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655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内置了小型投影仪的移动电话等便携型信息设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的是将液晶面板等上形成的图像数据通过投影用透镜投影到屏幕 上的投影仪装置。特开2001-021992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框体内收容图像显示用的显示器、 图像投影用的投影仪、及控制部的移动电话。该公报所述的移动电话将显示器上显示的图 像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投影仪放大投影到框体外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移动电话越来越多功能化,除了通信外还可进行邮件收发、上网、摄影等。但是,上 述公报所述的移动电话搭载投影仪仅用于将显示器的显示图像放大投影到外部,在具有多 功能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中,除了用于图像投影以外,没有有效地利用投影仪。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将投影用图案投影到上 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体的图像;拍摄模式设定装置,设定由上 述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体图像的拍摄模式;和照明指示装置,当由上述拍摄模式设定装置 设定了上述拍摄模式时,指示上述投影仪装置,根据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照明光连续照射 到上述被拍摄体上。第一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优选还具有区域设定装置,设定上述预定 的投影图案,以设定照射上述照明光的区域。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将投影用图案投影到上 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移动电话功能部,进行通话及邮件收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移 动电话模式设定装置,设定使上述移动电话功能部动作的移动电话模式;和照明指示装置, 当由上述移动电话模式设定装置设定了上述移动电话模式时,指示上述投影仪装置,根据 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照明光连续照射到上述外部。在第一或第二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中,优选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是平均照射 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图案。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是使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光量最大的照射图 案。上述投影仪装置具有形成上述投影用图案的图像图案形成部;和控制上述图像图案 形成部的图像控制部,当通过上述照明指示装置指示以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照射上述照 明光时,上述图像控制部将上述照明光透过的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的透过率设定为最大。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通过来自光源部的照明 光,将图像图案形成部上形成的投影图案经由投影透镜投影到上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
4部;和电源指示装置,指示上述投影仪装置,仅接通上述光源部的电源。第三形态的便携型 信息设备优选还具有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体的图像。也可还具有移动电话功能部,进行通 话及邮件收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第三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优选还具有退避装置,当由上述电源指示装置指示仅 接通上述光源部的电源时,使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避开投影用的光路。也可还具有退避电 源控制装置,当由上述电源指示装置指示仅接通上述光源部的电源时,同时接通上述退避 装置的电源。也可还具有退避检测装置,检测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避开了上述投影用的光 路;和电源控制装置,由上述电源指示装置指示仅接通上述光源部的电源后,在通过上述退 避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已避开时,接通上述光源部的电源。本发明的第四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通过来自光源部的照明 光,将图像图案形成部上形成的投影图案投影到上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和退避指示 装置,指示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避开投影用的光路。第四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优选还具 有电源控制装置,当由上述退避指示装置指示使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避开上述投影用的光 路时,接通上述光源部的电源。还具有退避检测装置,检测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避开上述投 影用的光路,上述电源控制装置,在由上述退避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图像图案形成部已避 开时,接通上述光源部的电源。在第三或第四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中,优选上述光源部具有白色光源、红色光 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及黄色光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第五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将投影用图案投影到上 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和照明指示装置,指示上述投影仪装置,使其以最大照射光量将 照明光连续照射上述外部。本发明的第六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经由投影透镜将投影用 图案投影到上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拍摄装置,具有摄影透镜,拍摄被拍摄体的图像; 拍摄指示装置,指示上述拍摄装置,以拍摄用于记录到记录介质中的图像;和照明控制装 置,当由上述拍摄指示装置输出拍摄指示时,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使其根据上述预定的投 影用图案将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上。第六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也可还具有连拍模式设定装置,当从上述拍摄指示装 置输出上述拍摄指示时,设定使上述拍摄装置反复拍摄的连拍模式。优选还具有焦点调节 计算装置,在设定上述连拍模式时,反复进行用于使根据上述预定的投影图像照射了上述 照明光的上述被拍摄体聚焦的计算。也可还具有亮度判断装置,判断被拍摄体亮度,当由上 述亮度判断装置判断上述被拍摄体的亮度为预定值以下时,上述照明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投 影仪装置,以使其根据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上述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优选还 具有拍摄模式设定装置,设定通过上述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体图像的拍摄模式,当由上述 拍摄模式设定装置设定了上述拍摄模式时,在输出上述拍摄指示后,上述照明控制装置控 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根据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上述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 也可还具有拍摄结束检测装置,检测上述拍摄装置的上述图像的拍摄已结束,上述照明控 制装置,在由上述拍摄结束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图像拍摄已结束时,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 以使基于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结束。在第六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中,优选上述投影仪装置具有用于投影上述投影用
