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2342发布日期:2019-07-10 10:2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防拆开关是一个非自锁开关,用于保护主机盒、PCB单板、LCD等其它需要被保护的整机部件在未经允许时被打开之后切断电路,保护数据。传统市场上的防拆检测装置都是通过碳粒或锅仔片的压合来控制检测信号的通断,从而实现防拆开关的功能。由于检测信号直接在防拆开关上,因此容易被探测到而破解失效;另外现有方案的碳粒及锅仔片方案都需要一定的压合力,会对设备产生干扰,如防拆开关放在LCD显示屏背面时,会导致LCD显示屏出现白斑,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传统的防拆检测装置存在无法在简化技术方案、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拆检测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技术防拆检测装置中存在检测信号易被探测和破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拆检测装置,防拆检测装置包括:

用于检测设备拆卸状态生成检测电压的检测模块;

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电压生成检测电平的电平生成模块;

与所述电平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电平生成检测信号的开关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检测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检测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检测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

所述检测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设置于设备的印刷电路板或者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检测电容的另一个电极板设置于设备的待防拆保护部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平生成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六电阻;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以及第七电阻;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共同构成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平生成模块包括第三比较器、第四二极管、第八电阻以及第九电阻;

所述第三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五电源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四场效应管和第十电阻;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六电源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平生成模块包括第五场效应管、第六场效应管、第五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以及第十三电阻;

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七电源连接,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八电源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共接于电源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七场效应管;

所述第七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七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平生成模块包括第八场效应管、第九场效应管、第六二极管、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以及第十六电阻;

所述第八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八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九电源连接,所述第八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九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电平生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十电源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场效应管的源极共接于电源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十场效应管和第十七电阻;

所述第十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十一电源连接,所述第十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检测模块检测设备拆卸状态生成检测电压;电平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电压生成检测电平;开关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电平生成检测信号;由于检测模块没有直接使用检测信号,从而检测信号没有直接暴露在防拆开关处,保证了检测信号远离了防拆点,提升检测信号本身的安全性,从而解决了检测信号易被探测和破解的缺陷,提高了防止信号被探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实用新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的一种模块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检测模块的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和开关模块的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开关模块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开关模块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和开关模块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和开关模块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防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01、电平生成模块02以及开关模块03。

检测模块01用于检测设备拆卸状态生成检测电压;电平生成模块02与检测模块01连接,用于根据检测电压生成检测电平;开关模块03与电平生成模块02连接,用于根据检测电平生成检测信号。

具体实施中,检测模块01通过检测设备内置的检测电容的容值生成检测电压。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检测模块01的一种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检测模块01包括第一二极管D1、检测电容C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VAA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检测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检测电容C1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

检测电容C1的一个电极板设置于设备的印刷电路板或者柔性电路板上,检测电容C1的另一个电极板设置于设备的待防拆保护部件上。待防拆保护部件包括屏幕、键盘、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备内部装配支架。设置于设备的印刷电路板或者柔性电路板上的检测电容C1的电极板通过防拆检测装置与设备的微处理器连接。

防拆开关采用检测电容,检测电容为平行板结构。平行板结构的检测电容是利用两块紧贴的金属平行板之间会形成电容的效应来实现,平行金属板一端接地,一端是待检测的有用信号,该金属平行板的金属面可以是金属屏蔽罩、金属锅仔片、PCB板上的金属铜层等等任意有导电特性的金属平面层或金属部件,金属平面层的形状及大小不限,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不限;一旦改变两金属平行板之间的间距,就会改变平行板之间的电容,当金属平行板上的电容初始电量一定,电容改变时,金属平行板上的电压也会改变,通过电路检测金属平行板上的电压变化来判断设备保护点位置是否被拆开,不论平行板电容距离是变大还是变小都会导致触发。由于不需要明显的压合力,使之在一些对压力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具有较强优势。例如屏幕的防拆,屏幕不得受压合力。平行板结构的检测电容可以为多个并联。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图2所示的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第一电源VAA给检测电容C1充电生成检测电压V1,第一二极管D1起到防止检测电容反向放电作用。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02和开关模块03的一种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电平生成模块02包括第一比较器U1、第二比较器U2、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

第一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以及第二比较器U2的正相输入端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VBB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比较器U1的负相输入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三电源VCC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二比较器U2的负相输入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第二输出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

第一比较器U1和第二比较器U2可以为运算放大器。

开关模块03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以及第七电阻R7;

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为开关模块03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开关模块03的第二输入端,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源VDD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共同构成开关模块03的输出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图3所示的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比较器U1的参考电压为V2,第二比较器U2的参考电压为V3,其中:V2<V1<V3。

当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则检测电压V1也会改变,第一比较器U1比较检测电压V1和第一参考电压V2的大小(其中检测电压V1跟第一参考电压V2接比较器的管脚顺序可以交换),当V1<V2时,第一比较器U1输出信号为低,三极管Q1(P型场效应管)导通,检测信号触发,当V1>V2时,第一比较器U1输出信号为高,第一三级管Q1截止,不影响检测信号的状态。由于检测电容经过放电电压会慢慢降低,为了维持一个常态触发状态,第二二极管D2提供了一个锁存钳位的作用。当第一比较器U1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可以保证检测电压V1一直维持一个低电平状态。

