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获取装置和图像拍摄方法

文档序号:775514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获取装置和图像拍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变焦功能的图像获取装置和图像拍摄方法,该图像获取装置和图 像拍摄方法能够用于数码相机。
背景技术
过去,诸如数码相机之类的图像获取装置具有光学变焦功能,以使图像获取装置 能够对物体进行放大并拍摄物体。另外,还提出了能够对焦距分段并拍摄物体的数码相机。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 P2000-69345公开了具有变焦功能的相机。更具体地说,当 具有变焦功能的相机在自动变焦拍摄的模式下,如果在两个阶段没有按下释放钮,而按下 了变焦杆的广角键和/或远摄键,那么在焦距逐步变化时重复执行拍摄操作和记录操作。 因此,可以获得至少两个以不同视角拍摄的图像。但是,根据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 P2000-69345中公开的技术,用户必须在移动变 焦镜头时连续地执行拍摄过程。因此,增加了总处理时间和处理工作量。另外,在用户移动变焦镜头重复执行拍摄过程时,如果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那 么获得的图像内容会改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地以不同视角获得多个图像数据项的图 像获取装置和图像拍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拍摄设备,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对物体 进行成像;拍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对物体进行静态图像拍摄的图像获取装置;产生装置, 用于根据由拍摄控制装置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来产生图像修整数据;和记录控制装置,在 记录装置中记录由拍摄控制装置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和由产生装置获得的图像修整数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拍摄步骤,拾 取物体并获得图像拍摄数据;产生步骤,根据由拍摄步骤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来产生图像 修整数据;和记录步骤,把由拍摄步骤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和由产生步骤获得的图像修整 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能够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每个过程的程序,所述过 程包括拾取过程,用于对物体进行成像;拍摄控制过程,用于控制对物体进行静态图像拍摄 的图像拾取过程;产生过程,用于根据由拍摄控制过程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来产生图像修整数据;和记录控制过程,用于把由拍摄控制过程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和由产生过程获得 的图像修整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新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更全面地显现。但 是,应该理解,附图只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的定义。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方框图;图2示出了存储器9中存储的修整尺寸表;图3示出了在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帧20 ;图4示出了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显示位置被改变时 的状态;图5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操作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其它操作的流程图;图7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其它操作的流程图;图8A到8C示出了在连续变焦拍摄模式下通过执行拍摄过程而记录的图像;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操作的流程图;图10A到10F示出了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的至少一个连续变焦拍摄帧,其中 连续变焦拍摄帧由焦点表示;图11是说明修改后的数码相机实例的操作流程图;图12示出了对应所产生的组图像数据的图像;和图13A和13B示出了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的至少一个连续变焦拍摄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每个实施例中使用数码相机。A.第一实施例A-1.数码相机的配置图1是显示实现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数码相机1的电配置的方框图。数码相机1包括拍摄镜头2,镜头驱动单元3,快门/光圈4,电荷耦合器件(CXD) 5, 定时发生器(TG) 6,单元电路7,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8、存储器9、CPU 10、闪存11、图 像显示部分12、键入部分13、语音处理部分14,电子闪光驱动部分15、闪光灯发光部分16、 和卡接口(I/F)17。以可拆除方式插入数码相机1的主机身的卡槽(未示出)中的存储卡 18连接到卡I/F 17。镜头驱动单元3连接到包括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未示出)的拍摄镜头2。镜头 驱动单元3包括为在光轴方向驱动上述定焦镜头而配置的电机和为在光轴方向驱动上述 变焦镜头而配置的电机。另外,镜头驱动单元3还包括根据从CPU 10发送的控制信号,为 在光轴方向驱动定焦电机和变焦电机而分别配置的定焦电机驱动器和变焦电机驱动器。快门/光圈4包括未示出的驱动电路,未示出的驱动电路根据从CPU 10发送的控 制信号来操作快门/光圈。快门/光圈4起光圈和快门的作用。光圈表示为控制通过拍摄镜头2进入的光量而配置的机构。快门表示为控制(XD5被光线照射的时间长度而配置的机构。CCD 5被光线照射的时间长度根据打开和关闭快 门的速度(快门速度)而发生改变。根据光圈和快门速度可以确定曝光。CXD 5将通过拍摄镜头2和快门/光圈4投射过来的物体图像的光线转换成电信 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单元电路7作为成像信号。另外,CCD 5根据具有由TG 6产生的预 定义频率的定时信号进行操作。单元电路7连接到TG 6。单元电路7包括为对从CXD 5发送的成像信号执行双相关取样并且保持成像信号 而配置的双相关取样(⑶S)电路,为对被取样的成像信号执行自动增益控制而配置的自动 增益控制(AGC)电路,和为将已经经过自动增益控制的模拟成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配 置的模数(A/D)转换器。从CCD 5发送的成像信号通过单元电路7作为数字信号被发送到 CPU 10。CPU 10是控制数码相机每个部分的单芯片微计算机,它具有对从单元电路7发送 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像素内插、灰度校正、亮度色差信号产生、白平衡处理、曝光校 正等)和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或解压缩(根据联合拍摄专家组(JPEG)系统和/或运 动图像专家组(MPEG)系统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或解压缩)的功能。用DRAM 8作为CPU 10的工作存储器,以及为临时保存由CXD 5成像后发送到CPU 10的图像数据而配置的缓存器。闪存11和存储卡18是保存有关例如由CXD 5拾取的图像的数据的记录介质。