5图案的照明部,上述照明部具有白色光源、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黄色光源中的至 少一个光源。也可是上述投影仪装置具有照明部,该照明部由白色光源、红色光源、绿色光 源、蓝色光源、黄色光源中的至少二个光源构成,照射投影上述投影用图案的照明光。此时, 便携型信息设备优选还具有照明色设定装置,设定上述照明部的上述照明光的照明色; 和光源选择装置,根据由上述照明色设定装置设定的上述照明色,选择从上述照明部照射 上述照明光的光源。也可还具有发光强度决定装置,根据由上述照明色设定装置设定的上 述照明色,决定照射上述照明光的光源的发光强度。优选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在第六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中,优选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是使照射到上述 被拍摄体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光量最大的照射图案。也可还具有照明区域设定装置,设定 上述照射上述照明光的照明区域,上述照明控制装置设定上述预定的投影图案,以对由上 述照明区域设定装置设定的上述照明区域进行照明。上述照明控制装置设定上述预定的投 影图案,以使在上述照明区域和其他区域的边界部分,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光量阶段性变化。 优选上述照明控制装置设定上述预定的投影图案,以使照射到上述照明区域的上述照明光 的照射光量,大于照射到其他区域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光量。第六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优选还具有焦点调节计算装置,以和上述被拍摄体 聚焦的方式驱动上述摄影透镜,并进行焦点调节计算;和焦点距离设定装置,根据上述焦点 调节计算装置进行的上述摄影透镜的焦点调节计算结果,设定上述投影透镜的焦点距离。 投影透镜也可兼用作摄影透镜。本发明的第七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将投影用图案投影到上 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体的图像;焦点调节计算装置,进行对上 述被拍摄体的焦点调节计算;计算指示装置,指示上述焦点调节计算装置,进行对上述被拍 摄体的焦点调节计算,并保持计算结果;和照明控制装置,当由上述计算指示装置输出计算 指示时,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其根据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 体。本发明的第八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将投影用图案投影到上 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体的图像;焦点调节计算装置,进行对上 述被拍摄体的焦点调节计算;计算指示装置,指示上述焦点调节计算装置,以反复进行对上 述被拍摄体的焦点调节计算;和照明控制装置,当由上述计算指示装置输出计算指示时,控 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其根据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第七或第八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优选还具有拍摄模式设定装置,设定通过上述 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图像的拍摄模式,上述照明控制装置,在由上述拍摄模式设定装置设 定了上述拍摄模式时,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根据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照射上述照明 光。也可进一步具有亮度判断装置,判断被拍摄体亮度,当由上述亮度判断装置判断上述被 拍摄体的亮度为预定值以下时,上述照明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其根据上述 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上述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也可还具有计算判断装置,判断上 述焦点调节计算装置是否可进行上述焦点调节计算,当由上述计算判断装置判断不可进行 上述焦点调节计算时,上述照明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其根据上述预定的投 影用图案将上述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第七或第八形态的便携型信息设备优选还具有拍摄指示装置,指示上述拍摄装置,以拍摄用于记录到记录介质中的图像,当由上述拍摄指示装置输出拍摄指示时,上述照 明控制装置结束基于上述预定投影用图案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也可以是当输出上述拍 摄指示时,上述照明控制装置结束基于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后,控 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其根据第二投影用图案将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优选上述 照明控制装置进行设定以使上述第二投影用图案与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不同。此外,上述投影仪装置可置换为投影仪单元,拍摄装置可置换为拍摄单元,拍摄模 式设定装置可置换为拍摄模式设定单元,照明指示装置可置换为照明指示单元,区域设定 装置可置换为区域设定单元,移动电话功能部可置换为移动电话功能单元,移动电话模式 设定装置可置换为移动电话模式设定单元,图像图案形成部可置换为图像图案形成单元, 图像控制部可置换为图像控制单元。并且,电源指示装置可置换为电源指示单元,退避装置 可置换为退避单元,退避电源控制装置可置换为退避电源控制单元,电源控制装置可置换 为电源控制单元。并且,拍摄指示装置可置换为拍摄指示单元,照明控制装置可置换为照明 控制单元,连拍模式设定装置可置换为连拍模式设定单元,距离计算装置可置换为距离计 算单元,亮度判断装置可置换为亮度判断单元。并且,拍摄结束检测装置可置换为拍摄结束 检测单元,照明部可置换为照明单元,照明色设定装置可置换为照明色设定单元,光源选择 装置可置换为光源选择单元,发光强度决定装置可置换为发光强度单元,照明区域设定装 置可置换为照明区域设定单元,焦点调节控制装置可置换为焦点调节控制单元,焦点距离 设定装置可置换为焦点距离设定单元。并且,计算指示装置可置换为计算指示单元,计算判 断装置可置换为计算指示装置。发明效果本发明的便携型信息设备是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不仅可将来自投影仪装置的照 明光用于使投影用图案投影到外部,而且在周围照明及拍摄时可用于照明被拍摄体。


