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289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联网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互联网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类互联网业务迅猛发展,用户对计算机的依赖也与日剧增。在日常生活中,用户经常需要使用各类互联网业务,例如,通话业务,即时通讯业务等等。

然而,现有技术下,很多类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步骤非常繁琐,往往需要用户执行多个操作才能使用所需业务。

例如,以即时通讯业务为例,若用户希望登录即时通讯账户,则需要执行以下操作:解锁屏幕->确定操作主菜单->点击即时通讯软件->打开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当然,此信息可以设置为默认输入)->进入操作界面。

显然,现有技术下繁琐的步骤,降低了各类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用户终端的服务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业务处理方法,用以提高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互联网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并将所述行为参数与预设的行为样本集合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对应所述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

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用户账户具有相同账户属性的第二用户账户;

第一用户终端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并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某种互联网服务时,可以通过启动自身使用的用户终端上相应应用程序的用户账户,查找到周边范围内使用相同应用程序的其他用户终端,从而通过该其他用户终端完成所需的服务,这样,仅仅通过过简单的操作行为即可在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有效精确地触发对应的应用程序,从而完成相关业务操作,不但简化了繁琐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各类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效率,也提升了用户终端的服务性能。

较佳的,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具体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敲击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屏幕的次数,并将所述次数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或者,

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按压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屏幕的力度,并将所述力度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较佳的,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按压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屏幕的力度,并将所述力度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具体包括:

若第一用户终端处于垂直状态,则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将所述压力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若第一用户终端处于水平状态,则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计算所述压力值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当前负重的差值,以及将所述差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较佳的,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对应所述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与所述任一行为样本关联的应用程序;

第一用户终端获取对应所述应用程序保存的第一用户名和密码;

第一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验证,并在通过验证后,确定已开启第一用户账户。

较佳的,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具体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蓝牙信号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或者,

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近距离无线通讯NFC信号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

较佳的,第一用户终端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通过无线探测,进一步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传送的第二用户监测结果;

第一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监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行为参数,与本地监测到的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相匹配时,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

较佳的,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第一用户指令确定业务操作内容,并确定所述业务操作内容需要的验证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则第一用户终端提示第一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待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且确定通过验证时,执 行所述业务操作内容;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标识,则第一用户终端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提示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反馈确定第二用户已输入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且通过验证时,执行所述业务操作内容。

一种用于互联网业务处理的用户终端,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并将所述行为参数与预设的行为样本集合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以及在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对应所述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

探测单元,用于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确定存在另一用户终端,其中,所述另一用户终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用户账户具有相同账户属性的第二用户账户;

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并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某种互联网服务时,可以通过启动自身使用的用户终端上相应应用程序的用户账户,查找到周边范围内使用相同应用程序的其他用户终端,从而通过该其他用户终端完成所需的服务,这样,仅仅通过过简单的操作行为即可在两个用户终端之间有效精确地触发对应的应用程序,从而完成相关业务操作,不但简化了繁琐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各类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效率,也提升了用户终端的服务性能。

较佳的,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时,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具体包括:

监测第一用户敲击所述屏幕的次数,并将所述次数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或者,

监测第一用户按压所述用户终端屏幕的力度,并将所述力度作为第一用户 的行为参数。

较佳的,在监测第一用户按压所述用户终端屏幕的力度,并将所述力度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时,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若处于垂直状态,则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所述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将所述压力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若处于水平状态,则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所述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计算所述压力值与所述当前负重的差值,以及将所述差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较佳的,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对应所述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时,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与所述任一行为样本关联的应用程序;

获取对应所述应用程序保存的第一用户名和密码;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验证,并在通过验证后,确定已开启第一用户账户。

较佳的,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时,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蓝牙信号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或者,

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近距离无线通讯NFC信号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

较佳的,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时,所述业务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无线探测,进一步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传送的第二用户监测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监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行为参数,与本地监测到的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相匹配时,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 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

较佳的,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时,所述业务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用户指令确定业务操作内容,并确定所述业务操作内容需要的验证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则提示第一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待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且确定通过验证时,执行所述业务操作内容;

若所述验证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标识,则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提示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反馈确定第二用户已输入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且通过验证时,执行所述业务操作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互联网业务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发业务流程的操作行为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基于设定的操作行为,启动指定应用程序下的本地用户账户,并在本地用户账户和另一用户终端上具有相同属性的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以便在两个用户终端之间完成互联网业务的相关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根据用户指令收集指定的用户行为,并分别基于收集的每一种用户行为提取出特征参数,作为相应用户行为的行为样本,接着,将各类用户行为的行为样本进行汇总,生成行为样本集合。

