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覆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903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覆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覆盖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移动业务占整个移动网络业务的70%,室内信号质量成为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室外宏站的补充覆盖,室内分布系统则是针对室内用户群,主要解决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覆盖、网络容量及网络质量的方案。室分天馈系统的分布设计,是影响室内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室内覆盖方案的设计对提高网络性能至关重要。如图1所示,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在布线设计时,通常选取在电梯前室楼梯内或门口走廊安装全向吸顶天线,来覆盖房间内的移动业务区域。通常天线端口的输出功率为10dBm,接收功率大于-85dBm为有效覆盖区,根据路径损耗和穿透损耗可以估算天线的覆盖范围。下表是信号传播损耗的估算:距离1m5m10m15m20m损耗31.5dB45.48dB51.50dB55.02dB57.52dB表1下表是信号通过不同材质的穿透损耗的估算:材料类型钢筋混凝土外墙普通混凝土内墙电梯门损耗30dB20dB30dB表2由于业主和室内结构等原因,天线常常被布设在电梯前室内。这种覆盖方案存在很大的室内覆盖盲区,不能充分吸纳室内移动业务,降低了整个移动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还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和抵触。下面以一个典型的一梯三户的住宅为例,采用现有的室分系统,电梯前室放置全向吸顶天线,根据估算得出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覆盖范围,如图2所示。 根据分析和调查,室内业务主要发生在客厅、卧室,而这些区域一般都比较靠近窗户、外墙。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覆盖方案不能够充分覆盖这些主要区域。而且如图3所示,传统室分吸顶天线的安装需要耦合器和电缆接头来实现信号的耦合,且馈线需布设在楼内,增大了器件对信号的损耗和安装的复杂度。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覆盖系统,对室内形成良好的覆盖,使室内用户能够吸收更多的话务,提升了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覆盖系统,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射频拉远模块RRU、功分器、馈线电缆及天线;其中,所述BBU通过光纤与所述RRU连接;所述功分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RRU连接,所述功分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馈线电缆连接;所述馈线电缆布放于室外,贴合建筑物的外墙体布线;所述天线固定于馈线电缆上。其中,所述馈线电缆的布线方式为横向布线或纵向布线。其中,所述天线为板状定向天线,所述板状定向天线通过集成耦合棒固定于所述馈线电缆上。其中,所述板状定向天线的位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每一层,且接近室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所述主要活动区域为室内用户在一预定时间内使用无线通信网络频率大于一预设值的区域。其中,所述板状定向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面向室内用户的所述主要活动区域。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将馈线电缆布放于室外,天线固定于馈线电缆上并接近室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布放,使得无线网络在室内形成良好的覆盖,室内用户能够吸收更多的话务,降低了电信号的损耗,提升了无线网路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室内覆盖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现有的室内覆盖系统的一实施例中天线覆盖范围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天线与馈线电缆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覆盖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与馈线电缆直接耦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覆盖系统中天线覆盖范围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室内覆盖系统存在覆盖盲区,导致室内用户不能充分吸纳室内移动业务,使得无线通信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同时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室内覆盖系统,通过将馈线电缆布放于室外,天线固定于馈线电缆上,使得无线网络在室内形成良好的覆盖,室内用户能够吸收更多的话务,提升了无线网路资源的利用率。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覆盖系统,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射频拉远模块RRU、功分器、馈线电缆及天线;其中,所述BBU通过光纤与所述RRU连接;所述功分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RRU连接,所述功分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馈线电缆连接;所述馈线电缆布放于室外,贴合建筑物的外墙体布线;所述天线固定于馈线电缆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室内覆盖系统中信号的传输过程:信号源通过光纤传送到BBU,信号在BBU中经基带处理后通过光纤传送到RRU,经RRU将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后,通过功分器对射频信号进行分路,通过馈线电缆传送到各个天线进行室内覆盖。这里,馈线电缆布放于室外,贴合建筑物的外墙体布放,如此,馈线电缆无需进入建筑物的楼体内,降低了施工难度,易与业主沟通施工。具体的,所述馈线电缆的布线方式为横向布线或纵向布线。这里,馈线电缆的布线方式主要是考虑到RRU的位置、建筑物楼体的结构、室内覆盖范围及室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使得天线的有效覆盖区能吸纳更多的移动业务。需要说明的是,室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主要是指用户处理移动业务的主要活动区域。具体的,所述天线为板状定向天线,所述板状定向天线通过集成耦合棒固定于所述馈线电缆上。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与馈线电缆直接耦合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该图具体说明板状定向天线通过集成耦合棒固定于所述馈线电缆的实施过程。首先,在馈线电缆上开一小孔,使其露出电缆线芯,即从小孔处往里看可看到电缆线芯。之后,在板状定向天线的端口集成耦合棒。这里,可以调整耦合棒的大小来实现不同信号的耦合度。最后,将耦合棒插入馈线电缆的小孔内与内层电缆线芯接触直接耦合能量。需说明的是,采用馈线电缆直接耦合天线的耦合方案,可以省去现有室内覆盖系统布线时所需的大量的信号耦合器,且布线实施过程中不需剪断馈线电缆连接电缆接头,如图3所示,如此使得安装简单,节约大量生产及建设时间;同时因减少了电缆接头、耦合器等损耗电信号的器件,大幅度提升了无线通信网络功率利用率,并减少了天馈系统的故障率。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板状定向天线的位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的每一层,且接近室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所述主要活动区域为室内用户在一预定时间内使用无线网络频率大于一预设值的区域。这里,无线网络频率具体是指用户处理移动业务的频率,也就是用户处理移动业务的次数,当室内用户在一预定时间内处理移动业务的次数大于一预设值时,则该用户处理移动业务的活动区域即为主要活动区域。例如,在一个星期内,室内用户处理移动业务的次数大于预设值25时,则该用户处理移动业务的活动区域为主要活动区域。对于居民楼建筑来说,一般是指卧室、客厅。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板状定向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面向室内用户的所述主要活动区域。这里,板状定向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面向室内用户的所述主要活动区域,使得无线通信网络的有效覆盖范围更大,可对室内形成良好的覆盖。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覆盖系统中天线覆盖范围的示意图,下面以该图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覆盖系统的应用。本图为一典型的一梯三户的住宅的结构框图,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覆盖系统,将馈线电缆布放于室外,贴合该住宅外墙体布线,布线方式比较灵活,采用横向及纵向结合的方式。天线固定于馈线电缆上,其布放位置通过对室内布局情况的分析,布放在靠近室内用户主要活动区域,即用户处理移动业务的主要区域。该图中天线主要布放于客厅或卧室的外墙体处靠近窗户的位置,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面向室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如此,在该室内覆盖系统下,室内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得到了充分的覆盖,且天线的布放位置也使得室内用户位于最好的信号接收点上,提升了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使得室内用户能够吸收更多的话务,提升了用户体验。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