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高灵敏抗震型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3498发布日期:2019-08-31 01:3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的高灵敏抗震型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的高灵敏抗震型柔性线路板。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利用电能推动电机产生驱动力,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新能源汽车作为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被人民所使用、认可。目前汽车行业越来越追求轻量化,尽量的降低汽车重量,从而达到减小能源消耗的效果。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因此,较多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现有的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简单,在受到震动或者冲击时,抵御能力差,柔性线路板容易损害,造成撕裂内部导线层破坏,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新能源汽车的高灵敏抗震型柔性线路板,抗震效果显著、灵敏,避免柔性线路板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能源汽车的高灵敏抗震型柔性线路板,包括导线层、覆盖在导线层外部的绝缘防护层,导线层正面的绝缘防护层设有正面抗震层,正面抗震层的表面设有多道由正面抗震层表面向上延伸的柔性的上部抗震绒板,导线层反面的绝缘防护层设有反面抗震层,反面抗震层表面设有多道由反面抗震层表面向下延伸的柔性的下部抗震绒板,下部抗震绒板与上部抗震绒板关于柔性线路板中心上下对称。

进一步的,柔性线路板的左右两侧设有金属质的固定板。

进一步的,上部抗震绒板的沿柔性线路板长度方向设置,多道上部抗震绒板沿柔性线路板宽度方向均匀排布,上部抗震绒板的外端处于同一弧线上,且该弧线离正面抗震层表面距离由柔性线路板中间向左右两侧递减。

进一步的,上部抗震绒板沿柔性线路板宽度方向设置,多道上部抗震绒板沿柔性线路板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上部抗震绒板的外边缘为弧形,上部抗震绒板外边缘到上部抗震层的距离由柔性线路板中间向左右两侧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柔性线路板表面设置的减震层、减震绒板吸收震动、冲击的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减震绒板的结构使本柔性线路板的缓冲性能较为的灵敏,且缓冲效果为线性变化,缓冲能力强,延伸柔性线路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局部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导线层,2为绝缘防护层,3为上部抗震层,31为上部抗震绒板,4为反面抗震层,41为下部抗震绒板,5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新能源汽车的高灵敏抗震型柔性线路板,包括导线层1、覆盖在导线层1外部的绝缘防护层2,导线层1正面的绝缘防护层2设有正面抗震层3,正面抗震层3的表面设有多道由正面抗震层3表面向上延伸的柔性的上部抗震绒板31,导线层1反面的绝缘防护层2设有反面抗震层4,反面抗震层4表面设有多道由反面抗震层4表面向下延伸的柔性的下部抗震绒板41,下部抗震绒板4与上部抗震绒板31关于柔性线路板中心上下对称,上部抗震绒板31沿柔性线路板长度方向设置,多道上部抗震绒板31沿柔性线路板宽度方向均匀排布,上部抗震绒板31的外端处于同一弧线上,且该弧线离正面抗震层3的表面距离由柔性线路板中间向左右两侧递减,多道上部抗震绒板31、下部抗震绒板41在柔性线路板表面形成外部为弧形的柔性缓冲层,抗震都绒板的厚度薄,具有较好的柔性,多道组合在一起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当柔性线路板的上下端面受到冲击时,抗震绒板能够快速、灵敏的起到缓冲作用,内层的抗震层再进一步的提供缓冲作用,使柔性线路板具有灵敏的、可靠的缓冲性能,在震动、晃动的情况下,抗震绒板处具有较好的缓冲性,通过抗震绒板的变形对震动、晃动进行缓冲,弧形的外端面,抗震绒板的变形量不同,从外侧向内侧、从上到下,缓冲能力逐步增强,对震动、缓冲的吸收更好,柔性线路板的左右两侧设有金属质的固定板5,固定板5在侧边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固定,固定板5具有弹性,能够进行弯曲,满足线路板的排线使用,通过固定板5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固定,固定效果更好,并且促使提高柔性线路板的散热效果,具有较好的散热性。

实施例2:参照图2、图3,新能源汽车的高灵敏抗震型柔性线路板,包括导线层1、覆盖在导线层1外部的绝缘防护层2,导线层1正面的绝缘防护层2设有正面抗震层3,正面抗震层3的表面设有多道由正面抗震层3表面向上延伸的柔性的上部抗震绒板31,导线层1反面的绝缘防护层2设有反面抗震层4,反面抗震层4表面设有多道由反面抗震层4表面向下延伸的柔性的下部抗震绒板41,下部抗震绒板4与上部抗震绒板31关于柔性线路板中心上下对称,上部抗震绒板31沿柔性线路板宽度方向设置,多道上部抗震绒板31沿柔性线路板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上部抗震绒板31的外边缘为弧形,上部抗震绒板31外边缘到上部抗震层的距离由柔性线路板中间向左右两侧递减,多道上部抗震绒板31、下部抗震绒板41在柔性线路板表面形成外部为弧形的柔性缓冲层,抗震都绒板的厚度薄,具有较好的柔性,多道组合在一起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当柔性线路板的上下端面受到冲击时,抗震绒板能够快速、灵敏的起到缓冲作用,内层的抗震层再进一步的提供缓冲作用,使柔性线路板具有灵敏的、可靠的缓冲性能,在震动、晃动的情况下,抗震绒板处具有较好的缓冲性,通过抗震绒板的变形对震动、晃动进行缓冲,弧形的结构,抗震绒板的变形量不同,从外侧向内侧、从上到下,缓冲能力逐步增强,对震动、缓冲的吸收更好,柔性线路板的左右两侧设有金属质的固定板5,固定板5在侧边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固定,固定板5具有弹性,能够进行弯曲,满足线路板的排线使用,通过固定板5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固定,固定效果更好,并且促使提高柔性线路板的散热效果,具有较好的散热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