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供给装置以及电气元件供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35864发布日期:2021-05-28 14:4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电气元件供给装置以及电气元件供给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送出带化电气元件而供给电气元件的电气元件供给装置以及电气元件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送出带化电气元件而供给电气元件的电气元件供给装置中,通常配设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对用于收容带化电气元件的收容库进行保持。在下述专利文献中,记载了这样的电气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020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带化电气元件,根据被编带的电气元件的种类,存在有各种尺寸的带化电气元件。为此,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各种尺寸的带化电气元件供给电气元件的电气元件供给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电气元件供给装置,具备:带式供料器,送出带化电气元件而供给电气元件;以及保持机构,以与所述带式供料器相对应的方式配设,对用于收容向所述带式供料器供给的所述带化电气元件的收容库进行保持,所述保持机构能够保持宽度比所述带式供料器的宽度宽的所述收容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电气元件供给方法,是在电气元件供给装置中供给电气元件的电气元件供给方法,该电气元件供给装置具备:带式供料器;以及保持机构,以与所述带式供料器相对应的方式配设,对用于收容带化电气元件的收容库进行保持,所述电气元件供给方法包括:带化元件供给工序,通过所述保持机构来保持宽度比所述带式供料器的宽度宽的所述收容库,将收容于该收容库的所述带化电气元件向所述带式供料器供给;以及电气元件供给工序,将供给到所述带式供料器的带化电气元件向所述带式供料器的元件供给位置送出,在该元件供给位置从所述带化电气元件供给电气元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例如,能够将宽度较宽的带化电气元件向带式供料器供给,在带式供料器中,能够从该宽度较宽的带化电气元件供给电气元件。由此,在电气元件供给装置中,能够从各种尺寸的带化电气元件供给电气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元件装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带式供料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带式供料器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保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保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保持机构的滑动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表示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图1中示出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由两台电子元件装配机(以下,有时简称为“装配机”)14构成。各装配机14主要具备装配机主体20、搬运装置22、移动装置24、装配头26、供给装置28。

装配机主体20由框架32和架设在该框架32上的梁部34构成。传送装置22具备两个传送装置40、42。这两个传送装置40、42各自搬运支撑于各传送装置40、42的电路基板。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该方向成直角的水平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铅垂方向称为z方向。

移动装置24是xy机器人型的移动装置,使滑动件50向任意的位置移动。然后,通过将装配头26安装于滑动件50而使装配头26向框架32上的任意的位置移动。装配头26具有设于下端面的吸嘴60。吸嘴60利用负压来吸附保持电子元件,利用正压使所保持的电子元件脱离。

装配头26是向电路基板装配电子元件的装置。在装配头26的下端面设有吸嘴60。吸嘴60经由负压空气通路、正压空气通路而与正负压供给装置(省略图示)连通。由此,吸嘴60利用负压来吸附保持电子元件,利用正压使所保持的电子元件脱离。另外,装配头26具有使吸嘴60升降的嘴升降装置(省略图示),对所保持的电子元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变更。

供给装置28由多个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构成。如图2所示,多个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各自具有: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引导单元74,用于将带化元件72向各带式供料器70、71的内部引导;以及保持机构76,保持收容带化元件72的收容箱。此外,由于带式供料器70和带式供料器71是相同的构造,因此以带式供料器70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带式供料器70包括供料器主体78,在该供料器主体78中,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在作为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的端部的框架32的端部设置的装配台(参照图1)80。装配台80的宽度也可以与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或者框架32的宽度相同、或者比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或者框架32的宽度稍小。带式供料器70是从带化元件72卸下径向引线元件82并供给卸下的径向引线元件82的装置。

如图4所示,带化元件72由多个径向引线元件82和载带84构成。径向引线元件82包括大致圆柱状的主体部86和从该主体部86的底面向相同方向延伸的两根引线88。并且,径向引线元件82的两根引线88在下端部被编带于载带84。另外,在载带84上以等间距形成有多个输送孔90。而且,多个径向引线元件82以与输送孔90的形成间距相同的间距被编带于载带84。

另外,带式供料器70具有搬运路径100、送出装置102以及引线切断装置104,上述搬运路径100、送出装置102以及引线切断装置104配设于供料器主体78的内部。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有将配设有引线切断装置104的一侧记载为前方侧、将与该前方侧相反的一侧记载为后方侧的情况。