当然,行为样本集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随时通过用户终端采集新的用户行为生成新的行为样本,并添加至行为样本集合中。

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进行互联网业务处理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100: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并将获得的行为参数与预设的行为样本集合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等。

第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传感器对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具体的,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的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可以有多种,包含但不限于:第一用户敲击第一用户终端屏幕的次数,第一用户按压第一用户终端屏幕的强度等等。

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后,就可以将行为参数与预设的行为样本集合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例如,假设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为:敲击屏幕3次(之所以设置为3次是为了防止第一用户无意中敲击屏幕所造成的误操作),则第一用户终端会在预设的行为样本集合中搜索,判断是否存在在“敲击屏幕3次”的情景下需启动的第一用户账户,获得匹配结果。

又例如,假设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为:按压屏幕力度为N,则第一用户终端会在预设的行为样本集合中搜索,判断是否存在在“按照屏幕力度为N”的情况下需启动的第一用户账户,获得匹配结果。

在采用按压屏幕力度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时,具体可以分为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应用场景:

第一种应用场景为:若第一用户终端处于垂直状态,则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该第一用户终端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将该压力值作为第 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这是因为,在垂直状态下,屏幕承受的压力仅仅来自于第一用户操作,因此,可以直接将测量获得的压力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第二种应用场景为:若第一用户终端处于水平状态,则第一用户终端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第一终端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计算该压力值与第一用户终端当前负重的差值,以及将该差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这是因为,在水平状态下,屏幕上可能放置有其他物件(如,第二用户终端、终端装置挂件等等),为了避免误操作,需要将第一用户终端当前的负重减去,才能正确计算出第一用户当前的按压力度,以避免因为第一用户终端负重而意外开启相关联的第一用户账户。

步骤110:第一用户终端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上述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对应该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用户终端采用监测到的敲击屏幕次数作为行为参数,则需要在判定敲击屏幕次数与预设的行为样本完全一致时,再确定匹配成功,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敲击所造成的误操作;而若第一用户终端采用监测到的按压屏幕力度作为行为参数,则需要在判定按压屏幕力度不小于(即达到或超过)行为样本记录的门限值时,即确定匹配成功,这样做是因为第一用户每次按压的力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只需达到行为样本记录的门限值即可。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确定获取的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则启动对应该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具体的,第一用户终端先启动与该任一行为样本关联的应用程序,并调用成功时,启动与该任一行为样本关联的应用程序,接着,第一用户终端获取对应该应用程序保存的用户名和密码,并获得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验证,在通过验证后,第一用户终端确定已开启第一用户账户。

步骤120: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确定第二用户终端,其中,该第二用户终端上设置有与第一用户账户具有相同账户属性的第 二用户账户。

具体的,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蓝牙信号探测,即通过蓝牙信号捕捉具有第二用户账户的第二用户终端,在探测过程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可以通过蓝牙模板交互认证信息,以确定彼此身份和账户属性。

第二种方式为:第二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近距离无线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信号探测,即通过NFC信号捕捉具有第二用户账户的第二用户终端,在探测过程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可以通过NFC模块(需要专门设置)交互认证信息,以确定彼此身份和账户属性。

步骤130:第一用户终端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一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并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

具体的,在执行步骤130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进一步通过无线探测(即蓝牙探测或者NFC探测),获取第二用户终端传送的第二用户监测结果,第一用户终端基于获得的第二用户测试结果,确定上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行为参数,与本地监测到的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相匹配时,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

例如,第一用户终端在确定第一用户敲击屏幕3次(即敲击第一用户终端的屏幕),且探测到第二用户终端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业务激活,需要向第二用户终端询问第二用户的操作行为,第二用户终端此时需要探测第二用户的操作行为并反馈给第一用户终端,假设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第二用户终端的反馈,确定第二用户也敲击了屏幕3次(即敲击第二用户终端的屏幕),则确定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指示激活相关业务,则在具有相同账户属性的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

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二用户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相应的,若存在多个第二用户终端,则也可以有相应数量的第二用户以及相应数量的第二用户账户,此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在第一用户账户和多个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分别建立业务通道,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业务通道建立后,第一用户终端需要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如,第一用户终端根据第一用户指令确定业务操作内容,并确定该业务操作内容所需要的验证信息(如,用户指纹、用户验证码等等);其中,若验证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则第一用户终端提示第一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待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且确定通过验证时,执行相关业务操作内容,而若验证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标识,则第一用户终端通知第二用户终端提示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根据第二用户终端的反馈确定第二用户已输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且通过验证时,执行相关业务操作内容。

下面采用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种应用场景下,假设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为在校学生,第二用户请假两天,因此,需要获得第一用户的课堂笔记。

