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3723发布日期:2020-02-11 14:1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尤指一种具有监控水质酸碱值,以调整且控制水质酸碱值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可提升人类生活上的便利性,尤其是目前各种资料处理及网际网路的运用,都需依赖电子设备的运作,因此,具高速处理效能及大储存能量的电子设备乃被广泛应用于各企业中。

以传统现有可容纳各种发热元件的it、通讯、工业、交通、运输等的机箱(柜)结构来作说明,该机箱(柜)的内部是一封闭式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供容纳复数发热元件(可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或晶片或单晶片或其他因电力驱动而产生热源的单元或装置等),且于该容置空间中设有复数水冷头与各发热元件相贴设,并凭借一管体组及一泵将内部的一工作流体带至水排处,并通过设置于内部的风扇驱动机箱(柜)的容置空间内的气体,以令水排内吸收热量的工作流体与机箱(柜)内部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作用,以达到散热作用,降低各发热元件温度的目的。

然而,上述散热循环过程都仅系于机箱(柜)内部进行热交换散热,于机箱(柜)内部设置有如复数高功率瓦数之中央处理器,且经由机箱(柜)内部设置的水排及风扇所排出的气体温度也相对较高,更由于该机箱(柜)是一密闭式的空间,此会造成较热的气体滞留在机箱(柜)内部排不出去,容易造成其整体的散热效率持续下降的恶性循环及无法即时解热,导致散热效果极为不佳且热交换效率差。另外,水冷排内的工作液体经一段时间热交换后,该工作液体的酸碱值会渐渐地转变过酸(即酸碱值过低为ph5.0以下,以导致管体与水冷排会严重腐蚀,且还造成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达到调整并控制水质酸碱值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监控水质酸碱值、控制工作液体的水流量、自动补水功能及监控系统压力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警戒提醒功能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入液口;

一第一出液口;

一热交换单元,设有一对接口、一连通该第一入液口的热交换器及一连通该第一出液口及该热交换器的第一泵,该第一泵用以驱动该热交换器内热交换后的一第一工作液体;

一感测单元,设有至少一酸碱值感测器,该酸碱值感测器设于该第一工作液体通过处,用以感测该第一工作液体的一酸碱值,并产生对应该酸碱值的一感测信号;

一调控水质单元,连接该对接口,该调控水质单元用以供以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内容纳的一药剂送出通过该对接口至该热交换单元中,令该药剂与该第一工作液体接触混合;及

一控制单元,连接该感测单元及该第一泵,该控制单元根据该感测信号与一预设酸碱值范围进行比对,以产生一比对结果,并传送至一外部界面且以手动方式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送出该药剂或不送出该药剂,或该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比对结果自动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送出该药剂或不送出该药剂。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调控水质单元设有一供容纳该药剂的容纳空间及一连接该对接口的出药口,该容纳空间分别连通该出药口与该对接口,该出药口用以供该药剂送出至该对接口中。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热交换单元设有一容纳该第一工作液体的储液器,该储液器分别连接该热交换器与该第一泵,该第一出、入液口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泵及该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复数第一流体管线连接且连通,并该酸碱值感测器设于该储液器或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中任一第一流体管线内。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对接口设于该储液器的一侧,该调控水质单元的该出药口通过该对接口与该储液器内相连通,令该容纳空间的该药剂送出通过该对接口至该储液器内。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热交换单元设有一第二泵,该第二泵与该第一泵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还包含一电源供应单元,该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该感测单元及该第一泵,用以提供使用电源。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感测单元设有至少一压力感测器,该压力感测器用以感测该第一入液口和该第一出液口和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三者至少一而获得一压力感测信号。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当该控制单元根据该感测信号的一酸碱值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的一第一预设酸碱值进行比对时,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大于该第一预设酸碱值,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安全状态,令该控制单元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不送出该药剂。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当该控制单元根据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的该第一预设酸碱值及一第二预设酸碱值进行比对,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小于该第一预设酸碱值且大于该第二预设酸碱值,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第一警戒状态,令该控制单元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送出配置一预定第一剂量的该药剂,直到该控制单元再次接收到产生的该比对结果为该安全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不送出药剂。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当该控制单元根据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的该第二预设酸碱值与一第三预设酸碱值进行比对时,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小于该第二预设酸碱值且大于该第三预设酸碱值,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第二警戒状态,令该控制单元则根据比对结果调整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送出配置一预定第二剂量的该药剂,直到该控制单元再次接收到产生的该比对结果为该安全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不送出药剂,当该控制单元根据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的该第三预设酸碱值进行比对,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小于该第三预设酸碱值,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停机状态,令该控制单元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不送出该药剂。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预定第一剂量小于该预定第二剂量。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外部界面为一监控系统、一显示器、一发光元件组、一智能移动设备或一扬声器。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外部界面是通过以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方式连接该控制单元。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控制单元为一可编程控制器或一数字信号控制器或一数字信号处理器或一微控制器。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热交换器为一板式热交换器。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还包含一第二入液口及一第二出液口,该热交换器通过复数第二流体管线分别与对应该第二出、入液口连接且连通,该第二出、入液口通过该复数第二流体管线连接至一外部供水设备,该外部供水设备用以提供一第二工作液体。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药剂为液状、锭状、粉末状或粒状或膏状的药剂。

