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066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发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使用多个天线来进行发送接收的传送方式、或使用多个频率载波来传送信号的多载波传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重发控制。
背景技术
在希望高速大容量通信的现有的无线通信中,错误补偿技术成为了必需的技术。作为重要的错误补偿技术,有自动重发控制方式(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该方式为如果在所接收到的分组中没有错误,则向发送侧返回ACK信号,要求接下来的分组的发送,但当判明为存在错误的情况下,返回NACK(Not-ACKnowledge,非确认)信号而要求该分组的重发。
该ARQ的一种有HARQ(Hybrid-ARQ,混合-ARQ)。在图1中示出了HARQ的控制方式的原理。此处,将分组信息设为以由多个数据序列构成的帧为单位构成。在HARQ中,使用附加到帧的最末尾的CRC(Cyclic Reb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等错误检测码,对每个帧进行错误检测。如果检测出错误,则向发送侧返回NACK信号,要求该帧全体的重发。在HARQ中,将重发的帧的接收结果和初次发送的帧的接收结果合成。由此,能够利用初次帧的软判定信息来进一步改善接收特性。
在以HARQ为首的以往的重发控制方式中,由于直接重发检测到错误的帧,所以就连没有产生错误的码元也重复重发,所以效率恶化传送效率降低。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存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使用图2说明该技术。帧数据被分割为多个时间方向的时隙单位而发送。在接收侧,对每个时隙使用CRC等错误检测码来进行错误检测,仅重发产生错误的时隙。在图2中,由○表示的部分为没有产生错误的时隙,由×表示的部分为产生错误的时隙。由于不重发没有错误的时隙,所以当以帧为单位进行重发的情况下,会产生空时隙。向该空时隙复制产生错误的时隙而进行重发的方法为专利文献1的方式的特征。由于仅要求重发产生错误的时隙,所以是高效的。并且,由于复制重发的时隙,所以有提高正确进行译码的概率的优点。
作为实现大容量高速通信的手段,令人瞩目的方式有以MIMO(MultiInput Multi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送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为代表的多载波传送。MIMO是使用多个收发天线来进行通信的方式。在各接收天线中,多个信号以信号被混合的状态被接收,但利用在各个收发天线之间存在独立的传输路径的特点,能够通过进行高度的信号处理来分离出各信号。其结果,可以发送发送天线数量的数据。并且,在多载波传送中,通过向多个载波分配数据来进行发送,使所传送的数据量增大。
考虑在MIMO或多载波传送中应用以往的重发控制方式的情况。在MIMO方式中,由于使用多个天线,所以每个天线的传输路径特性都不同。当衰落的时间性变动缓慢的情况下,在受到衰落的降低的传输路径中,在重发的前后衰落特性几乎不产生变化。因此,即使进行了重发,也同样受到衰落的降低的影响而引起错误,相反成为导致传送效率降低的结果较多。进而,通过重发多余的帧、时隙,用户间干扰也增大,成为接收特性恶化的原因。并且,即使在多载波通信中,由于使用多个载波,所以与MIMO相同,产生无法仅以时间分集来补偿特定的载波中的衰落的坏影响的可能性。
在图3、图4中分别示出在发送天线数为2、接收天线数为2的MIMO系统中应用HARQ时的发送侧、接收侧的结构。图中的发送部、接收部分别为图5、图6那样的结构。发送数据在S/P转换部1中从串行数据被转换为并行数据,发送到重发缓冲器1、2。从重发缓冲器1、2输出的发送数据,由发送部2、3进行调制而从天线T×1、T×2发送,经由MIMO信道由接收侧的天线R×1、R×2接收。在接收侧,接收部5、6进行解调,在信号分离部7中,从各信号混合的状态进行了信道分离处理之后,由译码处理部8进行译码处理。此时,由错误检测部9对每个帧进行错误检测,当没有检测出错误的情况下,从天线T×0向天线R×0发送ACK信号。在发送侧,当接收到来自接收侧的ACK信号时,送出接下来的帧。当检测出错误的情况下,以帧为单位向发送侧返回NACK信号,同时,在接收侧,在重发缓冲器10中积蓄产生错误的帧的信道分离后的信号。当发送侧接收到NACK信号时,由控制信号译码部11对信号进行译码,输出到重发控制部12。在NACK信号中,包含到底是哪个帧出现了错误的信息,所以由此,在接收侧确定出产生错误的帧,从重发缓冲器1、2读出,重发该帧全体。并且,作为控制信息,从天线T×3经由R×3,向接收侧发送与由各天线发送的重发数据相关的信息。在接收侧,在重发合成部14中,使用追赶合并(chase combining)等技术,将积蓄在重发缓冲器10中的信号和重发来的接收信号合成。由此,利用时间分集效果,降低衰落的降低引起的信号错误的影响。