图1是表示本发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结构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透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整体动作序列的流 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拍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AF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记录动作的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投影动作的流程图。图8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照明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光源部的大小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在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光源部中使用多个LED的例子的 图。图11是用于说明在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光源部中使用多个LED的其他例 子的图。图12(a) (b)是用于说明在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光源部中使用多个LED的
7其他例子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在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光源部中使用多个LED的其他例 子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在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中作为AF辅助光照射的特定图案的 图。图15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在进行辅助拍摄时照明的照明范围的 图。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在进行辅助拍摄时照明的其 他照明范围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投影部在收容时的 状态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投影部在进行照明动作时的状态的图。图19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投影部避开LCD面板的状态的图。图20(a) (b)是用于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中使拍摄部 和投影部为一体结构的例子的图。图21(a) (b)是用于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中使拍摄部 和投影部为一体结构的其他例子的图。图22是用于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中使拍摄部和投影 部为一体结构的其他例子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所使用的十字键开关的图。图24是用于说明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的频闪光的设定菜单显示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下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在第一实施方式 中,作为便携型信息设备以附带投影功能的折叠式移动电话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移动电话具有移动电话功能部,与通话对方进行会话、邮件收 发等,主要用于与外部进行通信;拍摄被拍摄体的数码相机部;超小型投影仪部,在移动电 话外部的屏幕上投影图像或数据信息。图1表示移动电话上搭载的数码相机部及投影仪部 的概要。移动电话功能部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其说明。组装到移动电话主体100的数码相机部,由摄影透镜101、透镜驱动器102、拍摄元 件103、驱动器104、信号处理电路105、缓冲存储器106、及CPU 120等构成。摄影透镜101由用于连续改变焦点距离的变焦透镜、及调整焦点的聚焦透镜构 成。这些透镜由透镜驱动器102驱动。驱动摄影透镜101的透镜驱动器102,具有变焦透镜 的变焦驱动机构及其驱动电路、聚焦透镜的聚焦驱动机构及其驱动电路。透镜驱动器102 由CPU 120控制。摄影透镜101将被拍摄体图像成像到拍摄元件103的拍摄面上。拍摄元 件103,是输出和拍摄面上成像的被拍摄体图像的光强度对应的电信号的光电转换拍摄元 件,使用CCD型、MOS型的固体拍摄元件。拍摄元件103由控制信号取出时序的驱动器104 驱动。
8
来自固体拍摄元件103的拍摄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105。信号处理电路105, 对从拍摄元件103输入的拍摄信号进行相关双重采样处理(CDS)等模拟处理,并进一步转 换为数字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信号进一步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05进行轮廓加强、 Y校正、白平衡校正等各种图像处理。缓冲存储器106是可存储由拍摄元件103拍摄的多 个帧分的数据的帧存储器。由信号处理电路105转换为数字数据的信号,暂时存储到缓冲 存储器106。信号处理电路105再次读入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写入到缓冲存储器106的数据, 进行上述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后的数据再次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06。外部存储装置107是可相对于移动电话主体100进行装卸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卡等 小型存储介质。记录到缓冲存储器106的图像处理完毕的图像数据,根据来自CPU 120的 信号,记录到插入到移动电话主体100的外部存储装置107。并且,可读出存储到外部存储 装置107中的图像数据,并通过下述投影仪部投影到外部的屏幕111上。CPU 120进行数码相机部及投影仪部动作时的序列控制。当然也可进行未图示的 移动电话功能部的控制。在CPU 120的AF计算部1201中,根据来自拍摄元件103的图像 信号进行AF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由透镜驱动器102驱动摄影透镜101并进行AF控制。该 计算结果再次存储到存储部1202。AF方式例如包括对比法或相位差法,可利用任意一种方 法进行AF (聚焦)控制。接着说明搭载到移动电话100的投影仪部。投影仪部由以下构成光源108 ;投影 用液晶面板109 ;投影用透镜110 ;分别驱动控制光源108、液晶面板109、及投影用透镜110 的驱动器 112、113、114 ;位置检测器 115、116、117 ;CPU 120 等。光源108由一个或多个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构成。投影用液晶(IXD)面板 109是透过型的液晶面板,形成投影显示在移动电话主体100的外部的投影用图像。由光源 108生成的照明光,透过形成投影用图像图案的投影用IXD面板109,进一步经由投影用透 镜110照射到外部。这样一来,投影用IXD面板109上形成的投影用图像数据经由投影用 透镜110放大显示到外部屏幕111上。移动电话主体100具有液晶(IXD)监视器121、显示用液晶(IXD)面板122。IXD 监视器121具有1 2英寸左右大小的显示部,除了显示文字数据外还可显示图像数据。显 示用IXD面板122仅显示文字数据。投影仪部通过CPU 120的控制,将IXD监视器121、显 示用LCD面板122上显示的文字数据及/或图像数据作为投影用数据(投影信息)投影到 屏幕111上。IXD监视器121的像素数例如为320X240像素,显示用IXD面板122的像素 数例如为100X20像素左右。消耗电力、空间等有富裕时,显示用IXD面板122也可使用和 IXD监视器121相同的部件。将显示用IXD面板122上显示的文字数据投影到屏幕111上时,调整投影用透镜 110的焦点,使得从移动电话主体100、具体而言从投影用透镜110到屏幕111为止的投影 距离例如为10 IOOcm的范围内。作为屏幕111,使用名信片大小的白纸或身边的白色墙 壁等。当移动电话放置在桌子上时,可在和放置移动电话的面相同的面上投影数据。这种情 况下,投影画面为梯形,因此在投影用IXD面板109上预先形成校正投影画面变形的数据。驱动器112根据来自CPU 120的控制信号控制光源108的接通断开的时序及发光 强度。驱动器113根据来自CPU 120的控制信号,分别设定投影用IXD面板109内的各像素 的透过率,进行用于在投影用IXD面板109上形成投影用图像的控制。进一步,驱动器113如下所述也作为用于移动投影用LCD面板109的退避单元发挥作用。驱动器114根据CPU 120在AF计算部1201中的AF计算结果,驱动投影用透镜 110,使投影用透镜110的焦点距离变为和AF计算结果对应的值。这样进行投影用透镜110 的焦点调节,可投影和屏幕111焦点匹配的投影图像。