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绑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050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自动绑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绑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类的智能终端,这样的智能终端一般都有与其绑定的移动终端。另外,这样的智能终端一般都具有接打电话的功能。

当新买回来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表)安装上电话卡后,与其绑定移动终端就可以拨打其电话进行通话了。然而,移动终端在拨打电话之前,并不知道智能手表上的电话卡的电话号码。智能手表也无法识别其上安装的电话卡的电话号码,从而无法将电话号码告知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绑定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可以根据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自动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自动绑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绑定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

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

优选地,所述消息由所述智能终端在检测到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发送。

优选地,所述消息为加密的消息;

相应地,在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预先存储的密钥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预设移动终端,所述预设移动终端为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绑定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若是,则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具体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读取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并查看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

若否,则认定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优选地,在所述认定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为通过本地存储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消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也存储有所述密钥。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绑定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

绑定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

优选地,所述消息由所述智能终端在检测到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发送。

优选地,所述消息为加密的消息;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解密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存储的密钥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优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预设移动终端,所述预设移动终端为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读取模块、查看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智能终端中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

所述查看模块,用于查看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查看模块确定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不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时,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写入模块;

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将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为通过本地存储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消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也存储有所述密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自动绑定方法,首先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然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再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可见,本发明所述的自动绑定方法,可以根据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自动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自动绑定。这样,后期就可以根据需要将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拨打所述通信号码与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通话。另外,在建立完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后,还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系统提示消息,方便了对所述智能终端的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十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十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十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十四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绑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在本步骤中,目标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其中,目标服务器为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特定关系的服务器。比如,对于现在市场上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表来说,每个智能手表上都会有很多的应用程序(app),这些应用程序的后台维护工作就是由与该智能手表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实现的。另外,每个智能手表都有其绑定的多个移动终端(如手机),其中,移动终端和智能手表的绑定关系就是由该智能手表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建立的。又例如智能手表一般都具有定位功能,与其绑定的移动终端就可以获知该智能手表的定位信息,而移动终端获取的这些定位信息,正是通过与所述智能手表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发送的。当然,目标服务器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建立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目标服务器在建立完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之后,就可以将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发送与智能终端绑定的多个移动终端,这样移动终端就可以知道与其绑定的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了,从而省去了移动终端使用者的手动输入工作。

这里,所述消息可以由所述智能终端在检测到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发送,或者也可以由所述智能终端在接收到用户的手动触发操作时发送。其中,用户的手动触发操作包括用户按下智能终端上的特定按键,该特定按键用于触发所述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所述消息。

例如,用户在新买回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表)上安装了(或更换了)电话卡,智能终端在检测到这一操作后,就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又如,用户更换了智能终端(如智能手环)上的电话卡后,用户按下移动终端上的特定按键,该特定按键触发所述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这里,所述通信服务器可以为移动、联通、电信通信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为其他可以转发消息的通信服务器。

步骤102: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

在本步骤中,目标服务器在接收到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消息确定与消息对应的通信号码。该通信号码一般为智能终端上安装的通信卡的通信号码。

这里的消息可以为短信、彩信、飞信短信等消息。不难理解,当接收到如短信这样的消息时,目标服务器自然可以确定与该短信对应的通信号码。这里的通信号码一般指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或其他由通信服务器颁发的可以用于进行通信的号码。如若所述消息为飞信短信,目标服务器也可以根据该飞信短信确定与该飞信短信对应的手机号码。如获取发送该飞信短信的号码,然后将其前面携带的12520去掉,即可得到发送该飞信短信的手机号码。

步骤103: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

在本步骤中,由于目标服务器接收了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另外,目标服务器还根据所述消息确定了与所述消息对应的通信号码。这样,就等于目标服务器既获知了智能终端的标识,又获知了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对应的通信号码,那么目标服务器就可以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了,这样目标服务器就完成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自动绑定。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可以使用通信卡的所有智能终端,如智能手表、智能手套、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头盔等其他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绑定方法,首先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然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再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可见,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绑定方法,可以根据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自动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 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自动绑定。这样,后期就可以根据需要将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拨打所述通信号码与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通话。另外,在建立完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后,还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系统提示消息,方便了对所述智能终端的管理。

在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消息为智能终端加密后的加密消息时,参见图2,在上述步骤103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103’。

步骤103’:通过预先存储的密钥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在本步骤中,所述消息为智能终端加密后的加密消息,此时目标服务器通过接收到的加密消息无法直接获得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目标服务器必须对所述加密消息进行解密,以获得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其中,目标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约定好的密钥,该密钥与智能终端进行加密时使用的密钥一致,目标服务器通过该预先存储的密钥对所述加密消息进行解密,从而从解密后的消息中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通过本步骤可以判断出所述消息是否为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例如,当目标服务器通过预先存储的密钥无法对所述消息成功解密时,则证明所述消息不是所述智能终端(假设上述的智能终端为a品牌的智能手表)发送的消息。该消息有可能是由别的终端(如手机、电话或ipad)或别的智能终端(如b品牌的智能手表或a品牌的智能手环)发送的信息,此时目标服务将会对该消息不予理睬。

在执行完本步骤103’获得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之后,再执行上述步骤103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

当智能终端新安装电话卡或更换电话卡时,为了能使与所述智能终端绑定的移动终端及时获知该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或更换后的通信 号码,在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一个或第二个实施例,在上述步骤103之后,参见图3,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104。

步骤104: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预设移动终端,所述预设移动终端为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器在建立完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之后,为了能使与所述智能终端绑定的移动终端及时获知该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或更换后的通信号码,目标服务器会根据本地预存的与所述智能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列表(该列表中的移动终端均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绑定关系),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列表中的部分或全部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及时获知该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或更换后的通信号码。同时,不再需要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手动输入该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或更换后的通信号码。