另 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只利用闪存11执行图像数据的写操作(记录)。但是,用户可以通过 操作键入部分13选择在闪存11或存储卡18上记录图像数据。闪存11和存储卡18作为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图像显示部分12包括彩色液晶显示屏(IXD)及其驱动电路。在拍摄待机状态,图 像显示部分12显示由CCD 5拍到的物体图像作为取景图像。当播放记录的图像时,从为存 储图像数据而提供的闪存11和/或存储卡18读取记录的图像并且进行解压缩,以使图像 显示部分12产生解压缩的记录图像。图像显示部分12对应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键入部分13包括快门按钮、连续变焦拍摄键、十字键、设置键等多个操作键,并且 向CPU 10发送与由用户执行的键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键入部分13作为本发明的指示装 置、选择装置、改变装置、规格装置和开关装置。语音处理部分14包括内部麦克风、放大器、A/D转换器、数模(D/A)转换器、放大 器、内部扬声器等。当带语音的图像被拍成片子时,发送到内部麦克风的语音被转换成数字 信号并发送到CPU 10。CPU 10将所发送的语音数据依次保存到缓存器(DRAM 8),并且将语 音数据和CCD 5拍到的图像数据保存到闪存11和/或存储卡18。另外,当播放带有语音的图像时,语音处理部分14根据每个图像数据项所附的语 音数据从内部扬声器发出语音。电子闪光驱动部分15根据从CPU 10发送的控制信号来驱动闪光灯发光部分16, 以使闪光灯发光部分16的闪光灯闪光。CPU 10根据从CCD 5或测量电路(未示出)发送 的信号来确定要拍摄的景物是否太暗。如果CPUlO确定要拍摄的景物太暗而又应该拍摄 (当按下快门按钮),那么CPU 10向电子闪光驱动部分15发送控制信号。A-2.数码相机各部件的功能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数码相机1的各部件的功能。当用户操作键入部分13 来接通数码相机1的电源时,CPU 10使CXD 5开始拍摄物体图像,对由CXD 5拍摄的物体图像有关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在缓存器(DRAM 8)中存储图像数据,并且开始执行所谓取 景图像显示,以便在图像显示部分12 (显示控制装置)上产生与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对应的 图像(这里,“产生”与“显示”具有相同含义)。此时,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还产生指示聚 焦的聚焦帧。在取景图像显示被启动之后,CPU 10确定用户是否对与通过进行静态图像拍摄所 记录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进行了设置该图像的尺寸的操作。如果确定用户执行了图像数 据尺寸设置操作,那么CPU 10设置由用户(设置装置)所设置的图像数据尺寸。在执行完取景图像显示后,CPU 10确定是否选择了连续变焦拍摄模式。通过进行 上述确定,CPU 10确定是否发送了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对应于用户对键入部分13的连续 变焦拍摄键的操作。如果发送了操作信号,那么CPU 10确定选择了连续变焦拍摄模式。如果确定选择了连续变焦拍摄模式,那么CPU 10确定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是否 为680*480个点(像素)(确定单元)的尺寸。如果确定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是680*480个 点(像素)的尺寸,CPU 10则返回正常的静态图像拍摄模式。这是因为当为大小为680*480 个点(像素)的图像数据进行修整后,所获得的图像尺寸明显变小并且质量很差。如果CPU 10确定设置的图像尺寸不是680*480个点(像素)的大小,那么CPU 10 从存储器9中存储的修整尺寸表中获得有关表示从当前设置尺寸的图像修整的图像范围 的连续变焦拍摄帧的变焦倍率信息(帧信息获取装置)。图2示出了存储器9中存储的修整尺寸表的详细内容。如图2所示,如果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是3072*2304个点(像素)的尺寸,那么要 修整的图像大小变成2048*1536个点(像素)或1600*1200个点(像素)的尺寸,并且连 续变焦拍摄帧的变焦倍率分别变成1. 5倍或1. 92倍。另外,当设置的图像大小是2560*1920个点(像素)的尺寸时,要修整的图像大小 则变成1600*1200个点(像素)或1280*960个点(像素)的尺寸,并且连续变焦拍摄帧的 变焦倍率分别变成1. 6倍或2. 0倍。另外,当设置的图像大小是2048*1536个点(像素)的尺寸时,要修整的图像大小 则变成1280*960个点(像素)或1024*768个点(像素)的尺寸,并且连续变焦拍摄帧的 变焦倍率分别变成1. 6倍或2. 0倍。另外,当设置的图像大小是1600*1200个点(像素)的尺寸时,要修整的图像大小 则变成1024*768个点(像素)或640*480个点(像素)的尺寸,并且连续变焦拍摄帧的变 焦倍率分别变成1. 56倍或2. 5倍。这里,针对与被获取的图像的尺寸对应的每个大和小修整图像来确定尺寸和变焦 倍率,以便根据有关被拍摄的图像的数据来产生两个被修整的图像。存储器9作为本发明 的对应表记录装置。另外,在获得连续变焦拍摄帧的变焦倍率信息后,CPU 10根据从存储器9获得的 变焦倍率信息和存储器9 (显示控制装置)的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产生 连续变焦拍摄帧的位置)信息来使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当根据获得的变焦倍率信息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时,所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帧的 视角对应于为当前被拍摄图像的视角获得的变焦倍率信息。例如,在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 是3072*2304个点(像素)的尺寸时,则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以使其视角针对被拍摄图像的视角对应于1. 5倍或1. 92倍的变焦倍率。此外,当根据存储器9的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产生连续变焦 拍摄帧时,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的显示位置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其中显示位置对应于修 整位置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此时,首先,把用于在图像显示部分12的中心部 分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的修整位置信息记录到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但是,如后面要描述的, 当修整位置被改变时,把有关改变的修整位置的信息记录在修整位置记录区域。另外,此 时,在连续变焦拍摄帧的中心部分产生聚焦帧。这是因为通过进行后面将要描述的自动对 焦(AF)过程对连续变焦拍摄帧的中心部分进行自动对焦。图3示出了当仍未改变修整位置时在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帧。如图3所示,产生一幅由CXD 5拍摄的小女孩(物体)的图像,连续变焦拍摄帧 20a和连续变焦拍摄帧20b。在被获取图像(取景图像)的中心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a 和20b。此外,例如,如果设置的图像大小为3072*2304个点(像素)的尺寸,产生连续变焦 拍摄帧20a,使得其视角对应于1. 5倍的变焦倍率,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b,使得其视角对 应于1.92倍的变焦倍率。此外,CPU 10确定用户是否操作了设置键。根据是否从键入部分13发送了与设 置键操作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来进行确定。如果发送了操作信号,那么CPU 10确定用户 操作了设置键。