搬运路径100被一对导轨110划分。这一对导轨110被配设为在供料器主体78的上端面以对置的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一对导轨110的对置的侧面之间被设为搬运路径100。并且,带化元件72的载带84以使载带84的宽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即竖立设置的状态插入于一对导轨110的对置的侧面之间、即搬运路径100。此外,载带84竖立设置的状态是载带84与带式供料器70的上表面呈大致直角地交叉的状态,是被编带于载带84的引线88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且,被载带84保持的径向引线元件82从一对导轨110之间向上方延伸。

另外,送出装置102具有爪部件(省略图示)。爪部件被配设为在一对导轨110的下方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且通过气缸(省略图示)的工作而沿前后方向滑动。另外,爪部件与插入于一对导轨110之间的带化元件72的输送孔90卡合。并且,通过使爪部件朝向前方滑动而将带化元件72朝向前方送出。另外,在爪部件朝向后方滑动时,爪部件朝向输送孔90的卡合被解除。由此,通过使爪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而将带化元件72在搬运路径100上朝向前方送出。即,将带化元件72在带式供料器70的延伸方向上从后方朝向前方送出。

另外,在由送出装置102送出带化元件72的方向、即送出装置102的前方配设有引线切断装置104。引线切断装置104包括固定部件(省略图示)和摆动部件120。固定部件和摆动部件120在送出装置102的前方侧以夹着由送出装置102送出的带化元件72的载带84的状态配设。固定部件被固定地配设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在固定部件的上表面配设有固定侧刀具(省略图示)。另外,摆动部件120被配设为在以夹着载带84的方式与固定部件对置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在摆动部件120的上表面配设有摆动侧刀具122。进而,摆动部件120被设为能够以使上端部接近或远离固定部件的方式摆动。并且,摆动部件120以使上端接近固定部件的方式摆动,从而位于摆动部件120与固定部件之间的引线88被摆动侧刀具122和固定侧刀具切断。此时,径向引线元件82从载带84分离,该分离后的径向引线元件82的引线88被摆动部件120和固定部件夹持。由此,在带式供料器70中,在引线88被摆动部件120和固定部件夹持的状态下供给径向引线元件82。

另外,如图5所示,引导单元74由第一引导机构140、第二引导机构142以及托架144构成。第一引导机构140以及第二引导机构142是用于将带化元件72朝向带式供料器70、71引导的机构,由于是非常相似的构造,因此以第一引导机构140为代表进行说明。

第一引导机构140具有引导路径150、第一辊152以及第二辊154。引导路径150是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地延伸的路径,由一对侧壁160、162和底部164构成。一对侧壁160、162被配设为对置的状态,在一侧的端部与中央部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隔而对置,在中央部与另一侧的端部之间以越朝向另一侧的端部则间隔越宽的方式对置。并且,一对侧壁160、162在下端通过底部164连结。由此,引导路径150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大致u字型,引导路径150为上端开口的槽形状。

另外,引导路径150被设为越朝向另一侧的端部而宽度越宽,该引导路径150的另一侧的端部的宽度比带化元件72的宽度尺寸长。此外,带化元件72的宽度尺寸是指在被编带于载带84的径向引线元件82的引线88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是将载带84的宽度尺寸和从该载带84的边缘起延伸的径向引线元件82的长度尺寸相加所得的尺寸。另外,在引导路径150的另一侧的端部、即宽幅侧的端部以与底部164的端部对置的方式配设有第一辊152,其被一对侧壁160、162保持为能够绕沿引导路径15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旋转。另外,在从引导路径150的配设有第一辊152的一侧的端部朝向中央部稍微偏离的位置配设有第二辊154,且在底部164的上方被侧壁162保持为能够绕沿引导路径15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旋转。

此外,第一引导机构140和第二引导机构142被设为非常相似的构造,但是第一引导机构140的引导路径150的长度尺寸被设为第二引导机构142的引导路径150的长度尺寸的2倍左右。而且,第一引导机构140和第二引导机构142以相互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平行且形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固定于托架144。进而,第一引导机构140和第二引导机构142以使与配设有第一辊15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各引导机构140、142的延伸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的方式固定于托架144。由此,第一引导机构140、第二引导机构142以及托架144构成为一体。

