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加热电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0412发布日期:2018-09-25 21:1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尿素加热电器盒。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排放技术的发展,尾气后处理器技术大规模使用了选择性还原后处理器技术(SCR),该技术采用还原剂尿素溶液对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处理。由于尿素溶液的物理特性,在零下11摄氏度会结冰,因此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低于零下5度即需要对尿素溶液进行加热,以防止结冰。目前后处理系统中尿素泵、尿素罐到尿素泵管路、尿素泵到尿素罐管路、尿素泵到喷嘴管路均是采用电加热方式,各加热控制回路相对独立,每个回路均使用一个继电器,同时,为加热提供的电源回路由于电流比较大,也需要增加一个继电器,目前这些继电器主要是通过在仪表台管梁上增加固定支架,将五个继电器均匀并排设置在一起,来完成继电器布置固定工作。

但是由于使用的外挂式继电器型号相同,占用空间大,五个继电器并排固定时线束端插件状态一样,装配时很容易装错,致使后处理加热控制出现问题;另外,五个继电器的电源线及搭铁线均存在共线现象,采用继电器独立布置方式,致使线束端导线增加,增加整车重量及成本;同时,继电器由于使用频繁,长时间使用难免会出现损坏现象,由于继电器布置在仪表台内部,维修服务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尿素加热电器盒,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便于继电器及线束的布置,方便管理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盒体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位置对齐;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继电器的第一固定结构;

线束定位机构,所述线束定位机构包括线束壳体和接插件,所述线束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线孔连通,所述线束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插件相连,所述接插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外表面;

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固定扣设在所述盒体上。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锁合结构,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一锁合结构对应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挂耳,所述第一挂耳上转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锁合结构的下端面卡接。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锁合结构包括支架和第一凸起,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上远离所述盒体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一凸起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凸起的下端面为平面,所述卡块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卡块的下端面为斜面。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第一锁合结构背离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锁合结构,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一挂耳背离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挂耳,所述第二挂耳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锁合结构卡接配合。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盒体上与所述盖体连接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中设置有第一卡滞结构。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保险丝的第二固定结构。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中设置有第二卡滞结构。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中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的配合固定设置在所述盒体中。

如上所述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法兰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素加热电器盒,通过在盒体中设置电路板,可以将多个继电器集成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固定结构上,从而使多个继电器占用较小的空间,通过盖体和盒体的配合,使继电器封闭在盒体中,以保护继电器或电路板上的其它器件,其中,由于盖体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盒体上,由此可以便于的对继电器的维护和管理。另外,继电器及电路板上的线束可以经过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穿入线束壳体中,通过线束壳体实现对线束的约束管理,并通过接插件实现线束的输出,由此方便了继电器的连接和线路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在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尿素加热电器盒在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尿素加热电器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体在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盖体在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盒体在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盒体在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线束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挂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锁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电路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第一卡滞结构在电路板上的放大图;

图14为第二卡滞结构在电路板上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盒体 110-第一锁合结构 111-第一凸起

120-密封圈 130-法兰支架 140-第二锁合结构

150-第一过线孔 160-定位柱 200-盖体

210-第一挂耳 211-卡块 220-第二挂耳

300-线束定位机构 310-线束壳体 320-接插件

400-电路板 410-第一固定结构 411-第一卡滞结构

412-限位块 413-第一凸台 420-第二过线孔

430-第二固定结构 431-限位面 432-第二凸台

440-定位孔 500-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尿素加热电器盒,其包括盒体100、电路板400、线束定位机构300和盖体200;其中,盒体100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150;电路板400固定设置在盒体100中,电路板400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420,第二过线孔420与第一过线孔150位置对齐;电路板40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继电器500的第一固定结构410;线束定位机构300包括线束壳体310和接插件320,线束壳体310的一端与第一过线孔150连通,线束壳体310的另一端与接插件320相连,接插件320固定设置在盒体100的外表面;盖体200可拆卸地固定扣设在盒体10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尿素加热电器盒,通过在盒体100中设置电路板400,可以将多个继电器500集成安装在电路板400上的第一固定结构410上,从而使多个继电器500占用较小的空间,通过盖体200和盒体100的配合,使继电器500封闭在盒体100中,以保护继电器500或电路板400上的其它器件,其中,由于盖体200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盒体100上,由此可以便于对继电器500的维护和管理。另外,继电器500及电路板400上的线束可以经过第一过线孔150和第二过线孔420穿入线束壳体310中,通过线束壳体310实现对线束的约束管理,并通过接插件320实现线束的输出,由此方便了继电器500的连接和线路的管理。