位置检测器115、116、117分别是检测光源108、投影用IXD面板109、及投影用透 镜Iio的位置的传感器。位置检测器115、116、117在投影仪部动作时和非动作时,检测出 光源108、投影用IXD面板109、及投影用透镜110是否位于预定位置。操作部件118是光源108的接通断开开关、动作模式设定对话框等由用户操作的 各种操作开关及键。即,操作部件118是使移动电话功能部、数码相机部、及投影仪部动作 的、由用户操作的部件。角度检测器119如下所述检测出折叠式移动电话的上部框体和下 部框体所成的角度,并输出到CPU 120。为了将以上说明的投影仪部组装到移动电话主体100,需要使投影仪部整体小型 化,因此需要使光源108超小型化。以下参照图9 图1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下的适用于移 动电话的投影仪部的光源108。图9表示光源108的概要结构。图9所示的光源108仅使用一个LED,LED发光 面的大小和投影用IXD面板109的透过面的大小基本一样。如图9所示,光源108在基板 1081上由η型半导体1082和ρ型半导体1083接触形成发光面。该发光面的大小和投影用 LCD面板109大致相同。在这些半导体上分别形成用于施加_(负)电压及+(正)电压的 电极1084、1085。并且在此说明了结构简单的同类结合结构,也可是其他结构。根据构成LED的半导体材料决定发光色,例如当使用GaP时变为绿色的LED。红、 蓝、黄等发光也可通过改变半导体的材料及结合结构来实现。另一方面,对于白色发光LED, 通过蓝色LED、及在该蓝色LED的前面放置YAG(钇、铝、石榴石)类荧光体层来实现。即,蓝 色光接触该荧光体时生成黄色光,该生成的黄色光和透过荧光体层的原来的蓝色光混色, 生成白色光。随着投影用IXD面板109的像素数的增加,投影用IXD面板109的大小也变大。 因此如图9所示,仅通过单一的LED发光面,有时很难覆盖投影用LCD面板109的面积。此 时,作为光源108需要使用多个LE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多个LED时,也可尽量减少使 用的LED的个数,从而可使投影仪部的结构简单,并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图10 图13表示作为投影仪部的光源108使用多个LED时的概要结构。图10所示的光源108A使用四个LED。如图10所示,将四个LED排列在同一平面 上,使四个LED发光面的总大小和投影用LED面板109的大小大致相同。光源108A分别使 用红(R)、蓝⑶、绿(G)、白(W)的LED各一个。此时,根据投影用IXD面板109是彩色IXD 还是黑白IXD,这些LED的驱动方法不同。当投影用IXD面板109是形成单片级(on chip)的彩色过滤器的彩色IXD时,同 时使四个LED连续发光,在屏幕111上进行混色使其变为白色光,并且对和投影用LCD面板 109的各色对应的像素,形成各自的图像数据。另一方面,投影用IXD面板109为黑白IXD 时,这四种LED被控制为以1/60秒左右的长度依次按照时间序列发光。与这些LED各自的 发光色同步,投影用LCD面板109中形成和发光色对应的图像数据。并且,本来如果仅有R、 G、B三光源,则投影的图像在视觉上平均化,在屏幕111上被识别为彩色图像,但为了进一
10步提高在屏幕上的亮度,在此作为光源108A还使用白色LED。图11表示使用了二个LED的光源108B。光源108B的结构是排列红(R)和白(W) 的LED,使二个LED的总发光面的大小和投影用LCD面板109的大小基本相等。当使用光源 108B时,使投影用IXD面板109为黑白IXD。这种情况下,通常仅W的LED连续发光,在警 告等希望强调显示的情况下,使R的LED发光,以取代W。此外,和上述白色LED —样,也可 使用蓝⑶和黄⑴进行混色以形成白色。图12(a) (b)中表示使用了 R、G、B三个LED的光源108C。如图12 (a)、图12(b)所 示,三个LED配置为各自的中心距投影用IXD面板109的中心为等距离。图12(b)是考虑 到了 LED形状的配置示例。使用光源108C时,和图10 —样,投影用IXD面板109可以是黑 白IXD及彩色IXD的任意一种。图13表示使用了四个LED的光源108D。上述图10中表示使用了四种不同的发光 色的LED的光源108A,图13所示的光源108D仅使用四个白(W)的LED。此时,作为投影用 IXD面板109使用彩色IXD。四个LED同时连续发光。如图10 图13所示,作为光源108A 108D使用多个LED时,配置多个LED,使 得各个LED的中心位置、即发光面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投影用IXD面板109的图像形成面垂 直、且距通过投影用IXD面板109的中心的直线为等距离的位置。这样一来,即使多个LED 配置在互相不同的位置上时,也可最小限度地抑制发光不均和颜色不均。并且,在光源108 和投影用LCD109之间插入扩散光的部件时,上述发光不均和颜色不均进一步降低。并且,通过在不同发光色的LED之间分别使发光强度不同,可做成任意的发光色 的照明光。这包括依次按照时间序列发光时、或连续发光时。如上所述,使用最小限的LED,可实现可组装到移动电话主体100的小型光源部 108。并且,作为光源部108也可使用有机EL元件,来替代目前为止所述的LED。并且目前 为止,对于LED、有机EL元件,均对形成投影信息的投影用LCD面板109作为照明用单元使 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之相对,如果LED、有机EL元件足够小型、且亮度高,也可在与投影 用LCD面板109的透过面积相同的面积内配置多个LED、有机EL元件,以替代目前为止所述 的光源部和投影用IXD面板的组合。这样一来,可通过自身发光做成直接投影用图案。进一步,在目前为止的说明中,作为形成投影用图像数据的部件,说明了透过型液 晶面板109,但用于形成投影用图像的部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投影用图像图案形成单元, 也可使用反射型的液晶面板、反射型DMD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元件等。通常,在 使用DMD元件时,使附带R、G、B彩色过滤器的轮子旋转并将彩色图像投影到屏幕上,但通过 将上述光源部108与反射型DMD组合使用,可构成小型的、完全没有可动部的投影仪部。图2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下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200的概要透视图和动作状 态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移动电话200是二个长方体状的框体200A、200B通过铰链结 构连接为可通过一边转动的、所谓折叠式结构。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主体100收容在框体 200A.200B内。上部框体200A的一个面、即折叠移动电话200时的外侧的面上,设有拍摄 用相机201、确认表示邮件的到达等的文字数据的显示用LCD面板202。拍摄用相机201对 应于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部的摄影透镜101,显示用IXD面板202对应于显示用IXD面板 122。图2中虽未示出,但在上部框体200A的内侧的面、即和显示用IXD面板202的设置面 相反的面上,设有用于显示图像、文字数据的较大型的LCD监视器(对应于图1的LCD监视
11器121)、输出声音的扬声器等。在下部框体200B的上面、即折叠移动电话200时的内侧的面上,配置由用于输 入数字或文字的键开关、及在显示画面内选择上下左右的十字键开关等构成的操作键203 ; 以及未图示的声音输入用的麦克。十字键开关如图23所示,由指示上下左右四方向的四个 推压开关401及中央推压开关402的复合开关构成。指示数码相机部开始拍摄时,将中央 推压开关402作为快门键使用。如图2所示,下部框体200B的一个侧面上配置有投影仪的投影透镜204。投影仪 投影透镜204对应于图1所示的投影用透镜110,例如在最大限度打开移动电话200的状 态、即上部框体200A和下部框体200B所成角度最大时,来自投影仪投影透镜204的投影光 配置在不离开上部框体200A的位置。图2表示文字数据投影到移动电话200的外部的小 型屏幕205上的状态。屏幕205上投影的文字数据是和显示用IXD面板202上显示的数据 相同的数据。数据投影到屏幕205时,在LCD面板202上不进行显示。在下部框体200B的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外部存储装置(存储卡)107 的存储卡插入口 206、投影仪的照明接通断开开关207、及用于选择投影仪部的动作模式的 选择对话框208。选择对话框如下所述,由用户进行操作,以选择在上部框体200A折叠到预 定角度以下时进行投影仪部的投影动作、还是如手电筒那样只进行照明动作。图2所示的 操作键203、照明接通断开开关207、及选择对话框208等相当于图1所示的操作部件118。接着使用图3 图8的流程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下的附带投影功能的移动电话 200的动作。图3是表示移动电话200的整体动作流程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移动电话200 的一系列动作由CPU 120控制。