在发送侧的发送部2、3中,如图5所示,由过采样部15对导频序列的信号或数据序列的信号进行过采样,由D/A转换部16将作为数字信号的发送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由正交调制部17进行正交调制。进而,由频率变换部18进行频率变换,由带通滤波器19将频带缩小而发送到发送天线。在接收侧的接收部5、6中,如图6所示,将由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20,由频率变换部21进行频率变换,由正交检波部22进行正交检波,由A/D转换部23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描述为天线T×0、T×3、R×0、R×3和天线T×1、T×2、R×1、R×2为不同的天线,但通常这些天线为相同的天线,在记载的情况上,描述为不同的天线。在以下的说明中也相同。
图7示出具体的帧重发的状态。当发送侧收取到NACK信号时,向每个天线直接重发与产生错误的帧相同的帧。
在HARQ中,由与初次发送时相同的天线来重发检测出错误的帧全体。因此,衰落的变动缓慢,在从某个发送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传输路径中受到衰落的降低的影响的情况下,即使经过一段时间传输路径特性也不会好转,如果使用相同发送天线,需要重复多次进行重发。其结果,传送效率降低。
针对该课题,有在重发时使用与在初次发送时使用的天线不同的天线的方式(专利文献2)。图8示出其原理。在重发时,在天线1和天线2之间交换发送初次发送的数据。由此,不仅能够取得时间分集的效果,还能够取得空间分集效果,能够获得重发效果。但是,在该方式中,在重发时发送帧全体,所以重发多余的时隙,吞吐量降低。
因此,在MIMO传送方式、多载波传送中,要求如下的重发控制方式避免重发帧全体引起的浪费,而且通过获得各种分集效果来强化抗衰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049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5304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重发控制装置,该重发控制装置无需对包含产生错误的时隙的帧全体进行重发且能够获得多种分集效果。
本发明的重发控制装置为使用多个天线或多个副载波的传送系统的重发控制装置,该重发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重发控制装置具备重发帧生成单元,其根据从接收侧得到的与产生了错误或产生了错误的可能性高的发送数据中的时隙相关的信息,仅将应重发时隙不但填入到用于重发的帧内的应重发时隙部分中,而且还填入到无需重发的时隙中,来构成重发用帧;以及发送单元,其向接收侧发送该重发用帧。
根据本发明,当进行重发的情况下,由于不重发没有产生错误的时隙,所以不进行浪费的传送,并且得到了各种分集效果,所以能够进行对衰落具有抵抗性的信号的重发。


图1是示出HARQ的控制方式的原理的图。
图2是说明以往的技术的图。
图3是在发送天线数为2、接收天线数为2的MIMO系统中应用HARQ时的发送侧的结构的图。
图4是在发送天线数为2、接收天线数为2的MIMO系统中应用HARQ时的接收侧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图3、4的发送部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图3、4的接收部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帧重发的状态的图。
图8是以往的、在重发时使用与在初次发送时使用的天线不同的天线的方式的原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接收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之1)。
图1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之2)。
图1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之3)。
图1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之4)。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17是第2实施方式的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
图19是第3实施方式的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图20是进行重发发送功率控制时的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图21是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的方框结构图。
图22是说明在多载波传送中应用第1~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的概念的图(之1)。
图23是说明在多载波传送中应用第1~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的概念的图(之2)。
图24是说明在多载波传送中应用第1~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的概念的图(之3)。
