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0134发布日期:2019-12-14 01: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部(100),其包括形成于上表面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突出部件(110),与热源相接而接收热;

吸液芯(200),其以一面与上述突出部件(110)的上端相接的方式覆盖到上述基部(100)来形成发生工作流体的沸腾及冷凝的流路(111);

盖(300),其覆盖上述基部(100)的上部;及

冷却单元,其对在上述流路(111)中沸腾而被气化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出部件(110)从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并沿着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而向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突出部件(110)以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平行地配置在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突出部件(110)以彼此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二维地配置在上述基部(100)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部(100)包括:划分框架(120),其形成于上表面而将上述突出部件(110)和上表面划分;及插入部(121),其供突出形成于上述盖(300)的下表面的嵌入部(310)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划分框架(120)以包围上述突出部件(110)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部(100)还包括形成在上表面的外廓的外廓框架(130),

上述插入部(121)形成于上述划分框架(120)与上述外廓框架(1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液芯(200)的上端紧贴于上述盖(300)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盖(300)与上述吸液芯(200)之间形成有存在被气化的工作流体的气体空间(2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300)的下表面与上述吸液芯(200)的上端隔开一定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液芯(200)包括流体通道(220),该流体通道(220)形成为将上述流路(111)和上述气体空间(21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液芯(200)包括对齐辅助部(201),该对齐辅助部(201)在下表面突出形成而插入于相邻的突出部件(11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齐辅助部(201)的突出的一面的侧面形成为斜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部(100)与上述盖(300)之间的空间为真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形成于上述盖(300)的外表面的吸热设备(40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单元接收被气化的工作流体而冷却及冷凝来进行液化,将被液化的工作流体供给到上述流路(111)。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却单元向上述盖(300)的外表面供给制冷剂。

18.一种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冷却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在上述基部(100)与上述盖(300)的接合面插入填充金属或形成填充金属层;

第2步骤,在上述突出部件(110)的上部配置上述吸液芯(200),在形成于上述基部(100)的插入部(121)插入形成于盖(300)的下表面的嵌入部(310)而形成组装体;

第3步骤,在上述组装体的外表面涂敷钎剂;及

第4步骤,对涂敷有钎剂的上述组装体进行钎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冷却装置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与以往的冷却装置相比,结构简单,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并且即便以垂直的方向使用,也能够防止工作流体堆积到下部,提高传热及冷却效率,可容易地使用于具有空间性限制且存在多个热源的装置中。

技术研发人员:吕智原;吴东勋;李城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08
技术公布日:2019.12.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