首先,在步骤S 101中,当用户进行了某操作、或检测到有电话或邮件到达时, 从待机模式进入动作模式后,前进到步骤S102。这里的某操作是指由用户打开上述框体 200A、或对操作部118进行操作的情况。在步骤S 102中,判断角度检测器119检测出的上部框体200A和下部框体200B 所成的角度、即倾角是否在预定角度以下。其中,倾角0度表示在移动电话200闭合的状态 下、上部框体200A和下部框体200B重叠的状态,倾角180度是指为了进行通话或邮件收发 的操作而将上部框体200A最大限度打开的状态。当倾角大于预定角度时,判断移动电话 200打开,前进到步骤S103。倾角为预定角度以下时,判断移动电话200闭合,前进到步骤 S104。当判断移动电话200为闭合状态时,在步骤S104中判断选择对话框208的设定位 置。选择对话框208设定为用于进行投影仪部的投影动作的投影模式时,前进到步骤S105, 进行到执行投影动作的模式。投影动作模式的处理步骤稍后论述。另一方面,当选择对话框208被设定为用于进行投影仪部的照明动作的照明模式 时,前进到步骤S106,进入到执行照明动作的模式。在该照明动作中,不是通过投影仪部向 外部屏幕205投影图像信息,而是如手电筒那样将光照射到移动电话200的外部。例如,通 过投影透镜204的照射光,在利用数码相机部进行拍摄动作时,照明人物等被拍摄体。在步骤S106中进行照明动作时,仅接通光源108的电源,断开其他所有电源,以此 实现节电。对照射动作模式处理步骤也稍后详述。此外,选择对话框208的投影模式和照明模式的设定,仅在上部框体200A闭合为预定角度以下时有效。在上部框体200A打开时,用户操作图2所示的操作键203,使LCD监 视器121 (参照图1)显示和通常动作相关的菜单(未图示),并按照据此设定的各种模式设 定,进行投影模式和照明模式的设定。因此,在上部框体200A打开的状态下,在步骤S103中,判断是否根据IXD显示器 121中显示的菜单画面(未图示)设定为照明模式。当判断设定为照明模式时,前进到步骤 S106,进行照明动作。这里执行的照明动作,和上述上部框体200A闭合的状态下由选择对 话框208设定为照明模式时相同。当判断未设定为照明模式时,前进到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和照明模式的设定类似地,判断是否根据菜单画面设定为投影模 式。当判断设定为投影模式时,前进到步骤S105并进行预定的投影动作。当判断未设定为 投影动作时,前进到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根据IXD监视器121上显示的菜单画面(未图示),判断是否设定 为通过数码相机部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当判断设定为拍摄模式时,前进到步骤S109。在 步骤S109中,如下所述,通过数码相机部实际拍摄被拍摄体。当未设定为拍摄模式时,前进 到步骤S110,进行移动电话功能部通常的动作。即,根据通话、邮件收发、游戏等移动电话 200附带的各种功能,对应用户操作进行动作。当然也可进行音量调整、振动(会议模式) 设定、拍摄图像编辑等各种设定。在步骤Slll中,CPU 120判断用户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是否经过了预定期 间,当未经过预定时间时,返回到步骤S102。当经过了预定时间时,进入到最初的待机模式, 结束本流程。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下的移动电话200中,可无论上部框体200A的开合状 态来进行投影动作或照明动作。进一步,在移动电话功能部的移动电话模式或数码相机的 拍摄模式中,页可执行投影动作或照明动作。这样一来,移动电话200可实现各种使用方 式。以下分别说明步骤S105中的投影动作、步骤8106中的照明动作、及步骤S109中 的拍摄动作。首先,参照图4的流程图对在步骤S109中进行的拍摄动作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200中,在拍摄前用AF计算部1201计算到被拍摄体 的距离,为了根据其结果进行焦点调节,驱动摄影透镜101。这里采用的AF方式是上述对比 法。如果被拍摄体的对比度低时,从投影仪部将特定图案的照射光作为AF辅助光照射,根 据该反射光进行AF计算。进一步,在拍摄记录用的图像数据时,当被拍摄体亮度低时,从投 影仪部向被拍摄体照射平均的光,以取代频闪光。因此,在图4的步骤S201中,判断投影仪部的光源108是否接通。这是因为在进 入到拍摄模式前也存在通过其他动作模式接通光源108的情况。光源108接通时,在步骤 S202中断开光源108后前进到步骤S203。如果光源108未接通,则跳过步骤S202前进到 步骤S203。此外,确认设定为拍摄模式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可检测投影用透镜110是否设定 在投影模式时的预定位置以外的透镜位置上。稍后详述移动投影透镜110的动作。在步骤S203中,在IXD监视器121中显示由拍摄用相机201拍摄的动态图像、即 直通图像(through image) 0在步骤S204中,判断是否进行了 AF开始指示。一次按下下部 框体200B上设置的十字键的中央推压开关402,进行AF动作的开始指示。如没有进行开始 指示,则结束本流程,如果进行了开始指示则前进到步骤S205,在AF计算部1201中进行AF
13计算。在步骤S205中进行AF计算的详情稍后论述。在步骤S206中,判断是否指示将拍摄图像记录到存储卡107上。该记录指示通过 再次按下十字键的中央推压开关402进行。如果进行了记录指示则前进到步骤S208,当未 进行记录指示时前进到步骤S207。在步骤S207中,判断是否设定为反复进行AF计算。通常在数码相机中,可设定以下模式对被拍摄体仅进行一次聚焦后即停止AF动 作的单一 AF模式;追踪被拍摄体的动作,反复进行AF动作的连续AF模式。第一实施方式 下的移动电话200中也可进行与此相同的设定。该设定通过操作键203的操作将AF模式 设定菜单(未图示)显示到IXD监视器121,并根据显示的菜单,由用户操作操作键203来 设定。如果设定为反复AF,则返回到步骤S205,如未设定为反复AF,则前进到步骤208。在步骤S208中,在AF计算中照射AF辅助光时,断开光源108,在后续步骤S209中 记录到存储卡。由此结束拍摄动作的处理。对步骤S209中执行的记录动作也稍后详述。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200中,通过按下二次十字键的中央推压 开关402,进行AF开始及记录开始指示。也可设置通常的相机的闪光键一样的闪光键来构 成移动电话200。该闪光键中,轻轻按下、即半按下闪光键来开始AF计算,进一步按下时、即 整个按下时进行记录开始指示。接着参照图5说明图4的步骤S205执行的AF动作。在步骤S301中,从拍摄元件 103读出图像数据,在步骤S302中通过AF计算部1201进行AF计算。在AF计算中,在步骤 S203内为了在IXD监视器121上进行动态图像(直通图像)显示,利用从拍摄元件103读 出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303中,判断是否可进行AF计算。具体而言,根据步骤S202的AF计算结 果,当被拍摄体的对比度过低时,判断不可进行AF计算。并且,当被拍摄体亮度过低时不可 进行AF计算,因此除了 AF计算结果的判断外,也可检测被拍摄体亮度并加入该检测结果来 判断是否可进行AF计算。即,当被拍摄体为预定值以下时,可判断无法进行AF计算。AF 计算部1201在AF计算后立刻判断能否进行AF计算。当判断可进行AF计算时前进到步骤 S304,当判断不能进行AF计算时前进到步骤S305。在步骤S304中,将步骤S302中计算的AF计算结果存储到CPU120的存储部202, 并且驱动摄影透镜101结束和AF动作相关的流程。在步骤S305中,判断是否从投影仪部已经作为AF辅助光照射了特定图案的照射 光。当判断虽然已经照射了特定图案的照射光但不可进行AF计算时,前进到步骤S307。当 还未照射特定图案的照射光时,前进到步骤S306,作为AF辅助光照射特定图案的照射光。 在AF控制中,作为用于进行焦点检测的AF辅助光,适用相对于拍摄画面倾斜的直线图案。 作为AF辅助光使用的照明光的照明图案和作为频闪光使用的照明光的照明图案不同。图14表示适于AF辅助光的特定图案的一个例子。在投影用IXD面板109中形成 图14所示的用于实现特定图案的照射光的投影用图案。这样一来,通过投影仪部,将图14 所示的倾斜的格子状照射光照射到被拍摄体。在将特定图案的照射光作为AF辅助光照射 到被拍摄体后,返回到步骤S301再次进行AF计算处理。虽然已经照射了特定图案的照射光但仍不可进行AF计算时,是被拍摄体离拍摄 用相机201过远或过近的情况。因此在步骤S307中,在IXD监视器121等中进行表示不可 AF的显示,并且将摄影透镜101驱动到全焦点(pan-focus)等焦点位置,并结束本流程。此