图25是说明在多载波传送中应用第1~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的概念的图(之4)。
图26是说明在多载波传送中应用第1~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的概念的图(之5)。
图27是示出包含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SIR信息的控制信息的格式的例子的图(之1)。
图28是示出包含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SIR信息的控制信息的格式的例子的图(之2)。
图29是示出包含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SIR信息的控制信息的格式的例子的图(之3)。
图30是示出包含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SIR信息的控制信息的格式的例子的图(之4)。
图31是示出包含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SIR信息的控制信息的格式的例子的图(之5)。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使用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原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侧,对产生了错误的时隙或可能产生了错误的时隙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在每个时隙附加CRC或收集传输路径信息而进行比较来进行上述的检测。然后,仅要求产生错误或可能产生错误的时隙的重发。在图9中,画为×的时隙相当于产生了错误的或可能产生了错误的时隙。图中,在作为衰落描绘出的曲线中,曲线的低的部分表示衰落的影响大且容易产生错误的状态,高的部分表示衰落的状态良好且不容易产生错误的状态。当接收侧向发送侧返回NACK时,还附加重发时隙信息,要求重发。在发送侧,使用从接收侧发送来的重发时隙信息,对于各个天线/频率,考虑使用与初次发送时不同的天线和频率来对重发时隙进行重发,生成重发时隙分配信息。根据该信息,发送侧发送重发信号。在接收侧,通过将原来的信息和重发的信息合成,能够提高接收的S/N比(信噪比)。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信号对干扰噪声功率比(SIR)作为传输路径信息。由于接收信号的SIR受到衰落的影响产生变动,所以能够通过调查该变动举动,掌握传输路径特性。作为测定SIR的方法,一般采用导频序列。通过附加导频序列作为数据序列的头部,计算导频信号功率的分散,能够计算出SIR。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各时隙的开头插入导频序列,求出每个时隙的SIR。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记述了使用SIR的情况,但同样也可以考虑使用CRC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仅要求重发产生了错误或产生错误的可能性高的时隙,所以是高效的。并且,由于以不仅在时间方向上还在频率方向或天线方向上进行了分割的时隙为单位进行重发,所以容易获取这些各方向上的分集效果,能够充分获得重发的效果。并且,通过重发时的时隙的分配方法,临时减少所使用的发送天线的个数,所以能够降低发送功率,而且减少接收天线中的发送信号的复用数,能够提高错误率特性。并且,即使应用在多载波传送的情况下,如果将MIMO传送的天线看作载波,则通过临时减少所使用的载波的个数,能够降低发送功率。
图10、图11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发送侧、接收侧的结构例。在图10、图11中,对与图3、图4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参照序号,省略说明。
该例子也与以往结构相同,是应用在发送天线数为2、接收天线数为2的MIMO系统中的情况。发送部、接收部分别为图5、图6那样的结构。由天线R×1、R×2接收经过MIMO信道的发送数据。在接收侧,在实施信道分离处理之后,进行解调处理。此时,由时隙信息收集部26对每个时隙测定SIR。通过将该测定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等,确定出传输路径状态恶化的时隙。另外,在使用CRC的情况下,不使用SIR信息而在译码处理部8中,将使用CRC检测出错误的时隙确定为恶化时隙。根据该恶化时隙信息也生成空时隙信息,之后确定重发时隙信息。并且,在该阶段还确定重发时的功率。当传输路径的状态为特别恶化的情况下,提高重发时隙的发送功率,或当存在较多的空时隙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多个相同的重发时隙,以低功率进行重发。使用发送部13b、天线T×0和R×0将该重发时隙信息与ACK/NACK信号一起回送到发送侧,同时在接收侧,在重发缓冲器10中积蓄产生了错误的帧的信道分离之后的接收信号。在发送侧,由接收部5a接收重发时隙信息,由控制信号译码部11进行译码,在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25中,根据从接收侧发送来的重发时隙信息,确定在各帧的空时隙中以什么样的模式配置重发时隙,也包括不同的天线之间,之后从各天线发送重发时隙。并且,作为控制信息,从天线T×3经由R×3,向接收部发送与由各天线发送的重发数据相关的信息。在接收侧,使用由接收部5b接收而由控制信号译码部11a译码的重发数据的信息,对积蓄在重发缓冲器10中的数据和重发时的接收信号进行重发合成。由于仅合成产生了错误的时隙,所以是高效的。进而,即使在不容易得到时间分集效果的变动缓慢的传输环境中,通过改变天线或载波而进行重发,也能够获得分集增益,能够防止传输路径特性的恶化。
