撑板、内层冷板6上的固定通孔12并与固定基孔11连接,使得外层冷板8、第二支撑板、支撑架、中层冷板7、第一支撑板、内层冷板6、主冷板5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实施例2,增加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其作用就是提高冷板结构的强度。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9、第二支撑架10上的固定通孔12为A型固定通孔12,且A型固定通孔12的外壁呈高于第一支撑板表面的凸台。所述外层冷板8、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上的固定通孔12为B型固定通孔12,且B型固定通孔12的内壁恰好套接在A型固定通孔12的凸台上进行限位套接。所述第一支撑架9上其A型固定通孔12的凸台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0上其A型固定通孔12的凸台恰好对接,从而在第一支撑架9、第二支撑架10之间形成供中层冷板7安装的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

进一步,如图11所示,A型固定通孔12的凸台呈中间为矩形且两端为圆弧形的腰型,如图8-图10所示,B型固定通孔12形状与其对应。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4-图7所示,所述主冷板5主要由位于上层的上层主冷板51和位于下层的下层主冷板52组成,上层主冷板51和下层主冷板52连接在一起并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安装内层冷板6、中层冷板7、外层冷板8的空腔。

所述空腔位于主冷板5距离面板1较远的一端。通常VPX板卡在靠近面板1处设置风扇对其进行散热,因此,距离面板1较近的区域散热情况较好、工作温度较低,而受到元件阻挡、风道不贯通等结构的影响,距离面板1较远的区域散热情况较差、工作温度明显较高。所以本实施例在主冷板5距离面板1较远的区域设置多层冷板结构,辅助此区域的散热,有利于降低VPX板卡整体工作温度并减少温度差。

所述空腔为半开放式,空腔的左侧壁、右侧壁由上层主冷板51提供,空腔的上侧壁、底面由下层主冷板52提供。所述空腔无下壁。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任一项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基孔11、固定通孔12分别与长固定钉螺纹连接。或者,固定基孔11、固定通孔12分别与长固定钉过盈配合。通常采用具有外螺纹的长固定钉进行连接,此时,长固定钉可以为市售的、作为标准件的长杆螺栓。当然,长固定钉也可以采用光杆件,利用杆与孔之间的过盈配合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6任一项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层冷板8靠近边缘处设置A连接孔13,所述主冷板5上设置有与A连接孔13位置对应的B连接孔14,短连接钉依次穿过A连接孔13、B连接孔14将外冷板直接与主冷板5连接。

所述A连接孔13、B连接孔14分别与短连接钉螺纹连接,或者A连接孔13、B连接孔14分别与短连接钉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长固定孔同时连接外层冷板8、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主冷板5,将外层冷板8、中层冷板7、内层冷板6、主冷板5这几个冷板连接为一体;另一方面短连接钉同时连接外层冷板8、主冷板5,将外层冷板8、主冷板5直接连接。双重连接结构,保证安装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6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