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分配盒及其下壳体组件、动力电池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2513发布日期:2021-04-13 20:2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高压分配盒及其下壳体组件、动力电池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压分配盒及其下壳体组件、动力电池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2.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动力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行驶动力,而高压分配盒为动力电池系统的核心零部件,里面包含各种高压电气元器件,实时分配和控制动力电池系统输出的电流,在动力电池系统安全、稳定以及可靠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目前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元器件较多,分散布置需要占据动力电池系统较大空间位置,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气元器件无法实现模块生产,平台化生产,从而导致动力电池系统研发成本和周期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压分配盒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分配盒。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高压分配盒的下壳体组件,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预充电阻,所述下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预充电阻的预充电阻固定结构,所述凹槽上开设有通孔以使所述预充电阻的插接头能够暴露在所述下壳体的的顶面。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槽,预充电阻能够设置在凹槽中设置的预充电阻固定结构中,同时由于凹槽上设置有通孔,使得预充电阻插接头穿过通孔而暴露在下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上,从而方便预充电阻的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预充电阻固定在底壁的下表面上,通过在底壁的下表面上形成凹槽来设置预充电阻,使得高压分配盒的下壳体的布局更加紧凑,节省了空间,使得高压分配盒的布局更加合理。
7.可选地,所述预充电阻固定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预充电阻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板以及位于所述预充电阻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两个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预充电阻的翻边。
8.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分流器,所述凹槽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分流器的分流器安装结构。
9.可选地,所述分流器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的背面的分流器固定柱,所述分流器固定柱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分流器能够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分流器固定柱的螺纹孔。
10.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所述底壁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的接插件安装结构。
11.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继电器部和凸出于所述底壁的下表面的多个固定孔
柱,所述固定孔柱形成有贯穿所述底壁的螺纹孔,所述继电器部设置在所述底壁的上表面并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固定孔柱的螺纹孔。
12.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电阻,所述底壁的上表面设置有电阻固定柱,所述电阻固定柱形成有螺纹孔,所述电阻能够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电阻固定柱的螺纹孔。
13.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铜巴部,所述下壳体包括围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铜巴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壁的顶端。
14.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压分配盒,所述高压分配盒包括上壳体和如上所述的高压分配盒的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下壳体。
15.可选地,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丝印部,和/或;所述上壳体的边沿形成有用于暴露下壳体组件上设置的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的缺口。
16.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分配盒。
17.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
附图说明
18.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下壳体组件的示意图,示出了底壁的下表面;
19.图2a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2b是图2a的局部示意图,示出了固定板上设置的翻边;
21.图2c是图2b中b处的放大图;
22.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下壳体组件的示意图,示出了底壁的上表面,其中省略了下壳体上安装的各个部件;
23.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4.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下壳体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下壳体上安装的各个部件;
25.图6是图5示出的下壳体组件安装上铜巴部的示意图;
26.图7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压分配盒的上壳体的示意图;
27.图8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高压分配盒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下壳体;11、预充电阻;12、凹槽;13、通孔;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预充电阻接插头;17、底壁;18、侧壁;19、加强筋;
30.20、分流器;21、分流器固定柱;22、翻边
31.30、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1、接插件安装孔;
32.40、固定孔柱;41、主电路正极继电器;42、主电路负极继电器;43、快充正极继电器;44、快充负极继电器;45、加热器正极继电器;46、加热器负极继电器;
33.50、电阻;51、电阻固定柱;
34.60、铜巴安装孔;61、主回路正极铜巴;62、主回路负极铜巴;63、快充正极铜巴;64、快充负极铜巴;65、电池正极铜巴;66、加热器正极铜巴;67、加热器负极铜巴;
35.70、下壳体安装孔;71、第一连接孔;72、第二连接孔;
36.80、上壳体;81、主回路正极丝印;82、主回路负极丝印;83、快充正极丝印;84、快充
