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高频引弧电源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41653阅读:来源:国知局
输出门,IC6.间歇门,IC7.第一光耦器,IC8.第二光耦器,FU.熔断器,T.升压变压器,WL.初级线圈,WH.次级高压线圈,1.直流供电线路,2.第一振荡端,3.第二振荡端,4.工作电源接口,5.前半周信号输出端,6.后半周信号输出端,7.地线接口,8.第二调节端,9.第一调节端,10.过流信号输入端,11.过流信号输出端,12.第一高压输出端,13.第二高压输出端,14.交流电相线输入接口,15.交流电零线输入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间歇式高频引弧电源的控制电路以六非门集成电路为主控元件,六非门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到工作电源接口,六非门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到地线,控制电路由振荡门IC1、反相门IC2、延迟门IC3、第一输出门IC4、第二输出门IC5和间歇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振荡门IC1、反相门IC2、延迟门IC3、第一输出门IC4和第二输出门IC5由六非门集成电路中的五个非门构成,间歇控制电路由间歇门IC6、电位器RP、间歇开关RK和间歇电容器C7构成,间歇门IC6为六非门集成电路中的一个非门;振荡电容器C5连接在振荡门ICl的输入端与地线之间,振荡电阻R3连接在振荡门ICl的输入端与振荡门ICl的输出端之间,振荡门ICl的输出端连接到死区电阻R4的第一脚、第一隔离二极管VD3的阳极和反相门IC2的输入端,死区电阻R4的第二脚连接到延迟电容器C6的第一脚、延迟门IC3的输入端和第二隔离二极管VD4的阳极,延迟电容器C6的第二脚连接到地线;反相门IC2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隔离二极管VD5的阳极,延迟门IC3的输出端连接到的第四隔离二极管VD6阳极,第三隔离二极管VD5的阴极和第四隔离二极管VD6的阴极连接到第一输出门IC4的输入端和第一傍路电阻R5的第一脚,第一傍路电阻R5的第二脚连接到地线,第一输出门IC4的输出端构成振荡周期的前半周信号输出端;第一隔离二极管VD3的阴极和第二隔离二极管VD4的阴极连接到第二输出门IC5的输入端和第二傍路电阻R6的第一脚,第二傍路电阻R6的第二脚连接到地线,第二输出门IC5的输出端构成振荡周期的后半周信号输出端;间歇电容器C7连接在间歇门IC6的输入端与地线之间,电位器RP的三个端头连接为可变电阻方式,间歇开关RK操作杆与电位器RP的操作杆互相连接,进行同杆操作,电位器RP的左端连接到间歇门IC6的输入端,电位器RP的右端通过间歇开关RK连接到间歇门IC6的输出端,间歇门IC6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五隔离二极管VD7的阳极和第六隔离二极管VD8的阳极,第五隔离二极管VD7的阴极连接到第一输出门IC4的输入端,第六隔离二极管VD8的阴极连接到第二输出门IC5的输入端。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电路中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由反相管VT、偏流电阻R7、隔离电阻R8和反馈二极管VD9构成,反馈二极管VD9的阴极构成过流信号输入端,反馈二极管VD9的阳极连接到偏流电阻R7的第二脚和反相管VT的基极,偏流电阻R7的第一脚和反相管VT的发射极连接到地线,反相管VT的集电极连接到隔离电阻R8的第二脚和间歇门IC6的输入端,隔离电阻R8的第一脚连接到工作电源接口。当把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制成控制模块,把振荡电容器C5、振荡电阻R3和电位器RP设置在控制模块的外围,控制模块上有工作电源接口 4、第一振荡端2、第二振荡端3、前半周信号输出端5、后半周信号输出端6、第一调节端9、第二调节端8、过流信号输入端10和地线接口 7,振荡电容器C5的第一脚和振荡电阻R3的第一脚通过第一振荡端2连接到振荡门ICl的输入端,振荡电阻R3的第二脚通过第二振荡端3连接到振荡门ICl的输出端,前半周信号输出端5连接到第一输出门IC4的输出端,后半周信号输出端6连接到第二输出门IC5的输出端,电位器RP的左端通过第一调节端9连接到间歇门IC6的输入端,电位器RP的右端通过第二调节端8连接到间歇门IC6的输出端,过流信号输入端10连接到反馈二极管VD9的阴极,振荡电容器C5的第二脚和地线接口 7连接到控制模块的外围地线上。本实施中,非门集成电路选用型号为CC40106的CMOS六反相器数字集成电路。