所述的可调控水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中:该药剂选自为一酸碱质药剂或一复合药剂,该复合药剂为一酸碱质与防腐蚀复合药剂或一酸碱值与防沸复合药剂或一酸碱质、防腐蚀、防沸及防锈复合药剂。

通过本发明此的液冷散热系统的设计,以有效达到监控水质酸碱值和调整控制水质酸碱值的效果,且还有效达到控制工作液体的水流量、自动补水功能、警戒提醒功能及监控系统压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实施态样的方块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实施态样的方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实施态样的方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液冷散热系统1;热交换单元10;热交换器101;第一、二泵102、103;储液器104;对接口105;第一、二入液口11、13;第一、二出液口12、14;感测单元15;酸碱值感测器151;压力感测器152;温度感测器153;水位感测器154;控制单元16;电源供应单元17;流量控制单元18;水控制阀181;第一、二流体管线191、192;补水单元20;调控水质单元21;容纳空间212;出药口213;外部界面30;外部供水设备40;入水口401;出水口402;第一工作液体51;第二工作液体52;机柜60;机柜入水口601;机柜出水口602;风扇组7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水质监控的液冷散热系统,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实施态样的方块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一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实施态样的方块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1系以应用于一数据中心(如机房或房屋)来进行说明但不此为限,该数据中心如为机房内摆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以存放资料科技(简称it)设备(如伺服器、网路通信设备)的机柜60,通过本发明液冷散热系统1位于该机房内以控制一第一工作液体51(如冷却液)的液流供应及调控水质酸碱值、智能监控水质酸碱值、水流量与系统压力及控制水流量及水温与自动补水等功能外,于本发明实际实施时,还具有其他智能监控及提醒的功能,例如智能监控露点与出口水温、智能设定或警戒提醒。该液冷散热系统1包括一第一入液口11、一第一出液口12、一第二入液口13、一第二出液口14、一热交换单元10、一感测单元15、一调控水质单元21及一控制单元16,该热交换单元10凭借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与该第一入液口11和第一出液口12连通,及该热交换单元10凭借该复数第二流体管线192与该第二入液口13和第二出液口14连通,并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入液口11与第一出液口12通过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连接对应该机柜60的一机柜入水口601及一机柜出水口602且相连通,该第二入液口13与第二出液口14分别与对应一提供一第二工作液体52(如冷却液)的外部供水设备40(如冰水主机或冷却水塔)相接且相连通,例如该外部供水设备40为如冰水主机的一入水口401与一出水口402通过该复数第二流体管线192分别连接对应该该第二入液口13与第二出液口14且相连通。其中该第二入液口13进入的第二工作液体52的温度低于该第一出液口12排出的第一工作液体51的温度,且该第二入液口13进入的第二工作液体52的温度也低于该第一入液口11的第一工作液体51的温度及该第二出液口14的第二工作液体52的温度。