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自动绑定方法,参见图4,该自动绑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在本步骤中,智能终端负责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若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则执行下述步骤202。

其中,所述通信卡可以为移动或联通的sim卡、电信的uim卡等其他可以用于通信的通信卡。

步骤202: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在本步骤中,智能终端在检测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 通信卡时,会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消息,使得目标服务器建立该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新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其中,由于智能终端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的消息,那么目标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消息时,可以直接根据该消息获取该消息对应的通信号码。另外,由于该消息中携带有智能终端的标识,那么目标服务器就可以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这里,所述通信服务器可以为移动、联通、电信通信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为其他可以转发消息的通信服务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绑定方法,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当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可见,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绑定方法,由智能终端检测是否存在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的情况,若智能终端检测到存在,则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从而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自动绑定。这样,目标服务器后期就可以根据需要将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拨打所述通信号码与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通话。另外,在目标服务器建立完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后,还可以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系统提示消息,方便了目标服务器对所述智能终端的管理。

在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中,给出了上述步骤201的一种具体实现过程。参见图5,上述步骤201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a-c2。

步骤a:智能终端读取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

步骤b:智能终端查看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若否,则执行步骤c1,若是,则执行步骤c2。

步骤c1:认定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步骤c2:认定智能终端非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上述步骤201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具体地,包括如下:智能终端读取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如iccid),然后查看本地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若不存在,则证明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比如,所述预设存储空间内预先存储有一个随机标识号,或所述预设空间中没有存储任何标识号。这样当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时,智能终端在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查找不到与当前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此时,智能终端会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另外,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比如用户在购买某智能终端时,智能终端自带了一张通信卡,且所述智能终端的预设存储空间内存储有该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这样,当用户更换通信卡后,智能终端读取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然后跟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硬件标识号进行对比,发现不一致,此时,智能终端会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新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一般地,目标服务器建立的新的对应关系将会覆盖原有的对应关系,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在上述步骤c1认定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所述步骤201还包括步骤d。

步骤d:将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c1认定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智能终端将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以便后续认定时使用。例如,当智能终端检测到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将该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这样,当智能终端再次插入通信卡时,智能终端会读取该次插入后的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并将读取的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与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硬件标识号进行对比,若一致,则认定所述智能终端只是进行了针对原卡的插拔动作,并没有换卡。若不一致,则认定所述智能终端更换了通信卡,从而智能终端将会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新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为了确保所述信息是由上述智能终端(假设上述智能终端为a品牌的智能手表)发送的信息,而不是由别的终端(如手机、电话或ipad)或别的智能终端(如b品牌的智能手表或a品牌的智能手环)发送的信息。在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四个至第六个任一实施例,参见图7,在上述步骤2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202’。

步骤202’: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本地存储的密钥对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消息。

相应地,上述步骤202适应性地变为: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加密后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本地存储的密钥对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消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给目标服务器,从而使得目标服务器根据预先约定的密钥(与所述终端加密时使用的密码一致)对加密后的消息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 则表明所述消息是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目标服务器会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根据解密后获得的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若解密不成功,则表明所述消息不是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此时目标服务将会对该消息不予理睬。

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绑定装置,参见图8,包括:

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其中,所述消息由所述智能终端在检测到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发送。

确定单元82,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

绑定单元83,用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中,给出了当所述消息为加密消息时,所述装置的进一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为加密的消息;相应地,参见图9,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解密单元84;

所述解密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存储的密钥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发送单元85,用于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预设移动终端,所述预设移动终端为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 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本发明第十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参见图11,该智能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111,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发送单元112,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第十二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检测单元111,进一步包括:读取模块1111、查看模块1112和确定模块1113;

所述读取模块1111,用于读取所述智能终端中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

所述查看模块1112,用于查看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1113,用于在所述查看模块确定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不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时,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第十三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3,所述检测单元111还包括:写入模块1114;

所述写入模块1114,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将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六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第十四个实施例中,所述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为通过本地存储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消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也存储有所述密钥。

相应地,参见图14,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加密单元113;

所述加密单元113,用于对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进行加密。

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七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

a1、一种自动绑定方法,包括:

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

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所述消息由所述智能终端在检测到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发送。

a3、根据a1所述的方法,所述消息为加密的消息;

相应地,在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预先存储的密钥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a4、根据a1~a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预设移动终端,所述预设移动终端为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

b5、一种自动绑定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若是,则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b6、根据b5所述的方法,所述智能终端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具体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读取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并查看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

若否,则认定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b7、根据b6所述的方法,在所述认定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

b8、根据b5~b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为通过本地存储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消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也存储有所述密钥。

c9、一种自动绑定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智能终端通过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

绑定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 关系,以实现自动绑定。

c10、根据c9所述的装置,所述消息由所述智能终端在检测到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发送。

c11、根据c9所述的装置,所述消息为加密的消息;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解密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存储的密钥对所述消息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

c12、根据c9~c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与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预设移动终端,所述预设移动终端为与所述智能终端存在预设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

d13、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通过通信服务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确定对应的通信号码,并建立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及所述通信号码的对应关系,实现自动绑定。

d14、根据d13所述的终端,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读取模块、查看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智能终端中当前通信卡的硬件标识号;

所述查看模块,用于查看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查看模块确定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不存在与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匹配的标识时,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

d15、根据d14所述的终端,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写入模块;

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智能终端首次插入通信卡或更换通信卡时,将读取的硬件标识号写入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

d16、根据d13~d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所述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标识的消息为通过本地存储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消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也存储有所述密钥。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