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布线板以及连接该布线板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7325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楔形,在将柔性印刷布线板1插入配置了所需要数目的触头74的壳体72之后,插入滑块76。这样的滑块76主要具备安装于壳体72的安装部76a、和向触头74的接触部74a推压柔性印刷布线板1的推压部76b。插入柔性印刷布线板1以前,滑块76成为暂时安装于壳体72的状态,若在插入柔性印刷布线板1之后插入滑块76,则如图18(b)那样与柔性印刷布线板1平行地插入滑块76的推压部76b,而向触头74的接触部74a推压柔性印刷布线板1。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本连接器70也与先前的连接器50相同,具有在滑块76的插入时,与设置于柔性印刷布线板1的被卡合部28、29卡合的卡合部。
[0077]另外,在图13?16所示的连接器50中,示出了将转动部件56配置在壳体52的插入方向前方位置的例子,但转动部件56也可以配置在壳体52的插入方向后方位置(省略图示)。
[0078]实施例
[0079]接下来,进行了用于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试验所以以下进行说明。
[0080](实施例1)
[0081]作为实施例1,试制了具有图1?4所示的结构的柔性印刷布线板。具体而言,柔性印刷布线板在连接端部具有前列十五个,后列十四个的交错排列的垫片,垫片的间距为
0.175mm(在各列间为0.35mm),均在基膜的与设置了垫片的面相反侧的面(背面)具有前列的垫片的布线以及后列的垫片的布线,并且在切口部(被卡合部)的前方侧并且表面侧配设与前方的垫片一体的加强层。垫片、布线以及加强层为铜制,在垫片的上面形成有镀金层。基膜使用厚度20μπι的聚酰亚胺制的膜。下面侧覆盖层使用厚度12.5μπι的聚酰亚胺制的膜。加强膜使用厚度12.5μπι的聚酰亚胺制的膜。加强层的宽度为0.5mm,长度为0.5mm,厚度为22.5μπι(铜:12.5μπι;镀铜:10μπι,与布线相同。)。另外,对于切口部的尺寸来说宽度为0.5mm,长度为0.5mm。
[0082](实施例2)
[0083]作为实施例2,试制了仅在基膜的表面侧(形成了垫片的一侧)具有图11所示那样的绝缘层这一点与实施例1不同的柔性印刷布线板。详细地说,实施例2的柔性印刷布线板在垫片的宽度方向外侧,以覆盖加强层的方式从后列的垫片的近前位置到连接端部的前端位置配设由厚度12.5μπι的聚酰亚胺制的膜构成的绝缘层。
[0084](实施例3)
[0085]作为实施例3,试制了图12所示那样的在具有与垫片独立地形成的加强层这一点与实施例1不同的柔性印刷布线板。详细来说,实施例3的柔性印刷布线板以在垫片的宽度方向外侧包围作为被卡合部的切口部的方式从后列的垫片的近前位置到连接端部的前端位置配设由厚度12.5μπι的聚酰亚胺制的膜构成的加强层。
[0086](比较例1)
[0087]作为比较例1,如图19所示,试制了除了不具有上述加强层这一点、将前方的垫片15a的布线9与后方的垫片17a的布线11均配置在基膜3的表面侧这一点以及具有覆盖布线
9、11的上面侧覆盖层5这一点之外,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的柔性印刷布线板。
[0088](耐拉拔性试验)
[0089]耐拉拔性试验通过分别将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的柔性印刷布线板与具有图13所示的结构的连接器(但是,未设置触头。)连接,并在仅利用片状的锁定部件嵌合、保持柔性印刷布线板的状态下,利用拉伸试验机,相对于连接器向拉拔方向(与连接方向反向)拉动各柔性印刷布线板,并测定柔性印刷布线板从连接器脱落时的施加给拉伸试验机的负载来进行。
[0090](耐久性试验)
[0091]耐久性试验通过在基板安装具有图13所示的结构的连接器(设置触头。),在该连接器分别插入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的柔性印刷布线板之后,在向上方向将各柔性印刷布线板扭转为Z状,并利用板从上按压柔性印刷布线板以使距离基板的高度在10mm以下的状态下,使柔性印刷布线板向前后滑动500次,并检查此时的布线的断线的有无来进行。
[0092](试验结果)