作为重发时隙模式的确定的基准,存在多种方法,但考虑如下的方法在重发时隙中也以传输路径状态恶化的时隙优先的方式将其分配给空时隙的方法,和在减少天线、副载波这样的在发送中使用的资源的方向上进行分配的方式。
图9示出1帧由两个时隙构成的情况的1例。此处,最初在天线1的空时隙中插入从天线2发送的时隙4、在天线2的空时隙中插入时隙1来进行重发。通过不仅在时间方向上,而且还跨越不同的天线之间来分配数据,能够期待分集效果。另外,通过将MIMO的多个发送天线分别置换为多个频率,即使在多载波传送中,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本实施例。
图12~图1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基本流程。
首先,在步骤S10中,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时隙排序。在步骤S11中,判断排序后的时隙的SIR是否比阈值大。当步骤S11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中,确定无需重发信息的时隙(无需重发时隙),进入到步骤S15。当步骤S11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确定需要重发信息的时隙(重发时隙),在步骤S14中,按照SIR从低到高的顺序将重发时隙排序,进入到步骤S15。在步骤S15中,从帧中的所有时隙中的SIR高的时隙开始依次分配重发时隙。在步骤S16中,判断是否将重发时隙分配到了用于进行重发的帧中。当步骤S16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5。当步骤S16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图13是图12的变形例,是用重发时隙填满重发帧全体的处理的流程。在图13中,对与图12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序号,省略说明。图13中与图12不同的部分为步骤S18。在步骤S15中,重发时隙被依次填入到帧中,在步骤S18的判断中,在帧中的无需重发的时隙中也填入重发时隙,重复填入处理,直到使用重发时隙填满帧全体。然后,当填入了帧时,结束重发控制部的处理。
图14是图12的变形例,是在无需重发的时隙中也复制重发时隙来分配的处理的流程。但是,该情况下,无需使用重发时隙来填满帧全体。在图14中,对与图12、图13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步骤序号,省略说明。在图14中,如步骤S19中所示,关于无需重发的时隙,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无需重发时隙排序。然后,在步骤S20中,复制应该填入到重发帧中的重发时隙,填入到无需重发的时隙中。例如,可以考虑如下的方法复制1个重发时隙,在重发帧中,每2个地填入重发时隙来进行发送。
图15是图12的变形例,是在无需重发的时隙中也复制重发时隙来分配,填满重发帧全体而进行发送的处理的流程。在图15中,对与图12~图14相同的步骤赋予相同的步骤序号,省略说明。图15的处理是组合了图13和图14的处理,在步骤S19中,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无需重发时隙排序,在步骤S20中依次在无需重发时隙中也分配重发时隙。然后,在步骤S18中,确认在重发帧的无需重发时隙中没有空时隙,当填满了所有时隙时,结束重发控制部的处理。
图16示出第2实施方式。在该例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时隙的重发模式不同。即,在天线1的空时隙中,最初分配由天线2发送的时隙4,再重发中不使用天线2。由此,能够临时减少发送天线数,具有接收分集效果变大的特点。并且,也可以减小发送功率。另外,通过将MIMO的多个发送天线分别置换到多个频率,即使在多载波传送中,也可以同样地应用本实施方式。
图17是第2实施方式的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首先,在步骤S25中,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时隙排序。在步骤S26中,将SIR比阈值小的时隙确定为需要重发信息的时隙(重发时隙)。在步骤S27中,按照SIR从低到高的顺序将重发时隙排序,在步骤S28中,对每个天线计算重发时隙的个数合计。在步骤S29中,根据重发时隙数确定出在重发中使用的天线,在步骤S30中,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使用天线的所有时隙排序。在步骤S31中,从使用天线的时隙中的SIR高的时隙开始,依次分配重发时隙。在步骤S32中,判断是否分配了所有的重发时隙。当步骤S32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1。当步骤S32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结束重发控制部的处理。
