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081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设备,尤其与一种诸如交换机之类的数据交换 设备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诸如交换机之类的数据交换设备中需要有一种结构来实现对内部电路 板、电气元件等的支撑和保护,同时,这种结构还能够提供操作界面、用户 接口等。
图1是一种现有数据交换设备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这种数据交 换设备包括上盖2';底座l';主板6',主板6,固定安装在底座1' 上;多个模块板10',可以从数据交换设备的前后两侧插入该设备结构中; 风扇5'和电源模块9',均固定设置在数据交换设备的内部。
上述数据交换设备可以实现网络数据的交换,但是,这种数据交换设备 却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 端口密度较小,不能满足设备需要,不能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空间;
2. 电源和风扇固定设置,整体配置灵活度较差,不利于设备的维修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交换设备,所述数据交换设备能够尽 可能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的空间,提供高密度和灵活的网络接口,且能够提供 可插拔的风扇模块和可插拔的电源模块。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换设备, 包括底座、盖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一容纳空间的上盖、主板、 垂直所述主板固定在所述主板一端的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数据交换设备前端 的前面板,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底板和自所述底座底板两边向上平行延伸的两底座侧壁,所述主板平铺固定在所述底座底板上,所述背板将所述容纳空间 分隔成前部容纳空间和后部容纳空间,在所述前部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可拆卸 的前插框,所述前插框中形成有前后贯穿前插框框体的前插框插槽,所述前 插框悬空固定在所述前容纳空间的上部且两端分别紧固于两所述底座侧壁, 所述后容纳空间中固定设置有后插框,所述后插框形成有前后贯穿后插框框 体的后插框插槽,在所述前插框、所述后插框和所述背板的相同侧与所述底 座侧壁之间形成有风扇模块容纳槽,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多个电连接器,所述 多个电连接器分别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前插框插槽、所述后插框插槽以及所述 风扇模块容纳槽中的电子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在所述后插框的后端形成有两个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背板的多个螺钉孔,所述背板紧固在所 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前插框的下方并紧固在所述底座底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上盖的横截面为倒U形并包括上盖顶 板和自所述上盖顶板的侧边向下平行延伸的两上盖侧壁,两所述上盖侧壁分 别设置在两所述底座侧壁的外部,所述上盖侧壁和所述底座侧壁上均形成有 多个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前面板套设紧固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前 插框的前端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前面板和所述上盖一体形成,且所述 前面板套设紧固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前插框的前端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设置在所述风扇模块容纳槽中的电子模块 为一长条形风扇模块,在所述风扇模块的中部设置有风扇模块电连接器,所 述背板上向着所述开口的一侧上设置有背板电连接器,在所述风扇模块插入 所述风扇模块容纳槽中后所述风扇模块电连接器和所述背板电连接器电连 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前插框中形成有前后贯穿前插框框体 的两前插框插槽,所述后插框形成有前后贯穿后插框框体的上排两后插框插 槽和下排两后插框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设置在所述两前插框插槽中的电子模块为 两接口模块,设置在所述下排两后插框插槽中的电子模块为两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上排两后插框插槽中的电子模块为两接口模块,所述背板的前后两 侧分别设置有与各所述电源模块和各所述接口模块电连接的电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数据交换设备为交换机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 可以使主板上的连接器配置在2U高度达到最大,从而提高设备的端 口密度;
2. 在2U高度的设备中实现风扇模块的可插拔,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维 护性和设备的可靠性;以及
3. 将2U高度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设备配置的灵活性和集成性。


图1是一种现有数据交换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据交换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数据交换设备安装完毕后的前视立体图,其中没有 安装单板、接口模块板和电源模块。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数据交换设备安装完毕后的后视立体图,其中没有 安装单板、接口模块板和电源模块。