14摄体移动并可进行AF的情况,因此AF不可显示仅显示可识别的最小时间即可。此外,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当通过中央推压开关402等指示记录图像时,通过 拍摄元件103拍摄被拍摄体图像,并将拍摄图像的数据记录到存储卡107中。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将拍摄的被拍摄体的静止图像显示到LCD监视器121后,指示由用户记录显示的 静止图像时,将该图像记录到存储卡107中。接着参照图6说明图4的步骤S209进行的记录动作。如上所述,通过按下二次十 字键的中央推压开关402或全部按下闪光键(未图示)进行了记录指示时,在步骤S401中 判断被拍摄体亮度。CPU 120根据监视器上显示的整个画面检测被拍摄体亮度。当判断被拍 摄体亮度为预定值以上而足够亮时,通过拍摄元件103拍摄被拍摄体后前进到步骤S405。 另一方面,当判断被拍摄体亮度小于预定值时,前进到步骤S402。在步骤S402中,将由投影仪部生成的照明光从投影仪投影透镜204作为频闪光照 射到被拍摄体。此时,使光源108所使用的LED以最大亮度在和曝光时间、即拍摄元件203 的电荷蓄积时间相同的时间来发光。并且,也可根据在步骤S205中进行的AF计算的结果, 根据拍摄用相机201到被拍摄体的距离,调节LED的发光亮度或发光时间。从而可防止被 拍摄体过近造成脸部因频闪光而失真,即,可防止拍摄的图像中脸部过亮。在步骤S403中, 通过拍摄元件拍摄被从投影仪投影透镜204照射的频闪光照明的被拍摄体。在步骤S404 中断开频闪光。在步骤S405中,从拍摄元件203读出图像数据。在步骤S406中对读出的图像数 据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预定的处理并记录到存储卡107。在步骤S407中判断是否设定为连拍模式。当未设定为连拍模式时结束记录流程, 如果设定了则返回到步骤S401反复进行拍摄,直到上述记录指示解除。其中,当设定为使 AF追踪连拍时的被拍摄体的动作的连续AF模式时,不返回到步骤S401而返回到图4的步 骤S205。即,在设定为连拍模式时,在步骤S405中为了记录到存储卡107,使用从拍摄元件 103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AF动作。该图像数据在被拍摄体亮度低时,照射频闪光而获得的, 因此可进行切实的AF计算。在此对步骤S402中所述的照射到被拍摄体的频闪光的照明色进行说明。在第一 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中,光源108不仅可使用白色LED,而且可使用红、蓝、绿、黄等具有不同 发光色的LED,因此可选择从投影仪部照射光时的发光色,并照明被拍摄体。进一步,作为照 明色不限为LED单体的发光色,也可在不同发光色的LED之间通过改变这些发光强度来做 出任意的照明色。当然也可改变白色单体的LED的发光强度并改变照射光量。这样一来, 用户可选择所需的发光色,进行具有使被拍摄体置于夕阳中的效果、或仅使被拍摄体为深 棕色调等效果的拍摄。此外,由投影仪部照射频闪光时,也可通过对投影用IXD面板109设定各种照明用 图案,使其具有独特的摄影效果。作为照明用图案的例子,可仅对摄影画面角内的一部分照 明,或使画面内的上下左右一部分较亮,除此以外的部分逐渐变暗。在此,在投影用LCD面 板109上形成的各种照明用图案,可预先设定为与将显示在IXD监视器121等上的图像投 影到外部时的投影用图案不同。用户根据操作键203等的操作使频闪光设定用的菜单显示 在LCD监视器121上,并可从显示的菜单中选择用于使其具有预期的特殊效果的频闪光。
15
并且,图24表示LED监视器121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频闪光设定用菜单的一个例 子。在频闪光设定菜单中,可进行照射到被拍摄体的照明光的颜色设定、照射照明光的照明 区域的设定、及是否将照明区域和其他区域的边界部的照明亮度设定为中间色调即中间亮 度的设定。其中,照明光的中间亮度是指,在照明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切换部分,照明亮度或 照射光量逐渐地、即阶段性地变化。图24表示选择了四角框包围的“白色” “所有” “无”的 情况。这些表示默认的设定状态。并且,在图24的“ 1.照明色的设定”项目中,表示设定R、G、B、Y各纯色的某一个 的例子,也可同时选择各发光色的LED发光强度、多个LED,从而可设定它们的中间色调。此 外,在设定照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时,为了使照明区域中照射的照明光的照射光量大于照 射到其他区域的照明光的照射光量,在投影用LCD面板109上形成照明用图案即可。进一步,在投影仪部照射频闪光时,也可根据在步骤S205中进行的AF计算结果, 设定投影用透镜110的焦点距离。这样一来可按照用户的意图对被拍摄体进行最佳的照 明。在以上说明的拍摄动作(参照图4)、及记录动作(参照图6)的各流程中,当断开 投影仪部的照明时,同时全部断开投影用LCD面板109、其他投影仪部的动作必须的电路系 统的电源,从而可降低电力消耗。接着参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在图3的步骤S105中进行的投影动作。投影动作是 将移动电话200中内置的投影仪部作为通常的投影仪发挥作用时的动作。在投影动作中, 投影到外部的投影用数据在上部框体200A闭合和打开时不同。因此,首先在步骤S501中 判断上部框体200A和下部框体200B所成的角度是否为预定角度以下。其中,使用下述角 度检测器119的检测值。当判断倾角大于预定角度、移动电话200为打开状态时,前进到步 骤S502,当判断为预定角度以下、移动电话200为闭合状态时,前进到步骤S505。在步骤S502中,判断投影仪部的照明光是否已经接通。当照明光接通时前进到步 骤S504。当照明光未接通时,前进到步骤S503在接通光源108后前进到步骤S504。在步 骤S504中,通过来自CPU 120的控制信号驱动驱动器113,形成和在投影用IXD面板109上 形成显示的内容相同内容的投影用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屏幕111上。从而结束 投影动作的模式。在进行投影动作时,断开IXD监视器121的电源,并且全部断开拍摄所需的电路电 源,从而可降低电力消耗。这些设定为在进入投影动作模式时自动进行。并且,也可手动断 开接通IXD监视器121。并且,在使数码相机部拍摄的拍摄图像可通过投影仪部投影的形态 下,保持接通和拍摄相关的电路系统的电源。在步骤S505中,当上部框体200A折叠时,判断投影仪部的照明光是否接通。当上 部框体200A折叠时,进行和打开时进行的步骤S502相反的处理。即,当照明光断开时,直 接前进到步骤S507,当照明光接通时前进到步骤S506,在断开照明光后前进到步骤S507。在步骤S507中,判断有无电话、邮件的到达。当判断没有时前进到步骤S510,当判 断有时前进到步骤S508。在步骤S508中,接通光源108使照明光打开,将表示有电话、邮件 到达的投影图像投影到屏幕111。此时,显示用IXD面板122关闭。当然也可设定显示用 IXD面板122同时关闭。在移动电话200中有信息到达时,用户通常打开上部框体200A,操作操作键203进行电话、邮件的确认。因此,在步骤S510中,判断用户是否对移动电话200进行了某些操作。 例如,当检测到用户打开了上部框体200A时、即通过角度检测器119检测到上部框体200A 和下部框体200B的角度大于预定值时,前进到步骤S512,当未打开框体200A而闭合时,前 进到步骤S511。在步骤S511中,判断在步骤S507检测信息后的经过时间。信息到达的经过时间 为预定时间以内时,返回到步骤S509,继续信息到达显示的投影。当通过未图示的蜂鸣器等 声音报告通知用户有信息到达会更有效。信息到达后经过预定时间以上,用户对移动电话 200未进行任何操作时,前进到步骤S512。在步骤S512中,关闭投影仪部的照明光并结束 投影显示。从而结束移动电话200的信息到达时的投影动作。接着参照图8的流程图对图3的步骤S106中进行的照明动作进行说明。在照明 动作中,从光源108尽量将明亮的照明光照射到移动电话200的外部。为此使投影用LCD 面板109避开光路,使来自投影仪部的照射光量最大,从而使较亮的光照射到外部,例如照 射到被拍摄体上。因此,在步骤S601中,判断投影用IXD面板109是否避开了投影用的光路、即从光 源108输出的光的光路。当根据位置检测器116的检测值判断投影用LCD面板109避开光 路时,前进到步骤S603。当判断未避开时前进到步骤S602,为了最有效地利用来自光源108 的照明光,使投影用LCD面板109避开投影用光路。例如,通过驱动器113具有的电机等的 驱动,移动投影用LCD面板109以避开从光源108照射的光的光路。与此同时,全部断开除 了接通光源108所必须的电路以外的电路的电源。此外,上述拍摄模式、移动电话模式中,在想将照明光照射到外部等情况下,需要 顺利切换到照明模式。因此,在切换为照明模式时,最好不用退避投影用LCD面板109而进 行照明动作。因此,通过驱动器113的驱动将投影用IXD面板109的透过率设定得最大,尽 可能增大照射光量。并且,通过使光源108的发光量可变,可减少照射光量并使照射时间多 少延长。进一步,与上述拍摄动作时的频闪光一样,作为光源108使用发光色不同的多个 LED时,通过改变具有白色以外的发光色的LED的发光强度,可进行各种发光色的照明。并 且,通过在投影用IXD面板109上形成仅照明图像内的一部分区域的投影图案,作为拍摄时 的辅助功能可使用投影仪部的照明动作。对此功能稍后详述。在步骤S603中,判断光源108是否接通。当光源108接通时前进到步骤S606,当 断开时前进到步骤S604。在步骤S604中判断是否存在照明断开接通开关207 (参照图2) 的照明接通指示。当未输出照明接通指示时,结束本流程,当输出照明接通指示时前进到步 骤S605。在步骤S605中,接通光源108并打开照明光。之后,在步骤S606中,判断是否存 在照明接通断开开关207对照明光的断开指示。当没有照明断开指示时,继续进行照明光 的照射并结束本流程,当存在照明光的断开指示时,前进到步骤S604,断开照明并结束本流 程。