该热交换单元10设有一对接口105、一连通该第一入液口11的热交换器101、一连通该第一出液口12的第一泵102及一容纳该第一工作液体51的储液器104,其中该对接口105设于有该第一工作液体51通过的热交换单元10中,于本实施例的对接口105设于该储液器104的一侧(如顶侧),该对接口105用以供与对应该调控水质单元21相对接且连通,但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该对接口105也可设于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其中一第一流体管线191上或第一泵102上。并该储液器104设于该热交换器101与第一泵102之间,且该储液器104分别连接该热交换器101与该第一泵102,于本实施例该储液器104是通过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连接该热交换器101与该第一泵102,该储液器104用以暂存通过热交换器101的第一工作液体51作为缓冲之用。

该热交换器101于本实施例表示为一板式热交换器101,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热交换器101用以提供高温工作液体(如第一入液口11的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与低温工作液体(如第二入液口13的低温第二工作液体52)作热交换的地方。该第一入液口11接收汇集来自通过一或复数个机柜60内的it设备的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后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该第二入液口13用以提供外界(如外部供水设备40)未带废热的低温第二工作液体52进入该液冷散热系统1的热交换器101内,该第一出液口12用以提供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依序通过该热交换器101、储液器104及第一泵102被降温(或冷却)后成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排出该液冷散热系统1,该第二出液口14用以提供低温第二工作液体52通过该热交换器101后形成的带出废热的高温第二工作液体52排出,并该第一出液口12和第一入液口11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泵102及该热交换器101的一侧之间通过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连接且连通,该第二出液口14和第二入液口13与对应该热交换器101的一侧(或该热交换器101的另一侧)之间通过该复数第二流体管线192连接且连通。

所以该第一入液口11至第一出液口12的路径为液冷散热系统1的内循环路径,该第二入液口13至第二出液口14的路径为液冷散热系统1的外循环路径,且该内循环路径与外环路径内的第一、二工作液体51、52各处于单独的循环回路中且不相连通,并通过该热交换器101将高温工作液体(如第一入液口11的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与低温工作液体(如第二入液口13的低温第二工作液体52)做热交换,使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的热量传递至低温第二工作液体52上经降温(或冷却)后成为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流入到该储液器104中储存,然后通过该第一泵102将储液器104内的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朝该第一出液口12外排出至该机柜60内一直不断水冷循环散热,同时该第二低温工作体52接收到热量后成为高温第二工作液体52,并经由该第二出液口14外排出至该外部供水设备40。其中经降温后的第一工作液体51的温度低于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的温度。

而该第一泵102用以驱动该热交换器101内热交换后储存在该储液器104的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以通过该第一出液口12排出至该机柜60内,该感测单元15设有至少一酸碱值感测器151及至少一温度感测器153,该酸碱值感测器151与温度感测器153设于该第一工作液体51通过处,该酸碱值感测器151于本实施例设于该储液器104内,用以感测该第一工作液体51的一酸碱值(ph值),并产生对应该酸碱值的一感测信号,以传送给该控制单元16。该温度感测器153设于邻近该第一出液口12的第一流体管线191处,用以感测该第一出液口12排出的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的温度并产生一温度感测信号,以传送给该控制单元16。于具体实施时,该酸碱值感测器151与温度感测器153不局限于上述数量,使用者可以事先根据水质酸碱值的精准度和系统内各处温度需求设计,调整二个以上酸碱值感测器151与二个以上温度感测器153设于该第一工作液体51通过处,例如二个酸碱值感测器151分别设于该储液器104内及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中任一第一流体管线191内(如相邻的第一流体管线191内),用以感测该储液器104内的工作液体的酸碱值及第一流体管线191内的第一工作液体51的酸碱值,以产生对应的感测信号传送给该控制单元16,二个温度感测器153分别设于邻近该第一出液口12的第一流体管线191处与邻近第二出液口14的第二流体管线192处,用以分别感测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的温度和高温第二工作液体52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参阅图2,该热交换单元10设有一第二泵103,该第二泵103与该第一泵102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该第一、二泵102、103可互相作为备援使用,所以当该第一、二泵102、103其中之一泵损坏时,则由另一泵接手持续驱动该第一工作液体51,以达到备援功能及让驱动该第一工作液体51不中断运作的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该储液器104内设有一过滤器(图中未示),该过滤器是用以过滤及隔绝经该热交换器101冷却后的第一工作液体51内的杂质或异物,让第一工作液体51的杂质或异物存留在该储液器104内,使该第一泵102驱动该储液器104内经过滤器过滤后的第一工作液体51通过该第一出液口12排出至该机柜60内,以有效保持工作液体水质干净及提升热传效率。