图18示出第3实施方式。此处,在发送天线数为2、接收天线数为2的MIMO系统中,1帧由4个时隙构成。在该例中,天线1的传输路径特性恶化,需要重发时隙2、3、4。此时,至于天线1的空时隙,传输路径特性也不是很好,实际上存在在时隙1中产生错误的可能性。因此,不使用天线1的空时隙,对于天线1进行帧全体的重发。并且,关于天线2,虽然进行部分重发,但不在天线1的空时隙中进行分配,而仅使用天线2的空时隙。由此,能够保证天线1的时隙1的质量,并且能够在天线2中进行仅使用传输路径特性良好的时隙的部分重发。作为进行帧全体的重发的基准,可以考虑需要重发的时隙的数为帧中包括的时隙的过半数以上的情况。
图19是第3实施方式的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首先,在步骤S35中,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时隙排序,在步骤S36中,将SIR比阈值小的时隙确定为需要重发信息的时隙(重发时隙)。在步骤S37中,按照SIR从低到高的顺序将重发时隙排序,在步骤S38中,对每个天线计算重发时隙的个数合计。在步骤S39中,根据每个天线的重发时隙数确定全部重发、部分重发的天线。在步骤S40中,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部分重发天线的所有时隙排序,在步骤S41中,从部分重发天线的时隙中的SIR高的时隙开始,依次分配重发时隙。在步骤S42中,判断是否分配了所有的重发时隙。当步骤S42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41,当步骤S42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结束重发控制部的处理。
图20是进行重发发送功率控制时的重发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在步骤S50中,按照SIR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时隙排序。在步骤S51中,判断SIR是否比阈值大。当步骤S51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52中,确定无需重发信息的时隙(无需重发时隙),进入到步骤S55。当步骤S51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53中,确定需要重发信息的时隙(重发时隙),在步骤S54中,按照SIR从低到高的顺序将重发时隙排序,进入到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判断重发时隙的个数是否比第1阈值(threshold A)大。当步骤S55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56中,从所有时隙中的SIR高的时隙开始,依次分配重发时隙,在步骤S57中,判断在无需重发时隙中是否已不存在空时隙。当步骤S57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56。当步骤S57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58中,根据重发时隙的原来的SIR,提高发送功率,结束处理。
当步骤S55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59中,判断重发时隙的个数是否比第2阈值(threshold B)大。当步骤S59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60中,从所有时隙中的SIR高的时隙开始,依次分配重发时隙,在步骤S61中,判断在无需重发时隙中是否不存在空时隙。当步骤S61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60,当步骤S61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当步骤S59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62中,从所有时隙中的SIR高的时隙开始,依次分配重发时隙,在步骤S63中,判断在无需重发时隙中是否不存在空时隙。当步骤S63的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62,当步骤S63的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64中,根据重发时隙的分配个数,降低发送功率,结束处理。
图21是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的方框结构图。
