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触摸按键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3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质的问题,并且,背光结构15独立罩设于光源14的外周,而非整体与面板11相对,从而避免光线于背光结构15与面板11之间、各光源14之间往返反射产生多点串光的问题,总之,上述背光触摸按键10占用空间小、触控效果好、背光均匀、成本低、并不存在色差、背光杂质以及串光,并适用于单个LED141控制大字符触摸按键12中。
[004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光源14为LED141,其他实施例中,光源14还可以为LCD等,光源14的采用并不仅限本实施例。
[0042]需要说明的是,触摸按键12的形状为圆形,具体地,可根据具体使用的情况而定。
[0043]细化地,LED141的数量为多个,各个LED141独立设置,每一 LED141均对应设有一背光结构15及一触摸按键12。这样,可以实现多个LED141独立控制多个触摸按键12,即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LED141对触摸按键12进行背光,使得触摸按键12的显示效果更加多彩,使得背光控制的灵活性更大。
[0044]如图8所示,由于在组装面板11与背光结构15时,会存在着组装误差,而使得面板11与背光结构15的上平面151之间存在间隙或存在的间隙过大,过大的间隙将影响面板11上触摸按键12的触控效果,因此,为了消除该间隙,所述背光结构15与所述PCB板之间设有软质层16,所述LED穿置于所述软质层16中,所述面板11、所述背光结构15、所述软质层16及所述PCB板13依序贴合,并相互形成过盈配合。
[0045]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使得背光结构15对LED141所发出的光分散地更为均匀,背光结构15具有一上平面151,且上平面151与面板11的平面及PCB板13平面平行,这样,PCB板13上LED141发出的光线先经由背光结构15上平面151射出,而垂直于上平面151射出的绝大部分光线,将垂直地投射于面板11上触摸按键12上,最后于触摸按键12上背光,因此,背光结构15的上平面151与面板11平面平行,有利于减少光线传播的损失,有利于增强触摸按键12上背光的亮度;更重要的是,由于绝大部分光线垂直于上平面151射出,并沿着光传播的路线垂直投射于上平面151相面对的触摸按键12上,因此,减少了光线投射到其他触摸按键12上而引发的串光现象的发生。
[0046]需要说明的是,背光结构15为白色透明材料,优选地,背光结构15为白色透明塑胶。
[0047]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更进一步地使得背光结构15对LED141所发出的光分散均匀,上平面151上设有用于将由上平面151射出的光线分散均匀的散光层152。这样,由LED141发射的光先经由背光结构15上平面151散光射出之后,再进一步经由散光层152均勾散光。
[0048]由于LED141正面对的上平面151位置上,背光的亮度较大,因此,为了使得上平面151上整体背光柔和、均匀,LED141设于PCB板13上的正面对上平面151中心的位置上,且散光层152覆盖于中心上。
[0049]细化地,散光层152数量为多层,这样,可根据上平面151中心与周围亮度的差别程度,逐层增加设置散光层152,以上平面151中心与中心周围亮度均匀为准。
[0050]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增强触摸按键12上的背光强度,PCB板13由背光结构15所罩的区域上设有用于将光线朝向上平面151反射的反光层142。
[0051]由于在LED141发射出的光线中,一部分经由背光结构15的上平面151透射出去,一部分被上平面151的内侧面以及周围墙壁反射回到底面,即回到由背光结构15所罩的区域上,而于该区域上增设反光层142,有利于将反射到该区域上的光线再次反射回上平面151,经由上平面151透射出去,这样,由上平面151透射出去的光线增加,投射于触摸按键12上的光线也将增加,因此,增强了触摸按键12上的背光强度。
[0052]如图8所示,为了将LED141发出的光线均匀透射,所述背光结构15罩设于所述LED141外周的表面为一光滑曲面153。这样,LED141发出的光线一部分经由光滑曲面153透射出去,一部分经由光滑曲面153反射回到LED141以及反光层142上,而由于光滑曲面153表面平滑,可减少光线的漫反射,使得由光滑曲面153反射回到反光层142上的光线将增加,因此,由反光层142反射回光滑曲面153上的光线将增加,再经由光滑曲面153透射出去,由于每次投射到光滑曲面153上的光线都有一部分透射出去,一部分反射回去,而光线于光滑曲面153与反光层142之间不断往返发射,将不断增加透射部分的光线,总的来说,达到增强背光强度,提高背光效果的作用。
[0053]具体地,光滑曲面153的截面为抛物线,这样,经由光滑曲面153表面透射出去的光线,其出射角均与截面抛物线垂直,因此,经由光滑曲面153出射的光线将更为均匀,有利于背光均匀。
[0054]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光滑曲面153为球面,其他实施例中,光滑曲面153还可以为椭球面。
