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51430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电感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线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常常利用电磁原理对一些物质进行加热,其基本原理如图 1-图2所示。在磁体1'的外围缠绕电感线圈2',当电感线圈2'通电后,通过电感原理,在 电感线圈2'包围中的磁体1的壁上产生闭合的涡电流,进行电-磁-热的能量转换,进而 对磁体1进行加热。
[0003] 本发明的现有技术一一即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利用的就是上述电磁原理。虽然这个 原理发现的很早,但人们真正广泛应用该技术的时间还是在近3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它的 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其效率相对本发明还是比较低的。
[0004] 而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提供源能量的交流电源,另一 部分是完成电磁感应能量转换的电感线圈及机械结构。
[0005] 然而通常人们普遍认为制约电磁感应加热发展和提高电磁感应加热效率的关键 所在是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源,而电源又受限于高频或大功率的开关电源的元器件。只 有大力发展电子电力的功率元件的功率和频率以及提高电源输出效率,才是真正促进电磁 感应加热装置发展和提高效率的唯一途径。因此国内外所有的科技人员以及科学家都把全 部精力放在了研制电磁感应的电源和电源元件的发展的关键点上了。所以才出现了可控 硅、晶闸管等的出现。然而,这只是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提高效率的发展的一部分。还有一部 分被人们所遗忘或忽视了。
[0006]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国内外大量科技人员的努力,造就了IGBT和MOSFET元件的 出现,使得国内外电磁感应加热电源的功率达到了从几千瓦到几百千瓦;频率从10KHZ到 几百KHZ的电源。
[0007] 目前,电磁感应加热领域技术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0008] 1.电源,频率越高,技术越先进。
[0009] 2.电源功率越大,技术越先进。
[0010] 从以上的叙述中看,在感应加热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这发展的 过程中,所有的科技人员都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如何提高感应加热电源的效率和功率上,认 为只有提高感应电源的效率和功率,才是提高感应加热的唯一途径。而没有一个人看到和 想到如何提高电感线圈的效率和利用率的方面上来,而没有新的创新。而本发明另辟蹊径, 从全新的角度考虑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即充分的利用了电感线圈周围的磁通 量和空间优势来提高在同一个电源的电流和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大幅地提高了电磁感应电 源的效率。但是,在现有的电磁加热装置和方式中,电感线圈2'产生的磁场仅对位于其内 部的磁体1'进行加热,而在电感线圈2'外部的磁场造成了浪费,从而只是将电感线圈2' 所产生的一部分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即传统的电磁加热方式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相对 较低。也就是说这种现有的电磁加热方式只是将输入能量的一部分完成了热量的转化。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线圈装置及 其制造方法。该电感线圈装置将电感线圈所产生的绝大部分的电能转化为热能,也就是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能够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效率的效果,进而实现节能。
[0012]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线圈装置,包括:第一磁体;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缠绕在 所述第一磁体上;以及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包围所述电感线圈。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体的厚度与第一磁体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0014] 优选地,所述电感线圈装置还包括固定件,通过所述固定件以一定的距离将所述 第一磁体、所述电感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在一起。
[0015]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调整固定件以及多个固定螺丝,通过对所述电感线圈相 对应的调整使所述调整固定件分别通过所述多个固定螺丝定位在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电感 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磁体上。
[0016] 优选地,所述电感线圈是单层稀绕线圈。采用此电感线圈的目的是在保证电源所 需的电感参数的同时,提高加热体受热面积,提高电-磁-热的交换效率。
[0017] 优选地,所述电感线圈的绕制满足同时如下条件:
半径,b是所述电感线圈的半径,C是所述第二磁体内壁的半径,d是所述电感线圈导线的直 径。
[0019]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电感线圈的距离的范围在15-30毫米之间,所述第 二磁体与所述电感线圈的距离的范围在3-25毫米之间。使用此结构后,使得在保证交流电 源所必需的电容的同时,最大的聚集了交变磁力线的聚合,使电-磁-热的交换效率最大。
的最大化。
[0021] 优选地,在第一磁体与线圈的距离是20毫米,第二磁体与线圈的距离是25毫米 时,其电-磁-热的交换效率最佳。从而可以克服"简单地、强行加入第二磁体会发生效率 降低"的问题。
[002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感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电感线圈缠绕在第一磁体 上;以及将第二磁体包围所述电感线圈。
[0023] 根据上述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电感线圈装置将电感线圈所产生的绝大部分 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即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能够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率的效果, 进而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0024] 附图标记:
[0025] 1-第一磁体、2-电感线圈、3-第二磁体、4-骨架、5-上调整环、6-上支架、7a, 7d-外调整螺丝、8a,8d-上调整环调整螺丝、9a,9d-内调整螺丝、10-控制系统、11-压力检 测、12-水位检测、13-内温检测、14-排气接口、15-排气接口、16-测温元件、17-外接口、 18-内接口、19-下调整环、20-下支架、21-外调整螺丝、22-内调整螺丝、23-接线端子、 24-下调整环调整螺丝、25-密封圈、26-出口、27-排污口、28-入口、29-排污口、30-出口连 接件、31-入口连接件、32-泵。
【附图说明】 [0026] :
[0027] 图1是表示电感线圈装置磁力线简图。
[0028]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电感线圈装置简图。
[0029]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述的电感线圈装置截面图。
[0030]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述的电感线圈装置俯视图。
[0031]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述的电感线圈装置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所述的电感线圈装置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 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 分。
[0033]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只在电感线圈2'的内部存在感应磁体,则在此感应体上就有 感应电动势的存在,而又由于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愣次定律和祸流原理,在通电的电感线圈 2'周围便产生了大量的磁力线(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在电感线圈2'内部和外部会产生 同样数量的磁力线,而现有技术只是利用了电感线圈2'内部的磁场而已,相对于本发明效 率低下,即现有技术的系统焦耳热为:
[0034] P=0?24I/Rt=0?24?〔(4. 44fN〇〇2/R〕?t
[0035] 图3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