那么,如图2所示,第一用户可以敲击第一用户终端的屏幕3次,第一用户终端监测到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后,将这一操作行为与行为样本集合进行匹配,确定对应“敲击屏幕3次”这一操作行为存在预设的第一用户账户,且第一用户账户归属于名为“课堂笔记”的应用程序;接着,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通过蓝牙信号探测到存在第二用户终端,且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上存在同样归属于“课堂笔记”的第二用户账户;第一用户终端从第二用户终端获取到第二用户的操作行为监测结果,确定第二用户也敲击第二用户终端的屏幕3次,则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共同协作,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然后,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提示输入指纹进行身份验证,确定第一用户输入的指纹正确时,通过第一用户账户将第一用户选定的课堂笔记通过业务通道传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下的第二用户 账户,从而完成业务操作。

第二种应用场景下,假设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为电子商务用户,第二用户需要向第一用户支付一笔费用。

那么,如图2所示,第一用户可以按压第一用户终端的屏幕(假设强度超过阈值A),第一用户终端监测到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后,将这一操作行为与行为样本集合进行匹配,确定对应“按压强度超过A”这一操作行为存在预设的第一用户账户,且第一用户账户归属于名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应用程序;接着,第一用户终端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通过NFC信号探测到存在第二用户终端,且确定第二用户终端上存在同样归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第二用户账户;第一用户终端从第二用户终端获取到第二用户的操作行为监测结果,确定第二用户也按压了第二用户终端的屏幕且强度超过A,则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共同协作,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然后,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二用户提示输入动态密码进行身份验证,确定第二用户输入的动态密码正确时,第二用户终端通知第一用户终端验证通过,第一用户终端通过第一用户账户接收将第二用户终端通过第二用户账户支付的费用,从而完成业务操作。

当然,若第一用户终端通过第一用户账户向第二用户终端上的第二用户账户进行付款,也可以基于与第二种应用场景相同的原理实现相关业务流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这样,当用户需要使用支付业务时,可以随时打开用户终端上用于支付的应用软件,并连接至使用同一应用软件的另一用户终端,再通过相应的验证流程即实时高效地完成支付操作,从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场景下使用支付业务,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支付效率以及支付灵活性,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包括匹配单元30、探测单元31和业务处理单元32,其中,

匹配单元30,用于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并将该行为参数与预设的行为样本集合进行匹配,获得匹配结果,以及在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对应该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

探测单元31,用于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确定存在另一用户终端,其中,另一用户终端上设置有与第一用户账户具有相同账户属性的第二用户账户;

业务处理单元32,用于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并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

较佳的,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时,匹配单元30具体用于:

监测第一用户的操作行为,获取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具体包括:

监测第一用户敲击屏幕的次数,并将次数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或者,

监测第一用户按压用户终端屏幕的力度,并将力度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较佳的,在监测第一用户按压用户终端屏幕的力度,并将力度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时,匹配单元30具体用于:

若处于垂直状态,则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若处于水平状态,则监测第一用户按压过程中屏幕承受的压力值,并计算压力值与当前负重的差值,以及将差值作为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

较佳的,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对应任一行为样本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时,匹配单元30具体用于: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行为参数与任一行为样本匹配成功时,启动与任一行为样本关联的应用程序;

获取对应应用程序保存的第一用户名和密码;

基于第一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验证,并在通过验证后,确定已开启第一用户账户。

较佳的,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无线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时,探测单元31具体用于:

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蓝牙信号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或者,

在周边设定范围内进行近距离无线通讯NFC信号探测,确定存在第二用户终端。

较佳的,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时,业务处理单元32具体用于:

通过无线探测,进一步获取第二用户终端传送的第二用户监测结果;

基于第二用户监测结果,确定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行为参数,与本地监测到的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相匹配时,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

较佳的,根据第一用户指令完成业务操作时,业务处理单元32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用户指令确定业务操作内容,并确定业务操作内容需要的验证信息;

若验证信息为第一用户身份标识,则提示第一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待接收到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且确定通过验证时,执行业务操作内容;

若验证信息为第二用户身份标识,则通知第二用户终端提示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根据第二用户终端的反馈确定第二用户已输入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且通过验证时,执行业务操作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监测到第一用户的行为参数后,启动对应该行为参数设置的第一用户账户,以及确定无线探测范围内存在第二用户终端后,且第二用户终端上存在有第二用户账户后,在第一用户账户和第二用户账户之间建立业务通道,并完成业务操作;这样,在用户需要使用某种互联网服务时,仅仅通过简单的操作行为即可有效精确地触发对应的应用程序,从而完 成相关业务操作,不但简化了繁琐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各类互联网业务的使用效率,也提升了用户终端的服务性能。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 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