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380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其多功能外围设备一类的成像装 置中的光学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通过利用光束在感光部件上进行扫描、使用调色剂显影由此 形成的静电潜像、以及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来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图 像。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配备有光学扫描装置,以利用光束在感光部件上进行扫描。光学 扫描装置包括发射光束的光源、通过偏转从光源发射的光束来使该光束在感光部件上扫描 的扫描单元(例如,多面镜或旋转多面镜,以下称为多面镜)、以及使利用多面镜扫描的光 束在感光部件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光学系统。对于成像光学系统、利用一个光学透镜或多个 组合光学透镜使扫描感光部件的光束的扫描速度稳定和使形成在感光部件上的光束的光 点形状均一。这些用于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透镜主要由树脂形成。与玻璃透镜相比,树脂透镜 具有在温度升高时更可能热膨胀的缺点。然而,用于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透镜需要具有特 殊的光学特性,因此光学透镜由易于成形为特殊形状的树脂形成。另外,与玻璃透镜相比, 在成本方面,树脂透镜能够被更廉价地构成。由于以上优点,树脂透镜更多地被用作成像光 学系统用光学透镜。在利用透镜支持部件调整光学透镜的安装位置,以便当光学透镜安装在光学扫描 装置中时利用光束扫描所需位置之后,该光学透镜通过诸如粘合剂或螺钉一类的固定部件 牢固地固定在透镜支撑部件上,以便廉价且精确地保持其位置(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 No. 3-182708)。然而,若光学透镜被牢固地固定,则产生下述问题。来自用于驱动多面镜的驱动设 备的热量使设在该多面镜附近的光学透镜的温度升高,由此该光学透镜热膨胀。若光学透 镜被牢固地固定在透镜支撑部件上,则出现了热膨胀受固定限制的一部分和热膨胀不受固 定限制的另一部分,从而扭曲光学透镜的形状并产生改变其光学特性的可能性。另外,若光 学透镜由粘合剂固定在透镜支撑部件上且由光学透镜的热膨胀生成的力变得大于限制部 的作用力,则存在光学透镜从透镜支撑部件剥离,以致改变该光学透镜的位置的可能性。面对此问题,考虑通过使光学透镜的线性膨胀系数与固定并支撑该光学透镜的透 镜支撑部件的线性膨胀系数一致,来使光学透镜的热膨胀量与透镜支撑部件的热膨胀量一 致。由此,即使光学透镜和透镜支撑部件的温度升高,因为两者热膨胀量之间的差异变小, 光学透镜也不太可能扭曲。然而,考虑到各部件的功能,使光学透镜的线性膨胀系数与透镜 支撑部件的线性膨胀系数完全一致非常困难。另外近年来,成像装置中旋转多面镜的转数 被设定得较高以便更快速地成像,因此与传统成像装置相比,成像过程中来自诸如转动该 旋转多面镜的马达一类的驱动设备的发热量变大。因此,即使光学透镜和透镜支撑部件由 线性膨胀系数彼此接近的材料形成,当温度升高时,两者热膨胀量之间的差异也变大,导致
4光学透镜扭曲。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光源,被构造用以发射光束;扫描 单元,被构造用以使来自光源的光束扫描到感光部件上;光学透镜,被构造用以把利用扫描 单元扫描的光束引导到感光部件上;以及透镜支撑单元,具有被构造用以固定光学透镜的 固定部,其中,透镜支撑单元包括能够移动的支撑部,该能够移动的支撑部被构造用以限制 光学透镜沿与光束在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和光学透镜的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移动、 用以限制光学透镜沿光轴方向的移动、以及用以沿光束在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 地支撑所述光学透镜。由以下参照附图对示范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表示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特 征和方面,且与以下说明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IA和IB是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示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示范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的剖视图。图3A是从光束的出射侧看光学透镜和透镜支撑部件的透视图。图3B是从光束的 入射侧看光学透镜和透镜支撑部件的透视图。图3C是从光学透镜的光轴方向看透镜支撑 部件的正视图。图4A是能够移动的支撑部的放大视图和当光学透镜被取下时的视图。