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及散热片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2013发布日期:2019-10-29 21:5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及散热片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及散热片组。



背景技术:

在高频加热设备领域,线圈缠绕在软铁磁芯上,但在长时间工作后磁芯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其性能,因此线圈缠绕在磁芯上时,需要在磁芯组中设置散热装置。现有的散热装置与冷却管道连接一般采用铜管两端直接焊接在相邻两个散热片上,导致散热片不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现有的散热装置一般采用单铜管直接贴附在软铁磁芯表面,或是为增大接触面积在铜管外设置铜板,但此种方式冷却液只能在铜管内流通,冷却液与软铁磁芯的接触面积较小,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及散热片组,结构精简化,冷却水直接与热量接收片相连接,提高冷却效果,散热片组具有多种排布方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的散热片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和连接件,所述散热片为内部设置有延其形状排布流体通道的山字形结构,散热片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流体通道两端部,所述连接件设置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所述散热片紧贴磁芯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为相对设置的金属片焊接而成山字形结构,散热片内设置有若干隔片,隔片将流体通道分割为连续的弯曲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片为直板或波浪形板,其中波浪形板延其长度方向前后起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片的圆周侧面与散热片内壁密封连接,且隔片的一端设有过水孔;位于散热片进水口端隔片上的过水孔设置在所述隔片远离进水口一端,位于散热片出水口端隔片上的过水孔设置在所述隔片远离出水口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为中空金属管焊接而成的山字形结构,且所述散热片具体为两个通过联通管连接的U形管;所述U形管的高度为磁芯高度的2倍;所述金属管为中空结构或其内部设有若干隔片的金属管,且所述隔片一端固定设置在散热片内壁,另一端具有过水孔,其中相邻所述隔片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口和/或出水口设置在散热片的宽度侧面或长度侧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组包括多个与磁芯间隔设置的散热片,散热片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组包括同向摆放的多个散热片,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片同侧的进水口或出水口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磁芯组之间设有一个散热片 。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组包括上下颠倒的多个散热片,相邻两个散热片上下颠倒设置,每个散热片均通过其上的连接件连接至输水总管;相邻两个磁芯组之间设有一个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空心引管,所述引管一端设有承插头,承插头的侧面设有凸起和设置在凸起外围的活动螺母,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散热片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散热片通过相对设置的金属片焊接而成或通过空心方管焊接而成,且与磁芯的结构相同均为山字形结构,散热片内的中空结构作为流体通道直接与散热片外壳接触,增大冷热交换面积,提高冷却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散热片内部设有将散热片内流体通道分割为连续、弯曲通道的隔片,以延长冷却液在散热片内的停留时间,增强冷热交换效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散热片内隔片设计为波浪形板,使冷却液在通道内弯曲流动,进一步地增大了冷却液在散热片内的停留时间,增强冷热交换效率。

第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散热片具有两种高度,当散热片与磁芯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相邻磁芯组之间设有与单个磁芯相对设置的散热片,每个磁芯均对应一个散热片,提高冷却效果,避免出现单个散热片受热面积较大,冷却水升温较快的问题。当散热片高度为磁芯高度的二倍时,相邻磁芯组之间设有一个上下均对应磁芯的散热片,此种散热片设计只需在相邻散热片之间设置单个散热片即可,方便安装。

第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组,根据实际需要,单个散热片之间具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排布方式,其中串联连接的散热片组方便连接,并联连接的散热片组冷却效果好。

第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组,在安装散热片高度为磁芯高度2倍时,相邻散热片可上下颠倒排布设置,保证每个磁芯组的两个侧面至少有一面与散热片直接接触,避免出现同向排布时每个磁芯组中只有一个磁芯的两个侧面被完全覆盖,而另一磁芯的两个侧面只与山字形结构的支腿部相贴合,影响了磁芯组的整体散热效果。

第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安装于散热片连接件,每个散热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密封性极强的连接件,固定盘、活动盘通过固定螺母将散热片侧板和密封件之间紧密贴合,保证密封效果;而且由于散热片一般采用导热性强的铜片,但铜片质软,通过在连接件内端设置较大的固定盘,降低对铜片的压强,防止出现用力过大出现折弯现象。

第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安装于散热片连接件,连接件与散热片之间活动/转动连接,根据实际安装需要,可调整连接件的安装朝向以便于水流循环,防止出现使用直管导致管道折弯现象,影响冷却水的正常流动。

