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68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滑座66。该第二理线臂58连接该第一理线臂56 ;该第一连接装置60及该支撑架62连接在该第一理线臂56的一端;该第二连接装置64连接该第二理线臂58 ;该滑座66连接该第一理线臂56的臂部。其中,该第二连接装置64能够连接至该第一底座44。该第一支撑机构50包含一第一支撑轨68、一第二支撑轨70、一扣件72、及一活动件74。该第二支撑轨70可伸缩地连接该第一支撑轨68 ;该扣件72连接该第二支撑轨70 (例如,该扣件72能够连接在位于相邻该第二支撑轨70的端部);该活动件74连接该第一支撑轨68。其中,前述第一理线机构48的滑座66是可活动地连接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且能够在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上活动位移,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能够支撑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二理线臂58的其中之一(例如,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理线臂56)。该活动件74是能够先与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组合,之后再一起连接至该第一滑轨总成34。该第二理线机构52包含一第一理线臂76、一第二理线臂78、一第一连接装置80、一支撑架82、一第二连接装置84、及一滑座86。该第二理线臂78连接该第一理线臂76 ;该第一连接装置80及该支撑架82连接该第一理线臂76的一端;该第二连接装置84连接该第二理线臂78 ;该滑座86连接该第一理线臂76的臂部。其中,该第二连接装置84能够连接至该第二底座46。该第二支撑机构54包含一第一支撑轨88、一第二支撑轨90、一扣件92、及一活动件94。该第二支撑轨90可伸缩地连接该第一支撑轨88 ;该扣件92连接该第二支撑轨90 (例如,该扣件92能够连接在位于相邻该第二支撑轨90的端部);该活动件94连接该第一支撑轨88。其中,前述第二理线机构52的滑座86是可活动地连接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能够支撑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理线臂76与该第二理线臂78的其中之一(例如,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理线臂76)。该活动件94是能够先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连接装置80组合,之后再一起连接至该第二滑轨总成36。其中,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支撑架82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扣件72是相互可释放地组装在一起;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扣件92与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是相互可释放地组装在一起。据此,使该第一理线机构48、该第一支撑机构50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该第二支撑机构54能够被可释放地组装在一起。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理线机构48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结构大致相同,惟,差异大致在于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是位于邻近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的下方位置,而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支撑架82是位于邻近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连接装置80的上方位置。另一方面,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的组合以及其一起被可释放地安装至第一滑轨总成34的方式,是大致相同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连接装置80与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活动件94的组合以及其一起被可释放地安装至第二滑轨总成36的方式。此外,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可释放地安装至该第一底座44的方式,是大致相同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二连接装置84可释放地安装至该第二底座46的方式。以及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扣件92可释放地安装至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的方式,是大致相同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扣件72可释放地安装至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支撑架82。