[0055]为了保证由光滑曲面153反射回反光层142上的光线全部重新反射回光滑曲面上,所述PCB板13上的由所述背光结构15所罩的区域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光层142的面积,即光滑曲面153所罩的区域面积小于反光层142的面积,而背光结构15所罩的区域面积也小于或等于触摸按键12的面积,这样有利于增强触控效果。由于在将背光结构15安装于PCB板上时,很容易发生光滑曲面153与LED141对位不准的情形,因此,为了使得光滑曲面153与LED141对位准确,所述背光结构15罩设于所述LED141外周的表面上凸设有定位脚154,定位脚154位光滑曲面153的两侧或外周,且贯穿软质层16并插设于PCB板13上,这样,在背光结构15所罩的区域面积也小于或等于触摸按键12的面积,并且背光结构15趋于小型化、微型化的设计中,由于采用定位脚154也不易造成错位或定位不准。
[0056]此外,如图3至图6所示,为了增强触摸按键12上的背光强度,还可以是,面板11内侧面上于触摸按键12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增强光线反射的第一围墙111。
[0057]在光线由上平面151透射出到投射于触摸按键12上的过程中,会形成以触摸按键12为中心的光路,由于第一围墙111的设置,使得光路邻近触摸按键12的区域将变小,光路与第一围墙111所为的区域相等,近似等于触摸按键12所在的区域,而且,由于投射到第一围墙111上的光线将被第一围墙111反射回以触摸按键12所在区域中,这样,也将有利于增强触摸按键12的背光强度。
[0058]当然,同样地,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增强触摸按键12的背光强度,PCB板13上于背光结构15的外周设有用于增强光线反射的第二围墙(图中未示)。这样,经由背光结构15透射出,并透射到第二围墙上的光线将由第二围墙反射回以背光结构15上平面151为中心的光路中,这样,经由背光结构15射出的光线也将增加,投射于触摸按键12上的光线也随之增加,总之,有利于增强触摸按键12的背光强度。
[0059]为了使得投射于面板11上的光线只触摸按键12区域背光,面板11上于触摸按键12的外周均不透光。
[006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触摸按键,所述面板下方贴设有用于使所述触摸按键实现操控功能的PCB板,所述PCB板上与所述触摸按键相对的位置设有用于朝所述触摸按键上投射光线的光源,所述光源的外周罩设有用于将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分散均匀的背光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所述LED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LED独立设置,每一所述LED均对应设有一所述背光结构及一所述触摸按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结构与所述PCB板之间设有软质层,所述LED穿置于所述软质层中,所述面板、所述背光结构、所述软质层及所述PCB板依序贴合,并相互形成过盈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结构具有一上平面,所述上平面与所述面板平面及所述PCB板平面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面上设有用于将由所述上平面射出的光线分散均匀的散光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设于所述PCB板上的正面对所述上平面中心的位置上,所述散光层覆盖于所述中心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由所述背光结构所罩的区域上设有用于将光线朝向所述上平面反射的反光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结构罩设于所述LED外周的表面为一用于将所述LED发出的光线透射均匀的光滑曲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的由所述背光结构所罩的区域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光层的面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触摸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内侧面上于所述触摸按键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增强光线反射的第一围墙。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提供了背光触摸按键,包括面板,面板上设有触摸按键,面板下方贴设有PCB板,PCB板上与触摸按键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朝触摸按键上投射光线的光源,光源的外周罩设有用于将光源所发出的光分散均匀的背光结构。由于光源发射的光先经过背光结构的分散均匀之后,投射到触摸按键上,再经过身为半透明材料的触摸按键均化之后,光线于触摸按键上形成均匀背光,因此,上述背光触摸按键触控效果好、占用空间小、背光控制灵活、背光均匀、成本低,适用于单个LED控制大字符触摸按键中。
【IPC分类】H03K17/96
【公开号】CN105703758
【申请号】CN201410712075
【发明人】黄萍华, 杜斌
【申请人】深圳市魅动音响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