另外,托架144的保持各引导机构140、142的与配设有第一辊15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一侧的端部呈大致l字型弯折。并且,在该弯折成l字型的端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的一对锁眼形孔170、172和在这一对锁眼形孔170、172的下方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的一对切口部174、176。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带式供料器70的后方侧的端面上,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状态配设有一对安装螺栓180、182,在带式供料器71的后方侧的端面上,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状态配设有一对安装螺栓184、186。并且,向带式供料器70的安装螺栓180、182安装托架144的锁眼形孔170和切口部174,向带式供料器71的安装螺栓184、186安装托架144的锁眼形孔172和切口部176。由此,引导单元74被固定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的后方侧的端面。即,引导单元74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相对应地配设。此外,由于引导单元74朝向带式供料器70、71的配设是经由锁眼形孔170等来进行的,因此通过拧松安装螺栓180等,能够以单触的方式装卸引导单元74。

另外,在引导单元74配设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的状态下,第一引导机构140的与配设有第一辊15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前端与带式供料器70的搬运路径100的后端连通。另一方面,第二引导机构142的前端与带式供料器71的搬运路径100的后端连通。此外,通过将引导单元74配设于带式供料器70、71而将引导单元74和带式供料器70、71配设在一条直线上。即,引导单元74的各引导机构140、142的延伸方向与带式供料器70、71中的带化元件72的搬运方向一致。

另外,保持机构76保持收容带化元件72的收容箱190、192。带化元件72通常在折叠成z字形而收容于纸板箱的状态下流通。收容带化元件72的纸板箱呈大致细长的箱形状,该纸板箱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尺寸比带化元件7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稍大。而且,带化元件72以使自身的宽度方向与纸板箱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式在折叠成z字形而被收容的状态下收容于纸板箱。这样,在以收容于纸板箱的状态流通的带化元件72在工厂等中被用于生产时,作业者在以使以折叠的状态被收容的带化元件72朝向大致水平方向的方式竖立设置纸板箱的状态下将该纸板箱的上表面开封。由此,能够将收容在作为收容库的纸板箱中的带化元件72用于生产,但是在工厂中,通常从开封后的纸板箱的上表面取出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并且,在该一端部以外的大部分带化元件72收容于纸板箱的状态下将取出的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向带式供料器70、71供给。因此,在保持机构76中,将对该纸板箱、即上表面进行开封而能够从其上表面取出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的纸板箱作为收容箱190、192而进行保持。

此外,在收容有带化元件72的纸板箱、即收容箱190、192中,如上所述,带化元件72以使自身的宽度方向与收容箱190、192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式呈z字形折叠而被收容。另一方面,在带式供料器70、71中,带化元件72以被竖立设置的状态、即自身的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相同的状态被搬运。因此,收容箱190、19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带式供料器70、7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长(宽幅)。具体而言,收容箱190、19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被设为带式供料器70、7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2倍左右。

这样,收容带化元件72的收容箱190、192由保持机构76保持。保持机构76具有储料器200,如图6所示,储料器200呈大致细长形状的箱型,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和上表面开口。即,储料器200被配设为使大致矩形的一对侧壁面202、204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对置,且以连接侧壁面202、204的下端的方式配设有底面206。并且,以连接侧壁202、204以及底面206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部的方式配设有端面208。由此,构成上表面以及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开口的大致细长形状的箱型的储料器200。

此外,储料器20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尺寸、即一对侧壁202、204之间的距离比收容箱190、19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稍大。另外,储料器200的长度方向上的内部尺寸、即侧壁202、204以及底面206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收容箱190、192的长度尺寸的2倍稍大。由此,能够将两个收容箱190、192以沿储料器20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收容于储料器200的内部。即,储料器200将两个收容箱190、192保持为以沿长度方向串联排列的状态进行定位。此外,在储料器200的内部竖立设置有两根支撑杆210、212,关于该支撑杆210、212的内容见后述。

另外,在储料器200的端面208,以排列成2×2列的状态形成有4个锁眼形孔220、222、224、226。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带式供料器70的后方侧的端面、且在安装螺栓182的下方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状态配设有一对安装螺栓230、232,在带式供料器71的后方侧的端面、且在安装螺栓186的下方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状态配设有一对安装螺栓234、236。并且,向带式供料器70的安装螺栓230、232安装储料器200的锁眼形孔220、222,向带式供料器71的安装螺栓234、236安装储料器200的锁眼形孔224、226。由此,储料器200被固定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的后方侧的端面。即,保持机构76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相对应地配设。

