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5423发布日期:2020-03-24 21:2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pcb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轻巧化、微型化发展,pcb板要求整体生产面积越来越小。在实现相同的电气功能时,提供的布线面积越来越小,因此,提高pcb整体的布线密度成为唯一的解决方案。

pcb板在cad设计布线时,层间电信号需要通过过电孔导通,由于过电孔的存在,将很大程度上影响pcb的布线密度。传统过电孔bga区域的pad与过电孔相连,具体生产流程如下:上流程→层压→机械钻孔→沉铜→电镀铜→外层图形→图形电镀→蚀刻→绿油塞孔→阻焊→下流程,从而实现层间信号与外部线路的连接,布线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内层与相邻表层通过盲孔进行连通,盲孔为连接表层和内层且不贯穿整板的导通孔,

内层子板的制备工艺:上流程→层压→减薄铜→棕化→激光钻孔→钻孔→沉铜→闪镀→电镀铜→外层图形→酸性蚀刻→下流程;

母板的制备工艺:上流程→层压→减薄铜→棕化→激光钻孔→钻孔→沉铜→闪镀→电镀铜→外层图形→图形电镀→酸性蚀刻→下流程。

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盲埋孔设计的高频光电板的制备工艺,通过实现通孔孔内镀铜,盲孔电镀填平,再在盲孔上布线,通过孔金属化的盲孔来实现各层次间电气导通,从而实现任意层次间电信号连接导通,以此提高pcb板的布线密度。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所述的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盲孔仅设置在内层子板表面。

前所述的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内层子板表面设置盲孔,使用电镀填平工艺完成后,内层子板再经过压合形成母板,母板表面对应内层子板的盲孔位置也设置盲孔。

前所述的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激光钻孔的孔径为75-12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盲孔可单独设置在内层子板表面,再使用盲孔电镀填平工艺,可实现在盲孔上布线,缩小了布线间距;

(2)本发明中母板可同样设计盲孔,在子板原有盲孔位置上方制作激光盲孔,实现任意层次间电气导通,使pcb板面积更加精小化;

(3)本发明中通过激光方式制作盲孔,激光钻孔孔径相当于机械钻孔孔径的1/3到1/4,提供了更多的布线空间;

(4)本发明使pcb的厚度变薄,激光盲孔与相邻外层连接,大大节约了内层布线空间;

(5)本发明使pcb板可靠性更高,采用盲孔电镀填平工艺,镀铜有更好的延展性与导电性,能够有效保证电信号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示意图;

其中:1、内层子板;2、母板;3、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的二阶盲孔3与埋孔设计,内层与相邻表层通过盲孔3进行连通,盲孔3为连接表层和内层且不贯穿整板的导通孔。内层子板1表面设置盲孔3,使用电镀填平工艺完成后,内层子板1再经过压合形成母板2,母板2表面对应内层子板1的盲孔3位置也设置盲孔3,激光钻孔的孔径为75-125μm。

内层子板1的制备工艺:上流程→层压→减薄铜→棕化→激光钻孔→钻孔→沉铜→闪镀→电镀铜→外层图形→酸性蚀刻→下流程;

母板2的制备工艺:上流程→层压→减薄铜→棕化→激光钻孔→钻孔→沉铜→闪镀→电镀铜→外层图形→图形电镀→酸性蚀刻→下流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有盲埋孔结构的高频光电板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盲孔3仅设置在内层子板1表面。

与传统设计相比,本发明采用新的工艺设计方案,使用盲孔电镀填平的方式可有效增加布线空间,提高布线密度,同时使pcb更加精巧、轻薄,有更高的品质可靠性。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