第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安装于散热片连接件,相同侧的不同散热片上的承插头局朝向相对方向倾斜设置,以保证软管在连接时始终处于直线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中散热片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中散热片的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中散热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中散热片组的排布方式;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6中散热片组的排布方式;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7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9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散热片,101、进水口,102、出水口,2、磁芯,3、隔片,301、过水孔,401、引管,402、固定盘,403、密封件,404、活动盘,405、固定螺母,406、承插头,407、活动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频加热用散热片组交错设置在磁芯2组内。每个磁芯2组之间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片1,每个散热片1包括散热片1本体和连接件,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1为两组山字形结构的铜板相对焊接而成的密封中空结构,铜板高度与单个磁芯2的高度相同或相近;散热器的两个宽度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所述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上焊接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空心引管401,所述引管401一端设有承插头,承插头的侧面设有凸起和设置在凸起外围的活动螺母,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散热片的进水口101或出水口102处,承插头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磁芯2组之间的上下两个散热片1的同一侧面处通过设置管道将两个散热片1联通,且管道上设有总注水口和总输水口,多个散热片组之间并联连接,每个总注水口均连接在冷却水管道上,每个总输水口均连接在冷却水管道上。本实施例中每个磁芯2组之间的散热片组作为一个散热单元,冷却水自总注水口分别进入上下排布的两个散热片1内并在总输水口处汇集并连接在排水管道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组内散热片1的排布方式与实施例1中散热片组内散热片1的排布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位于两个磁芯2组之间的两个散热片1作为一个散热单元,散热片组内的多个散热单元之间串联连接,即相邻两个散热单元上的四个进水口101中的其中两个位于不同散热单元上的进水口10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相邻两个散热单元的四个出水口102中的其中两个位于不同散热单元上的出水口10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即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整体只具有一个总注水口和一个总输水口,冷却液自总注水口进入散热片1后先在散热片1内部进行弯曲流动,然后在散热片组内进行整体流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组内散热片1的排布方式与实施例1或2中散热片组内散热片1的排布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单个所述散热片1内设有直板形隔片3,所述隔片3将流体通道分割为连续的弯曲通道,所述隔片3的圆周侧面与散热片1内壁密封连接,且隔片3的一端设有过水孔301;位于散热片1进水口101端隔片3上的过水孔301设置在所述隔片3远离进水口101一端,位于散热片1出水口102端隔片3上的过水孔301设置在所述隔片3远离出水口102一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组内散热片1的排布方式与实施例3中散热片组内散热片1的排布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隔片3为延其长度方向前后起伏的波浪形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1为中空金属管焊接而成的山字形结构,且所述散热片1具体为两个通过联通管连接的U形管,所述U形管的高度为磁芯2高度的2倍;此高度设定保证了每个磁芯2组之间只需设置一个散热片1即可将磁芯2在高度方向上完全覆盖,以便于安装。所述散热片1内设有若干隔片3,所述隔片3一端固定设置在散热片1内壁,另一端具有过水孔301,其中相邻所述隔片3交错设置,以将散热片1内腔分割为一条连续的弯曲通道,散热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处均焊接有中空的直杆形引管。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组包括若干与磁芯2组交错设置的散热片1,且相邻两个散热片1同向设置。每个散热片1上的进水口101通过其上连接件与冷却水管道相连,以保证散热片1之间并联设置。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结构与实施例5中散热片1结构相同,散热片组内排布方式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散热片1之间上下颠倒设置,以保证每个磁芯2至少有一个侧面与散热片1完全贴合。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连接件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管401为L形管,固定部设置在引管401一端,引管401另一端设有密封纹,即其自由端部呈宝塔状。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连接件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管40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部,即引管401两端分别设置在散热片1上的进水口101或出水口102,以作为两散热片1的连接管道使用。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散热片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均设置在山字形结构散热片1的支腿端面上,其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上焊接有宝塔接头连接件。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结构与实施例1中散热片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条形引管401和设置在引管401一端的固定部,引管401外侧面设有螺纹,固定部包括依次设置在引管401上的固定盘402、密封件403、活动盘404和固定螺母405,其中固定盘402固定设置在引管401端面,另一端连接管道。密封件403具有紧贴固定盘402设置的密封环和与密封环一体连接并延伸至活动盘404与引管401之间的密封圈;且所述固定盘402直径大于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直径。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连接件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管401为中空直管,固定部设置在引管401一端,引管401另一端设有密封纹,且所述引管401倾斜向上或向下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