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的通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184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文中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通信的网络节点、用于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通信的传输网络以及操作用于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通信的网络节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无线电传输网络中,使用多种不同技术,诸如长期演进(lte)、lte-高级、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gsm/edge)、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或超移动宽带(umb),这里只是提到了几个可能的实现。无线电传输网络包括提供在形成小区的至少一个相应地理区域上的无线电覆盖的无线电基站(rbs)。小区定义也可结合用于传送的频率带,这意味着,两个不同小区可覆盖相同的地理区域,但使用不同的频率带。用户设备(ue)在小区中由相应无线电基站服务,并与相应无线电基站通信。在上行链路(ul)传送中,用户设备在空中接口或无线电接口上向无线电基站传送数据,而在下行链路(dl)传送中,无线电基站在空中接口或无线电接口上向用户设备传送数据。

在一些rbs实现中,rbs的无线电单元和基带处理设备(数字单元(du))被组合。在一些实现中,无线电单元和du是分离的。在一些示例中,无线电单元和基带处理设备被分在两个不同位置中。在此情况下,无线电单元是远程的,并且称为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像这样,系统将rbs分离成一个或更多du和rru。无线电单元从基带信号创建模拟传送rf信号,并将rf信号提供给天线。无线电单元对应地将rf接收信号数字化。

du和rru例如经由光网络进行连接。所述一个或更多du可被集中化,并且远程定位,例如距rru几千米。rru被靠近无线电天线放置,例如在天线杆中。这最小化了天线与rru之间的馈线器和跳线器损耗,这通常是大多数无线电传输网络中要解决的主要挑战,例如增强移动服务的上行链路容量。信号处理集中在du中,du为多个小区提供处理资源,每个小区由rru驱动的天线所覆盖。这允许处理资源池在许多小区之中动态地被共享(与云计算原理是一致的),从而节省能量、改进无线电链路可靠性并减小了接入站点的数量和大小。

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规定类似时分复用(tdm)的协议以用于在第一层上对于rru和du配置的系统中的rbs配置。cpri定义用于连接du和rru的协议。du与rru之间的cpri的应用是静态的,即,在部署rbs时被确定,并且其配置仅作为涉及du和rru的预定拓扑的部分被改变。

cpri要求准确的同步和等待时间控制。即便常规cpri传输正常地在相距小于几百米的du与rru之间使用点对点光连接的光纤之上进行操作,也存在对于在地理距离上延伸其可达性的需求。

在有限数量的du端口与关联的rru之间建立的传统专用点对点链路不足以满足这些新的延伸距离要求。例如,rru与关联的数字单元之间的距离一变得比几千米长,新安装的光纤的需要就将是不可承受的。

对于在其中du和ru单元被集成到覆盖小区的单个网络元件中的rbs,通过x2接口处置小区间通信。x2接口提供了小区、以及基站之间的通信,例如以管理交叠。

所述的x2接口能被用在广泛范围的情形(包含宏小区和小型小区协调以及切换)中。不幸的是,由于缺乏物理连接性或过量的等待时间(例如当x2通过跨回传的遂穿进行传输时),并不总是有可能建立x2接口。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提供有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包括配置成交换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多个基站的业务的交换机系统。所述交换机系统配置成为所述多个基站的远程无线电单元与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通信提供保证。所述交换机系统配置成为所述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通信提供保证。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是包括基带处理的无线电基站。

从而,改进了基站之间的通信。这例如允许改进的协调。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提供有一种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传输网络。所述传输网络配置成连接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多个基站。所述传输网络包括如任何示例中要求保护的所述网络节点。所述传输网络还包括光连接,其配置成在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多个基站之间携载业务。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是包括基带处理的无线电基站。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中,提供有一种用于操作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络节点的交换机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交换在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多个基站之一的远程无线电单元与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业务。所述方法还包括交换在所述多个基站中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是包括基带处理的无线电基站。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中,提供有一种配置成实现本公开任何示例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附图说明

现在将联系附图仅作为示例来描述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描绘根据本公开示例的系统的示意概观;

图2是示出本公开一方面的示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示出本公开一方面的示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的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方面涉及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建立x2链路的系统和方法。网络布置成在共享网络基础设施上传输前传(例如cpri)数据和分组(例如以太网)数据。网络基于集线器节点,cpri数据在此处终结并被处理,并且以太网业务被朝向随后的网络区域进行转发。x2链路能受益于由已经被规划成传输最具挑战的cpri业务的网络所确保的减少的等待时间。x2链路使用相同网络和相同集线器节点作为前传和回传数据。