参阅图1、图3,该调控水质单元21系用以供以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内容纳的一药剂(图中未示)送出通过该对接口105至该热交换单元中,令该药剂与该第一工作液体51接触混合,让混合后的第一工作液体51的酸碱值到达预定酸碱值范围内,并该药剂于本实施例表示选自为一酸碱值药剂,且呈锭状药剂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该药剂选自为一复合药剂,该复合药剂为如酸碱质与防腐蚀复合药剂或酸碱值与防沸复合药剂或酸碱质、防腐蚀、防沸及防锈复合药剂或其他复合药剂(如杀菌、除垢复合药剂),且该药剂可为呈液状、粉末状或粒状或膏状的药剂。而该调控水质单元21设有一供容纳该药剂的容纳空间212及一连接该对接口105的出药口213,该容纳空间212分别连通该出药口213与对接口105,于本实施例该出药口213是通过对应的第一流体管线191连接该对接口105,该出药口213用以供该药剂送出至该对接口105中,所以调控水质单元21的岀药口213通过该第一流体管线191通过该对接口105与储液器104内相连通,令该容纳空间212的药剂送出通过该对接口105投入至该储液器104内。

而于本发明实际实施时,该出药口213内设有一连接该控制单元21的加药控制阀(图中未示),该加药控制阀用以供受该调控水质单元21控制该容纳空间212的药剂送出至储液器104内的剂量,或供使用者(图中未示)以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该容纳空间212的药剂送出至储液器104内的剂量。在一实施例,可省略掉该出药口213与对接口105之间的第一流体管线191,该调控水质单元21的出药口213为一凸伸端直接插接至该对接口105内相紧密结合。

该控制单元16连接该感测单元15与该第一泵102,该控制单元16于本实施例表示为一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也可为一数字信号控制器(dsc)或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一微控制器(mcu)。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感测信号与一预设酸碱值范围进行比对,以产生一比对结果,并传送至一外部界面30且以手动方式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送出该药剂或不送出该药剂,或该控制单元16根据比对结果自动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送出该药剂或不送出该药剂。其中该外部界面30于本实施例表示为一监控系统,该外部界面30系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方式连接该控制单元16,用以接收该控制单元16传送的比对结果。其中该预设酸碱值范围可设定在ph1~ph14之间,例如较佳设定在ph5~ph6.5之间。在一实施例,该外部界面30也可为一显示器、一发光元件组、一智能移动设备或一扬声器,且通过该外部界面30显示信息、发出提醒声音(或警戒声音)或发出提醒光源(或警戒光源),让使用者可即时得知该液冷散热系统1的运作情形。

于本实施例该调控水质单元21系供以自动方式受该控制单元16控制将药剂投入至储液器104内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实际实施时,使用者可适时地介入以手动方式控制调控水质单元21其容纳空间212内的药剂送出(或投入)至储液器104内。所以当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感测信号的一酸碱值(如ph7)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之一第一预设酸碱值(如ph6.5)进行比对时,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如ph7)大于该第一预设酸碱值(如ph6.5),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安全状态,令该控制单元16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不送出(或不投入)该药剂至储液器104内,同时该外部界面30根据该控制单元16传送的比对结果通过一显示器(图中未示)显示出来,让使用者可由该显示器显示出的比对结果信息得知该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目前水质酸碱值处于安全状态,以来达到即时监控水质的效果。

