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68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0的活动件74即可抵于该第一连接装置60的挡部114且相对该第一连接装置60与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处于一收合位置。于此状态下,该卡掣件122的至少一^^掣部124是能够对应地卡掣在该固定轨180的该一对连接孔182,且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的插入部118是能够被对应地插入至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的槽道186且被该一对固定件184所阻挡,以提升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安装至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的稳固性,从而令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能够保持在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内与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内。
[0046]如图12与图13所示,前述机箱32的一侧的第一底座44包含一挡部188,最好是,还包含一插口 190、及一挡壁192。于组装时,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的卡掣部146是对应地卡掣在该第一底座44的挡部188,且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的插入部142能够被对应地插入至该第一底座44的插口 190且被该挡壁192所阻挡,如此能够提升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安装至该第一底座44的稳固性。
[0047]如图14显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与第二连接装置64已分别安装至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以及该第一底座44。此外,该第二支撑机构54是安装至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
[0048]图15显示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立体组合图。该第二理线机构52与前述第一理线机构48的差异大致上在于:该第二理线机构52包含一第一延伸部194连接该第二连接装置84,使该第二连接装置84的高度高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二理线臂78。以及一第二延伸部196连接该支撑架82,使该支撑架82位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连接装置80的上方。
[0049]图16显示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组合示意图。该第二支撑机构54与前述第一支撑机构50的差异大致上在于: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一摆臂198是活动地连接在该活动件94与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之间,该摆臂198的一端部是卡掣至该活动件94的一下卡掣特征200。因此,该活动件94是高于该第二支撑机构54。
[0050]如图17所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的位置是大致上平行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连接装置80的位置(例如,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连接装置80是位于同一水平上),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是位于相邻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的下方,使该第二理线机构52藉助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扣件92安装至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而位于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下方;相较地,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支撑架82是位于相邻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连接装置80的上方,使该第一理线机构48藉助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扣件72安装至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支撑架82而位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上方。据此,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二理线臂58是大致对应且能够用以供该机箱32的上层区域42a使用,以置放该机箱32后侧的上层区域42a所连接或延伸的线材;相较地,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理线臂76与该第二理线臂78是大致对应且能够用以供该机箱32的下层区域42b使用,以置放该机箱32后侧的下层区域42b所连接或延伸的线材。
[0051]图18A至图18C显示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起被可释放地安装至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一固定轨180,当欲解除此安装状态时,操作者能够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相对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处于一收合位置时,藉助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的操作部168去间接地施加一力量F去操作该卡掣件122的释放部126,使该卡掣件122的至少一^^掣部124自该固定轨180的至少一连接孔182与该第一连接装置60的至少一卡掣孔120中解掣脱离,于此状态下,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与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活动件74能够往一方向D —起从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被拆卸下来。
[0052]图19A至图19C显示当欲解除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与该第一底座44之间的安装状态时,操作者能够施加一力量F去操作该第二连接装置64的释放部148以克服该第二连接装置64的弹力部150所提供的弹力,使该第二连接装置64的至少一卡掣部146自该连接件138的卡掣孔144以及该第一底座44的挡部188中解掣,于此状态下,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能够往一方向D从该第一底座44被拆卸下来。
[0053]由此可知,当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连接装置64自该机箱32的第一底座44释放后,能够方便使用者更换、检修或维护该机箱32的上层区域42a内所配置的电子零组件及/或设备;同样地,当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二连接装置84自该机箱32的第二底座46释放后,能够方便使用者更换、检修或维护该机箱32的下层区域42b内所配置的电子零组件及/或设备。
[0054]图20A至图20C显示当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扣件92的头部270被安装于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的定位孔130 (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5与图5A),且欲解除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扣件92与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之间的此安装状态时,操作者能够施加一力量F去操作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连接装置60的定位件134,使该定位件134的阻挡部136不再阻挡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扣件92的头部270,于此状态下,该第二支撑机构54能够往一方向D从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支撑架62被拆卸下来。
[0055]如图21所示,当该每一滑轨总成的活动轨(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活动轨35与第二滑轨总成36的活动轨37)相对该每一滑轨总成的固定轨(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与第二滑轨总成36的固定轨202)处于一收合位置时,该理线架38是处于一收合状态。
[0056]如图22所示,当该每一滑轨总成的活动轨(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活动轨35与第二滑轨总成36的活动轨37)相对固定轨(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与第二滑轨总成36的固定轨202)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的方向Dl纵向地活动位移时,机箱32随之位移,而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理线臂58相对第一理线臂56逐渐地展开,同样地,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二理线臂78相对该第一理线臂76逐渐地展开。据此,该滑座66与该滑座86 (未显示)分别带动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与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且该活动件74与该活动件94分别在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内与该第二滑轨总成36的固定轨202内各自地相对第一连接装置60与第一连接装置80往该延伸位置的方向Dl活动位移。另一方面,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与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分别相对该第二支撑轨70与该第二支撑轨90线性地展开而分别同步地支撑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理线臂76。
[0057]如图23所示,当该每一滑轨总成的活动轨相对固定轨(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与第二滑轨总成36的固定轨202)进一步地往该延伸位置的方向Dl活动位移时,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理线臂58相对第一理线臂56更进一步地展开,同样地,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二理线臂78相对该第一理线臂76更进一步地展开。据此,该滑座66与该滑座86分别进一步地带动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与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且该活动件74与该活动件94进一步地分别在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内与第二滑轨总成36的固定轨202内各自地相对第一连接装置60与第一连接装置80往该延伸位置的方向Dl活动位移。另一方面,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与该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分别进一步地相对该第二支撑轨70与该第二支撑轨90线性地展开而分别同步地支撑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理线臂76。
[0058]值得一提的是,当每一滑轨总成的活动轨相对固定轨(例如,该第一滑轨总成34的固定轨180与第二滑轨总成36的固定轨202)往收合位置的方向(相反于该延伸位置的方向Dl)活动位移时,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二理线臂58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二理线臂78各自相对该第一理线机构48的第一理线臂56与该第二理线机构52的第一理线臂76收合时,该第一支撑机构50的第一支撑轨68与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一支撑轨88各自相对该第一支撑机构68的第二支撑轨70与该第二支撑机构54的第二支撑轨90能够再度处于收合状态。
[0059]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理线架能够用于服务器机箱的至少二个不同区域,而用以整理从服务器机箱的不同区域所连接或延伸的线缆。
[0060]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