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频合/调谐中放/功放和低通于一体的无线信道模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5132阅读:来源:国知局
集频合/调谐中放/功放和低通于一体的无线信道模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一种集频合/调谐中放/功放和低通于一体的无线信道模件,包括有频合电路(1)、调谐中放电路(2)、功放电路(3)、低通电路(4)和监测电路(5),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中:a.所述频合电路(1),又包括有J4基准时钟接口(11),U1鉴相器模块(12),U7本振电路模块(13),U8基准时钟模块(14)以及输入输出接口J1;b.所述调谐中放电路(2),又包括有U2调谐中放模块(21)以及输入输出接口J1;c.所述功放电路(3),又包括有U3功放模块(31),U9衰减模块(32)以及输入输出接口J1;d.所述低通电路(4),又包括有U4低通模块(41)以及输入输出接口J1;e.所述监测电路(5),又包括有J2天线接口(51),U5监测模块(52),U6信息交互模块(53)以及输入输出接口J1;其特征是:a1.所述频合电路(1)中的U1鉴相器模块(12)选用LMX2485ESQ芯片,其第6脚至第8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38脚至第40脚对应相连接,U1鉴相器模块(12)的第12脚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44脚连接,U1鉴相器模块(12)的第1脚和第16脚依次分别与U7本振电路模块(13)的第3脚和第5脚对应相连接;a2.所述频合电路(1)中的U7本振电路模块(13)的第1脚和第16脚依次分别与U2调谐中放模块(21)的第13脚和第14脚对应相连接,U7本振电路模块(13)的第7脚至第9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41脚至第43脚对应相连接;a3.所述频合电路(1)中的U8基准时钟电路(14)的第1脚与J4基准时钟接口(11)连接;a4.所述频合电路(1)用以产生无线信道频率变换所需的一本振信号、二本振信号、频合失锁指示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b1.所述调谐中放电路(2)中的U2调谐中放模块(21)的第3脚至第5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12脚至第14脚对应相连接,U2调谐中放模块(21)的第11脚和第12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49脚和第52脚对应相连接,U2调谐中放模块(21)的第6脚至第9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26脚至29脚对应相连接,U2调谐中放模块(21)的第16脚、第18脚、第19脚和第21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25脚、第11脚、第9脚和第24脚对应相连接,U2调谐中放模块(21)的第1脚至第2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21脚至第22脚对应相连接,U2调谐中放模块(21)的第10脚和第15脚依次分别与U3功放模块(31)的第1脚和U4低通模块(41)的第8脚对应相连接;b2.所述调谐中放电路(2)用以提供无线信道接收通路、发射通路和自检通路,对收信号、发信号和自检信号进行调谐、放大、变频、滤波处理,提供接收信号场强信息,在跳频发射换频期间,关闭发信号输出;c1.所述功放电路(3)中的U3功放模块(31)的第2脚和第3脚依次分别与U9衰减模块(32)的第5脚和第14脚对应相连接,U3功放模块(31)的第5脚和第7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45脚和U4低通模块(41)的第12脚对应相连接;c2.所述功放电路(3)中的U9衰减模块(32)选用PE43702MLI芯片,其第16脚至第18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53脚至第55脚对应相连接;c3.所述功放电路(3)用以在发射状态放大功率,使功率输出满足要求;控制衰减量,调整输出功率的波动范围,使输出功率更加平坦;d1.所述低通电路(4)中的U4低通模块(41)的第5脚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22脚相连接,U4低通模块(41)的第1脚和第3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16脚和第51脚对应相连接,U4低通模块(41)的第4脚与U5监测模块(52)的第6脚相连接;d2.所述低通电路(4)用以在发射状态抑制功放输出信号的谐波;在接收状态提供接收信号的直流通路;e1.所述监测电路(5)中的U5监测模块(52)的第1脚至第3脚状态信号依次分别与U6信息交互模块(53)的第5脚至第7脚对应相连接,U5监测模块(52)的第4脚与J2天线接口(51)连接;e2.所述监测电路(5)中的U6信息交互模块(53)选用AD7811YRU芯片,其第12脚至第15脚依次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J1的第56脚至第59脚对应相连接;e3.所述监测电路(5)用以监测设备温度、发射状态天线端的功率及是否有开路、短路故障;U6信息交互模块(53)将监测到的信号进行AD转换即转换成监测码,用以交互状态信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