[0093]耐拉拔性试验的结果,将比较例1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的柔性印刷布线板从连接器脱落时的负载设为100%,实施例1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的柔性印刷布线板从连接器脱落时的负载为146%,实施例2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的柔性印刷布线板从连接器脱落时的负载为168%,实施例3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的柔性印刷布线板从连接器脱落时的负载为115%,确认了通过本发明的应用,柔性印刷布线板的耐拉拔性提高。另外,耐久性试验的结果,在比较例1中,在上面侧覆盖层的终端部的位置全部的布线断线,但在实施例1?3中,未产生这样的断线。
[0094]这样,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耐拉拔性以及耐久性的印刷布线板。
[0095]符号说明
[0096]1…柔性印刷布线板,3…基片,4…粘合层,5…上面侧覆盖层,5b、5c…绝缘层,6…粘合层,7…下面侧覆盖层,9、11...布线,13...连接端部,15a…前列的垫片,17a…后列的垫片,18、19-镀层,2卜_粘合层,23‘"加强膜,24、25-导通孔,28、29-被卡合部,31、32、31’、32’…加强层,34、35…绝缘层,36、37…铜箔,39...两面覆铜层叠体,41、42…盲孔,50...连接器,52...壳体,54...触头,56...转动部件(工作部件),58…锁定部件(卡合部),65…凸轮,70...连接器,72...壳体,74...触头,76...滑块。
【主权项】
1.一种印刷布线板,具备: 底基板; 配置在与其它的电子部件连接的连接端部且配置在上述底基板的一面侧的电连接用的多个垫片; 与上述垫片连接的布线;以及 形成在上述连接端部并在拉拔方向被上述其它的电子部件的卡合部卡止的被卡合部, 上述印刷布线板的特征在于, 上述布线配置在上述底基板的与配置了上述垫片的面相反的另一面侧, 上述印刷布线板具备加强层,从上述其它的电子部件的连接方向观察上述加强层配置在上述被卡合部的前方侧且配置在上述底基板的上述一面侧并与上述垫片一体地形成。2.一种印刷布线板,具备: 底基板; 配置在与其它的电子部件连接的连接端部且配置在上述底基板的一面侧的电连接用的多个垫片; 与上述垫片连接的布线;以及 形成在上述连接端部并在拉拔方向被上述其它的电子部件的卡合部卡止的被卡合部, 上述印刷布线板的特征在于, 上述布线配置在上述底基板的与配置了上述垫片的面相反的另一面侧, 上述印刷布线板具备加强层,从上述其它的电子部件的连接方向观察上述加强层配置在上述被卡合部的前方侧且配置在上述底基板的上述一面侧并与上述垫片独立地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覆盖上述加强层的表面的绝缘层。4.一种连接器,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与其它的布线板连接,上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供上述印刷布线板的连接端部插入的插入口; 多个触头,它们与插入上述壳体内的印刷布线板的多个垫片对应地设置;以及 卡合部,其在印刷布线板的拉拔方向卡止于在上述印刷布线板设置的被卡合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印刷布线板以及连接该布线板的连接器。印刷布线板(1)具备底基板(3);与其它的电子部件(50)连接的连接端部(13)的配置在底基板(3)的一面侧的电连接用的多个垫片(15a)、(17a);与垫片(15a)、(17a)连接的布线(9)、(11)、以及形成在连接端部(13)的侧边缘部分并在拉拔方向被其它的电子部件(50)的卡合部(58)卡止的被卡合部(28)、(29)。布线(9)、(11)配置在底基板(3)的另一面侧。印刷布线板(1)具备从与其它的电子部件的连接方向观察配置在被卡合部(28)、(29)的前方侧且配置在底基板(3)的一面侧,并与垫片(15a)一体地形成的加强层(31)、(32)。
【IPC分类】H01R12/88, H01R12/77, H05K1/02, H05K1/11
【公开号】CN105493641
【申请号】CN201480048262
【发明人】石田悠起, 铃木雅幸, 中野有贵, 浦井元德, 长江伦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藤仓,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9月4日
【公告号】US20160204532, WO2015034016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