当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的该第一预设酸碱值(如ph6.5)及一第二预设酸碱值(如ph6.0)进行比对,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如ph6.3)小于该第一预设酸碱值(如ph6.5)且大于该第二预设酸碱值(如ph6.0),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第一警戒状态(如黄色警戒状态),令该控制单元16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送出配置一预定第一剂量(如20毫克(mg))的药剂送出至储液器104内,令该药剂与第一工作液体51接触混合后,直到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酸碱值感测器151经感测混合后该第一工作液体51传送的感测信号的酸碱值(如ph6.6)经比对大于第一、二预设酸碱值(如ph6.5、ph6.0)后,产生该比对结果为安全状态,该控制单元16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16不送出药剂至储液器104内,同时该外部界面30根据该控制单元16传送的比对结果通过该显示器显示出来,让使用者可由该显示器显示出的比对结果信息得知该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目前水质酸碱值处于第一警戒状态,然后由第一警戒状态转变为安全状态。此外,该外部介面30的显示器还可显示出所投入药剂的如预定第一剂量(如20mg)与目前混合后第一工作液体的酸碱值(如ph6.6),让使用者可适时地通过手动方式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再投入复合药剂(或如其他预定剂量(如45mg或55mg)的药剂),以提高第一工作液体的酸碱值浓度(如ph6.9)和增加第一工作液体51的防沸、防腐蚀及防锈的功能。

当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感测信号的酸碱值(如ph5.5)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的第二预设酸碱值(如ph6.0)与一第三预设酸碱值(如ph5.0)进行比对时,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如ph5.5)小于该第二预设酸碱值(如ph6.0)且大于该第三预设酸碱值(如ph5.0),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第二警戒状态(如红色警戒状态),令该控制单元16则根据比对结果调整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送出配置一预定第二剂量(如80毫克(mg))的该药剂送出至储液器104内,令该药剂与第一工作液体51接触混合后,直到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酸碱值感测器151经感测混合后该第一工作液体51传送的感测信号的酸碱值(如ph7.3)经比对大于第一、二、三预设酸碱值(如ph6.5、ph6.0、ph5.5)后,产生该比对结果为安全状态,该控制单元16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16不送出药剂至储液器104内,同时该外部界面30根据该控制单元16传送的比对结果通过该显示器显示出来,让使用者可由该显示器显示出的比对结果信息得知该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目前水质酸碱值处于第二警戒状态,然后由第二警戒状态依序转变为第一警戒状态至安全状态。其中该预定第一剂量(如20mg或71mg)小于该预定第二剂量(如80mg或135mg)。

当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如ph4.9)与该预设酸碱值范围中的该第三预设酸碱值(如ph5.0)进行比对,若比对出该感测信号的该酸碱值(如ph4.9)小于该第三预设酸碱值(如ph5.0),以产生该比对结果为一停机状态,令该控制单元16则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不送出该药剂,同时该外部界面30根据该控制单元16传送的比对结果通过该显示器显示出来,并该外部界面30发出一停机信号给该液冷散热系统1的控制单元16,令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停机信号控制如第一泵102停止运作,让使用者可由该显示器显示出的比对结果信息得知该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目前水质酸碱值处于停机状态。

在一实施例,该机柜60与外部供水设备40为如冰水主机可接二个液冷散热系统1,其中一个液冷散热系统1作为备援使用,当目前正在运作的液冷散热系统1接收到外部界面30发出的停机信号而停止运作的同时,该外部界面30会发出一启动信号控制该另一液冷散热系统1启动运作,以持续对该机柜60的it设备进行水冷循环散热。在另一实施例,该外部界面30除了将接收到的比对结果信息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外,还可同时以简讯、电子邮件、app讯息或通讯软体方式发送一对应专属机房的液冷散热系统1运作讯息(如比对结果信息)传送至远端使用者的一智慧移动设备(如手机或平板)上,让使用者可以即时了解各机房中机柜60的液冷散热系统1运作情形。

而本发明通过该液冷散热系统1以液体对液体进行热交换,且能自动监控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运作情形(包含自动监控水质酸碱值)、调控水质酸碱值及可自动发送提醒或警戒讯息的功能,故可称为一种智能液对液式热交换系统(ltlcdu)。在一实施例,参阅图3a,本发明该液冷散热系统1的第二入液口13及第二出液口14、第二工作液体52、第二流体管线192及外部供水设备40(如冰水主机)省略掉,改换该液冷散热系统1的热交换器101对应该第一入液口101的一侧(或热交换器101的另一侧)设置一具有复数风扇的风扇组70与对应该控制单元16相连接,并通过热交换器101将(如第一入液口11的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与该风扇组70强制排出冷风做热交换,使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的热量被带走而降温(或冷却)后成为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流入到该储液器104中储存,然后通过该第一泵102将储液器104内的低温第一工作液体51朝该第一出液口12外排出至该机柜60内一直不断水冷循环散热。所以本发明通过该液冷散热系统1以液体对气体进行热交换,且能自动监控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运作情形、调控水质酸碱值及可自动发送提醒或警戒讯息的功能,故可称为一种智能液对气式热交换系统(ltacdu)。

