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接近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925发布日期:2019-01-13 17:0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接近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接近开关。



背景技术:

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从而驱动直流电器或给计算机(PLC)装置提供控制指令。接近开关是种开关型传感器(即无触点开关),它既有行程开关、微动开关的特性,同时具有传感性能,且动作可靠,性能稳定,频率响应快,应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并具有防水、防震、耐腐蚀等特点。产品有电感式、电容式、霍尔式、交、直流型。一般的,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为4mm-10mm。

但受接近开关内元器件、接近开关感应距离的限制,接近开关的尺寸一般都较大,不利于小空间场合的使用,且负载电流较小不利于大负载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接近开关,以解决现有的接近开关尺寸较大,负载电流较小,应用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紧凑型接近开关,包括壳体、继电器、传感元件、外接导线;所述传感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串接入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传感元件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并联;所述外接导线与所述继电器对应电连接,以使所述继电器能够接入电源并输出开关信号;所述壳体包括固定部、继电器部,固定部的外径小于继电器部的外径,所述继电器设置在继电器部内,所述传感元件设置在固定部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的表面设有外螺纹,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螺母,所述固定部的外径满足:当固定部上安装有螺母时,螺母的外径÷继电器部外径≤1.2。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设有端盖,端盖设有导线引出孔,端盖安装在所述继电器部的尾端,所述外接导线通过导线引出孔露出于所述壳体外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靠近所述端盖设置,发光二极管与所述传感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并联。这样,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能够与传感元件的工作状态相对应。

又进一步的,所述外接导线上套设有套环,套环固定在所述导线引出孔上;所述套环或所述端盖设有透光区。透光区的作用是使发光二极管的光亮能够透出于壳体。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密封胶,密封胶填充壳体内部的空隙,并使套环、端盖、壳体固定连接。密封胶能够使壳体内各元器件相对固定,并使紧凑型接近开关能够达到IP68的防护等级。

又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有至少两个,分别靠近于所述端盖的两侧设置。两个发光二极管与透光区配合,使观察者或检修者从不同的角度均能有效识别紧凑型接近开关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外接导线包括外接电源线、外接信号线,外接电源线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电连接,外接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负载端电连接,在所述外接电源线中串设有二极管整流桥。这样,紧凑型接近开关不存在正反接均能够使用。

优选的,还包括感应件;所述继电器为微型继电器,型号为CMA2-S-W,所述传感元件为霍尔传感器,所述感应件为磁体。霍尔元件较普通的干簧管工作更稳定,耐高温。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元件固定在远离第二电路板的第一电路板一端,所述继电器固定在第二电路板上,传感元件通过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外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继电器对应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变直径的外壳,并将传感器设置在固定部内,继电器设置在继电器部内,紧凑型接近开关的外形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接近开关的结构图。

图2为沿图1中A-A剖面线的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接近开关的接线端子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接近开关的电路图。

图中,11-壳体,12-螺母,13-螺母,14-端盖,141-导线引出孔,15-接线端子,21-第二电路板,22-第一电路板,3-传感元件,4-继电器,5-发光二极管,6-感应件,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紧凑型接近开关,参见图1-4,包括壳体11、继电器4、传感元件3、外接导线(未标示)。

参见图4,传感元件3的信号输出端串接入继电器4的控制端,传感元件3的电源端子与继电器4的控制端并联;外接导线与继电器4对应电连接,以使继电器4能够接入电源并输出开关信号。在图4中,接线端子A5、A6用于接入24VDC外部电源,电阻R1为降压电阻,用于使传感元件3的供电端电压符合传感元件3的额定电压,本实施例中,继电器4为微型继电器,型号为CMA2-S-W,传感元件3为霍尔传感器,型号为YH,电阻R1为3KΩ。霍尔传感器本身属于芯片,理论上不存在工作寿命的限制,且较普通的干簧管工作更稳定。