图4B是从 光束的入射侧看能够移动的支撑部的放大视图。图5A至5C是表示设在多个光学透镜中的固定支撑部与能够移动的支撑部之间的 配置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不同示范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图IA是依据本发明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的剖视图。成像装置100包 括用于形成黄、品红、青和黑各色调色剂图像的四个成像单元101Y、101M、101C和101Bk。图IB是成像单元的放大视图。成像单元101Y、101M、101C和IOlBk分别包括感光 鼓102Y、102M、102C和102Bk和将该感光鼓102Y、102M、102C和102Bk充电至均一的背景电 位的充电设备103Y、103M、103C和103Bk。成像单元101Y、101M、IOlC和IOlBk还分别包括 使用调色剂对利用下述光学扫描装置105形成在感光鼓102Y、102M、102C和102Bk上的静 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设备104Y、104M、104C和104Bk。说明返回图1A。这四个成像单元101Y、101M、101C和IOlBk沿着下述中间转印带 的转动方向按照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101Y、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 101M、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IOlC和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IOlBk的顺
序配设。
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包括调色剂图像从各成像单元的感光鼓102Y、 102M、102C和102Bk初次转印于其上的中间转印带106。中间转印带106成形为环状,且在 一对带传送辊107和108之间伸展以沿图IA中的箭头方向转动。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 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上。初次转印辊109Y、109M、109C和109Bk配设在与各成像单 元的感光鼓102Y、102M、102C和102Bk(也称为感光鼓102)相对的位置,且中间转印带106 夹于其间。通过给这些初次转印辊109Y、109M、109C和109Bk施加预定的转印偏压,电场形 成在各感光鼓与初次转印辊109Y、109M、109C和109Bk之间。各感光鼓上的带有电荷的调 色剂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上。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6上的调色剂图像经由二次转印单元二次转印到记录 片材P (记录介质P)上。二次转印辊Iio与一个带传送辊108相对地被配设在二次转印位 置处,在记录片材P被插入相互压接的二次转印辊110与中间转印带106之间后,调色剂图 像从该中间转印带106转印。另一方面,记录片材P被从收容于成像装置100的柜体下部内的给纸盒111送入 该成像装置100中,更具体的,送至中间转印带106与二次转印辊110相接触的二次转印位置。在调色剂图像于二次转印位置转印后,记录片材P被输送给设在二次转印位置的 正上方的定影设备112。接着,记录片材P上的调色剂图像利用定影设备112加热并定影, 然后记录片材P经由排出辊113排出至设在成像装置100的柜体上部内的排纸托盘114。接着,将说明光学扫描装置105 (扫描器单元)。对感光鼓102进行曝光以在该感光 鼓102上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的光学扫描装置105配设在成像单元101Y、101M、 IOlC和IOlBk的下方。光学扫描装置105在设于各成像单元101Y、101M、101C和IOlBk内 的感光鼓102上形成静电潜像。图2是本示范实施例中的光学扫描装置105的剖视图。图 2是放大光学扫描装置105的一部分的视图。用于发射光束的光源安装于其内的光源单元 (未示出)、用于反射/偏转光束的多面镜201以及用于转动该多面镜201的驱动马达202 设在光学扫描装置105的光学箱200 (柜体)中。另外,还提供用于引导利用多面镜201偏 转扫描的光束至各成像单元的感光鼓102的反射镜203、204、205和206和具有预定光学特 性的光学透镜207、208、209和210。光学特性包括使光束在感光鼓102上以预定的光点形 状成像的特性或者修正扫描的光束在感光鼓102上的扫描速度至固定速度的特性。一些功 能被提供给光学透镜207和208 (209和210)。光学透镜208由透镜支撑部件211支撑。透 镜支撑部件211以形成图像的光束不受阻挡的方式将光学透镜支撑/固定于光学箱200的 内部。接着,将说明当在成像单元IOlM的感光鼓102M上形成静电潜像时光束的路径。将 不再重复说明光束至其它成像单元的感光鼓的路径,因为仅光路不同,而供光束通过的光 学透镜的特性相同。基于依据图像信息调制的品红色用图像信息从光源(例如,半导体激 光器)发射的光束经由被旋转的多面镜201偏转以扫描感光鼓。