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5156发布日期:2020-06-17 01:3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连接器上通常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能将电连接器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源导引至外部,避免电连接器所产生的热源累积于其内而影响其运作。但目前电连接器大多仅使用单一类型的鳍片式散热器,鳍片式散热器为一体成型,也就无法对其结构进行调整,导致无法因应不同需求而灵活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解决目前电连接器只使用单一类型的鳍片式散热器,其散热器的类型单一以无法因应不同需求而灵活变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电连接器壳体,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相对的两个侧壁;散热组件,其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的上表面上,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与第一散热器连接,第一散热器的类型与第二散热器的类型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多个散热器于电连接器壳体上,如此能增加电连接器的散热设计上的灵活度,可以依照不同需求调整多个散热器之间的配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及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包括电连接器本体(图中未示)、电连接器壳体10和散热组件11。电连接器壳体10具有上表面100、下表面101、相对的两个侧壁102、容置空间103、第一开口104及第二开口105。第一开口104位于上表面100、下表面101及两个侧壁102的一端,第二开口105位于下表面101上,并且远离第一开口104,也表示电连接器壳体10与第一开口104相对的一端为封闭的。电连接器本体设置于容置空间103。每个电连接器本体的接口端与第一开口104对应,每个电连接器本体的电性连接端与第二开口105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为水平式电连接器,所以第二开口105位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下表面101,当然电连接器1也可为垂直式电连接器,第二开口105能位于电连接器壳体10与第一开口104相对的一端上。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剖视图和分解图;如图所示,散热组件11设置于壳体10的上表面100上,并且包括第一散热器111及第二散热器112,第一散热器111及第二散热器112是不同类型的散热器,表示散热组件11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散热器的组合。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111为鳍片式散热器,第二散热器112为叠型散热器。第二散热器112设置于第一散热器111上,第二散热器112与第一散热器111之间通过焊接或卡合结构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器111包括散热支撑座1111和两个散热件1112,散热支撑座1111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边11111及两个第二侧边11112,两个第一侧边11111是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侧壁102平行,两个第二侧边11112是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侧壁102垂直。散热支撑座1111还具有第一表面11113及第二表面11114,第一表面11113与第二表面11114相对。两个散热件1112分别设置于散热支撑座1111的两个第一侧边11111,使第一散热器111形成h型。每一个散热件1112具有多个垂直散热鳍片11121,多个垂直散热鳍片11121间隔设置并相互连接,并且沿着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侧边11111延伸。相邻两个垂直散热鳍片11121之间具有垂直散热通道11121a,垂直散热通道11121a与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侧边11111平行。每个散热件1112的多个垂直散热鳍片11121中至少一者的两端分别远离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表面11113和第二表面11114,如此两个散热件1112与散热支撑座1111形成h型。于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件1112中最外侧的垂直散热鳍片11121的两端分别远离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表面11113和第二表面11114。

优选地,位于最外侧的垂直散热鳍片11121远离散热支撑座1111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水平散热鳍片11122,多个水平散热鳍片11122间隔设置并沿着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侧边11111延伸。相邻两个水平散热鳍片11122之间具有水平散热通道11122a,水平散热通道11122a与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侧边11111平行,也表示垂直散热通道11121a及水平散热通道11122a的延伸方向相同,均沿着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侧边11111延伸。

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器111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10上,第一散热器111的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二表面11114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上表面100接触,第一散热器111的每个散热件1112的多个垂直散热鳍片11121中一者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侧壁102接触,如此使电连接器1所产生的热源能快速地从多个垂直散热鳍片11121之间的多个垂直散热通道11121a及从多个水平散热鳍片11122之间的多个水平散热通道11122a传播至外部。于本实施例中,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二表面11114也可不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上表面100接触或部分接触,散热件1112的垂直散热鳍片11121也可不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侧壁102接触或部分接触。

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器111通过固定结构12固定于电连接器壳体10上,所以第一散热器111具有两个固定槽1113,两个固定槽1113将第一散热器111分成第一区段111a、第二区段111b及第三区段111c。第一区段111a、第二区段111b及第三区段111c内分别设置第二散热器112,也表示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器112分别位于对应的固定槽1113的两侧。第二散热器112设置于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表面11113,第一表面11113为平整面,以利于第二散热器112的设置。

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12为单一u型固定件121,u型固定件121具有镂空部1211。当u型固定件121设置于两个固定槽1113内时,位于第二区段111b内的第一散热器111的散热件1112及第二散热器112进入u型固定件121的镂空部1211内。u型固定件121的两端固定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两个侧壁102上。每个u型固定件121抵接于第一散热器111的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表面11113上,以固定散热组件11于电连接器壳体10上。

u型固定件121的材质可为弹性材质,u型固定件121的两端可通过其本身弹力夹持电连接器壳体10,使u型固定件121固定于电连接器壳体10上;或者u型固定件121的两端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侧壁102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固定。于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两个侧壁1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021,u型固定件1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卡合部1212,第二卡合部1212设置于第一卡合部1021,使u型固定件121的两端固定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两个侧壁102上。本实施例的第一卡合部1021为凸部,第二卡合部1212为开孔,当然第一卡合部1021可为开孔,第二卡合部1212为凸部。

优选地,位于两个固定槽1113之间(第二区段111b内)的两个散热件1112省略多个水平散热鳍片11122的设置,如此让u型固定件121容易安装于电连接器壳体10上,不容易受到水平散热鳍片11122的干扰。上述固定结构12仅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态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12包括两个u型固定件121,每个u型固定件121不具有镂空部1211。每一个u型固定件121直接设置于对应的固定槽1113内,u型固定件121的两端固定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两个侧壁102上,若使用这样的固定结构12则能保持位于第二区段111b内的散热件1112的多个水平散热鳍片11122。

