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65995阅读:来源:国知局
h = 0.5H时,既能保证插箱的散热性能,也能满足连接器21对背板尺寸的要求。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出风口和风扇设置在插箱的后面板上,在电子部件30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电子部件30的上方或下方除了安装固定所需占用的空间外,无需额外增加竖直方向的高度用于散热(如风扇的安装空间等),有效减小了插箱的高度。
[0028]本实施例中,背板20通过横梁结构在靠近所述插箱的顶板13—侧与所述插箱固定连接,从而在背板20和底板14之间形成一个风道口。横梁结构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靠近所述顶板13的位置,也可以将横梁结构直接固定在顶板13上。可以理解的,参考图4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背板20也可以通过横梁结构在靠近所述插箱的底板14 一侧与所述插箱固定连接,背板20与插箱具有一高度差,使得在背板20和插箱顶板13之间形成一个风道口,此时,横梁结构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靠近所述底板14的位置,也可以将横梁结构直接固定在底板14上。此处不再赘述。另夕卜,进风口 40还可以同时设置在插箱底板14上,以增大插箱内的气流。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插箱的剖面图,参考图3、图5所示,出风口设置在插箱的后面板上,风扇60设置在插箱壳体内壁上与出风口 50相对应的位置,所述风扇60采用抽风形式散热。背板20通过横梁结构与插箱的顶板13相连接,如果安装在背板20上的连接器尺寸较大,背板20的高度较高,使得风扇60和背板20在插箱后面板12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即风扇60的吸入侧(沿插箱的深度方向上远离插箱后面板12的一侧)存在障碍物,使得系统风道阻力增大,风量-静压特性明显减低。此时为了保证插箱内足够的风量,必须通过调整风扇60与背板20沿插箱深度方向上的距离来克服上述障碍物对风量的影响。假设风扇60与背板20沿插箱深度方向上的距离为L(即风扇60与背板20所在平面的距离为L),风扇60的外径为D,风扇60的扇片中心径为d,那么L、D、d须满足下列条件:L/ (D_d)大于0.5。通过实验验证,当L/(D-d)取值为0.8时,既能保证插箱内足够的通风量、也能避免插箱在深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大。参考图3、图4所示,如果风扇60和背板20在插箱后面板上的投影不相重合,则对风扇60与背板20沿插箱深度方向上的距离,没有特定的要求,只要两者不存在安装干涉即可,可以有效缩小插箱沿深度方向的尺寸。将风扇设置在插箱壳体上与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其风扇采用抽风形式散热,适合应用在电子设备热源分散,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均衡冷却的场合。
[0030]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将风扇60设置在插箱壳体外壁上与所述出风口50相对应的位置。风扇60与插箱壳体外壁采用永久性连接的方式。为了便于风扇的清洗和维护,也可将风扇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壳体外壁上。此种结构,插箱壳体的尺寸相对较小。
[00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插箱的剖面图,参考图6所示,风扇60也可以设置在插箱壳体内壁上与进风口40对应的位置,所述风扇60采用鼓风形式散热。由于排风侧的障碍物对风扇的风量-静压特性没有影响,因此对于背板20和风扇60在插箱深度方向上的距离,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确保背板20和风扇60之间不存在安装干涉即可。为了有效缩减插箱在深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设置背板20和风扇60在插箱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和位置,使得背板20和风扇60在插箱后面板上的投影不重合。将风扇设置在插箱的进风口,并采用鼓风形式进行散热,此种结构适合应用在插箱内热源比较集中的场合。采用鼓风形式散热,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在风扇的驱动下,流经电子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并将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从出风口排出。
[0032]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将风扇60设置在插箱壳体外壁上与所述进风口40相对应的位置。风扇与插箱壳体外壁采用永久性连接的方式。为了便于风扇的清洗和维护,也可将风扇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壳体外壁上。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扇可以采用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该两种风扇的工作特性为本领域公知常识,不再赘述。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所要达到的效果来选取风扇的类型。
[0034]本实施例中根据插箱的尺寸以及其对散热性能的需求,可以设置若干个风扇,风扇的排列方式可选用串联或并联,并不做特殊的限定。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箱,与传统的散热结构相比,减少了在散热上低利用价值或无利用价值的区域空间,降低了插箱的高度或体积,而且进出风口的大小基本可以保持不变,系统的阻力几乎没有增加,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柜中可配置的插箱数量,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紧凑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缩减产品体积与保证散热之间的矛盾。
[003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插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背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背板与所述插箱之间的高度差所形成的风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插箱内空气流动的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在靠近插箱顶板一侧与所述插箱固定连接,以在所述背板和插箱底板之间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沿所述插箱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在靠近插箱底板一侧与所述插箱固定连接,以在所述背板和插箱顶板之间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沿所述插箱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高度h与所述插箱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0<11<0.7!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或外壁上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应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应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所述背板所在平面的距离为L,所述风扇的外径与风扇扇叶中心径之间的差值Ad与L之间的关系为:0.5<L/Ad<2。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或离心风H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背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由所述背板与所述插箱之间的高度差所形成的风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插箱内空气流动的风扇。本实用新型的插箱结构,减少了在散热上低利用价值或无利用价值的区域空间,降低了插箱的高度和体积,而且与传统的插箱相比,进出风口的大小基本可以保持不变,系统的阻力几乎没有增加,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柜中可配置的插箱数量,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紧凑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缩减产品体积与保证散热性能之间的矛盾。
【IPC分类】H05K7/20
【公开号】CN205378464
【申请号】CN201521135469
【发明人】申士林, 高延龙
【申请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