当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则检测电压V1也会改变,第二比较器U2比较检测电压V1和第二参考电压V3的大小(其中检测电压V1跟第二参考电压V3接比较器的管脚顺序可以交换),当电V1<V3时,第二比较器U2输出信号2为低,第二三极管Q2(N型场效应管)截止,不影响检测信号状态,当V1>V3时,第二比较器U2输出信号为高,第二三级管Q2导通,检测信号安全机制触发。由于检测电容经过放电电压会慢慢降低,为了维持一个常态触发状态,第三二极管D3提供了一个锁存钳位的作用。当第二比较器U2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可以保证检测电压V1一直维持一个高电平状态。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02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开关模块03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开关模块03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电平生成模块02包括第三比较器U3、第四二极管D4、第八电阻R8以及第九电阻R9;

第三比较器U3的正相输入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入端,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第五电源VEE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三比较器U3的负相输入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比较器U3的输出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第二端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出端。

第三比较器U3可以为运算放大器。

开关模块03包括第三场效应管Q3;

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入端,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出端,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

开关模块03包括第四场效应管Q4和第十电阻R10;

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入端,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六电源VFF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出端。

其中,当图4中的电平生成模块02与图5中的开关模块03连接时,第四二极管D4的第一端为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第二端为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当图4中的电平生成模块02与图6中的开关模块03连接时,第四二极管D4的第一端为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第二端为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图4、图5以及图6所示的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则检测电压V1也会改变,距离变大,检测电容C1变小,检测电压V1会变大;第三比较器U3比较检测电压V1和第三参考电压V4的大小(其中检测电压V1跟第三参考电压V4接比较器的管脚顺序可以交换)。

当电压V1<V4时,第三比较器U3输出信号为低,不影响检测信号的状态;当V1>V4时,第三比较器U3的输出信号为高,第三三级管Q3(N型场效应管)导通,把检测信号拉低,从而导致检测信号安全保护机制触发。第三三级管Q3只检测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加大,电容变小的情况,

当电压V1<V4时,第三比较器U3输出信号为低,第四三极管Q4(P型场效应管)导通,检测信号安全机制触发,当电压V1>V4时,第三比较器U3输出信号为高,第四三极管Q4截止,不影响检测信号状态。第四三极管Q4只检测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变小,电容变大的情况。

由于检测电容经过放电电压会慢慢降低,为了维持一个常态触发状态,第四二极管D4提供了一个锁存钳位的作用。当第三比较器U3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可以保证检测电压V1一直维持一个高电平状态。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02和开关模块03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电平生成模块02包括第五场效应管Q5、第六场效应管Q6、第五二极管D5、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以及第十三电阻R13;

第五场效应管Q5的栅极和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入端,第五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第六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第七电源VGG连接,第六场效应管Q6的漏极、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出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八电源VHH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第二端连接,第五场效应管Q5的源极和第六场效应管Q6的源极共接于电源地。

开关模块03包括第七场效应管Q7;

第七场效应管Q7的栅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入端,第七场效应管Q7的漏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出端,第七场效应管Q7的源极与电源地连接。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图7所示的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则检测电压V1也会改变,当检测电压V1达到第五三级管Q5的开启电压,第五三级管Q5(N型场效应管)导通,则第一电压V5变低,此时第六三级管Q6(N型场效应管)截止,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出信号被拉高,导致第七三级管Q7(N型场效应管)导通把检测信号拉低,从而导致检测信号安全保护机制触发。由于检测电容经过放电电压会慢慢降低,为了维持一个常态触发状态,第五二极管D5和十三电阻R13提供了一个锁存钳位的作用。当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可以保证检测电压V1一直维持一个高电平状态。

此电路主要是检测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变大,检测电容变小,检测电压V1变大的情况。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拆检测装置电平生成模块02和开关模块03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电平生成模块02包括第八场效应管Q8、第九场效应管Q9、第六二极管D6、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以及第十六电阻R16;

第八场效应管Q8的栅极和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入端,第八场效应管Q8的源极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与第九电源VII连接,第八场效应管Q8的漏极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和第九场效应管Q9的栅极连接,第九场效应管Q9的漏极、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以及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出端,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与第十电源VJJ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和第九场效应管Q9的源极共接于电源地。

开关模块03包括第十场效应管Q10和第十七电阻R17;

第十场效应管Q10的栅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入端,第十场效应管Q10的源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第十一电源VKK连接,第十场效应管Q10的漏极为开关模块03的输出端。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图8所示的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则检测电压V1也会改变,当检测电压V1达到第八三级管Q8(P型场效应管)的开启电压,第八三级管Q8导通,则第二电压V6变高,此时第九三级管Q9(N型场效应管)导通,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出信号被拉低,导致第十三级管Q10(P型场效应管)导通把检测信号拉高,从而导致检测信号安全保护机制触发。由于检测电容经过放电电压会慢慢降低,为了维持一个常态触发状态,第六二极管D6提供了一个锁存钳位的作用。当电平生成模块02的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可以保证检测电压V1一直维持一个低电平状态。

此电路主要是检测检测电容C1的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变小,电容变大,电压检测V1变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检测模块检测设备拆卸状态生成检测电压;电平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电压生成检测电平;开关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电平生成检测信号;由于检测模块没有直接使用检测信号,从而检测信号没有直接暴露在防拆开关处,提升检测信号本身的安全性,从而解决了检测信号易被探测和破解的缺陷,提高了防止信号被探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通过锁存钳位电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