参见图1,壳体11包括固定部(未标示)、继电器部(未标示),固定部的外径小于继电器部的外径,继电器4设置在继电器部内,传感元件3设置在固定部内。作为优选,固定部的表面还可以设有外螺纹,在固定部上安装有螺母12和螺母13,固定部的外径满足:当固定部上安装有螺母12或螺母13时,螺母12或13的外径÷继电器部外径≤1.2,这里的螺母12指符合规定的尺寸要求的螺母,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长约27mm,继电器部长约30mm,螺母12和螺母13的外径均近似等于25mm,固定定部外径为25mm。采用螺母12和螺母13,当将紧凑型接近开关固定在固定板7上时,可以通过调整两个螺母在固定部上的相对位置(使固定板7能够沿固定部的轴线方向移动0~10mm),实现调整固定部的端部距感应件6之间的距离L。在本实施例中,距离≤10mm为紧凑型接近开关的有效工作距离。

优选的,参见图1,壳体11还设有端盖14,端盖14设有导线引出孔141,端盖14安装在继电器部的尾端,外接导线通过导线引出孔141露出于壳体11外方。

根据需要,外接导线上还可以套设有套环(未画),套环固定在导线引出孔上。

根据需要,参见图4,还可以附设发光二极管5,发光二极管5靠近端盖14设置,发光二极管5与传感元件3的信号输出端并联,结合图4,降压电阻R2为12 KΩ。这样,发光二极管5的发光状态能够与传感元件3的工作状态相对应。优选的,发光二极管5有至少两个,分别靠近于端盖14的两侧设置。作为改进,套环或端盖14设有透光区,透光区应尽量靠近发光二极管5的位置,发光二极管5宜选用红光二极管,因为红光的透过性更优。透光区的作用是使发光二极管的光亮能够透出于壳体。两个发光二极管与透光区配合,使观察者或检修者从不同的角度均能有效识别紧凑型接近开关的工作状态。

根据需要,在壳体11内填充有密封胶(未画),密封胶填充壳体11内部的空隙,当密封胶凝固后,并使套环、端盖14、壳体11固定连接。密封胶能够使壳体内各元器件相对固定,并使紧凑型接近开关能够达到IP68的防护等级、且具有抗震的效果。

根据需要,结合图4,外接导线包括外接电源线、外接信号线,外接电源线分别与继电器4的控制端电连接,外接信号线分别与继电器4的负载端电连接,在外接电源线中串设有二极管整流桥。本实施例中,二极管整流桥选用IN4007集成元器件。这样,紧凑型接近开关不存在正反接均能够使用。

根据需要,还包括与霍尔传感器配合的感应件6,感应件6为磁体。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路板22、第二电路板21,第一电路板22与第二电路板21垂直固定连接,具体的,在第二电路板21内设有用于插设第一电路板22有矩形孔,第一电路板22插入矩形孔内,并通过绝缘胶粘接,第一电路板22上的接电位与第二电路板21上的接电位焊接连接。传感元件3固定在远离第二电路板21的第一电路板22一端,继电器4固定在第二电路板21上,传感元件3通过第一电路板22、第二电路板21与继电器4电连接,电阻R1、电阻R2、IN4007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2上;外接导线通过第二电路板21与继电器4对应电连接。

参见图1、3,外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5电连接,其中端子孔A6用于接24VDC正极,端子孔A5用于接0VDC,端子孔A4、A3为一组常开型接线端子,端子孔A1、A2为一组常闭型接线端子。

使用时,将接线端子15与另一侧接线端子对接,拧下螺母13,将固定部穿入固定板7上的穿孔后再将螺母13拧在固定部上;将感应件6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且使感应件6的S极或N极定向固定部的端头侧;通过调整螺母12和螺母13在壳体11上的位置,调整L的距离满足紧凑型接近开关的有效工作距离。被测物体运动时,当感应件6靠近固定部,且传感元件3感应到感应件6时,继电器4的控制端电路导通,进而输出开关信号。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