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112包括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相互堆叠,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通过焊接或扣合连接固定,使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成为一体,避免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分离。所以第二散热器112由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组装而成,也表示第二散热器112是可被调整的,如可调整u型散热鳍片1122的数量或尺寸。

每个u型散热鳍片1122具有第一平板11221及相对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两个第二平板11222设置于第一平板11221的两侧,每个u型散热鳍片1122为一体成型,其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相互堆叠,每一个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堆叠于相邻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上,使位于同一侧的多个第二平板11222位于同一平面上。相邻两个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一平板11221之间具有散热通道1121。当第二散热器112设置于第一散热器111时,第二散热器112相连接的多个第二平板11222设置于第一散热器111的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表面11113上,第二散热器112的多个第一平板11221与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表面11113相互垂直。

上述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尺寸或数量是可调整的,对于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数量的调整,其通过增加或减少u型散热鳍片1122的数量。对于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尺寸的调整,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是根据对应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二平板11222远离第一平板1122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11222与第一平板11221连接的一端的距离而定,若要缩小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时,需选择第二平板11222远离第一平板1122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11222与第一平板11221连接的一端的距离较小的u型散热鳍片1122;若要增加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时,需选择第二平板11222远离第一平板1122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11222与第一平板11221连接的一端的距离较大的u型散热鳍片1122。

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是根据对应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而定,若要缩小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时,需选择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较小的u型散热鳍片1122;若要增加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时,需选择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较大的u型散热鳍片1122。

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长度是根据对应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而定,若要缩小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长度时,需选择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较小的u型散热鳍片1122;若要增加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时,需选择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较大的u型散热鳍片1122。

因此,使用者可依照使用需求调整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尺寸或数量,使整体的散热组件11符合使用需求,于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区段111a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长度最短,位于第三区段111c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长度最长,即表示位于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大于位于第一区段111a及第二区段111b内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位于第二区段111b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大于位于第一区段111a内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此外,位于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大于位于第一区段111a及第二区段111b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位于第一区段111a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等于位于第二区段111b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也表示位于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第一区段111a及第二区段111b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二区段111b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等于位于第一区段111a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的所有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均相同,也表示位于第一区段111a、第二区段111b和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每个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二平板11222远离第一平板1122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11222与第一平板11221连接的一端的距离均相同。

上述是说明位于不同区段的每个第二散热器112的散热通道1121的尺寸不同,也表示各个第二散热器112散热通道1121的尺寸可调整的。此外,单个区段内的第二散热器112的每个散热通道1121的尺寸也可不同,如本实施例的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散热通道1121的长度大于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散热通道1121的长度,也表示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大于第三区段111c内的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一平板11221的长度。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还包括热传导组件13,热传导组件13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上表面100与第一散热器111的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二表面11114之间,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通过热传导组件13加速将电连接器壳体10所产生的热源传导至散热组件11,由散热组件11将热源传递至外部,使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二表面11114上设置有容置槽11115,热传导组件13设置于容置槽11115内、以增加热传导组件13与第一散热器111的接触面积,使电连接器壳体10所产生的热源快速地传导至散热组件11。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还包括导光柱14,导光柱14设置于第一散热器111的散热支撑座1111的第一表面11113上,并且位于第一散热器111的散热件1112与第二散热器112之间,导光柱14具有入光端14a及出光端14b,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为水平式电连接器,入光端14a位于第二开口105的一侧,出光端14b位于第一开口104的一侧。当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设置于电路板时,导光柱14的入光端14a与电路板的发光元器件对应,发光元器件所发出的光源从入光端14a进入,光源通过导光柱14并且从其出光端14b出光,以显示电连接器1的状态。

请参阅图6和图7,其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和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壳体10的上表面100具有开孔1001,热传导组件13能从开孔1001延伸至电连接器壳体10内,以与电连接器壳体10内的电连接器本体接触,也就是热传导组件13能直接与电连接器1的发热源接触,电连接器1的热源能直接由热传导组件13传导至散热组件11,有效提升电连接器1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热传导组件13包括第一热传导件131和第二热传导件132,第一热传导件131设置于散热支撑座1111的容置槽11115内,第二热传导件132设置于第一热传导件131远离散热支撑座1111的表面,并且通过开孔1001而位于电连接器壳体10内,第二热传导件132用以直接接触电连接器1的热源,并将热源传导至第一热传导件131,再由第一热传导件131将热源传导至散热组件11,最后由散热组件11将热源传导至外部。

请参阅图8,其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112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尺寸有多种,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相同,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相同,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大于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宽度,也表示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每个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二平板11222远离第一平板1122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11222与第一平板11221连接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每个u型散热鳍片1122的第二平板11222远离第一平板1122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11222与第一平板11221连接的一端的距离。

请参阅图9,其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相同,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相同,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大于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多个散热通道1121的高度,也表示第二散热器112中间的每个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散热器112两侧的每个u型散热鳍片1122的两个第二平板11222之间的距离。

由上述可知,第二散热器112能由不同尺寸的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进行组合而形成不同尺寸的散热通道1121,也表示能依照使用者的需求组合不同尺寸的多个u型散热鳍片1122而形成适用的第二散热器112。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多个散热器于电连接器壳体上,尤其使用叠型散热器与鳍片式散热器的组合,叠型散热器是由多个u型散热鳍片组装而成,通过调整u型散热鳍片的数量或尺寸而调整叠型散热器的散热通道的尺寸,如此能增加电连接器的散热设计上的灵活度,可以依照不同需求调整多个散热器之间的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