图4是将已经装配在一起的主板和背板安装在底座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5是主板和背板在底座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6是将前插框安装在底座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7是前插框在底座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8是将前面板安装在数据交换设备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9是前面板在数据交换设备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0是上盖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11是上盖在底座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模块的立体图。
图13是风扇模块在底座中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观察风扇模 块和底座的连接关系,隐藏了上盖、后插框和前插框。
图14是将电源模块、接口模块和风扇模块插入数据交换设备中的前视立体图。
图15是将电源模块、接口模块和风扇模块插入数据交换设备中的后视立 体图。
图16A是已经将电源模块、接口模块和风扇模块安装入数据交换设备中 后的前视立体图。
图16B是已经将电源模块、接口模块和风扇模块安装入数据交换设备中 后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A、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交换设备包括底座l、 上盖2、前插框3、后插框4、风扇模块5和前面板8。
底座l的横截面为U形,并包括底座底板ll和自底座底板ll两边向上 平行延伸的两底座侧壁12,两底座侧壁12上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附图中 未示出),这些通风孔的形状和排列位置与风扇模块5中风扇的形状和位置 相适应,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上盖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U形,上盖2盖在底座1上并与底座1共同形 成一容纳空间且上盖侧壁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附图中未示出),这些通风 孔的形状和排列位置与两底座侧壁12上的多个通风孔相适应。
前插框3可拆卸的设置在底架1的前部,且如图3A所示,前插框3中 形成有前后贯穿前插框框体的前插框插槽31,前插框插槽31的数量优选为 两个。
后插框4固定设置在底架1的后部,且如图3B所示,后插框4形成有 前后贯穿后插框框体的后插框插槽,优选的是,后插框4设置有上排两个后 插框插槽43和44以及下排两个后插框插槽41、 42。后插框4的两端可以通 过螺钉紧固在底座1的两侧壁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交换设备中,在前插框3、后插框4的相同侧与底 座侧壁12之间形成有风扇模块容纳槽51 (参见图2)。风扇模块容纳槽51 在数据交换设备的后端形成有供风扇模块5插入的开口。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交换设备还包括主板6和背板7。主板6和背板7预先装配在一起,且背板7垂直主板6固定在主板6 —端。 在后插框4的后端形成有两个安装支架45、 46,安装支架45、 46上形成有 用于安装背板7的多个螺钉孔。在将主板6和背板7安装在上盖2和底座1 所共同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后,主板6通过螺钉平铺紧固在底座底板11上,背 板7通过螺钉紧固在安装支架45、 46上。
背板7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前部容纳空间和后部容纳空间,前插框3 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前部容纳空间中,后插框4固定设置在后容纳空间中。 背板7的前侧设置有多个电连接器71、 72,背板7的后侧设置有多个电连接 器73、 74,以与前插框插槽31和32、与后插框插槽41、 42、 43和44以及 与风扇模块容纳槽51中设置的电子模块电连接,以向设置在前插框插槽、后 插框插槽和风扇容纳槽中的各电子模块供电。
在将主板6和背板7安装在底座1上之后,如图6和图7所示,再将前 插框3安装在底座1上。如图6所示,在前插框3的两端形成有螺钉孔33, 通过螺钉可以使前插框3的两端紧固于底座侧壁12,以使前插框3悬空固定 在所述后容纳空间的上部。
如图8和图9所示,前面板8套设紧固在底座1和前插框3的前端外部。 前面板8的边缘四周形成有翻边81,翻边81上形成有螺钉孔811,翻边81 包覆在底座1和前插框3的前端外部,并通过螺钉紧固在底座1和前插框3 的前端。前面板81中形成有通孔82和83,用于分别与前插框插槽31和32 相配合。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2的横截面也为U形,且包括 上盖顶板21和自上盖顶板21的侧边向下平行延伸的两上盖侧壁22,两上盖 侧壁22分别设置在两底座侧壁21的外部,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上盖侧壁 22和底座侧壁12紧固在一起,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进一步将上盖顶板21和前 插槽3紧固在一起。两上盖侧壁12上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前面板8和上盖2 —体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前面板8的三条侧边上均形成有翻边,以套设紧固在底座l 的前端外部。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数据交换设备的风扇模块5为长条形并包括一长 条形本体50、设置在长条形本体50上并沿着长条形本体50的纵向排列的多个风扇54、设置在长条形本体50中部的风扇模块电连接器52。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背板7的向着风扇模块容纳槽51开口的一侧上 设置有背板电连接器75,在将风扇模块5插入设置在风扇模块容纳槽51中 之后,风扇模块5中部设置的风扇模块电连接器52与背板7的背板电连接器 75相配合向以向风扇模块5供电。