在确定用户操作了设置键后,CPU 10确定当前是否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下文 中,连续变焦拍摄帧20a和连续变焦拍摄帧20b被统称为连续变焦拍摄帧20)。如果确定当 前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CPU 10则停止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如果确定当前未产生 连续变焦拍摄帧20,CPU 10则根据从存储器9获得的变焦倍率信息和存储器9的修整位置 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此外,CPU 10确定在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时是否操作了十字键。根据是否从 键入部分13发送了操作信号来进行上述确定,其中操作信号对应于十字键操作。如果确定 发送了操作信号,那么CPU 10确定操作了十字键。如果确定在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时操作了十字键,那么CPU 10根据用户执行 的十字键操作计算新的修整位置,把有关新修整位置的信息记录到修整位置记录区域(最 后的存储器),并且使图像显示部分12在与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对应的显示位置产生连续 变焦拍摄帧20。由于记录了修整位置信息,因此当在连续变焦拍摄模式下进行拍摄时,通过 选择连续变焦拍摄模式,在上次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位置再次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 20。适用于记录修整位置信息的上述功能对应于本发明的修整位置记录控制单元。图4示出了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显示位置,其中根据用户执行的十字键操作 来更新显示位置。例如,当显示图像时如果用户一直按下由十字键的标记“丨”表示的预定部分,如 在显示位置(A)(当在中心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时),在逐渐向上移动连续变焦拍摄帧 20的显示位置。当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上边缘到达图像显示部分12的上端时,如显示位 置(B)所示所示,停止移动。也就是说,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不在高于图像显示部分12上端 的位置上显示。当显示图像时,如果用户一直按下由十字键的标记“一”表示的预定部分, 如在显示位置(A)所示,逐渐向左移动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显示位置。当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左边缘到达图像显示部分12的左端时,如显示位置(C)所示,停止移动。也就是说,连 续变焦拍摄帧20不在超过图像显示部分12左端的位置上显示。此外,相反,当显示图像时,如果用户一直按下十字键的标记“丨”表示的预定部 分,如在显示位置(A)所示,逐渐向下移动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显示位置。当连续变焦拍 摄帧20的下边缘到达图像显示部分12的下端时,如显示位置(D)所示,停止移动。此外, 当显示图像时,如果用户一直按下十字键的标记“一”表示的预定部分,如在显示位置(A) 所示,逐渐向右移动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显示位置。当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右边缘到达 图像显示部分12的右端时,如显示位置(B)所示,停止移动。这样,CPU 10根据由用户执行的十字键操作来更新所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并且 使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因此,用户能够向期望的位置移动连续变焦拍 摄帧20的显示位置。这样,用户可以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适合于用户想修整的区域。此 外,根据十字键操作,连续变焦拍摄帧20a和连续变焦拍摄帧20b作为单片移动。此外,CPU 10确定是否按下了快门按钮。根据是否发送了与按下键入部分13的 快门按钮对应的操作信号来进行上述确定。如果确定按下了快门按钮,那么CPU 10执行AF过程。此时,连续变焦拍摄帧20 的中心部分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控制装置)。也就是说,驱动焦点镜头,以使连续变焦拍摄 帧20的中心部分清晰(对焦)。这是因为能够期望落在连续变焦拍摄帧20内的图像会对 应用户想要拍摄的物体。在执行AF过程之后,CPU 10开始静态图像拍摄过程(拍摄控制装置)并且对通 过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图像拍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即,稀疏处理等,以 便得到当前设置尺寸的图像,然后将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存器中。此外,CPU 10读取存储器9中存储的修整位置信息和对应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的 修整尺寸图像信息(尺寸获取装置和修整位置获取装置),从缓存器存储的图像拍摄数据 中选择落入与所读取的修整位置信息和修整图像尺寸信息对应的区域内的图像数据,并且 将选择的图像数据复制到缓存器中(下文中,将复制的图像数据称作为图像修整数据)。此 夕卜,CPU 10可以对复制的图像修整数据进行像素内插处理,以便获得当前设置尺寸的图像, 并且把图像修整数据存储在缓存器中。上述从图像拍摄数据产生图像修整数据的功能对应 于本发明的产生单元。此外,CPU 10使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对应于缓存中存储的两个图像的图像拍摄 数据和图像修整数据作为浏览显示图像(拍摄浏览显示控制装置)。为了产生上述浏览显 示图像,可以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一个接一个地产生与所记录的图像数据对应的三个图像。 此外,可以在用户操作键入部分13时改变所产生的图像数据。然后,CPU 10压缩缓存器中存储的图像拍摄数据和图像修整数据,并且把压缩数 据存储在闪存11中(记录控制装置)。存储器9存储CPU 10控制数码相机1的各个部分所需的程序,和控制各个部分所 需的数据(尺寸修整表等)。CPU 10通过根据上述程序进行处理可以作为本发明的图像获 取装置。存储器9作为本发明的记录单元。以使数码相机即使在选择连续变焦拍摄模式下数码相机1不能执行电子变焦时 也可以通过光学系统拉进物体的方式来设置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1。
9
A-3.数码相机1的操作参考图5到7的流程图描述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1的操作。首先,用户操作键入部分13接通数码相机1的电源。然后,CXD 5开始拍摄物体 的图像,并且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这里,“产生”和“显示”具有相同的含义。下文中,即 使在说明书中使用“产生”,它也表示“显示”的含义)拍摄到的物体图像。也就是说,开始 取景图像的显示(步骤Si)。此时,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也产生显示焦点的对焦帧。接下来,确定用户是否选择了连续变焦拍摄模式(步骤S2)。根据是否从键入部分 13向CPU 10发送了操作信号来进行上述确定,其中操作信号对应于连续变焦拍摄键操作。如果确定在步骤S2没有选择连续变焦拍摄模式,流程则进行到步骤S3,确定是否 按下了快门。如果在步骤S3确定没有按下快门,则确定用户是否执行了图像尺寸设置操作。根 据是否从键入部分13发送了操作信号来进行上述确定,其中操作信号对应于图像尺寸设 置操作。如果发送了操作信号,则确定执行了设置操作。如果确定在步骤S4执行了图像尺寸设置操作,流程饿进入S5,以便根据所述设置 操作来执行图像尺寸设置。然后,流程返回步骤S2。如果在步骤S4确定未执行图像尺寸设 置操作,流程则返回步骤S2。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确定按下了快门按钮,流程则进入步骤S6,以便执行AF 处理和静态图像拍摄处理,并且在闪存11中存储由此获得的图像数据。