此外,保持机构76的宽度尺寸与在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与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的装配台80彼此相邻配设的情况下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在宽度方向上占有的距离大致相同。另外,由于保持机构76朝向带式供料器70、71的配设是经由锁眼形孔220等进行的,因此通过拧松安装螺栓230等,能够容易地以单触的方式装卸保持机构76。另外,通过将保持机构76安装于带式供料器70、71而将保持机构76和带式供料器70、71配设在一条直线上。即,保持机构76的长度方向与带式供料器70、71中的带化元件72的搬运方向一致。

根据这样的构造,在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中,从由保持机构76保持的收容箱190、192拉出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该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经由引导机构140、142而从带式供料器70、71的后端面插入。并且,插入于带式供料器70、71的带化元件72被从后方朝向前方搬运,并在元件供给位置被供给。

详细而言,作业者从载置于储料器200的后方侧的收容箱192将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朝向上方拉出,并在引导单元74中卷绕于第一引导机构140的第一辊152。并且,作业者将该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经由第二辊154与底部164之间插入于引导路径150的内部。进而,作业者通过使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朝向引导路径150的内部插入而使带化元件72的姿势从横向的姿势变化为纵向的姿势。即,带化元件72被设为竖立设置的姿势。并且,竖立设置的姿势下的带化元件72从带式供料器70的搬运路径100的后端部插入。此时,作业者将带化元件72插入于带式供料器70,直至插入于搬运路径100的带化元件72的一端部到达送出装置102为止。由此,送出装置102的爪部件与插入于搬运路径100的带化元件72的输送孔90卡合。并且,通过使带式供料器70工作,如上所述,在带式供料器70的元件供给位置、即引线切断装置104的配设位置将被编带为带化元件72的径向引线元件82的引线88切断,并在该位置供给径向引线元件82。

此外,在载置于储料器200的前方侧的收容箱190中收容的带化元件72经由引导单元74的第二引导机构142而插入于带式供料器71。但是,由于收容于收容箱190的带化元件72也通过与收容于收容箱192的带化元件72相同的方法而插入于带式供料器71,因此省略与带式供料器71的插入相关的说明。而且,在带式供料器71中,也与带式供料器70相同,以被定位固定的状态从带化元件72供给径向引线元件82。

这样,在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中,宽度比带式供料器71的宽度宽的收容箱190、192被保持机构76保持。由此,宽度较宽的带化元件72被插入于带式供料器70、71,在带式供料器70、71中,能够从该宽幅的带化元件72供给径向引线元件82。

另外,保持机构76保持两个收容箱190、192,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相对应。由此,能够利用一台保持机构76来保持收容向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供给的带化元件72的两个收容箱190、192,能够实现成本削减等。

进一步而言,保持机构76将宽幅的收容箱190、192保持为沿保持机构76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保持机构76朝向宽度方向的扩展,能够实现省空间化。特别是在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中,通过使保持机构76将收容箱190、192保持为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而使保持机构76的宽度尺寸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在宽度方向上占有的距离大致相同。因此,在多个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装配于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的装配台80时,能够几乎消除相邻的两台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的保持机构76之间的无用空间。即,在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中,在宽度有限的装配台80上,在该装配台80上例如能够装配50台带式供料器的情况下,在这50台带式供料器的后方侧,以几乎没有无用空间的状态排列配置25台保持机构76。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用宽度有限的装配台80。另外,换言之,数量比能够排列在预定尺寸的装配台80上的带式供料器的数量少的保持机构76沿带式供料器的排列方向排列,在各保持机构76中,以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保持有两个收容箱190、192。因此,以与能够在预定尺寸的装配台80上排列的带式供料器的数量相比而使该带式供料器的排列方向上的宽幅的收容库的数量更少的方式排列有保持机构76。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用宽度有限的装配台80。

这样,在装配于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的装配台80的多个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中,以几乎没有无用空间的状态排列配设有多个保持机构76,从而能够有效地使用宽度有限的装配台80。然而,由于在多个保持机构76之间没有空间,因此在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装配于装配台80的状态下,作业者难以靠近被保持机构76保持的收容箱190、192。即,例如,作业者难以进行收容箱190、192朝向保持机构76的设置作业、收容箱190、192的更换作业、拼接作业等。特别是在保持机构76的储料器200中,作业者几乎无法靠近设置于前方侧的收容箱190。