[0040]图3与图4分别显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分解示图及其组合立体图。本实施例中,藉助一第一枢纽构造96 (hinge structure)连接在该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二理线臂58之间,使该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二理线臂58能相互收合成一靠拢的状态(或从该靠拢的状态展开至一类似V型的延伸状态)。藉助一第二枢纽构造98连接在该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一连接装置60之间,使该第一连接装置60相对该第一理线臂56能够活动的旋转位移。藉助一第一枢接件100连接该滑座66至该第一理线臂56,使该第一理线臂56相对该滑座66能够活动的旋转位移。藉助一第二枢接件102连接该第二连接装置64至该第二理线臂58,使该第二连接装置64相对该第二理线臂58能够活动的旋转位移。每一理线臂56及58具有一线缆支撑特征104,例如设成U形状,用以方便收纳整理线缆。
[0041]图5显示该第一连接装置60包含一第一连接段106 ;—第二连接段108自该第一连接段106纵向地延伸;一上墙IlOa与一下墙IlOb分别自该第一连接段106的上、下边缘延伸,该上墙IlOa与该下墙IlOb的其中之一与该第一连接段106之间共同定义一通道112 ;—挡部114设置在该第一连接段106与该第二连接段108之间;一第三连接段116自该第二连接段108向上地延伸且高于该上墙110a,该第三连接段116藉助前述第二枢纽构造98而活动地连接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该第一理线臂56 插入部118自该第一连接段106延伸局部超出该通道112外,且该通道112外的插入部118具有至少一卡掣孔120 ;以及一^^掣件122弹性地连接该插入部118,该卡掣件122包含至少一^^掣部124对应于该插入部118的该至少一^^掣孔120、一释放部126、及一弹力部128位于该至少一^^掣部124与该释放部126之间。详细地说,该卡掣件122是藉助该弹力部128而弹性地连接该插入部118,该至少一^^掣部124回应该弹力部128所提供的弹力而卡掣在该插入部118的该至少一卡掣孔120内。配合如图5A所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是连接且自该第二连接段108横向地延伸,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架62具有一定位孔130及一安装孔132,该安装孔132与该定位孔130相通;一定位件134弹性地连接该支撑架62,该定位件134能够视为该支撑架62的一部分且具有一阻挡部136对应于该定位孔130与该安装孔132之间。
[0042]图6显示该第二连接装置64包含一连接件138、及一^^掣件140,该卡掣件140弹性地连接该连接件138,其中,该连接件138具有一插入部142及一^^掣孔144,该卡掣件140的配置与前述卡掣件122大致相同,包含至少一^^掣部146、一释放部148、及一弹力部150。该至少一^^掣部146对应于该连接件138的卡掣孔144 ;该弹力部150位于该卡掣部146与该释放部148之间。
[0043]图7及图8分别显示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分解示意图及其立体组合示意图,还包括一枢纽构造152及一摆臂154,其中,该枢纽构造152连接在该第一支撑轨68与该摆臂154之间,且该摆臂154连接在该枢纽构造152与该活动件74之间,使该活动件74相对该第一支撑轨68能够活动的旋转位移。详细地说,该摆臂154具有一卡掣凸体156、及一对卡槽158。该一对卡槽158位于该卡掣凸体156的两侧。该活动件74是以可挠性材质例如塑料材质成型,其包括一对边墙160及一侧墙162,该侧墙162延伸在该一对边墙160之间。其中,该侧墙162具有一上卡掣特征164、一下卡掣特征166、及一操作部168。组装时,该摆臂154的卡掣凸体156能够与该上卡掣特征164与该下卡掣特征166之—^掣定位。进一步来说,每一卡掣特征164及166具有一弹性块170及一槽孔172,该槽孔172位于该弹性块170的周缘,以本实施例而言,藉助该卡掣凸体156插入该上卡掣特征164的槽孔172后,利用该卡槽158抵于该活动件74的壁体,以及该弹性块170抵于该卡掣凸体156,使该活动件74与该摆臂154能够相互卡掣定位。因此,该第一支撑机构50是位于高于该活动件74。解掣时,只要按压该弹性块170脱离与该卡掣凸体156之间的抵接,该活动件74即可自该摆臂154上卸下。此外,该扣件72固定地连接在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二支撑轨70,该扣件72具有一头部176及一身部178,该身部178自该头部176延伸。其中,该头部176的外径尺寸大于该身部178的外径尺寸。
[0044]图9显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的第一连接段106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是能够一起被安装至该第一滑轨总成34,以及显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是能够被安装至相邻前述机箱32的一侧的第一底座44。此外,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包含一第一部位69a与一第二部位69b。该第一部位69a与该第二部位69b皆具有一限位件(例如第一限位件71a与第二限位件71b),使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滑座66在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上活动位移时,能够被限位在该些限位件之间。
[0045]如图10与图11所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是能够一起被安装至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其中一轨件(例如是一固定轨180)。该固定轨180具有一对连接孔182,最好是,该固定轨180还包含至少一对弯折的固定件184,该一对固定件184定义一槽道186。于组装时,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能够藉助该一对边墙160先被安装至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的信道112内,然后该第一支撑机构5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