此时,如果进行了 设置以致执行浏览显示,则在把通过静态图像拍摄处理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在闪存之前 11,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通过执行拍摄处理而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浏览显示图像。然后,在闪存11中存储图像数据并且流程返回步骤Si。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确定选择了连续变焦拍摄模式,流程则进入图6所示的 步骤S7,以便确定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是否符合680*480个点(像素)。如果确定当前设 置的图像大小符合680*480个点(像素),数码相机1则返回正常的静态图像拍摄模式,即, 步骤S2。如果确定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不符合680*480个点(像素),流程则进入到步骤 S8。这是因为当设置的图像大小符合680*480个点(像素)时执行修整,所获得的图像在 尺寸上明显变小并且质量很差。当流程进入步骤S8时,根据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从存储器9中存储的修整尺寸表 获得有关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帧的变焦倍率的信息。在此,在当前设 置的图像大小对应于3072*2304个点(像素)时,所获得的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 可以是1.5倍和1.92倍。接下来,在步骤S9,根据获得的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的信息和存储 器9的修整位置记录区域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 20。首先,把用于在图像显示部分12的中心部分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的修整位置信息记录 到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但是,如后面描述的那样,当改变修整位置时,那么,把有关改变的修 整位置的信息记录在修整位置记录区域。图3显示了在修整位置仍未被改变时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 帧20。在此,由于所获得的变焦倍率信息表明了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为1. 5倍和 1. 92倍,因此产生图3中所示的连续变焦拍摄帧20a,以使其尺寸符合对被拍摄图像的视角为1. 5倍变焦倍率的视角。此外,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b,以使其尺寸符合对被拍摄图像 的视角为1. 92倍变焦倍率的视角。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后,在步骤S10确定用户是否操作 了设置键。通过确定是否从键入部分13发送了与设置键操作的操作信号来进行上述确定。如果在步骤S10确定操作了设置键,则在步骤S11确定当前是否产生连续变焦拍 摄帧20。如果在步骤S11确定未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12,以便根据 获得的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的信息和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 信息来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然后该过程进入到步骤S14。如果在步骤S11确定产生了 连续变焦拍摄帧20,那么流程进入到步骤S13,停止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然后该过程进 入步骤S14。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确定没有操作设置键,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14。当流程进入到步骤S14后,确定用户是否操作了十字键。通过确定是否从键入部 分13发送了与十字键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来进行上述确定。如果在步骤S14确定操作了十字键,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15,以确定当前是否产生 连续变焦拍摄帧20。如果确定产生了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16,以便根 据十字键的操作来计算新的修整位置,并记录所计算的修整位置的有关信息(最后的存储 器)。也就是说,更新记录到修整位置记录区的修整位置信息。接着,根据获得的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的信息和修整位置记录区 域上记录的新修整位置信息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和聚焦帧,然后 流程进入到步骤S18。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确定没有操作十字键,并且如果在步骤S15未产生连续 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18。当流程进入到S18后,确定用户是否按下了快门按钮。根据是否从键入部分13发 送了与按下快门按钮对应的操作信号拉进行上述确定。如果在步骤S18确定未按下快门按钮,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19,以便确定用户是否 执行了图像尺寸设置操作。如果在步骤S19确定执行了图像尺寸设置操作,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20,以便确定 当前是否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如果在步骤S20确定未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21,以便根据 用户执行的设置操作来执行图像尺寸设置。然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7。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9确定没有执行图像尺寸设置操作并且如果在步骤S20 确定当前产生了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在进入到步骤S1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8确定按下了快门按钮,流程则进行到如图7所示的步骤 S22,以便执行AF处理。此时,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中心部分(焦点)自动对焦。这里,使 用对比度检测系统作为用于执行AF处理的系统。因此,聚焦镜头移动到在连续变焦拍摄帧 20中心部分的图像对比度变得最坚实的预定位置。在执行完AF过程后,在步骤S23对物体进行静态图像拍摄过程,并且为大小为 3072*2304个点(像素)的图像数据(图像拍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其中通过拍摄过程获得图像数据。也就是说,对图像数据执行包括简单稀疏、内插稀疏等的稀疏处理,以便图 像数据的大小适合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然后,在缓存器中存储图像数据。也就是说,在当 前设置的图像大小对应于3072*2304个点(像素)时,则不执行稀疏处理。这里,如图3所 示,当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物体图像、连续变焦拍摄帧20、和焦点帧时,用户按下快门 按钮并且执行静态图像拍摄过程。接着,在步骤S24,从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产生图像修整数据。