负极丝印;85、电池正极丝印;86、电池负极丝印;87、加热器正极丝印;88、加热器负极丝印;89、低压控制/高压采集丝印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38.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分配盒的下壳体组件,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10和预充电阻11,所述下壳体10的底壁17的下表面形成凹槽12,所述凹槽1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预充电阻11的预充电阻固定结构,所述凹槽12上开设有通孔13以使所述预充电阻的插接头能够暴露在所述下壳体10的顶面。
39.如图1和图2a所示,在下壳体10的底壁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槽12,预充电阻11能够设置在凹槽12中设置的预充电阻固定结构中,同时由于凹槽12上设置有通孔13,使得预充电阻接插头16穿过通孔13而暴露在下壳体的底壁17的上表面上,从而方便预充电阻11的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预充电阻11固定在底壁的下表面上,通过在底壁17的下表面上形成凹槽来设置预充电阻11,使得高压分配盒的下壳体的布局更加紧凑,节省了空间,使得高压分配盒的布局更加合理。其中,凹槽12的整体形状和预充电阻11的整体形状相匹配,同时凹槽12的长度和宽度尺寸略大于预充电阻11的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凹槽12的深度大于预充电阻的厚度,一方面避免预充电阻11凸出于下壳体10而影响下壳体10的安装,另一方面也能够对预充电阻11起到保护作用。
40.在图2a所示的结构中,通孔13开设在凹槽12的侧壁上,预充电阻11侧边设置的预充电阻接插头16能够通过侧壁上开设的通孔13伸出到下壳体10的底壁的另一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孔13也能够开设在凹槽12的底壁上(即直接在下壳体10的底壁开设通孔),从而便于设置在预充电阻11的正面上的预充电阻接插头16伸出到下壳体10的底壁的另一侧。
41.参考图2a和图2b所示的结构,预充电阻固定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14和两个第二固定板15,其中两个第一固定板14之间的距离匹配预充电阻11的长度,两个第二固定板15之间的距离匹配预充电阻11的宽度,使得第一固定板14在长度方向上对预充电阻11进行限位;第二固定板15在宽度方向上对预充电阻11进行限位。
42.其中,可以在两个第一固定板14上设置翻边22,或者在两个第二固定板15上设置翻边22,从而对预充电阻11进行止挡,限制了预充电阻竖直方向上的自由度,当高压分配盒安装到位置之后,翻边22能够托举预充电阻11,防止预充电阻11滑出凹槽12,也可以同时在两个第一固定板14和两个第二固定板15上设置翻边,形成对预充电阻11更稳定的托举。固定板上设置的翻边22和凹槽12的槽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充电阻11的厚度,从而防止预充电阻的晃动;此外,如图2c所示,第一固定板14和/或第二固定板15上设置的翻边22朝向预充电阻11的表面应当为平坦面,从而避免由于翻边22较为锐利而损坏预充电阻11。
43.在图2b和图2c所示的结构中,翻边22的由于凸出于第二固定板15的尺寸较小,从而便于预充电阻11放入或者从凹槽12中拿出。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固定板上设置尺寸更大的翻边,或者将两个第二固定板15的翻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板件来支撑预充电阻11,这些都是本申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的结构。
44.参考图3和图4的结构,下壳体组件包括分流器20,分流器20通过设置在凹槽12的
背面的分流器安装结构设置在凹槽的背面,从而对下壳体的凹槽附近的空间的利用更加充分。具体地,在凹槽12的背面设置有两个分流器固定柱21,分流器固定柱21形成有螺纹孔,分流器20通过螺栓安装在分流器固定柱21上,图5示出了分流器20的安装在下壳体上的状态。
45.继续参考图3和图4的结构,凹槽12的背面的中部形成有凹部,两个分流器固定柱21设置在该凹部两侧,分流器20的主体能够容纳在该凹部中,分流器20的两侧能够搭接在凹部的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在分流器固定柱21形成的螺纹孔中。
46.此外,下壳体组件还包括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0,所述底壁17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的接插件安装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下壳体10包括底壁17和围绕底壁17设置的侧壁18,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0紧邻侧壁18设置,侧壁18上设置有两个接插件安装孔31,两个接插件安装孔31之间形成有凹部,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0的主体设置在该凹部中,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在接插件安装孔31中。
47.下壳体组件上设置有继电器部,继电器部安装在底壁17的上表面上,如图5所示,继电器部包括主电路正极继电器41、主电路负极继电器42、快充正极继电器43、快充负极继电器44、加热器正极继电器45以及加热器负极继电器46。如图1所示,在底壁17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柱40,固定孔柱40凸出在底壁17的下表面上且内部形成有贯穿底壁17的螺纹孔,形成如图3和图4中底壁17上的多个通孔,各个继电器能够通过螺栓连接到底壁17的上表面上的螺纹孔中,从而固定在下壳体中。
48.参考图3和图5所示的结构,底壁17的上表面设置有电阻固定柱51,电阻固定柱51中形成有螺纹孔,如图3所示,底壁17上设置有2个电阻固定柱51,使得电阻50能够通过螺栓设置在底壁17上。
49.此外,参考图1所示的结构,在下壳体1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19,加强筋19能够加强下壳体10的强度,且固定孔柱40优选为设置在多个加强筋19的交汇处,保证固定孔柱40的强度。
50.下壳体组件还包括铜巴部,参考图6所述的结构,铜巴部包括主回路正极铜巴61、主回路负极铜巴62、快充正极铜巴63、快充负极铜巴64、电池正极铜巴65、加热器正极铜巴66和加热器负极铜巴67,上述的铜巴的一端固定在侧壁18上,另一端安装在各个部件上;具体地,在侧壁18的端面上设置有铜巴安装孔60,上述的铜巴的一端能够通过螺栓固定在侧壁18上的铜巴安装孔60中。另外如图8所示,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件连接在一起时,铜巴位于侧壁18的端面上的端部能够暴露在外。
51.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压分配盒,该高压分配盒包括上壳体80和如上所述的下壳体组件,上壳体80可拆卸地连接下壳体10。如图4和图7所示,下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71,上壳体8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72,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孔71和第二连接孔72在上、下壳体装配在一起的状态下对准,并可以通过螺栓将上壳体80和下壳体10连接在一起。
52.其中,如图7所示,上壳体80上设置有起到标示作用的丝印部,丝印部包括主回路正极丝印81、主回路负极丝印82、快充正极丝印83、快充负极丝印84、电池正极丝印85、电池负极丝印86、加热器正极丝印87和加热器负极丝印88,上述丝印设置在上壳体8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此外上壳体80的边沿形成有用于暴露下壳体组件的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0的缺口,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壳体80的长度方向上的边缘形成有缺口,从而使得
下壳体10上的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0暴露在外,另外在上壳体80的靠近缺口的位置设置有低压控制/高压采集丝印89,上壳体80上的缺口的位置取决于下壳体组件的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0的位置,低压控制/高压采集接插件30一般靠近下壳体的侧壁设置,因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壳体的缺口也可以位于上壳体的宽度方向上。
53.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分配盒。
54.本申请最后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
5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