图1是具有远程无线电单元3和数字单元5的网络1的示意概观。网络1覆盖无线电接入区域。网络1可被视为无线电接入网络或者无线电接入网络的部分。网络1符合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诸如lte、lte高级、wcdma、gsm/edge、wimax或umb,此处提到了几个可能的实现。网络包括分离的rru3和du5。在一些示例中,du5被视为位于包括多个du5的du池12中。du池12备选地可被称为du云或基带旅馆。术语“基带处理单元”可指的是在其中对于一个或更多rru执行基带处理的du或du池。

在一些示例中,网络1进一步包括一个或更多无线电基站8,其包括无线电单元和基带处理二者。此类集成的或单片基站将被称为基站或rbs。在一些示例中,rbs服务于宏小区。基站(具有基带处理)和rru(没有基带处理)都可被视为无线电设备。

网络1配置成为前传(即在rru与du之间)、回传(即向核心网络)提供保证,以及为无线电节点之间的协调提供保证。无线电节点(x2)之间的协调由基站的基带部分之间的通信,即du之间、du与无线电基站(包含基带处理)之间或无线电基站(包含基带处理)之间的通信提供。无线电节点之间的协调可被视为使用x2接口,正如由3gpp在ts36.42x系列技术规范中所标准化的那样。

在一些示例中,rru备选地可被称为无线电设备(re)。在一些示例中,du备选地可被称为主要单元(mu)、无线电设备控制器(rec)或基带单元(bbu)。

本公开的方面可在异构网络中实现,其中小型小区和宏小区被用在一起(协同定位),从而创建“异构”环境。异构网络可操作在单个频率带中,或者不同频率带中。为了最大化无线电频谱的利用,可使用与宏层相同的载波频率。当小型小区与宏小区部署在相同的频率上时,可导致小区间干扰。解决这个问题的示例技术是通过无线电协调改进系统性能。此类干扰减轻机制的示例是协调多点(comp)和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

对同步准确性和等待时间的要求将取决于被规划成用于管理小区间干扰的无线电特征的类型。具体地说,其中一些无线电协调技术在等待时间方面和定时准确性方面都施加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仅由集中式基带布置来满足。

这甚至在rru位于距基带某一物理距离时也适用。此外,对基带与ru/rru之间的抖动、延迟和带宽的要求是严格的。使用常规移动回传(对其而言期望延迟将是大约数毫秒而不是微秒)的协调可能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本公开的示例为改进的无线电协调提供保证,例如,允许下行链路联合传送、动态点消隐、或协调调度、或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eicic)中的一个或更多。本公开的方面允许这些技术对于包括含有基带处理以及支持rru的集中式基带处理的一个或更多rbs的接入网络是可行的。

rru3经由传输网络10与du5连接。传输网络10配置成连接选择的rru3与选择的du5或du池12。在一些示例中,传输网络10允许在任一个du与任一个rru之间选择连接。rru3和du5一般不协同定位,而是坐落于不同位置。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些rru3被集群到一起,和/或至少一些du5被池化在一起。

在一些示例中,传输网络10包括光和/或cpri交叉连接。传输网络10为向位于地理区域中的一组rru3中的每个分布并分配du5中的一定量基带资源提供保证。传输网络10进一步为在基站类型的任何组合之间的x2连接以及针对一个或更多rbs8的回传提供保证。

在此示例中,rru3和rbs8布置在一个或更多集群34中。每个集群34包括一个或更多无线电节点,即,以任何组合形式的一个或更多rru3和/或一个或更多rbs8。

du池12通过回传连接38连接到核心网络(未示出)。回传连接38可被视为回传云。

rru3、rbs8和du5之间的传输网络10包括网络节点30,其可被视为中央集线器30。中央集线器30被连接在无线电节点(rru和rbs)与du之间。中央集线器30可在地理上与rru和du分开,或者例如与du池12协同定位。中央集线器可被视为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络节点。

传送网络10包括光连接40,例如一个或更多光纤。光连接40连接rru和rbs与中央集线器30。在一些示例中,光连接40采用环的形式。光连接40可利用多个波长。例如,光连接40配置成携载波分复用(wdm)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光连接40配置成携载密集wdm(dwdm)信号。

网络1的rru使用例如cpri的接口标准与du5通信。对cpri的参考仅是用于举例,并且可采用对用于在rru与du之间交换数据(例如以数字形式)以便通过rru进行无线电传送或者通过du进行基带处理的任何接口协议的参考来代替对cpri的参考。