更具体地说,读取修 整位置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和与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对应的图像修整大小,利 用所读取的修整位置和修整图像大小来规定缓存器中存储的、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修整的 图像范围,复制与规定范围对应的图像数据并且保存在缓存器中。这里,可以为复制的图像 数据执行像素内插处理,以使从复制的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大小与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一 致。然后,可以在缓存器中保存复制的图像数据。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在通过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图像拍摄数据的图像的情 况下,复制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a(以下称作图像数据a)中所示图像的数据和连续变焦 拍摄帧20b(以下称作图像数据b)中所示图像的数据,并存储在缓存器中。此外,当执行 像素内插过程时,为了获得尺寸与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一致的图像时,为复制的图像数据a 和图像数据b执行像素内插过程。然后,在缓存器中存储复制的图像数据a和图像数据b。 由于图像大小被设置为3072*2304个点(像素)的大小,因此执行像素内插过程,以便获得 3072*2304个点(像素)的图像尺寸。无论是否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都要产生图像修 整数据。接下来,确定是否在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将存储的图像数据作为浏览显示图像, 即,与两个图像(复制的图像数据a和图像数据b)对应的图像拍摄数据和图像修整数据。 根据是否预先,例如,在设置模式等中,进行了设置来进行上述确定,以便执行浏览显示。如果在步骤S25确定执行浏览显示,那么在步骤S26,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与 图像拍摄数据对应的图像和与图像修整数据对应的两个图像,其中图像拍摄数据和图像修 整数据保存在缓存器中,然后流程进入到步骤S27。为了产生上述数据,可以在预定时间周 期内一个接一个地产生与所记录的图像数据对应的三个图像。此外,所产生的图像数据可 以在用户操作键入部分13时改变,或者可以在同一时间产生与上述数据对应的三个图像。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5确定不执行浏览显示,那么流程进入到步骤S27。当流程进入到步骤S27后,压缩与缓存器中存储的两个图像对应的图像拍摄数据 和图像修整数据,并存储在闪存11中。图8A到8C各示出了与闪存11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图8A示出了与 通过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图8B示出了与通过修整过程产生的 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以及图8C也示出了与通过修整过程产生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与图8B 所示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与连续变焦拍摄帧20a中所示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此外,与 图8C所示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与连续变焦拍摄帧20b中所示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此外,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对应于如上所述的3072*2304个点(像素)。因此,在 图像数据对应于图8B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确定该视角,以便可以参考与图像拍摄数据相 对应的图像的视角,获得1.5倍的变焦倍率。就是说,有关图8B中所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是与 2048*1536个点(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此外,在有关图8C所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确定该视角,以便参考与图像拍摄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视角,获得1. 92倍的变焦倍率。 就是说,有关图8C中所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是与1600*1200个点(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当把图3和图8A到8C进行比较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图3的整个图像对应于图8A 的图像,图3中所示的连续变焦拍摄帧20a的图像对应于图8B的图像,而图3中所示的连 续变焦拍摄帧20b的图像对应于图8C的图像。也就是说,通过执行单个拍摄操作就能够获 得有关具有不同变焦倍率(视角)的三幅图像的数据。当在闪存11中存储了图像拍摄数据之后,在步骤S28开始图像操作,以便即使不 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a,也只产生物体的取景图像和对焦帧。然后,如图6所示,流程返回 到步骤SlO。这样,在连续变焦拍摄模式中,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并通过操作十字键对其 进行调整,以便连续变焦拍摄帧20围绕用户想拍摄的物体。当用户按下快门按钮后,执行 静态图像的拍摄过程,从通过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来产生与连续变焦拍摄帧 20a中所示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和与连续变焦拍摄帧20b中所示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 据。此外,在闪存11中存储通过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和与通过修整过程获 得的两个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A-4 优点这样,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因此,用户 能够识别要通过执行修整过程剪切的图像范围。此外,通过操作十字键可以调整代表为修整而产生的图像大小的连续变焦拍摄帧 20中所示的修整位置。因此,可以调整连续变焦拍摄帧20,以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与用户 想拉近的物体匹配。因此,可以获得变焦图像。此外,当执行静态图像拍摄过程时,从通过执行修整过程的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 数据产生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中所示的图像的数据,并且在闪存11中存储通过拍摄过 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和所产生的图像数据。因此,一次能够获得具有不同倍率(视角)的多 张图像。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只有当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时才 能够改变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中所示的修整位置。但是,可以配置成即使不在图像显示部分 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也可以改变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中所示的修整位置。此外,如图13B所示,即使将连续变焦拍摄帧20a和20b配置成作为单个帧移动, 也可以独立地移动连续变焦拍摄帧20a和20b中的每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两个焦点。B.第二实施例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中心对应于焦点。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 根据焦点位置来确定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位置。B-1.数码相机1的操作根据第二实施例,也是利用具有与图1所示相同配置的数码相机1获得本发明的 图像获取装置。以下,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1的操作。在第二实施例中,不再描述数码相机1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操作。第二实施例 的数码相机1执行图9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操作来代替图6所示的操作。