每个时隙SIR信息译码部从接收侧接收每个时隙的SIR信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部分。每个时隙SIR信息译码部与图10的控制信号译码部11对应。向时隙分配重发控制部25的排序电路30提供每个时隙SIR信息,对每个时隙进行SIR的排序。1帧缓冲器31存储1帧的各时隙的SIR值。比较电路32从1帧缓冲器31中读出每个时隙的SIR值,与阈值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各时隙被分为重发时隙和无需重发时隙。由排序电路33进一步将重发时隙排序。然后,在无需重发时隙的地址分配部34中,向重发时隙分配无需重发时隙的地址,生成重发帧格式,存储到重发缓冲器1、2中。
图22~26是说明在多载波传送中应用了第1~第3实施方式时的概念的图。
图22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9对应的图。在图9中,向天线1和2分别分配了时隙1~4,但在图22中,使天线1和2对应于副载波1和2。从而,使用副载波1发送时隙1和2,使用副载波2发送时隙3和4。然后,如果产生图22的由×示出的那样的错误,则在重发时,使用副载波1和2两方来发送时隙1和4。
图23是与第2实施方式的图16对应的图。同样,将在图16中使用天线1和2发送了时隙1~4的情况,在图23中设为使用副载波1和2来进行发送的情况。在重发时,仅使用副载波1。从而,无需发送副载波2,所以能够节约电力。
图24是与第3实施方式的图18对应的图。同样,将在图18中使用天线1和2的情况,在图24中设为使用副载波1和2的情况。在重发时,直接重发副载波1的帧1,而副载波2则重发时隙5和6。
图25是示出进行多载波传送时的发送侧结构的图,图26是示出进行多载波传送时的接收侧结构的图。
在图25以及图26中,对于与图10以及图11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参照序号,省略说明。在图25、图26中,进行多载波传送,但由于只有1个天线,所以仅设置了各1个发送部2、接收部5。取而代之,在发送侧设置有逆傅立叶变换器40和保护间隔插入部41,在接收侧设置有傅立叶变换器43和保护间隔删除部42。其他结构与图10、图1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在该系统中,通过进行逆傅立叶变换,把信号载置于各副载波上,并且,通过进行傅立叶变换,从各副载波中提取出信号。另外,此处,在收发中使用的天线为1个,但也可以使用多个天线。从而,此时,通过使用多个天线进行多载波传送,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使用组合了图10、图11的结构和图25、图26的结构而得到的结构。
图27~图31是示出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包含SIR信息的控制信息的格式的例子的图。
图27是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从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的包含每个时隙的SIR信息的控制信息。最开始的比特为表示是从哪个天线发送来的时隙的信息数据,此处,由于假设天线有2个,所以用0和1表示各个天线。接下来的比特是时隙的时间位置的比特。即,是表示是填入到从1个天线发送的帧的第几个中的时隙的比特。此处,由于1个帧由两个时隙构成,所以用0和1表示时隙的时间位置。而且,在这些比特之后,出现SIR信息。
图28是第1实施方式的从发送侧向接收侧发送的控制信息。在重发时,存在从与初次发送时不同的天线发送时隙的可能性,所以作为控制信息,在重发时,向接收侧传送表示从哪里发送来了存在于何处的时隙的信息。最开始的比特为重发时的使用天线,接下来的比特为初次发送时的使用天线,最后的比特为前述那样的含义下的初次发送时的时间位置。
图29是第2实施方式的从发送侧向接收侧发送的控制信息。重发时的天线使用标记为表示该时隙是否被重发的标记。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重发了时隙1和4,所以时隙1和4的控制信息的该标记被设定为1。关于重发时的使用天线,由于使用天线1重发时隙1和4,所以对应比特被设定为0。由于不重发时隙2和3,所以可以是任意值,在图中使用(*)表示。在初次发送时的使用天线的比特中,时隙1和时隙2成为0,时隙3和时隙4成为1。时间的比特表示帧内的时隙的位置。
图30是第3实施方式的从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的包含SIR信息的控制信息。在使用天线的比特中,时隙1~时隙4成为0,时隙5~时隙8成为1。该情况表示时隙1~时隙4使用天线1,时隙5~时隙8使用天线2。此时,由于在1个帧中包含4个时隙,所以时间的比特数为2比特,表示时隙在帧内的位置。而且,在这些信息之后,设置有SIR信息。
图31是第3实施方式的从发送侧向接收侧发送的控制信息。对于全部重发的时隙,将全部重发标记设为1。从而,当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重发所有时隙1~4,所以它们的控制信息的全部重发标记被设定为1。重发时的天线使用标记表示被重发的时隙,所以对时隙1~时隙6设定为1。对于重发时的使用天线,时隙1~时隙4为0,对时隙5、6设定为1。由于不重发时隙7和8,所以可以为任意值,用(*)表示。初次发送时的使用天线和时间被设定为分别表示各时隙的初次发送时的状态。
