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展型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3668发布日期:2019-11-09 00:1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展型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展型线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电子产品整机向越来越紧凑的方向发展,整机预留给显示模组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显示屏幕作为电子产品最直接和普遍的人机对话窗口,要求显示模组做得紧凑和极限,FPC作为连接显示屏幕和主板的桥梁,FPC元件的摆放方式将会影响整机机壳避空空间,传统的设计方式是把FPC作为一个平面,让各种RC元件和二极管、IC元件等元件在这个平面上摆放,各个元件占用的面积比较大,加大了产品的设计难度,严重影响电子产品的结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展型线路板。

一种扩展型线路板,包括:主体以及主体扩展出的辅体;

所述主体和所述辅体为具有正反两个工作面的FPC;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元件部,以第一元件部为基础,可向第一元件部的的一侧、或者两侧、或者最多任意三侧扩展出辅体,并在所述辅体设置第N元件部;

进一步的,相邻的元件部交替设置于工作面正反面,并呈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相邻的元件部通过FPC连接并弯折,并以第一元件部为基础,依次叠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元件部可用于设置元器件或者设置补强板,构成一个依次叠放时的支撑面。

进一步的,当在所述第一元件部的两侧或三侧扩展出辅体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扩展方向的辅体,设置多个元件部,剩余方向只能在扩展出的辅体,设置一个元件部。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元件部均间隔有一段FPC,所述相邻基本通过FPC电连接并依次弯折叠放。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元件部依次弯折叠放时,通过双面粘或胶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元件部依次叠放时,上一元件部与设置下一元件部辅体的另一面粘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和辅体上还对应设置有对位点或对位线,用于相邻元件部依次叠放时的基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扩展型软性线路板,在保持FPC元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FPC易弯折特性,使元件弯折叠放叠层放置,将传统的平面线路板改善为立体设计,既保证了线路板的连接,又有效提高了产品内部空间利用率提高电子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本形态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本形态展开状态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本形态弯折状态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A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A展开状态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A弯折状态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B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B弯折状态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基本形态展开状态,一种扩展型软性线路板,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为具有正反两个工作面的FPC,所述主体100的正工作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元件部101,所述第一元件部101可用于设置电子元器件,或者设置一补强板,但不局限于此,用于作为如图3所示弯折状态的支撑面。

向所述第一元件部101的左侧延伸,扩展出辅体200,所述辅体200同样为具有两个工作面的FPC;所述辅体200设置有第二元件部201和双面粘300,所述第一元件部101和所述第二元件部201通过FPC路板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元件部201设置于辅体200的反工作面,与所述第一元件部101交错设置,呈中心对称,所述双面粘300设置于辅体200的正工作面,并与第二元件部200对应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保证如图3弯折叠放状态下,双面粘300能粘贴固定于第一元件部101上。

优选的,所述双面粘300可以为双面粘或者是胶水,但不局限于此。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元件部101和所述第二元件部201的边沿位置,还对应设置有由白油丝印或者铜箔蚀刻而成的对位点400,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对位点400也可以为对位线,且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用于相邻元件部弯折叠放时的基准。

如图3所示,为本线路板基本形态弯折叠放状态,利用FPC线路板易弯折的特性,以对位点400为基准,所述第二元件部201叠放于第一元件部上,并通过双面粘300粘贴固定。

这种弯折叠放的设计,在保证FPC元件不变的情况下,又可有效的缩小线路板占用面积,减小因线路板占用面积过大,而导致的产品结构设计问题,提高电子产品内部结构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A的展开状态,一种扩展型软性线路板,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为具有正反两个工作面的FPC,所述主体100的正工作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元件部101,所述第一元件部101可用于设置电子元器件,或者设置一补强板,但不局限于此,用于作为如图6所示弯折状态的支撑面。

扩展方式A为在实施例一中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继续向左扩展辅体200,在所述第二元件部201的左侧,延伸扩展出第三元件部202,所述元件部202与所述第二元件部201交错设置,呈中心对称,并在设置元件部201的对应面对应设置有双面粘300,这样呈中心对称设置的目的在于:确保相邻元件部如图6所示呈弯折叠放状态时,双面粘300能够粘贴在元件部上,保证相邻元件部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双面粘300可以为双面粘或者是胶水,但不局限于此。

优选的,在各个元件部边沿位置,还对应设置有由白油丝印或者铜箔蚀刻而成的对位点400,且各个元件部设置的对位点,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对位点400也可以为对位线,用于相邻元件部弯折叠放时的基准。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A的弯折叠放状态,利用FPC易弯折特性,相邻的元件部以设置的对位点400为基准,以S形依次弯折叠放,并通过双面粘300粘贴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形态,本线路板还能以扩展方式A为基础,继续向左扩展辅体200,在所述第三元件部202的左侧,延伸扩展出N个元件部,第N元件部与所述第N-1元件部交错设置,呈中心对称,并在第N元件部的对应面对应设置有双面粘300,相邻元件部通过以S形叠放设置,并通过双面粘300固定。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B的展开状态,一种扩展型软性线路板,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为具有正反两个工作面的FPC,所述主体100的正工作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元件部101,所述第一元件部101可用于设置电子元器件,或者设置一补强板,但不局限于此,用于作为如图3所示弯折状态的支撑面。

扩展方式B为在实施例二中扩展方式A的基础上,以第一元件部101为基础,向所述第一元件部10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延伸扩展出辅体200,并在上侧辅体200设置第四元件部203,下侧辅体200设置第五元件部204,所述第四元件部203和所述第五元件部204与所述第一元件部101呈中心对称,并都对应设置有双面粘300。

这样呈中心对称设置的目的在于:确保相邻元件部如图8所示呈弯折叠放状态时,双面粘300能够粘贴在元件部上,保证相邻元件部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双面粘300可以为双面粘或者是胶水,但不局限于此。

优选的,在各个元件部边沿位置,还对应设置有由白油丝印或者铜箔蚀刻而成的对位点,且各个元件部设置的对位点,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对位点也可以为对位线,用于相邻元件部弯折叠放时的基准。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扩展方式B的弯折叠放状态,利用FPC易弯折特性,相邻的元件部以设置的对位点为基准,以S形依次弯折叠放,并通过双面粘300粘贴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形态,本线路板还能以第一元件部101为基础,可向第一元件部101的一侧,或者任意两侧,或者最多任意三侧扩展出辅体,并在所述辅体设置第N元件部,相邻元件部呈中心对称设置,并对应设置有双面粘300;

需要注意的是,当在所述第一元件部的两侧或三侧扩展出辅体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扩展方向的辅体,设置多个元件部,剩余方向只能在扩展出的辅体,设置一个元件部,以防止在弯折时, FPC弯折部分重叠,难以进行返修或其他操作。

以上所述三个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