首先,如果确定选择了连续变焦拍摄模式(图5中所示步骤S2,象字母Y的分叉), 流程进入如图9所示的步骤S51,以便对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中所示的焦点(位置)和修整 位置进行初始设置。根据上述初始设置,在所获取图像的中心提供焦点,并且在存储器9的 修整位置记录区域记录有关修整位置的信息,其中确定修整位置,以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 对应于所获取图像的中心。此时,焦点和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中心在同一位置。接着,在步骤S52,确定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是否对应于640*480个点(像素)。如果在步骤S52确定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对应于640*480个点(像素),数码相 机1则返回正常的静态图像拍摄模式,即,步骤S2。如果确定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等于 640*480个点(像素),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53。当流程进入到步骤S53时,根据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从存储器9中存储的修整尺 寸表来获得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的信息。接下来,在步骤S54,根据获得的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的信息和存 储器9的修整位置记录区域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 帧20。接下来,在步骤S55确定用户是否操作了设置键。如果在步骤S55确定用户操作了设置键,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56,以便确定当前是 否产生了连续变焦拍摄帧20。如果在步骤S56确定未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57,以便根据 获得的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的信息和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 信息来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然后,流程进入到步骤S59。如果在步骤S56确定产生了 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步骤S58,以便停止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然后进入步骤 S59。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5确定用户未操作设置键,那么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59。当流程进入步骤S59时,确定用户是否操作了十字键。如果在步骤S59确定未操作十字键,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65。如果确定操作了十字 键,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60,以便根据用户执行的十字键操作来指定新焦点。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在步骤S51将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的图像中心指定为新焦点。当用户操作十字 键上用标记“一”表示的部分时,指定的焦点向右移动。当用户操作十字键上用标记“一”表 示的部分时,指定的焦点向左移动。此外,当用户操作十字键上用标记“丨”表示的部分时, 指定的焦点向上移动。而当用户操作十字键上用标记“丨”表示的部分时,指定的焦点向下 移动。在步骤S60指定焦点后,流程进入到步骤S61,以便根据指定的焦点来计算连续变 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并将有关计算出的修整位置的信息记录到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也 就是说,更新修整位置记录区域上记录的修整位置信息。根据焦点位置更新修整位置的上 述功能对应于本发明的改变单元。这里,根据指定焦点确定的修整位置表示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其中在 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中心对应指定的焦点。但是,当由于指定的焦点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位置落在由所获取图像的视角 定义的范围之外,则重新计算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以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落在
14由所获取图像的视角定义的范围之内。例如,如果由于图IOA所示的焦点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上部落在由所拍摄图像 的视角定义的范围之外,则如图IOB所示,连续变焦拍摄帧20向下移动与所述上部在范围 之外的相同的量,并且记录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信息。对焦帧21表示当前 使用的焦点。此外,如果由于图IOC所示的焦点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右部落在由所拍摄图像 的视角定义的范围之外,那么如图IOD所示,连续变焦拍摄帧20向左移动与所述右部在范 围之外的相同的量,并且记录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的信息。此外,如果由于图IOE所示的焦点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左部和下部落在由所拍 摄图像的视角定义的范围之外,那么如图IOF所示,连续变焦拍摄帧20向右和向上移动与 所述左部和下部在范围之外的相同的量,并且记录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的 fn息ο当在步骤S61更新根据指定焦点确定的有关修整位置的记录信息时,流程进入到 步骤S62,以便确定当前是否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如果在步骤S62确定产生了连续变焦拍摄帧20,那么流程进入到步骤S63,以便根 据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变焦倍率的信息,已经在步骤S53获得的变焦倍率信息和修整 位置记录区域记录的新修整位置记录信息,在图像显示部分12上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 此外,在步骤S60指定的焦点产生对焦帧21。然后,流程进入到步骤S65。