如图1、图4、图6、图10和图11所示,为了便于盖体200的拆装,盒体100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锁合结构110,盖体200上与第一锁合结构110对应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挂耳210,第一挂耳210上转动设置有卡块211,卡块211的上端面与第一锁合结构110的下端面卡接。

具体地,第一锁合结构110包括支架和第一凸起111,支架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凸起111固定设置在凹槽上远离盒体100的一侧壁上,第一凸起111的上端面为斜面,第一凸起111的下端面为平面,卡块211的上端面为平面,卡块211的下端面为斜面。当需要将盖体200扣合在盒体100上时,可以将第一挂耳210通过适当的外力压入凹槽中,其中,当卡块211接触第一凸起111时,卡块211可以受第一凸起111的阻力发生转动,当卡块211越过第一凸起111伸入到凹槽中时,卡块211失去了第一凸起111的阻力,此时卡块211重新转动至初始位置,使卡块211的上端面抵接在第一凸起111的下端面上,从而实现了盖体200在盒体100上的固定。而当需要拆卸盖体200时,可以手动按压卡块211,使卡块211发生转动,进而使卡块211上的上端面脱离第一凸起111的下端面,从而实现盖体200的开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现有技术中类似挂耳结构的盖体200而言,对此类的盖体200的开启一般需要通过工具将其翘起,这种开启方式需要员工施加较大的外力,而且容易将盖体200或周围零部件划伤,本实施例提供的盖体200无需通过工具或过大的外力即可实现开启和扣合,方便了员工操作,同时也保护了盖体200或周围零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7所示,为了增强盖体200与盒体100之间的固定可靠性,盒体100上与第一锁合结构110背离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锁合结构140,盖体200上与第一挂耳210背离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挂耳220,第二挂耳220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与第二锁合结构140卡接配合。

其中,第二锁合结构140可以为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上端面为斜面,第二凸起的下端面为平面;在将盖体200扣合至盒体100上时,可以先将卡槽与第二凸起配合,具体可以使卡槽的底面抵接至第二凸起的下端面,而第二凸起的上端面可以为第二挂耳220的运动提供导向,以便于卡槽套设置第二凸起上;然后可以使第一挂耳210与第一凸起111配合,从而实现将盖体200装配至盒体100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尿素加热电器盒布置在底盘上,存在进水风险,因此,可以在盒体100上与盖体200连接的位置设置密封圈120,以提升整体防水性能。

如图12至图14所示,为了增强继电器500的固定可靠性,第一固定结构410可以为第一插槽,第一插槽中设置有第一卡滞结构411。具体地,第一卡滞结构411包括第一凸台413和限位块412,其中,第一凸台413位于第一卡滞结构411的侧面,以实现对继电器500的卡接固定,而限位块412位于第一卡滞结构411的上方,以实现对继电器500的安装限位。

进一步地,电路板400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保险丝的第二固定结构430,从而可以将具有保险功能的后处理线路集成至电路板400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固定结构430可以为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中也可以设置有第二卡滞结构。第二卡滞结构也可以包括第二凸台432和限位面431,其中,第二凸台432位于第二卡滞结构的侧面,以实现对保险丝的卡接固定,而限位面431位于第二卡滞结构的上方,以实现对保险丝的安装限位。

为了实现电路板400的安装定位,盒体100中可以设置有定位柱160,电路板400上可以设置有定位孔440,电路板400可以通过定位柱160和定位孔440的配合固定设置在盒体100中。

为了便于将该尿素加热电器盒固定至尿素罐附近的安装区域,盒体100上还可以设置有法兰支架1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尿素加热电器盒,通过在盒体中设置电路板,可以将多个继电器集成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固定结构上,从而使多个继电器占用较小的空间,通过盖体和盒体的配合,使继电器封闭在盒体中,以保护继电器或电路板上的其它器件,其中,由于盖体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盒体上,由此可以便于的对继电器的维护和管理。另外,继电器及电路板上的线束可以经过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穿入线束壳体中,通过线束壳体实现对线束的约束管理,并通过接插件实现线束的输出,由此方便了继电器的连接和线路的管理。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