鉴于这样的情况,在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中,能够使被保持机构76保持的收容箱190、192沿保持机构76的长度方向滑动。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保持机构76具有细长板形状的滑动板250。滑动板250的宽度尺寸比储料器200的一对侧壁202、204之间的距离稍窄,载置于储料器200的底面206之上。由此,滑动板250在朝向储料器200的内部的方向和被从储料器200的内部拉出的方向上滑动。此外,将滑动板250朝向储料器200的内部的方向记载为前方,将滑动板250被从储料器200的内部拉出的方向记载为后方。

另外,在一对侧壁202、204各自上、且在后方侧的下方,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52,如图8所示,上述多个贯通孔252比载置于底面206之上的滑动板250的侧缘稍靠上方的位置开口。而且,螺栓254从储藏部200的外侧朝向内侧分别插入于多个贯通孔252,在储藏部200的内侧,螺母256被紧固于螺栓254。由此,滑动板250在通过螺栓254以及螺母256防止了浮起的状态下滑动。

另外,在滑动板250的靠储料器200的内部侧的端部的侧缘固定有向上方延伸的止挡件258。由此,在滑动板250向被从储料器200的内部拉出的方向滑动时,止挡件258与紧固于多个贯通孔252的螺栓254以及螺母256中的位于最前方侧的一者抵接。由此,限制滑动板250的拉出量,防止滑动板250从储料器200脱落。

另外,在滑动板250的上表面,如图7所示,在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配设有一对夹持板260。各夹持板260由一对夹持板262构成,在相互对置的状态下以沿滑动板25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姿势固定于滑动板250的上表面。此外,一对夹持板262之间的距离比收容箱190、192的宽度尺寸稍长。因此,收容箱190、192以位于一对夹持板262之间的方式载置在滑动板250之上,从而收容箱190、192被夹持板260夹持。由此,防止滑动板250滑动时的收容箱190、192的倾斜、翻倒等。

另外,在滑动板250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竖立设置有支撑杆212,在滑动板250的前方侧的端部竖立设置有支撑杆210。在收容箱190载置于前方侧的情况下,支撑杆210位于该收容箱190的前方侧,在收容箱192载置于后方侧的情况下,支撑杆212位于该收容箱192的前方侧。此外,支撑杆210从收容箱190的上端起向上方延伸5cm左右,支撑杆212从支撑杆210的上端起向上方延伸5cm左右。而且,在支撑杆210的上端可旋转地保持有旋转辊270,在支撑杆212的上端可旋转地保持有旋转辊272。此外,各旋转辊270、272能够绕与滑动板250的长度方向正交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心旋转。

另外,在引导单元74中,在保持机构76中随着收容箱190、192能够滑动而第一引导机构140的引导路径150能够伸缩。详细而言,如图9所示,第一引导机构140的引导路径150被分割为配设有第一辊152的一侧的部分(以下,记载为“引导路径端部”)150a和除了该引导路径端部150a以外的部分(以下,记载为“引导路径主体部”)150b。在该引导路径端部150a的下表面侧固定有滑杆280,该滑杆280从引导路径端部150a的与配设有第一辊15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起朝向引导路径主体部150b的下表面侧延伸。而且,滑杆280以能够沿滑杆280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方式被保持在引导路径主体部150b的下表面侧。由此,在引导单元74中,第一引导机构140的引导路径150伸缩。

这样,在保持机构76中,收容箱190、192以接近或远离固定在装配台80的供料器主体78的方式被保持为能够滑动,从而易于朝向被保持机构76保持的收容箱190、192靠近。详细而言,在多个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装配于装配台80时,在上述多个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中的任意的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的保持机构76中,如图10所示,作业者使滑动板250朝向从带式供料器70、71离开的方向滑动。此时,载置于滑动板250之上的收容箱190、192被从储料器200的内部拉出。因此,在滑动板250被拉出后的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中,收容箱190、192被拉出到比配设于该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的相邻两侧的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的保持机构76靠后方的位置。由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靠近收容箱190、192,收容箱190、192的更换作业等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保持机构76中,在滑动板250的上表面竖立设置有支撑杆210、212,并且在引导单元74中,第一引导机构140的引导路径150能够伸缩,从而能够防止拉出滑动板250时的带化元件72的松弛。详细而言,当在保持机构76中拉出滑动板250时,载置于滑动板250的收容箱190、192与引导单元74之间的距离变长。因此,存在有带化元件72在收容箱190、192与引导单元74之间松弛的隐患。为此,在滑动板250上竖立设置有支撑杆210、212,在该支撑杆210、212的上端配设有旋转辊270、272。