相反,如果在步骤S62确定未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64,以 便根据在步骤S60指定的焦点来产生对焦帧21,然后流程进入到步骤S65。当流程进入到步骤S65后,确定用户是否按下了快门按钮。如果确定未按下快门 按钮,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66,以便确定用户是否执行了图像尺寸设置操作。如果在步骤S66确定进行了图像尺寸设置,那么流程进入到步骤S67,以便确定当 前是否产生了连续变焦拍摄帧20。如果在步骤S67确定未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那么流程进入到步骤S68,以便根 据用户执行的设置操作来进行图像尺寸设置。然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52。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6确定用户未执行图像尺寸设置操作,并且如果在步骤 S67确定当前产生了连续变焦拍摄帧20,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55。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4确定按下了快门按钮,那么流程则进入到步骤S21。由 于此后执行的处理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不再提供相应的描述。图7所示在步骤S26 中存储图像拍摄数据和图像修整数据,并且在步骤S27开始只产生物体的取景图像和对焦 帧。然后,如图9所示流程返回到步骤S55。B-2.优点这样,根据第二实施例,根据焦点来确定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因此,可 以将用户想要拍摄的物体调入焦距内并且获得多个具有不同倍率(视角)的正确对焦的图像。此外,如果由于指定的焦点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位置落在由所获取图像的视角 定义的范围之外,则调整连续变焦拍摄帧20的修整位置,以使连续变焦拍摄帧20落在由所 获取图像的视角定义的范围之内。因此,可以获得有关没有空白空间(未显示物体的区域)的精细修整图像的数据。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但也可以只产生对焦帧21。S卩,可 以不产生连续变焦拍摄帧20。C.实例修改可以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做如下修改。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把通过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每个图像数据和从通过 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修整数据作为一个图像数据项来进行记录。 但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根据通过静态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和所产生的图 像修整数据来产生单个组图像数据项。然后记录单个组图像数据项。参考图11所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第三实施例。首先,在设置模式,用户通过操作 键入部分13选择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然后,在图7所示 的步骤S24根据通过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来产生图像修整数据。接着,流程进入到步 骤S101以便确定用户是否选择了第一种模式。如果在步骤S101确定选择了第一种模式,那么如图7所示,流程进入到步骤S25。 如果确定没有选择第一种模式,那么流程进入到步骤S102,以便确定用户是否选择了第二 种模式。如果在步骤S102确定选择了第二种模式,那么流程进入到步骤S103,以便对通过 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和通过修整过程产生的图像修整数据进行分组,其中图像修整数 据对应于两个图像。接下来,如图12所示产生与单个图像对应的分组图像数据。对应于分 组图像数据的图像不限于图12中所示的示范图像,而是可以以被称作画中画图像的图像 来呈现。接下来,流程进入到步骤S104,以便只显示与所产生的分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作为浏览显示图像,并且在步骤S105只把所产生的分组图像数据存储在闪存11中。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2确定没有选择第二种模式,而是确定用户选择了第三 种模式,流程进入到步骤S106,以便对通过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和通过修整过程产生 的、并且与两个图像对应的图像修整数据进行分组。接下来,产生与单个图像对应的分组图 像数据。接下来,在步骤S107,在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通过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图 像拍摄数据)、通过修整过程产生的图像修整数据、和产生的分组图像数据作为浏览显示图 像。为了产生浏览显示图像,可以按预定时间周期一个接一个地产生与图像拍摄数据、图像 修整数据、和分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或者在用户操作键入部分13时可以改变与要产生 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或者可以同时产生与图像拍摄数据、图像修整数据和分组图像数 据对应的图像。接着,在步骤S108,把通过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与两个图像对应的图像 修整数据和分组图像数据存储在闪存11中。D.效果这样,根据上述的实例修改,根据拍摄过程获得的图像数据和通过修整过程产生 的图像数据来产生对应于一个图像的分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同时欣赏显示围绕物体的 背景和周边环境的总体视图和精致的特写。另外,可以将单个图像作为时尚拍摄来欣赏。
另外,可以提供分组图像产生模式。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步骤S27,可以彼 此关联地存储图像拍摄数据和通过执行修整过程根据图像拍摄数据产生的图像数据,其中 图像修整数据对应于两个图像。然后,在分组图像产生模式,可以选择与图像拍摄数据对应的图像之一和/或通 过修整过程产生的图像数据,从与选择的图像数据关联地存储的图像拍摄数据产生与单个 图像对应的新的分组图像数据,例如,可以在闪存11中存储所产生的分组图像数据。此外,可以不提供第一、第二和第三种模式。即,可以配置成与当选择连续变焦拍 摄模式时强制执行上述第二种模式中执行的相同过程。此外,还可以配置成强制执行与上 述第三种模式相同的过程。此外,根据每个实施例,产生两个连续变焦拍摄帧20a和20b。但是,如图13A所 示,连续变焦拍摄帧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3个或更多。此外,根据当前设置的图像大小从修整尺寸表中自动获得有关要产生的修整图像 的信息。但是,可以配置成用户能够任意确定通过修整过程产生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量。在 这种情况下,产生大小不同的预定数量的连续变焦拍摄帧,其中由用户确定与通过修整过 程产生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量对应的预定数量。此外,虽然使用了固定的修整尺寸表,但是可以为每个图像尺寸任意设置用于修 整的图像尺寸(变焦倍率)和/或数量。也就是说,可以配置成用户可以对有关修整尺寸 表的细节进行改变。此外,无论设置了哪种图像尺寸,不改变用于修整的图像数量。但是,可以根据图 像尺寸改变用于修整的图像数量。例如,可以配置成每当设置的图像尺寸增加时,增加用于 修整的图像数量。此外,根据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从修整尺寸表自动获取用于修整的图像的尺寸信 息和变焦倍率信息。但是,可以配置成用户可以任意选择用于修整的图像的尺寸和/或变 焦倍率。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选择变焦倍率时,自动确定与所选变焦倍率对应的用于修整 的图像尺寸。当用户选择用于修整的图像尺寸时,自动确定与用于修整的图像尺寸对应的 变焦倍率。这是因为如果用户分开选择用于修整的图像尺寸和变焦倍率,那么在图像显示 部分12上产生的连续变焦拍摄帧中所示的图像视角会与实际产生的图像视角不同。这种 情况下,产生大小与用户指定的缩放倍率对应的连续变焦拍摄帧,并且产生和记录图像修 整数据,其中由用户指定从图像修整数据产生的图像大小。此外,可以提供电子变焦(数字变焦)功能,以便利用电子变焦功能拉近用户想拍 摄的物体,和根据电子变焦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执行修整过程来产生有关连续变焦拍摄帧 中所示的图像的数据。由于也可以用通过电子变焦获得的物体图像作为通过修整过程而产 生的图像数据,因此,通过拍摄过程记录的图像数据表示通过修整过程而产生的图像数据。 这种情况下,根据电子变焦倍率设置用于修整的图像的大小(变焦倍率)和/或数量。此 外,这种情况下,在经过像素内插处理后记录经过电子变焦的图像数据,以使与图像数据对 应的图像的大小与当前设置的图像尺寸一致。此外,将通过对电子变焦获得的图像数据进 行修整处理而获得的图像修整数据按照原样记录,而不对其进行像素内插处理。否则,在经 过像素内插处理后记录图像修整数据,以使与图像修整数据对应的图像的大小与当前设置 的图像尺寸一致。