如上所述,通过执行投影仪部的照明动作,使移动电话200如手电筒那样,可照亮 被拍摄体。而该照明动作不限于在折叠上部框体200A的状态下通过选择对话框208设定 为照明模式时。例如在图3所示的步骤S109的拍摄动作处理中,用IXD监视器121显示拍 摄前的拍摄角度、被拍摄体时,希望被拍摄体为明亮状态时,也可考虑进行投影仪部的照明 动作。或者,通过照明动作,也可较有效地实现用于进行摄影的拍摄辅助功能。通过使用照明接通断开开关207进行照明光的接通指示,易于实现该辅助拍摄。此外,在进行上述拍摄动作时,将比投影仪部发光亮度高的频闪光短时间内瞬间 地照射被拍摄体。来自的照明光用于辅助拍摄时,将照明光连续照射到被拍摄体。参照图15、图16说明照明动作的辅助拍摄功能。图15表示在由数码相机部拍摄 的拍摄画面内,在画面右下部配置主要被拍摄体的进行拍摄时的照明范围。图15表示中空 部分通过来自光源108的照明光被照明的范围。此时,在投影用IXD面板109中,形成图15 所示中空部分的透过率和周围相比较高的投影图案。这样一来,在由数码相机部拍摄的范 围中,通过仅照明右下部分,可使用户切实知晓主要被拍摄体的位置。进一步,也可设定AF区域,以对照射了照明光的部分存在的被拍摄体进行AF控 制。这样一来,无论主要被拍摄体是否存在于从中心偏离的位置,可防止焦点在中心部误聚 焦。图15中,设定为在拍摄画面内的右下部分照射照明光,但也可设定为在拍摄画面的左 下部分照射照明光。并且,如图16所示,也可设定为在拍摄画面内的多个区域照射照明光。 将图16所示的投影图案形成在投影用LCD面板109上并照射照明光,从而在主要被拍摄体 存在二个时可有效地实现辅助功能。使被拍摄体设置在照明的位置,并将照射照明光的部 分设定为AF区域,从而可防止焦点在不存在主要被拍摄体的正中间与远方聚焦的所谓中 空现象。图15及图16所示的照明图案例如适用于放大拍摄等想在画面内将人物放大很多 来进行拍摄的情况。除此之外,也可设定照明图案,以照明和预先设定的AF区域对应的区 域。这样一来,用户可通过照射到被拍摄体的照明光确认现在设定的AF区域。或者也可根 据AF计算结果仅照明AF锁定的区域。这样一来摄影者可确认焦点对齐的区域。并且,作为拍摄时的辅助功能进行照明动作时,和上述拍摄动作时的频闪光照射 一样,也可具有变更照明色这一特殊效果。如图15、16所示,不仅照射拍摄画面中的一部 分,而且可通过来自光源的108的照明光平均照明画面整体,因此在拍摄画面较暗等情况 下,可在拍摄前确认画面。作为拍摄动作时的辅助功能使用照明光时的照明光的照明图案、 即投影用LCD面板109上形成的照明用图案、照明色、照明强度等的设定通过用户操作操作 键203等,可预先通过拍摄时的菜单设定画面(未图示)来设定。除此之外,在移动电话功能部动作时、由投影仪部将投影用数据投影到外部时,也 可将投影仪部仅作为照明单元使用。例如,在移动电话200通话时,当用户想照明某物时, 通过接通照明接通断开开关207,可立刻把移动电话200如手电筒那样来使用进行照明。并 且,将IXD监视器121或显示用IXD面板122的显示内容作为投影用数据投影显示时,当用 户想照明某物时,通过照明接通断开开关207进行接通指示,可与目前为止的投影显示无 关地、仅将高亮度的照明投影照射到外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200上搭载的投影仪部具有超小型的发 光部108及图像形成部109,并且到屏幕111的投影距离较短。因此可使投影仪部整体的容 积为非常小的形状,因此可实现内置了投影仪部的移动电话200的小型化。(第二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下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 使便携型信息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上搭载的投影仪部比第一实施方式更小型化,在投影仪 部动作时和非动作时部分变更构成要件的配置。
18
图17表示移动电话200上搭载的投影仪部非动作时、即收容状态的配置。并且, 移动电话200具有的数码相机部及移动电话功能部等的结构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因 此省略其说明。如图17所示,构成投影仪部的光源108、投影用IXD面板109、及投影用透 镜110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间隔尽可能小,投影仪部整体完全收容在移动电话200的框体 内。图18表示移动电话200中的投影仪部动作时的配置。当投影仪部进行投影动作 时,将投影用透镜110从移动电话200的框体向外侧拉出,从而可在屏幕111上将投影用数 据以预定的大小投影显示。投影用透镜110通过图2所示的驱动器114移动。并且,在进 行投影动作时,除了投影用透镜110的移动,也可使光源108和投影用LCD面板109的间隔 比收容时大。图19表示设定为照明模式时、在投影仪部中进行照明动作时的配置。在照明设定 时,使投影用LCD面板109从投影用光路向箭头方向退避,并且将投影用透镜110从移动电 话200的框体向外侧拉出。此时,与照明模式的设定联动,手动或自动地使投影用LCD面板 109移动。当使投影用IXD面板109自动退避时,设定为照明模式时,不仅接通光源108的 电源,而且接通退避用电路、即驱动器113的电源。这样一来,与照明模式的设定联动,自动 移动投影用IXD面板109。而光源108的电源在投影用IXD面板109移动退避到预定位置 后接通。这是为了,即使打开照明,也在无意义的移动期间内关闭照明,并且通过降低最大 消耗电力,并可减轻电池的负荷。投影用IXD面板109是否完成退避,根据位置检测器116 的检测值来进行。(第三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20至图22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下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在第三 实施方式中,将数码相机部(拍摄部)和投影仪部收容到便携型信息设备、例如移动电话 中,以使数码相机部的摄影透镜和投影仪部的投影透镜可兼用于一个透镜系统中。具体而 言,通过使数码相机部和投影仪部为一体结构,实现小型化。图20(a) (b)表示构成拍摄部及投影仪部的一体块303的结构。图20(a)表示在 一体块303中设置半反射镜301的例子。当一体块303作为投影仪部动作时,将来自光源 108及投影用IXD面板109的光束的一半通过半反射镜301反射到透镜302 —侧。此时,透 镜302作为投影用透镜起作用,将投影用LCD面板109上形成的投影用数据投影到外部屏 幕。另一方面,一体块303作为拍摄部动作时,可将透镜302用作拍摄用透镜。此时,来自 通过摄影透镜302的被拍摄体的光束的一半透过半反射镜301并由拍摄元件103接收。图20(b)表示一体块303内的光源108、投影用IXD面板109及拍摄元件103的配 置的变形例。当一体块303作为投影仪部动作时,来自透过半反射镜301的光源108及投 影用IXD面板109的光束通过透镜302投影到外部。一体块303作为拍摄部使用时,将来 自透过透镜302的被拍摄体的光束通过半反射镜301反射向拍摄元件109 —侧。由于图20(a) (b)所示的一体块303内的配置下的性能不存在差异,因此只要根据 与移动电话的框体内部的其他块的配置关系、散热难易度等决定配置即可。并且,通过使用 半反射镜301可同时进行投影动作及拍摄动作。这样一来,拍摄用透镜和投影用透镜在一 个透镜系统内兼用时,也可进行上述AF辅助光的照射、拍摄时的频闪光的照射、或拍摄前、 通话中的照明动作。
图21表示取代图20所示的一体块303中使用的半反射镜301而设置全反射镜 304的一体块303A的结构。图21 (a)表示来自光源108、投影用IXD面板109的光束被全 反射镜304反射、并通过投影透镜302将投影用数据投影到外部的情况。图21 (b)表示全 反射镜304转动并避开光路的状态,来自被拍摄体的光束由拍摄元件103接收。检测器305检测全反射镜304位于投影用位置或拍摄元件103下的受光用位置的 哪一个位置。全反射透镜304由未图示的驱动电路驱动,当设定了投影仪部的投影动作模 式或照明动作模式时,移动到图21(a)所示的投影用位置,当设定为拍摄部的拍摄动作模 式时,移动到图21(b)所示的受光用位置。并且,也可取代转动全反射镜304,使之平行移动 并移动到光路外。通过如图21(a) (b)所示构成一体块303A,在投影仪部的投影/照明动作及拍摄 部的拍摄动作时,可100%有效使用光束。但是由于两个动作无法同时进行,因此根据使用 目的或产品规格,采用图20(a) (b)所示结构、或图21(a) (b)所示结构的任意一个即可。并 且,在图21(a) (b)所示的一体块303A中,如图20(b)所示,可变更光源108、投影用IXD面 板109及拍摄元件103的配置。图22表示构成拍摄部及投影仪部的一体块303B的结构。一体块303B,配置光源 108、投影用IXD面板109、及拍摄元件103,以使来自光源108及投影用IXD面板109的投 影用光束、及射入到拍摄元件103的射入用的被拍摄体光束平行。透镜302与移动电话200 上设置的选择对话框208的设定联动,通过手动或电动移动,分别作为投影用透镜或拍摄 用透镜作用。此外,选择对话框208可设定为包括照明动作的投影模式和拍摄模式的任意 一种。检测器306检测透镜302位于图22的实线所示的投影动作用的位置、还是虚线所示 的拍摄位置的哪个位置。