经扫描的光束通过光学透 镜209,然后经反射镜205反射。经反射的光束通过光学透镜210,然后经反射镜206反射 向透明板212。光束通过透明板212,之后到达感光鼓102M。如上所述,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引导光束至感光鼓102以在该感光鼓102上形成 静电潜像。为获得高质量的产品,有必要稳定光束的成像位置。由于各成像单元101Y、101M、IOlC和IOlBk具有相同的构造,表示调色剂颜色的明确说明Y、M、C和K在以下说明中将不 再重复,并将以共同的成像单元101来说明此示范实施例。然而如上所述,驱动马达202在多面镜被旋转驱动时产生热量,其热量使光学透 镜207、208、209和210的温度升高。因此,存在由于光学透镜的扭曲或者粘结部的剥离而 发生该光学透镜的姿势变化的问题。相反,本示范实施例中,通过按照以下方式支撑光学透镜207、208、209和210,以
上问题被解决。图3A至3C是说明本示范实施例中用于支撑光学透镜207、208、209和210的构造 的示意图。光学透镜208由透镜支撑部件211支撑(参见图2)。图3A是从光束的出射侧 看光学透镜208和透镜支撑部件211的透视图。图3B是从光束的入射侧看光学透镜208 和透镜支撑部件211的透视图。图3C是从光学透镜208的光轴方向看透镜支撑部件211 的正视图。图3A至3C中的X轴方向是光学透镜208的纵向,且指示光束进行扫描的方向 (主扫描方向,光束在光学透镜208上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指示光学透镜208的上述光 轴方向。Z轴指示与光学透镜208的纵向和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本示范实施例中将说 明光学透镜208和支撑该光学透镜208的透镜支撑部件211,但该透镜支撑部件211也可适 用于支撑光学透镜207、209和210的支撑部件。如图3A所示,在X轴方向上,透镜支撑部件211的长度比光学透镜208的长度长。 透镜支撑部件211具有固定和定位光学透镜208的固定支撑部301和可相对于该固定支撑 部301沿X轴方向移动地支撑光学透镜208的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光学透镜208利用 粘合剂或螺钉在固定支撑部301中固定在透镜支撑部件211上。光学透镜208还经由诸如 粘合剂或螺钉一类的固定方法固定在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上。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由 于下述构造而能够移动的。固定支撑部301固定并支撑光学透镜208在X轴方向的一端。 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支撑光学透镜在X轴方向的另一端(利用固定支撑部301支撑的那 端的相对端)。换句话说,相对于透镜支撑部件211,光学透镜在X轴方向的一端是固定端, 而另一端是自由端。如图3B和3C所示,透镜支撑部件211具有允许扫描的光束通过的光束通孔303。 另外,提供与光束通孔连接的开口 304。开口 304是提供用以装配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的 开口。参照图3A至3C和图4A和4B更详细地说明透镜支撑部件211和能够移动的支撑 部302。图4A是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的放大视图和当光学透镜208被取下时的视图。图 4B是从光束的入射侧看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时该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的放大视图。如 图3A至3C和图4A所示,透镜支撑部件211构建有基部305和从该基部305立起且基本垂 直于该基部305的立设部306。基部305是将要安装在光学箱200中的部分。立设部306 具有设于其内的光束通孔303。另外,在Y方向弯曲的弯曲部307被构造在立设部306上。 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装配在设于立设部306内的开口 304中,且被构造成可沿着开口 304 在X轴方向上(图3A、3B、4A和4B中的箭头A)滑动。如图4B所示,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 被构造成使其一部分(图4B中的部分B)与立设部306的背面接触,由此,该立设部306利 用紧固部C和其接触部紧固。更具体地,立设部306和弯曲部307利用与该立设部306接 触的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的平表面(如图4A所示)和在Y轴方向上与该弯曲部307接触的紧固部C紧固。由此,光学透镜208在Y轴方向上不与立设部306分离。当光学透镜208热膨胀时,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随着该光学透镜208的热膨胀 而沿X轴方向滑动远离固定支撑部301。相反,当光学透镜208随着光学透镜208的温度下 降而收缩时,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沿X轴方向滑向固定支撑部301。