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403发布日期:2019-08-07 02:0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控制柜。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制造生产技术当中,由于电气化、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集合了众多控制元件及仪表按钮的控制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现阶段的控制柜存在以下问题:控制柜防雨防潮效果差,导致雨水渗漏入控制柜内部,对安装于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害,严重时还会造成控制柜漏电,引发安全事故。而且。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控制柜散热效果差,使柜内一直处于较高温度,影响元器件的使用性能,严重时还会造成线缆或元器件自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控制柜,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柜防雨防潮以及散热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控制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防雨罩,所述柜体的前部为开口结构且设置有柜门,所述柜体的后壁及两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散热格栅,所述柜体的后壁的下部设置有冷水机,所述冷水机的出水口与设置有抽水泵的出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口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供水管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柜体的两侧壁上的换热板组的进水口相连通,两个所述换热板组的出水口分别与两个排水管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均通过第二三通接口与回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水机的回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罩的顶部由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各所述散热格栅上均设置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的上半部设置有观察口。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的一侧与所述柜体铰接连接,另一侧设置有带锁的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控制柜的柜体顶部设置有防雨罩,能够有效避免控制柜在露天时雨水进入控制柜内部,防雨罩的顶部由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便于雨水流向控制柜的后方;控制柜的柜体的两个侧壁上的换热板组通过冷水循环对柜体内部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避免控制柜内部发生事故,而且控制柜两侧壁和后壁上的散热格栅进一步起到了通风散热的效果,散热格栅上的散热风扇有利于对控制柜进行通风降潮,提高控制柜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控制柜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控制柜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控制柜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2、防雨罩;3、柜门;4、散热格栅;5、冷水机;6、抽水泵;7、出水管;8、第一三通接口;9、供水管;10、换热板组;11、排水管;12、第二三通接口;13、回水管;14、散热风扇;15、观察口;16、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控制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内部安装有相应的电器元件和仪器仪表,所述柜体1的前部为开口结构且安装有柜门3,这里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柜体1安装有柜门3的一端为柜体的前部,另一端为柜体的后部。所述柜门3的上半部设置有观察口15,所述观察口15为一透明的钢化玻璃,便于从外部观察柜体内部的元件状况和仪表数据。所述柜门3的一侧与所述柜体1铰接连接,另一侧设置有带锁的门把手16,柜门3的把手锁可避免闲杂人员轻易打开柜门。

所述柜体1的顶部安装有防雨罩2,所述防雨罩2的顶部由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防雨罩能够有效避免控制柜在露天时雨水进入控制柜内部,防雨罩的顶部由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便于雨水流向控制柜的后方。

所述柜体1的后壁及两侧壁的上部均设置有散热格栅4,各所述散热格栅4上均安装有散热风扇14。散热格栅4及散热风扇14有利于对控制柜进行通风降潮,提高控制柜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柜体1的后壁的下部安装有冷水机5,所述冷水机5的出水口与安装有抽水泵6的出水管7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接口8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供水管9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供水管9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于所述柜体1的两侧壁上的换热板组10的进水口相连通,两个所述换热板组10的出水口分别与两个排水管11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排水管11的另一端均通过第二三通接口12与回水管1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冷水机5的回水口相连通。

当工作时,冷水机5产生的低温水经出水管和两根供水管后分别进入两个换热板状内,低温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同时使控制柜的柜体内部温度降低,升温后的冷却水经两根排水管和回水管后回到冷水机,冷水机对升温的冷却水进行降温,重复循环上述工作过程,对柜体内部环境起到降温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