并且,如图21 (a) (b)所示使用全反射镜304时,如图22所示为移动透镜302的结 构时,在图4所示的拍摄动作流程、图7所示的投影动作流程、图8所示的照明动作流程的 开始时刻,插入用于确认反射镜304是退避、还是反射镜304设定在使用的光路一侧等的确 认步骤。而通过投影仪部进行照明动作时,为了进行切实的照明动作并控制最大消耗电力, 优选在其他时序下进行确认反射镜304或透镜302的位置的处理。即,在开始照明时,检测 到反射镜302或透镜304分别移动到预定的投影位置后,接通光源108并接通照明。另一 方面,当断开照明时,与反射镜302或透镜304的位置无关,立刻断开照明。在图19、图21 (a) (b)及图22所示的结构中,分别用检测器检测并判断投影用LCD 面板109、透镜302、全反射镜304的移动结束。但是也可不使用检测器,仅根据对这些部件 的移动指示结果通过CPU 120判断移动状态。在上述说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便携型信息设备使用移动电话200、将投 影功能加入到移动电话20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作为便携型信息设备例如可 使用数码相机、PDA(便携型信息终端)等,并将投影功能加入到其中。即,本发明的便携型 信息设备至少具有拍摄功能及通信/信息处理功能的任意一个、及投影功能,并且是小型 的可移动的结构即可。并且,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等也可以是用于处理邮件、图像等各 种信息的移动型电子设备。并且,移动电话200的结构不限于图2所示折叠式,当然也可是 扁平式。此时,可省略检测移动电话200的倾角的角度检测器119。并且,在以上说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驱动器113在投影用IXD面板109上形成投影图案的控制、及投影用LCD面板109的退避控制。而投影图案的控制 和投影用LCD面板109的退避可分别通过其他装置来控制。此外,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作AF辅助光的照明光的照明图案 与用作频闪光的照明光的照明图案不同。但不限于此,对被拍摄体进行一次拍摄时(单拍) 及连拍模式下,作为AF辅助光可照明和频闪光相同的照明图案产生的照明光。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04-273230号(2004年9月21日申请)、日本专利申请 2004-273232号(2004年9月21日申请)、及日本专利申请2004-273233号(2004年9月 21日申请)为基础,其内容组合了上述引用文献。
权利要求
一种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仪装置,经由投影透镜将投影用图案投影到上述便携型信息设备的外部;拍摄装置,具有摄影透镜,拍摄被拍摄体的图像;拍摄指示装置,指示上述拍摄装置,以拍摄用于记录到记录介质中的图像;和照明控制装置,当由上述拍摄指示装置输出拍摄指示时,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使其根据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还具有连拍模式设定装置,当从上述拍摄指示装置输出上述拍摄指示时,设定使上述 拍摄装置反复拍摄的连拍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还具有焦点调节计算装置,在设定上述连拍模式时,反复进行用于使根据上述预定的 投影图像照射了上述照明光的上述被拍摄体聚焦的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 还具有亮度判断装置,判断被拍摄体亮度,当由上述亮度判断装置判断上述被拍摄体的亮度为预定值以下时,上述照明控制装置 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其根据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上述照明光照射到上述被拍摄 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还具有拍摄模式设定装置,设定通过上述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体图像的拍摄模式, 当由上述拍摄模式设定装置设定了上述拍摄模式时,在输出上述拍摄指示后,上述照 明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根据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将上述照明光照射到上 述被拍摄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还具有拍摄结束检测装置,检测上述拍摄装置的上述图像的拍摄已结束, 上述照明控制装置,在由上述拍摄结束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图像拍摄已结束时,控制 上述投影仪装置,以使基于上述预定的投影用图案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 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 上述投影仪装置具有用于投影上述投影用图案的照明部,上述照明部具有白色光源、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黄色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 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上述投影仪装置具有照明部,该照明部由白色光源、红色光源、绿色光源、蓝色光源、黄 色光源中的至少二个光源构成,照射投影上述投影用图案的照明光, 上述便携型信息设备还具有照明色设定装置,设定上述照明部的上述照明光的照明色;和光源选择装置,根据由上述照明色设定装置设定的上述照明色,选择从上述照明部照 射上述照明光的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还具有发光强度决定装置,根据由上述照明色设定装置设定的上述照明色,决定照射上述照明光的光源的发光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 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上述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 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上述预定的投影用 图案,是使照射到上述被拍摄体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光量最大的照射图案。
12.根据权利要求1 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还具有照明区域设 定装置,设定上述照射上述照明光的照明区域,上述照明控制装置设定上述预定的投影图案,以对由上述照明区域设定装置设定的上 述照明区域进行照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上述照明控制装置设定上述预定的投影图案,以使在上述照明区域和其他区域的边界 部分,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光量阶段性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上述照明控制装置设定上述预定的投影图案,以使照射到上述照明区域的上述照明光 的照射光量,大于照射到其他区域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光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还具有焦点调节计算装置,以和上述被拍摄体聚焦的方式驱动上述摄影透镜,并进行焦点调 节计算;和焦点距离设定装置,根据上述焦点调节计算装置进行的上述摄影透镜的焦点调节计算 结果,设定上述投影透镜的焦点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 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型信息设备,其中,上述投影透镜兼用 作上述摄影透镜。
全文摘要
便携型信息设备具有投影部,通过来自光源部的照明光,将图像图案形成部上形成的投影图案经由投影透镜投影到外部;和指示装置,指示仅接通光源部的电源。这样一来,投影部可以如手电筒那样使用。并且,使图像图案形成部避开投影用的光路,从而可有效地使照明光照射到外部。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917498SQ20101025090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1日
发明者三桥说, 大村晃, 太田雅, 藤绳展宏, 野崎弘刚 申请人:株式会社尼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