根据以上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MIMO传送方式或多载波传送中,节省了因在重发时发送多余的数据而导致的浪费,并且通过跨越天线或载波来配置重发时隙来进行重发,能够利用多种分集效果来提高接收特性。
(2)在接收侧,通过将移动到或复制到空时隙中的信息和原来的接收信号合成,能够改善接收的S/N。
(3)通过重发时的时隙的分配方法,无需使用一部分天线,所以能够减小MIMO的天线复用数,能容易得到接收分集效果,所以能够提高接收特性。
(4)通过重发时的时隙的分配方法,无需使用一部分天线或载波,所以能够减小发送功率。
(5)通过降低发送功率而进行重发,能够得到减少消耗电力,抑制对其他用户的干扰的效果。
(6)并且,如果提高发送功率,则能够提高接收信号的SIR,降低错误率。
(7)当某个传输路径的状况特别恶化而重发时隙多且空时隙少的情况下,通过与以往的帧全部重发方式一起使用,无需使用传输路径状态不太好的空时隙,能够对部分重发用分配质量良好的空时隙。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发控制装置,该重发控制装置是使用多个天线或多个副载波的传送系统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发控制装置具备重发帧生成单元,其根据从接收侧得到的与产生了错误或产生了错误的可能性高的发送数据中的时隙相关的信息,仅将应重发时隙不但填入到用于重发的帧内的应重发时隙部分中,而且还填入到无需重发的时隙中,来构成重发用帧;以及发送单元,其向接收侧发送该重发用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接收侧向发送侧通知表示所接收到的时隙的传输路径状况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应重发时隙的传输路径状态,以传输路径状态恶化的应重发时隙优先的方式将应重发时隙填入到重发用帧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在接收侧得到的每个时隙的信号对干扰成分之比,来判断所述时隙的传输路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在接收侧得到的每个时隙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来判断所述时隙的传输路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多个天线内的一部分天线或所述多个副载波内的一部分副载波,来重发所述重发用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传输路径状况以及应重发时隙向重发用帧的填入方法,来控制重发用帧的发送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应重发时隙的数量占据帧内的较多时隙的情况下,将该帧作为重发用帧直接进行重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发送侧向接收侧通知在重发时所使用的时隙和天线、或副载波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发控制装置还具备缓冲器,该缓冲器针对每个天线或每个副载波存储发送的时隙,在进行重发时从该缓冲器中读出应重发时隙来重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多个天线的传送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多个副载波的传送系统是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帧生成单元在重发帧中逐个地填入应重发时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帧生成单元复制应重发时隙,在重发帧的所有时隙中填入应重发时隙。
15.一种重发控制方法,该重发控制方法是使用多个天线或多个副载波的传送系统的重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重发控制方法中,根据从接收侧得到的与产生了错误或产生了错误的可能性高的发送数据中的时隙相关的信息,仅将应重发时隙不但填入到用于重发的帧内的应重发时隙部分中,而且还填入到无需重发的时隙中,来构成重发用帧,向接收侧发送该重发用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重发控制装置和重发控制方法。该重发控制装置是使用多个天线或多个副载波的传送系统的重发控制装置,在使用多个天线进行通信的系统中,将从天线1输出的时隙1和2、从天线2输出的时隙3和4构成为帧而进行发送。在接收侧,在每个时隙中检查有无错误。当在时隙1和4中存在错误时,从接收侧向发送侧通知在时隙1和4中存在错误的含义的信息。发送侧在由两个时隙构成的帧中填入时隙1和4,分别从天线1和2重发时隙1和4。由于在没有产生错误的时隙部分填入存在错误的时隙而向接收侧发送,所以不浪费重发帧中的时隙,能够进行高效的重发处理。
文档编号H04J11/00GK101091373SQ20048004474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椎崎耕太郎, 实川大介, 关宏之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