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电机静止试验电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2522发布日期:2022-01-26 20:2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牵引电机静止试验电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电机静止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牵引电机静止试验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2.铁路干线电力机车、工矿电力机车、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和各种电动车辆(如蓄电池车、城市电车、地下铁道电动车辆)上用于牵引的电机。牵引电机包括牵引电动机、牵引发电机、辅助电机等。现有技术在对牵引电机进行实静态试验的时候,电源模块如果遇到损坏的情况,维修起来比较麻烦,从而使整个试验的时间加长,不利于高效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牵引电机静止试验电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牵引电机静止试验电源系统,包括元件箱,所述元件箱的顶部设置有上开放口,所述元件箱的右侧开设有右开放口;
7.上开放口的顶部安装有上盖板,所述右开放口安装有侧盖板;
8.上盖板的右端与上开放口的内壁铰接;
9.侧盖板的底部与右开放口的内壁铰接;
10.所述元件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源模块。
11.优选的,所述侧盖板的顶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上盖板右侧的底部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从而当侧盖板和上盖板关闭的时候,不会弹开,安装更加紧密。
12.优选的,所述元件箱内部的下方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分布有通孔,所述隔板的底部与元件箱的内壁底部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元件箱的正面贯通,通过在元件箱的底部设置空腔,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
13.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侧面与元件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两侧连接有滑块,所述元件箱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当需要对电源模块进行维修或者检修的时候,可以将侧盖板打开,然后将承载板拉出,即可对电源模块进行检修。
14.优选的,所述元件箱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顶部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的顶部与元件箱的左侧连接、并且与元件箱的外部贯通,通过管道可以将元件箱内部的热量导出。
15.优选的,所述管道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管道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所述管道的左端连接有排风扇,通过排风扇可以将元件箱内部的热量导出。
16.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圆形罩,所述圆形罩的下方设置有扇叶,所述圆形罩的顶部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扇叶的转轴连接。
17.优选的,所述元件箱的左侧和侧盖板的下方均开设有散热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牵引电机静止试验电源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元件箱的顶部设置上开放口,在元件箱的右侧设置右开放口,并且同时设置有上盖板和侧盖板,从而当需要对电源模块进行检修的时候,可以将侧盖板和上盖板拆卸,然后将承载板拉出来,从而对电源模块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方便进行检修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元件箱的颞部设置散热装置,从而当装置运行的时候,散热装置启动,将元件箱内部的热量通过管道送出,然后通过排风扇排出,从而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25.图中:1元件箱、101上开放口、102右开放口、103上盖板、104侧盖板、105插接槽、106插接块、201隔板、202通孔、203空腔、204承载板、205电源模块、206滑块、207滑槽、208散热装置、209排风扇、210散热孔、211管道、2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牵引电机静止试验电源系统,包括元件箱1,元件箱1的顶部设置有上开放口101,元件箱1的右侧开设有右开放口102;
27.上开放口101的顶部安装有上盖板103,右开放口102安装有侧盖板104;
28.上盖板103的右端与上开放口101的内壁铰接;
29.侧盖板104的底部与右开放口102的内壁铰接;
30.元件箱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承载板204,承载板204的顶部安装有电源模块205,通过在元件箱1的顶部设置上开放口101,在元件箱1的右侧设置右开放口102,并且同时设置有上盖板103和侧盖板104,从而当需要对电源模块205进行检修的时候,可以将侧盖板104和上盖板103拆卸,然后将承载板204拉出来,从而对电源模块205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方便进行检修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
31.侧盖板104的顶部开设有插接槽105,上盖板103右侧的底部连接有插接块106,插接块106与插接槽105插接,从而当侧盖板104和上盖板103关闭的时候,不会弹开,安装更加紧密。
32.元件箱1内部的下方连接有隔板201,隔板201上分布有通孔202,隔板201的底部与元件箱1的内壁底部之间形成有空腔203,空腔203与元件箱1的正面贯通,通过在元件箱1的底部设置空腔203,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性能。
33.承载板204的侧面与元件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承载板204的两侧连接有滑块206,元件箱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07,滑块206与滑槽207滑动连接,当需要对电源模块205进行维
修或者检修的时候,可以将侧盖板104打开,然后将承载板204拉出,即可对电源模块205进行检修。
34.元件箱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散热装置208,散热装置208的顶部安装有管道211,管道211的顶部与元件箱1的左侧连接、并且与元件箱1的外部贯通,通过管道211可以将元件箱1内部的热量导出。
35.管道21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板212,管道211的底部与连接板212的顶部连接,管道211的左端连接有排风扇209,通过排风扇209可以将元件箱1内部的热量导出。
36.散热装置208包括圆形罩2081,圆形罩2081的下方设置有扇叶2082,圆形罩2081的顶部安装有步进电机2083,步进电机2083的输出端与扇叶2082的转轴连接。
37.元件箱1的左侧和侧盖板104的下方均开设有散热孔210。
38.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电源模块205进行检修的时候,可以将侧盖板104和上盖板103拆卸,然后将承载板204拉出来,从而对电源模块205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方便进行检修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通过在元件箱1的颞部设置散热装置208,从而当装置运行的时候,散热装置208启动,将元件箱1内部的热量通过管道211送出,然后通过排风扇209排出,从而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39.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元件箱1的顶部设置上开放口101,在元件箱1的右侧设置右开放口102,并且同时设置有上盖板103和侧盖板104,从而当需要对电源模块205进行检修的时候,可以将侧盖板104和上盖板103拆卸,然后将承载板204拉出来,从而对电源模块205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方便进行检修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通过在元件箱1的颞部设置散热装置208,从而当装置运行的时候,散热装置208启动,将元件箱1内部的热量通过管道211送出,然后通过排风扇209排出,从而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