也就是说,能够移动 的支撑部302可依据光学透镜208的膨胀和收缩而移动。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的装配在 开口 304中的部分是利用允许该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在开口 304内滑动的力来装配的。如图4B所示,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具有在Z方向上从两侧紧固透镜支撑部件 211的弯曲部307的紧固部C(限制部)。换句话说,紧固部C被设置成使得由于振动或者在 光学透镜208收缩时,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在Z轴方向上不与透镜支撑部件211分离或 者移动。也就是说,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受到紧固部C限制。由此, 光束在Z方向上总是入射到光学透镜的预定位置上,因而光束的照射位置和感光部件上的 光点形状能够固定。顺便一提的是,紧固部C利用允许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沿X轴方向 滑动的力来紧固弯曲部307,而不在光学透镜上施加应力。如前已述,在依据本示范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装置中包括的透镜支撑部件211具有 固定和支撑光学透镜208的一端的固定支撑部301和能够移动的地支撑光学透镜208的另 一端的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通过采用这种构造,即便光学透镜由于多面镜201或其驱动 器的升温而热膨胀,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也依据光学透镜208的热膨胀沿光学透镜的纵 向朝离开固定支撑部301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被构造成使得光学透 镜208在光轴方向(图3A和3B中的Y轴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且光学透镜208在垂 直于光轴方向并垂直于光束扫描方向的方向(图3A至3C中的Z方向)上的移动也受到限 制。换句话说,能够移动的支撑部302允许光学透镜208仅在透镜的纵向(图3A至3C中 的X轴方向)上移动,且此移动基于透镜的热膨胀。由此,当光学透镜208热膨胀时,光学 透镜208在扫描方向上变形(膨胀)以限制该光学透镜208的弯曲,结果该光学透镜208 的扭曲减小。另外,由于采用光学透镜208被支撑而不粘结其整个底面的构造,因而使得在 光学透镜208热膨胀时该光学透镜208更难以与透镜支撑部件211分离。已在假设透镜支撑部件211是独立于光学扫描装置105的光学箱200 (柜体)的 部件的情况下对本示范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透镜支撑部件211和光学箱200也可被构 造成一体。另外,固定支撑部301可设在与光学透镜208的中央附近对应的位置处,能够移 动的支撑部302可设在光学透镜的纵向两端处。在本发明的第二示范实施例中,考虑当多个光学透镜设在多面镜201与感光鼓 102之间的光路上时在所述多个光学透镜内固定支撑部与能够移动的支撑部之间的配置关 系。第二示范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若多个光学透镜中的每个都利用第一示范实施例中的支 撑方法支撑,则各光学透镜的固定支撑部沿X轴方向设在同一侧。此情况下,光学透镜的能 够移动的支撑部沿X轴方向设在同一侧。以下将参照图5A至5C说明其构造。图5A是表示设在用于支撑光学透镜207的透镜支撑部件501内的第一固定支撑 部502和第一能够移动的支撑部503与设在支撑光学透镜208的透镜支撑部件504内的第 二固定支撑部505和第二能够移动的支撑部506之间的配置关系的视图。反射镜203如图 2所示本来设在光学透镜207与光学透镜208之间,然而在图5A中,多面镜201和光学透镜 207和208在平面中扩大以简化说明。这也适用于下述图5B和5C。
若光学透镜207和208依据第一示范实施例中的支撑方法支撑,如图5A所示,第 一固定支撑部502和第二固定支撑部505沿X轴方向设在同一侧上。在从光源激光器二极 管(LD)发出且利用多面镜201扫描的光束的行进方向上,例如第一固定支撑部502和第二 固定支撑部505设在右侧,而第一能够移动的支撑部503和第二能够移动的支撑部506设 在左侧。若反射镜位于光学透镜207与光学透镜208之间,则第一固定支撑部502设在通 过光学透镜207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的右侧。另一方面,第二固定支撑部505设在通过光学 透镜208的光束的行进方向的左侧。也就是说,当从多面镜201看时,第一固定支撑部502和第二固定支撑部505设在 光学透镜207或光学透镜208的光轴的同一侧。也就是说,第一固定支撑部502和第二固 定支撑部505设在包含光学透镜207或光学透镜208的光轴且垂直于X轴(扫描方向)的 表面的同一侧上。 利用此构造,即便光学透镜207 (第一光学透镜)和光学透镜208 (第二光学透镜) 热膨胀或收缩,两光学透镜的变形方向也相同,使得两光学透镜的光轴的移位能够减至最 小。由于光轴的移位被减至最小,光束的光路能够得以稳定,以致由于光学透镜的热膨胀导 致的图像质量降低能够减少。