修整尺寸表预先存储有关用于修整的图像的尺寸和变焦倍率的信息。但是,修整 尺寸表可以只保存尺寸信息或变焦倍率信息。如果变焦尺寸表只保存尺寸信息,则根据要 设置的图像大小和与用于设置的图像大小对应的图像修整大小来计算变焦倍率。此外,如 果修整尺寸表只保存了变焦倍率信息,则根据要设置的图像大小和与其对应的变焦倍率来 计算要修整的图像大小。此外,即使在闪存11中按照原样存储图像拍摄数据、图像修整数据、和分组图像 数据,也可以配置成从缓存器11存储的图像数据中选择用户想记录的图像数据,并且在闪 存器11中只保存所选择的图像数据等。此外,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上述数码相机1可以是带有相机的移动电话,带有相机 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带有相机的个人计算机、带有相机的集成电路(IC)录音机、数字视 频摄像机等。即,只要是能拍摄物体的数码相机1。在图像获取装置的存储器(例如,ROM等)中存储用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图 像获取装置的成像程序。但是,不仅是在制造,销售等情况下,当这种成像程序存储在存储 介质中时,这种成像程序也应该得到保护。在这种情况的保护模式中,以存储成像程序的记 录介质的模式保护该程序。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发明不限于其中所描述的任何细 节,而是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权利要求
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对物体进行成像;拍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对物体进行静态图像拍摄;产生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拍摄控制装置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来产生图像修整数据;和记录控制装置,用于在记录装置中记录由所述拍摄控制装置获得的图像拍摄数据和由所述产生装置获得的图像修整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还包括分组图像产生装置,用于通过对图像 拍摄数据和图像修整数据进行分组,来产生与单个图像对应的分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记录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记录控制装置,用于将分组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 录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还包括分组图像产生装置,用于通过对图像拍摄数据和图像修整数据进行分组,来产生与单 个图像对应的分组图像数据;和记录模式选择装置,用于从各种记录模式中选择至少一种预定的记录模式, 其中所述记录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记录控制装置,用于把分组图像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装置;和 第二记录控制装置,用于把图像拍摄数据和图像修整数据中的每一个作为独立的图像 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记录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记录控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二者根据由所 述记录模式选择装置选择的记录模式来执行记录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还包括显示控制装置,用于使显示装置产生物体的取景图像,其中所述取景图像由所述图像 获取装置成像;以及聚焦控制装置,用于对物体进行自动对焦,其中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使所述显示装置产生至少一个修整范围帧,所述至少一个修整 范围帧显示了所述产生装置产生的图像修整数据所针对的至少一个图像的范围,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使所述显示装置产生所述至少一个修整帧,以使由所述聚焦控制装 置自动对焦的至少一个焦点与所述至少一个修整范围帧的中心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还包括指定装置,用于指定由所述聚焦控制 装置自动对焦的至少一个焦点,所述指定装置由用户操作,其中当由所述指定装置指定焦点时,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使所述显示装置产生所述至少 一个修整范围帧,以使所指定的焦点与所述至少一个修整范围帧的中心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中,在所述显示装置上产生的所述至少一 个修整范围帧落在与由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物体图像的视角对应的范围之外的情况 下,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使所述显示装置产生所述至少一个修整范围帧,以使所述至少一个 修整范围帧适合视角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还包括设置装置,用于设置由所述拍摄控制装置获得的至少一个图像的大小;修整信息获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设置装置设置的图像大小,获取有关要修整的至少 一个图像的修整范围的信息和/或有关要修整的至少一个图像的数量的信息;聚焦控制装置,用于将物体进行自动对焦;和改变装置,由于根据由所述聚焦控制装置自动对焦的至少一个焦点来改变至少一个修 整位置,其中,所述产生装置产生图像修整数据,其中从该图像修整数据产生至少一个修整的 图像,其中该修整的图像的范围和/或数量与所获取的修整范围信息和/或所获取的数量 信息相对应,所述产生装置产生图像修整数据,其中从该图像修整数据产生至少一个修整的图像, 其中该修整的图像的范围和/或数量与修整范围和/或修整数量一致,并且在改变的修整 位置处产生该修整的图像。
全文摘要
当选择连续变焦拍摄模式时,在图像显示部分(12)产生物体的取景图像以及第一和第二连续变焦拍摄帧(20a和20b)。当用户操作十字键时,根据十字键的操作来更新有关第一和第二连续变焦拍摄帧(20)中的每一个的修整位置的记录信息,并且在更新后记录的更新修整位置产生第一和第二连续变焦拍摄帧。按下快门按钮后,开始静态图像的拍摄并且在缓存器中存储由此获得的图像数据。根据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修整过程为第一和第二连续变焦拍摄帧(20a和20b)中的每一个产生图像数据,并存储在缓存器中。在闪存(11)中存储获得的图像数据和产生的图像数据。
文档编号H04N1/387GK101895686SQ2010102366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今村圭一, 柳和典, 阿部义德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