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线性缓冲驱动电路的可调迟滞pfet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514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其能耗非常低、运算速度快,采用的源极跟随器使其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场效应管MOS,异或门电路,非门IC1,非门IC3,非门IC4,输入端与非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非门IC2,与非门ICl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一级滤波电路,与非门IC3的输入端相连接二级滤波电路,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与非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异或门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5,正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其负极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9组成。
[0021]同时,所述非门IC2的输出端顺次经电阻R7和二极管D3后与开关功率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非门IC4和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均与该开关功率放大电路相连接。为确保使用效果,不仅在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与开关功率放大电路之间还串接有三线性缓冲驱动电路,而且在异或门电路与开关功率放大电路之间还串接有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
[0022]所述三线性缓冲驱动电路由集成块Ul,场效应管M0S2,三极管Q4,三极管Q5,负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6、极性电容C19、电阻R24后与场效应管M0S2的源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正极经电阻R28后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集成块Ul的CS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正极经电感L2后与集成块Ul的DIM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7后与集成块Ul的HYS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8,一端与电阻R26与极性电容C19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I后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5,正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3后与集成块Ul的LIM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0,P极接地、N极与场效应管M0S2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成块Ul的SNS脚相连接的电阻R22组成;所述集成块Ul的HG脚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其GND脚接地,以及其IN脚与电感LI与电阻R25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8的正极与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开关功率放大电路相连接。
[0023]所述三线性缓冲驱动电路由集成块Ul,场效应管M0S2,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极性电容C16,极性电容C17,极性电容C18,极性电容C19,极性电容C20,以及二极管D8组成。
[0024]连接时,极性电容C17负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26、极性电容C19、电阻R24后与场效应管M0S2的源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6的正极经电阻R28后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集成块Ul的CS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18的正极经电感L2后与集成块Ul的DM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7后与集成块Ul的HYS脚相连接。电阻R25的一端与电阻R26与极性电容C19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I后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0的正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3后与集成块Ul的UM脚相连接。二极管D8的P极接地、N极与场效应管M0S2的漏极相连接。以及电阻R22的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集成块Ul的SNS脚相连接。
[0025]使用时,所述的集成块Ul采用型号为LM3401的驱动集成块,其采用MS0P-8封装;其是一种降压型稳压器衍生的可控电流源,通过控制外接M0S2场效应开关管,输出电流可高达4A。其输入电源电压范围为4.5?35V,工作时电流为1.05mA,基准电压为200mV,最大工作频率3MHz。
[0026]连接时,集成块Ul的HG脚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其GND脚接地,以及其IN脚与电感LI与电阻R25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8的正极与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开关功率放大电路相连接。
[0027]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4,与非门IC6,与非门IC7,与非门IC8,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6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3,一端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7后接地的电阻R21,正极与电阻R21和二极管D7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5,一端与与非门IC6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7,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8,一端与与非门IC6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8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9,正极与与非门IC7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8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14,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7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20组成。
[0028]连接时,所述与非门IC6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非门IC7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8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9]所述开关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1,功率放大器P2,功率放大器P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8和电容C8,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lO和电容C9,基极与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相连接、集电极经电阻Rll后与功率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三极管Q2,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集电极经电阻R12后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三极管Q3,基极经电阻R13后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集电极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的三极管Q1,正极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而负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并接地的电容C10,与电阻R13相并联的电容Cl I,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外接-4V电压的电阻R14,一端与三极管Ql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外接-4V电压的电阻Rl5,与电阻Rl5相并联的电容Cl2,以及N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外接-4V电压的二极管D5组成。
[0030]所述功率放大器Pl的正极输入端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非门IC4的输出端则分别与功率放大器Pl的负极输入端和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与非门IC8的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18的正极相连接,而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则与异或门电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
[0031]所述一级滤波电路由P极与非门ICl的输入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2和电容Cl后与非门ICl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以及与二极管Dl相并联的电阻Rl组成;所述电容Cl的负极接地。
[0032]所述异或门电路由异或门IC5,N极与异或门IC5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P极与二级滤波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外接+12V电压的电阻R6,以及正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4组成;所述异或门IC5的第二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l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而异或门IC5的输出端则与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功率放大器P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
[0033]所述二级滤波电路由N极与非门IC3的输入端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与二极管D2相并联的电阻R4,以及正极与非门IC3的输入端相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