在多个感光鼓中的每个内都设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彩色成像装 置中,各光学透镜利用以上方法支撑。由此,当透镜收缩时,各颜色的倍率波动的方向也相 同,使得各颜色之间的相对颜色重合失调能够最小化。在与图IA所示的成像装置类似的相对扫描模式的光学扫描装置中,偏转扫描所 发射的两个光束。图5B表示第一光源LDl和第二光源LD2发射各自的光束且这两个光束 被一个多面镜201向两个相对方向偏转的构造。在此情况下,多面镜201、固定支撑部和能 够移动的支撑部如下所述配置。如图5B所示,在相对扫描模式的光学扫描装置中,两光束 由多面镜201向两个彼此相对的方向偏转。由此,两光束向两个彼此相对的方向扫描。支 撑允许第一光束从中通过的光学透镜207 (第一光学透镜)的透镜支撑部件507 (第一透镜 支撑部件)的固定支撑部508设在该第一光束的行进方向的左侧,而能够移动的支撑部509 设在其右侧。另一方面,支撑允许第二光束从中通过的光学透镜209 (第二光学透镜)的透 镜支撑部件510 (第二透镜支撑部件)的固定支撑部511设在该第二光束的行进方向的右 侧,而能够移动的支撑部512设在其左侧,其中第二光束被偏转扫描到第一光束的相对侧 上。若反射镜位于光学透镜207与光学透镜208之间以及光学透镜209与光学透镜210之 间,配置关系将与参照图5A所述的相同。因此,当透镜收缩或膨胀时,各颜色的倍率波动的 方向也相同,使得各颜色之间的相对颜色重合失调能够最小化。图5C表示通过使第一透镜压靠柜体的一部分来支撑该第一透镜,并利用第一实 施例的支撑结构来支撑第二透镜的构造。更具体的,如图5C所示,通过沿箭头方向以及垂 直于该箭头的方向给光学透镜207 (第一透镜)加压来支撑该光学透镜207。光学透镜207 可利用加压件例如弹簧等来加压,以使该光学透镜207沿透镜纵向的端部抵靠柜体的一部 分。光学透镜208 (第二透镜)利用依据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支撑方法来支撑。光学透镜207被设置成在光源LD发射的光束的光路上比光学透镜208更靠近多 面镜201。光束扫描光学透镜207的扫描宽度比光学透镜208的扫描宽度窄。因此,光学透 镜207在透镜的纵向尺寸上小于光学透镜208,且当光学透镜的温度发生波动时光学透镜
9207的纵向膨胀或收缩量较小。因此,即便利用弹簧一类的固定支撑方法,也足以支撑光学 透镜207,且能够满足成像所需的精度。然而,若弹簧的推力太强,则光学透镜207可能扭 曲,导致光学特性改变。另一方面,若弹簧的推力太弱,则当光学透镜膨胀或收缩时该光学 透镜可能偏离其应被设置的预定位置。因此,此支撑方法不推荐用于支撑热膨胀量大的透
^Ml O在图5C的构造中,当从多面镜201看时,透镜支撑部件514的抵接部513和固定 支撑部515设在光学透镜207或光学透镜208的光轴的同一侧上。因此,即便光学透镜207 和208热膨胀或收缩,两光学透镜的变形方向也相同,使得两光学透镜的光轴的移位能够 减至最小。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对于多个光学透镜,通过把光学透镜的固定端和自由 端的位置设定成沿光学透镜的纵向相对于光学透镜的光轴在同一方向,即便光学透镜热膨 胀或收缩,光学透镜之间的光轴的移位也能够减小。于是,由于光轴的移位导致的图像质量 下降能够减少。尽管已参照示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 开的示范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与最宽解释一致,以涵盖所有变形、等同的结构 和功能。
10
权利要求
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光源,被构造用以发射光束;扫描单元,被构造用以使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扫描到感光部件上;光学透镜,被构造用以把利用所述扫描单元扫描的所述光束引导到所述感光部件上;以及透镜支撑单元,具有被构造用以固定所述光学透镜的固定部,其中,所述透镜支撑单元包括能够移动的支撑部,所述能够移动的支撑部被构造用以限制所述光学透镜沿与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和所述光学透镜的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移动、用以限制所述光学透镜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以及用以沿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地支撑所述光学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光学透镜沿所述 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的一端,所述能够移动的支撑部支撑所述光学透镜沿所 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其中,所述透镜支撑单元包括被构造用以在 所述固定部中固定并支撑所述光学透镜的支撑部件,以及其中,所述能够移动的支撑部通过沿与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和所述 