另外,该液冷散热系统1更包含一电源供应单元17及一流量控制单元18,该电源供应单元17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6、感测单元15、流量控制单元18、调控水质单元21及该第一泵102,用以提供使用电源,该控制单元16电性连接该流量控制单元18,该流量控制单元18设置于液冷散热系统1内适当位置,用以控制流动于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内的第一工作液体51的流量,该流量控制单元18设有至少一水控制阀181,该水控制阀181于本实施例设置邻近该第二入液口13的第二流体管线192处,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该水控制阀181设置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水控制阀181可设置于邻近该第一入液口11(或第一出液口12)的第一流体管线191处。所以使用者可根据外部界面30接收到该控制单元16传送的温度感测信号凭借该显示器显示出所测得的温度数值,令使用者可以适时地通过该外部界面30传送一控制信号给该控制单元16,该控制单元16根据该控制信号而控制该水控制阀181控制该第二入液口13的水流量。

因此,通过本发明该液冷散热系统1的设计,使得监控水质(如水质酸碱值)以适时地以手动或自动方式加药来达到调整控制水质的效果及延长液冷散热系统的使用寿命与提升热交换效率,且还能具有警戒提醒功能、控制工作液体的水流量、自动补水功能及监控系统压力的效果。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冷散热系统实施态样的方块示意图。该本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相同,在此将不重新赘述,其两者差异在于:该感测单元15设有至少一压力感测器152,以及本实施例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单元10的对接口105改设置在相邻该第一入液口11的第一流体管线191上与对应该调控水质单元21对接的出药口213,所以通过相邻该第一入液口11的第一流体管线191内通过的高温第一工作液体51可有效加速与药剂接触混合均匀的效果。

该压力感测器152设置在该工作液体(如第一、二工作液体51、52)通过的处以测量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管路193中的压力,例如该压力感测器152用以感测该第一入液口11(或第二入液口13)和该第一出液口12(或第二出液口14)和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或第二流体管线192)三者至少一而获得一压力感测讯号,而在本实施例的压力感测器152是以二个压力感测器152分别设置在邻近该第二入液口13对应的第二流体管线192处以及设置于邻近该第二出液口14对应的第二流体管线192处,以测量由第二入液口13进入的低温第二工作液体52的压力值和测量由第二出液口14排出的高温第二工作液体52的压力值,并传送至该控制单元16,令控制单元16将接收到前述压力值传送给外部界面30(如监控系统)上显示出来,让使用者可调整或控制液冷散热系统1内的运作。

另外,该液冷散热系统1更包含一补水单元20,该控制单元16电性连接该补水单元20,该补水单元20与对应该复数第一流体管线191其中一第一流体管线191上相接,且该补水单元20用以提供补充冷却液(即第一工作液体51)。当该储液器104内设置的至少一水位感测器154感测到该储液器104内部的水位低于设定的水量时,该水位感测器154会传送一水位感测信号给该控制单元16,该控制单元16会控制该补水单元20上的一控水阀(图中未示)打开,由该补水单元20进行补水(如补充冷却液),直到该水位感测器154侦测到储液器104内部的水位已补充达到设定的水量时,该控制单元16才会控制该补水单元20上的控水阀关闭而停止补水,以达到自动补水的效果。此外,本发明实际实施时,因补水单元20在自动补水的过程中会淡化(或提高)原先第一工作液体51的酸碱质浓度,所以该控制单元16会根据酸碱值感测器151传送的感测信号与预定酸碱值范围进行比对所产生的比对结果,以根据比对结果适时地调整控制该调控水质单元21送出药剂至储液器104内,让储液器104内补水后的第一工作液体51到达预设酸碱值范围。

在一实施例,该补水单元20可设置在该液冷散热系统1内适当位置,以适时对该液冷散热系统1补充第一工作液体51,例如该补水单元20设置在相邻该储液器104的位置处,并通过管路(图中未示)连接该储液器104,用以直接对该储液器104内进行补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