因此,在载置于从储料器200拉出的滑动板250的收容箱190与引导单元74之间,带化元件72被配设于支撑杆210、212的上端的旋转辊270、272支撑。即,从收容箱190起延伸的带化元件72在收容箱190与引导单元74的第二引导机构142之间被配设于支撑杆210的上端的旋转辊270支撑。另一方面,从收容箱192起延伸的带化元件72在收容箱192与引导单元74的第一引导机构140之间被配设于支撑杆212的上端的旋转辊272支撑。由此,在拉出滑动板250时,能够防止从各收容箱190、192起延伸的带化元件72的松弛。

另外,位于远离引导单元74的位置的支撑杆212的高度尺寸比位于引导单元74的附近的支撑杆210的高度尺寸高。由此,能够防止从收容箱190起延伸的带化元件72与从收容箱192起延伸的带化元件72发生干扰。

进而,在引导单元74中,通过使第一引导机构140的引导路径150朝向后方延伸而能够缩短收容箱192与引导单元74的第一引导机构140之间的距离。由此,在拉出滑动板250时,能够适当地防止从位于远离引导单元74的收容箱192起延伸的带化元件72的松弛。

此外,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68是电子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带式供料器70、71是带式供料器的一个例子。带化元件72是带化电气元件的一个例子。保持机构76是保持机构的一个例子。径向引线元件82是电气元件的一个例子。收容箱190、192是收容库的一个例子。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良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具体而言,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机构76配设于带式供料器70、71,但是除了带式供料器以外,例如也可以作为电子元件装配装置10的一部分而配设于装配台80等。即,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机构76配设于带式供料器的后方,但是保持机构76的配设位置并未被限定,只要与带式供料器相对应地配设即可。另外,即使不与带式供料器直接接触,只要与带式供料器相对应地配设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机构76以将收容箱190、192收容于储料器200的内部的方式进行保持,但是也可以以将收容箱190、192的底面支撑于载置台的方式进行保持。即,也可以通过至少具有底面的保持机构76来保持收容箱190、192。另外,也可以以卡定收容箱190、192的侧面等而非卡定收容箱190、192的底面的方式进行保持。若这样考虑,则只要是能够保持宽度比一个带式供料器70的宽度宽的收容箱190、192的保持机构76即可,例如,保持机构76的宽度尺寸也可以与带式供料器的宽度尺寸相同、或者比带式供料器的宽度尺寸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与两台带式供料器70、71相对应地配设有一台保持机构76,但是也可以与三台以上的带式供料器相对应地配设有一台保持机构。另外,也可以与一台带式供料器相对应地配设有一台保持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机构76将多个收容箱190、192保持为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但是也可以将多个收容箱190、192保持为沿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等任意方向排列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持机构76能够利用锁眼形孔220等以单触的方式相对于带式供料器70、71进行装卸,但是也可以通过磁铁、推动锁定等各种方法进行装卸。另外,并不局限于单触的装卸,也可以通过螺纹固定等使保持机构76能够装卸。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通过滑动而接近或远离带式供料器70的滑动板250,但是也可以采用通过旋转、转动、摆动而接近或远离带式供料器70的可动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收容库,采用以折叠而被收容的状态使带化元件72流通的纸板箱,但是也可以将从该纸板箱取出带化元件72并将取出的带化元件72收容于任意的箱子的结构作为收容库而采用。另外,并不局限于收容折叠状态下的带化元件72的收容库,例如,能够采用使带化元件72卷绕并收容该卷绕状态下的带化元件72的收容库。进而,保持机构76也可以具有作为收容库的功能。这样,无需收容库。在该方式中,存在有成为宽度比一个带式供料器的宽度宽的保持机构的情况,也存在有成为宽度较窄的保持机构的情况。

另外,作为带式供料器,并不局限于供给径向引线元件82的径向供料器,也可以在供给轴向引线元件的轴向供料器、或者与引线元件无关地供给方形芯片的一般的带化元件供料器等中采用本申请发明。即,作为收容库,可以采用收容将轴向引线元件、方形芯片等电气元件编带而成的带化电气元件的收容库。

附图标记说明

68:供料器型元件供给装置(电气元件供给装置)70:带式供料器71:带式供料器72:带化元件(带化电气元件)76:保持机构82:径向引线元件(电气元件)190:收容箱(收容库)192:收容箱(收容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