[0019]实施例2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制成的控制模块在高频引弧电源中应用,高频引弧电源主要由电源输入电路、控制模块、驱动电路和功率升压电路组成,其中,控制模块的内部电路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不再赘述。在电源输入电路中,第一分压电容器Cl和第二分压电容器C2串联后连接在直流供电线路I与地线之间,第一降压电阻Rl的第一脚连接到直流供电线路I或第一分压电容器Cl的正极,第一降压电阻Rl的第二脚、第一滤波电容器C3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VDl的阴极连接后构成第一驱动电源,第一滤波电容器C3的负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VDl的阳极连接后构成悬浮地端;第二降压电阻R2的第一脚连接到第一降压电阻Rl的第二脚,第二降压电阻R2的第二脚、第二滤波电容器C4的正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后构成第二驱动电源,第二滤波电容器C4的负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后构成地线;控制模块的工作电源接口 4连接到第二驱动电源,控制模块的地线接口 7连接到外围电路的地线,振荡电容器C5的第一脚和振荡电阻R3的第一脚连接到控制模块的第一振荡端2,振荡电阻R3的第二脚连接到控制模块的第二振荡端3,电位器RP的左端和放电电阻R27的第一脚连接到控制模块的第一调节端9,电位器RP的左端通过间歇开关RK连接到控制模块的第二调节端8,放电电阻R27的第二脚连接到放电二极管VD19的阳极,放电二极管VD19的阴极连接到控制模块的第二调节端8。驱动电路由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构成,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构成互相隔离,其中,第一驱动电路为前半周开关信号的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为后半周开关信号的驱动电路,各个驱动电路结构相同,由节流电阻、光耦器、偏置电阻、负载电阻、限流电阻、整形管、驱动上管和驱动下管构成,节流电阻的第二脚连接到光耦器输入侧的阳极,光耦器输入侧的阴极连接到地线,光耦器输出侧的集电极连接到偏置电阻的第二脚和整形三极管的基极,整形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负载电阻的第二脚、驱动上管的基极和驱动下管的基极,驱动上管的集电极连接到限流电阻的第二脚,驱动上管的发射极连接到驱动下管的发射极,第一驱动电路中驱动下管的集电极、光耦器输出侧的发射极和整形管的发射极连接到悬浮地端,第一驱动电路中偏置电阻的第一脚、负载电阻的第一脚和限流电阻的第一脚连接到第一驱动电源;第二驱动电路中驱动下管的集电极、光耦器输出侧的发射极和整形管的发射极连接到地线,第二驱动电路中偏置电阻的第一脚、负载电阻的第一脚和限流电阻的第一脚连接到第二驱动电源;第一驱动电路的节流电阻第一脚连接到控制模块的前半周信号输出端5,第二驱动电路的节流电阻第一脚连接到控制模块的后半周信号输出端6。功率升压电路由驱动电阻、功率开关管、升压变压器T和容抗器C9构成,升压变压器T包括初级线圈WL和次级高压线圈WH ;第一驱动电路的驱动上管发射极和驱动下管发射极连接后通过第一驱动电阻R14连接到第一功率开关管V14的栅极,第二驱动电路的驱动上管发射极和驱动下管发射极连接后通过第二驱动电阻R24连接到第二功率开关管V24的栅极;第一功率开关管V14的漏极连接到直流供电线路I或第一分压电容器Cl的正极,第一功率开关管V14的源极连接到悬浮地端和第二功率开关管V24的漏极,第二功率开关管V24的源极连接到取样电阻R25的第二脚和限幅二极管VD12?14的阳极,限幅二极管VD12?14由三只二极管同向串联构成,取样电阻R25的第一脚和限幅二极管VD12?14的阴极连接到地线;第一功率开关管V14的源极和第二功率开关管V24的漏极连接后通过容抗器C9连接到升压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WL的尾端,容抗器C9由无极性电容器构成,初级线圈WL的头端连接到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