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28458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在有限的结构空间中实现按键的结构限位。
[0038]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弹性连接件40为呈弯折状的硅胶体。所述硅胶体包括第一连接端41和第二连接端4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41粘接在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表面13上,所述第二连接端42抵持在所述按键20的所述作用面22上。可选的,可以使用双面胶或者点胶工艺,来将所述硅胶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端41与所述内表面13进行粘接固定。所述硅胶体的厚度较大,因此为了不影响按键的按压手感,所述硅胶体上设置有避让缺口,以便于在安装时避开所述导电基23 ο
[0039]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所述弹性连接件40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硅胶体,例如,包括2个所述硅胶体。多个所述硅胶体沿着所述按键2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其中每个所述硅胶体同样具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每个所述硅胶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粘接在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表面13上、每个所述硅胶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端抵持在所述按键20的所述作用面22上。多个所述硅胶体在安装时,同样需要避开所述导电基23。
[0040]应理解,所述硅胶体为硬度较低的硅胶材料制成并保证一定的弹性,其可以使用注塑工艺成型。所述硅胶体在按压按键20时可以为所述按键20提供一定弹性回复力,保证所述按键20的按压手感。
[0041]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内表面设置为硅胶体的弹性连接件,来将按键与壳体连接,可以有效防止按键与壳体脱落,从而避免了复杂的壳体结构,能够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在有限的结构空间中实现按键的结构限位。
[0042]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弹性连接件50为呈弯折状的弹片,其包括第一连接端51和第二连接端5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51通过粘接方式或者插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表面13上,所述第二连接端52抵持在所述按键20的所述作用面22上。可选的,可以使用双面胶或者点胶工艺,来将弹片与所述内表面13进行粘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片厚度较大,因此为了不影响按压手感,所述弹片上设置有避让缺口,以便于在安装时避开所述导电基23。
[0043]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所述弹性连接件50可以包括多个所述弹片,例如,包括2个所述弹片。多个所述弹片沿着所述按键2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个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外壳10上,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端抵持在所述按键20的所述作用面22上。
[0044]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弹片呈Z形弯折状,其包括第一连接端61和第二连接端62,所述外壳10的所述内表面13上还设置有一个容置所述第一连接端61的插槽14。所述第一连接端61插接到所述插槽14中与所述外壳10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端62抵持在所述按键20的所述作用面22上。
[0045]应理解,在上述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可以为弹簧钢材料,可以使用金属加工工艺成型。所述弹片提供的弹力可以抵住所述按键20,使其限位于所述按键通孔11内,且不会影响所述按键20的按压手感。
[0046]应理解,在上述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可以采用安装多个的方式,每个所述弹片可以满足安装强度要求、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还应理解,所述弹片的厚度较大,因此为了不影响按压手感,多个所述弹片在安装时,同样需要避开所述导电基23。
[0047]因此,本发明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内表面设置为弹片的弹性连接件,来将按键与壳体连接,弹片可以有效防止按键与壳体脱落,从而避免了复杂的壳体结构,能够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在有限的结构空间中实现按键的结构限位。
[004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具有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10和按键20,以及具有所述的弹性连接件30、弹性连接件40、弹性连接件50,和/或弹性连接件60。应理解,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各个部件的结构或功能分别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应内容,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0049]因此,本发明的终端设备,通过在壳体内表面设置弹性连接件来将按键与壳体连接为一体,弹性连接件提供的弹力可以有效防止按键与壳体脱落,从而避免了复杂的壳体结构,能够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在有限的结构空间中实现按键的结构限位。
[00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按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以及贯穿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按键通孔,所述按键包括按压面和与所述按压面相对的作用面,所述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通孔内,且所述作用面与所述内表面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与所述作用面相抵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条形膜片,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作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硅胶体,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与所述作用面相抵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片,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胶体粘接或者插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与所述作用面相抵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起设于所述作用面的两侧位置,与所述按键通孔边缘卡持。6.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按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以及贯穿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按键通孔,所述按键包括按压面和与所述按压面相对的作用面,所述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通孔内,且所述作用面与所述内表面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与所述作用面相抵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条形膜片,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作用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硅胶体,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与所述作用面相抵持。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片,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胶体粘接或者插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与所述作用面相抵持。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起设于所述作用面的两侧位置,与所述按键通孔边缘卡持。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按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以及贯穿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按键通孔,所述按键包括按压面和与所述按压面相对的作用面,所述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通孔内,且所述作用面与所述内表面方向一致,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内表面,另一端与所述作用面相抵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本发明的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通过在壳体内表面设置弹性连接件来将按键与壳体连接为一体,弹性连接件提供的弹力可以有效防止按键与壳体脱落,从而避免了复杂的壳体结构,能够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在有限的结构空间中实现按键的结构限位,并降低成本。
【IPC分类】H05K5/02
【公开号】CN105283009
【申请号】CN201510751215
【发明人】吴寿宽, 曾武春
【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