光学透镜的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所述方向紧固所述支撑部件,来限制所述光学透镜沿与 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和所述光学透镜的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所述方 向的移动,以及通过沿所述光轴方向紧固所述支撑部件,来限制所述光学透镜沿所述光轴 方向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二光学透镜,被构造用以由所述扫描单元扫描,且把与利用所述光学透镜引导的所 述光束同一的光束引导到所述感光部件上;以及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移动的支撑部的第二透镜支撑单元,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单元的固定 部被构造用以固定所述第二光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单元的能够移动的支撑部被构造 用以限制所述第二光学透镜沿与所述光束进入所述第二光学透镜时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 透镜上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和沿所述光 轴方向的移动、以及用以沿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地支撑所述第 二光学透镜,其中,所述透镜支撑单元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单元的所述固定部沿所述 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设在所述光学透镜的光轴的同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不同于发射所述光束的所述光源;第二光学透镜,被构造用以将从所述第二光源发射且利用所述扫描单元在与从所述光 源发射的所述光束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扫描的光束引导到与所述感光部件不同的第二感 光部件上;以及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移动的支撑部的第二透镜支撑单元,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单元的固定 部被构造用以固定所述第二光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单元的能够移动的支撑部被构造 用以限制所述第二光学透镜沿与所述光束进入所述第二光学透镜时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和沿所述光 轴方向的移动、以及用以沿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地支撑所述第 二光学透镜,其中,所述透镜支撑单元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透镜支撑单元的所述固定部沿所述 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设在所述光学透镜的光轴的同一侧上。
6. 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 光源,被构造用以发射光束;扫描单元,被构造用以把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导引到感光部件上; 光学透镜,被构造用以当所述扫描单元以扫描方式沿着所述光学透镜的长度从所述光 学透镜的一端至另一端移动所述光束时,把利用所述扫描单元扫描的所述光束引导到所述 感光部件上;以及透镜支撑部件,被构造用以支撑所述光学透镜, 其中,所述透镜支撑部件包括固定部和能够移动的部, 所述固定部被构造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光学透镜的所述一端,以及 所述能够移动的部被构造用以沿所述光束在所述光学透镜上的移动方向能够移动地 支撑所述光学透镜的所述另一端。
全文摘要
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包括光源,被构造用以发射光束;扫描单元,被构造用以偏转来自光源的光束以扫描感光部件;光学透镜,被构造用以把利用扫描单元扫描的光束引导到感光部件上;以及透镜支撑单元,具有被构造用以固定光学透镜的固定部,其中,透镜支撑单元包括能够移动的支撑部,该能够移动的支撑部被构造用以限制光学透镜沿与光束的扫描方向和光学透镜的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移动、用以限制光学透镜沿光轴方向的移动、以及用以沿扫描方向能够移动地支撑光学透镜。
文档编号H04N1/113GK101937130SQ20101022268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乙黑康明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