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电感线圈及采用印制电路法制备立体电感线圈的方法

文档序号:9305449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立体电感线圈及采用印制电路法制备立体电感线圈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电感线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电感线圈及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 备立体电感线圈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感线圈是电路中的重要部件,而随着电路集成程度的提高,线圈的体积需要进 一步缩小,采用直径几百微米甚至采用几十微米的铜线,通过卷绕方式制作,效率极低。而 且体积并没有减小太多。另外也有采用印刷电路法生产的平面渐开线电感线圈来代替立体 螺线管线圈,但其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为突出的缺陷在于渐开线平面线圈的电感值通常 都比较低。采用超细导线来制备立体的电感线圈,其不适合采用卷绕的方式,容易断裂,而 采用平面电感代替立体的电感线圈,很难做到较高的电感。
[0003] 现有的印制电路板方法制备的线圈,是采用等效电感的方法,即采用渐开线平面 电感线圈来代替立体螺线管电感线圈,而平面渐开线电感线圈很难制备出高电感的产品。 通常长的螺线管线圈,当螺线管长度(1)与螺线管半径的比值大于40的时候,通常用以下 公式进行计算:
[0005] 其中L是螺线管电感,y。是磁感应系数,N为线圈匝数,Jir2为螺线管截面积,1 为螺线管长度。由于采用印制电路板的方法制备的线圈很难做成圆形,通常螺线管面积可 以采用矩形来代替。则有
[0007] 其中w是矩形螺线管的宽度,h是矩形螺线管的高度。
[0008] 目前尚未见采用印制电路的方法制备立体电感线圈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印刷电路法制备立体电感线圈的方 法,其具有效率高的特点,且制备的立体电感线圈具有高的电感。
[0010]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印制电路法制备立体电感 线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 1)准备双面覆铜板,对双面覆铜板的相对的附有铜箱的两面进行钻孔,从而在所 述双面覆铜板上形成两列通孔;
[0012] 2)对所述通孔的孔壁进行清洁,以去除钻孔时在孔壁留下的的残渣;
[0013] 3)在所述通孔的孔壁沉积金属铜层;
[0014] 4)在沉积了所述金属铜层的通孔内填满铜,从而形成第一列铜柱、第二列铜柱;
[0015] 5)在双面覆铜板的相对的附有铜箱的两面贴感光干膜,对感光干膜进行曝光、显 影,从而图形化感光干膜,然后对双面覆铜板进行刻蚀,刻蚀后的双面覆铜板仅存留下第一 列铜柱、第二列铜柱、以及经刻蚀双面覆铜板形成的互相分离的多条上连接条及多条下连 接条,且第一列铜柱中的第1+n个铜柱的顶部和第二列铜柱中的第n个铜柱的顶部之间由 一条所述上连接条连接,第一列铜柱中的第n个铜柱的底部和第二列铜柱中的第n个铜柱 的底部之间由一条所述下连接条连接,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0016] 步骤1)中所述激光钻孔为UV激光钻孔。
[0017] 步骤2)中采用湿法除胶工艺对孔壁进行清洁。
[0018] 步骤3)中采用化学沉铜工艺在通孔的孔壁沉积所述金属铜层。
[0019] 步骤3)中所述金属铜层的厚度为2~3ym。
[0020] 步骤4)中通过电镀铜工艺在通孔内填满铜。
[0021] 优选的,两列通孔互相平行。
[0022] 优选的,其中一列通孔中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和另一列通孔中相邻通孔之间的间 距一致。
[0023]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文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立体电感线圈,该立体电 感线圈包括第一列铜柱、第二列铜柱,及通过分别刻蚀双面覆铜板上、下表面形成的多条导 电的上连接条、下连接条,所述第一列铜柱中的第1+n个铜柱的顶部和第二列铜柱中的第n 个铜柱的顶部之间由一条所述上连接条连接,第一列铜柱中的第n个铜柱的底部和第二列 铜柱中的第n个铜柱的底部之间由一条所述下连接条连接,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0024] 进一步的,第一列铜柱和第二列铜柱互相平行,第一列铜柱中相邻铜柱之间的间 距和第二列铜柱中相邻铜柱之间的间距一致。
[002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立体电感线圈,效率高,不易出现通过卷绕方式制备电感 线圈时容易造成导线断裂的问题,而且制得的立体电感线圈具有较高的电感。
[0027]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平面线圈需要较大的布线面积,采用普通印制电路的方 法制备平面电感线圈或者采用矩形渐开线平面电感的设计,常导致板面利用率很低,且线 圈越大,利用率则越低。而立体电感线圈利用了线路板的Z轴方向,显著节约了电感单元布 线面积。其次,平面线圈的设计和计算非常复杂,涉及到大量仿真和模拟,设计要求非常高; 而立体螺线管线圈是从普通线绕螺线管衍化而来,计算更为简单快捷,设计更为便利。再 次,对于印制电路的方法制备的平面渐开线电感线圈,由于只有一层,平面寄生电感无法消 除,即先天性结构注定了这种方案无法解决涡流问题;而立体电感则不存在这个困扰,所以 相比而言,立体电感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适合范围更广。最后,对于平面电感线圈的尺度 通常都是厘米数量级,即平面电感线圈渐开线最外一圈的直径通常都是几个厘米,而采用 印制电路的方法制备的线圈,通常都是微米或毫米的数量级,在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以平 面渐开线最外圈直径为标准尺度,利用印制线路板制备立体螺线管线圈,则平面渐开线电 感线圈显然要比立体螺线管线圈小多个数量级。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实施例步骤1的钻孔资料示意图;
[0029] 图2是钻孔后双面覆铜板的不意图;
[0030] 图3是填孔镀铜后双面覆铜板的示意图;
[0031 ] 图4是上表面线路资料不意图;
[0032] 图5是下表面线路资料不意图;
[0033] 图6是立体电感线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 -种立体电感线圈,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0037] 1)准备双面覆铜板,其上、下表面均有厚度为ISiim的铜箱,中间介质层厚度为 50ym;利用cad软件制作钻孔资料,共有两列互相平行的孔,分别为第一列孔1、第二列孔 2,每列孔均有6个孔位,每个孔的孔径为50ym,同一列孔中相邻孔之间的中心间距D2为 450ym,两列孔之间位置对应的孔之间的中心间距Dl为4950ym,具体可参见图1。采用UV 激光钻孔,对双面覆铜板3附有铜箱的上下表面进行钻孔,从而在所述双面覆铜板3上形成 和钻孔资料一样的两列通孔,分别称之为第一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