请参见图14、图15、图16A和图16B,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电源模 块91、 92以及四个接口模块IO、 11、 12和13。
两个电源模块91 、92分别可拆卸插入设置在后插框4中位于下排的两个 后插框插槽41、 42中,并与设置在背板7后侧上的电连接器电连接。
接口模块10、 11分别可拆卸的插入设置在后插框4中位于上排的两个后 插框插槽43、 44中并与设置在背板7后侧上的电连接器电连接。接口模块 12、 13分别可拆卸的插入设置在前插框3中的两个前插框插槽31、 32中, 并与设置在背板7前侧上的连接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交换设备可以为2U高度的交换机,符号U表示尺度 为44.45mm的高度方向的增值,2U高度表示交换机的高度适合于在88.9mm 高度空间中安装。
在需要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时,可以方便的将风扇模块5、两个电源模 块91、 92以及四个接口模块10、 11、 12和13从各自的位置抽出,然后将前 面板8卸下,将上盖2卸下,然后将前插框3从底座1中拆下,最后将主板 6和背板7从后插框4和底座1上拆卸下来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 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数据交换设备,包括底座、盖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一容纳空间的上盖、主板、垂直所述主板固定在所述主板一端的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数据交换设备前端的前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底板和自所述底座底板两边向上平行延伸的两底座侧壁,所述主板平铺固定在所述底座底板上,所述背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前部容纳空间和后部容纳空间,在所述前部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可拆卸的前插框,所述前插框中形成有前后贯穿前插框框体的前插框插槽,所述前插框悬空固定在所述前容纳空间的上部且两端分别紧固于两所述底座侧壁,所述后容纳空间中固定设置有后插框,所述后插框形成有前后贯穿后插框框体的后插框插槽,在所述前插框、所述后插框和所述背板的相同侧与所述底座侧壁之间形成有风扇模块容纳槽,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多个电连接器,所述多个电连接器分别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前插框插槽、所述后插框插槽以及所述风扇模块容纳槽中的电子模块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插框的后端形成有两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背板的多个螺 钉孔,所述背板紧固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前插框的下方并 紧固在所述底座底板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横截面 为倒U形并包括上盖顶板和自所述上盖顶板的侧边向下平行延伸的两上盖侧 壁,两所述上盖侧壁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底座侧壁的外部,所述上盖侧壁和所 述底座侧壁上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套设紧 固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前插框的前端外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 上盖一体形成,且所述前面板套设紧固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前插框的前端外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风扇模 块容纳槽中的电子模块为一长条形风扇模块,在所述风扇模块的中部设置有 风扇模块电连接器,所述背板上向着所述开口的一侧上设置有背板电连接器,在所述风扇模块插入所述风扇模块容纳槽中后所述风扇模块电连接器和所述 背板电连接器电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插框中形成有前后贯穿前插框框体的两前插框插槽,所述后插框形成有前后贯穿后插框 框体的上排两后插框插槽和下排两后插框插槽。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两前插 框插槽中的电子模块为两接口模块,设置在所述下排两后插框插槽中的电子 模块为两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上排两后插框插槽中的电子模块为两接口模 块,所述背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各所述电源模块和各所述接口模块电 连接的电连接器。
9. 如权利要求l-8所述的任一种数据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 交换设备为交换机设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交换设备,包括底座、上盖、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主板、垂直主板的背板以及前面板,上盖和底座共同形成一容纳空间,背板将容纳空间分隔成前部容纳空间和后部容纳空间,在前部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可拆卸的前插框,前插框的两端分别紧固于两底座侧壁,后容纳空间中固定设置有后插框,在前插框、后插框和背板的相同侧与底座侧壁之间形成有风扇模块容纳槽,背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设置在前插框插槽、后插框插槽以及风扇模块容纳槽中的电子模块电连接的多个电连接器。所述数据交换设备能够充分利用设备内部的空间,提供高密度和灵活的网络接口,且能够提供可插拔的风扇模块和可插拔的电源模块。
文档编号H04L12/02GK201160307SQ200820005538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5日
发明者涛 江 申请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