网络1的rbs8不输出cpri信号,因为基带处理在内部实现。rbs8采用与rru所使用的格式不同的格式来输出和接收数据,以用于无线电传送或基带处理(例如cpri)。rbs8与核心网络和其它基站通信。在一些示例中,rbs8使用对于至少一些传输层相同的传输协议与核心网络和其它基站通信。例如,rbs8使用基于分组的数据传输。在一些示例中,rbs8使用以太网(如ieee802.1和ieee802.3所定义的)。

对以太网的参考仅是用于举例,并且可用对用于往来于无线电基站交换数据(例如分组传输)的任何协议的参考来代替对以太网的参考。连接基站的传输可基于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模型上的层2协议或基于层3协议。

中央集线器30包括主交换机或交叉连接31。主交换机31配置成交叉连接,即在rru与du之间交换数据。主交换机31配置成根据接口标准例如cpri在rru与du之间交换传输的数据。因此,主交换机31是cpri交换机。在一些示例中,主交换机31是电子交换机。如下面更详细说明的,cpri交换机可配置成以不同粒度执行交换。

主交换机31还配置成往来于无线电基站8交换数据。例如,主交换机31配置成交换以太网数据,下面描述了配置成往来于基站交换数据的主交换机31的另外细节。在此示例中,交换基于层2交换。备选地,可实现在层3的交换。

主交换机31也可起λ交换机的作用。因此,λ(光的波长)被交换或者交叉连接。λ交换机功能可用于交换cpri数据或以太网数据。

在rru与du之间,用户平面数据以iq数据的形式传输。几个iq数据流经由一个物理cpri链路被发送。每个iq数据流反映一个载波的一个天线的数据,其中该载波即所谓的天线载波(axc)。每个rru可接收和发送多个axc子流。

在一些示例中,主交换机31配置成为在多个不同粒度或层的交换提供保证。具体地说,电子主交换机31可操作在不同粒度,例如下至axc级别。在一些示例中,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电子交换机(交叉连接)31能够在一个或更多级别或层对接收的数据进行交换。

在一些示例中,主交换机31可被视为多层交换机。在第一层,主交换机31例如通过使用波长选择交换(wss)来交换光波长或例如通过使用光纤交叉连接来交换光的灰色信道。例如,一个实现基于具有光-电子-光(oeo)再生的dwdm,其中光波长借助于应答器在电气域被转换,并且例如通过使用模拟交叉点交换来进行电交换。在第二层,交换粒度小于波长,例如,交叉连接的cpri或以太网子流具有确定的粒度。

主交换机31配置成有选择地组合波长(λ粒度)和/或组合cpri流(例如按照2.5g(cpri粒度))和/或axc子流(axc粒度)。

多层主交换机31能够在多个不同层或粒度级别交换数据。这为交叉连接以将输入改变到在多个不同层的输出提供保证。例如,输入被包含在输出中,输出在交叉连接的多个不同层(例如λ、cpri、axc)被控制;在多个不同层中每层的输出由多层交叉连接控制。所述多个不同层可指的是任两个或更多个层或粒度,例如axc、cpri(包含任何数据速率,例如2.5g、10g)、sap(下面描述)或λ(波长)粒度中的任两个或更多个。

中央集线器30对于进来的信号操作光电转换,而对于出去的信号操作电光转换。一个或更多电光转换器(未示出)在电子交换机31的输出处。

中央集线器进一步包括分组交换机33。分组交换机33配置成在回传连接38与主交换机31之间交换业务。分组交换机33还可配置成在回传连接38与du池12之间交换业务。在一些方面中,分组交换机33与用于回传的du5或rbs8使用相同的协议进行交换。分组交换机33可以是以太网交换机33。分组交换机33备选地可被称为回传交换机,其配置成控制到回传连接38上的交换。分组交换机33操作在层2以将业务交换到其目的地。备选地,交换机33可以是层3路由器。

主交换机31和分组交换机33可一起被视为交换机系统35或交换机布置。主交换机31和分组交换机33被协同定位在中央集线器30中。

传输网络1进一步包括用于每个集群31的远程交换机41。远程交换机41配置成从传输网络交换业务到所述一个或更多rru和/或rbs或从所述一个或更多rru和/或rbs交换业务到传输网络。

光连接40连接主交换机31和远程交换机41。远程交换机41的端口与附连的rbs或rru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另外的光连接或者采用电连接。主交换机31可连接到一个或更多另外的光连接40(仅示出部分),以便连接到附加rru和rbs。

远程交换机41配置成处置用于rbs(例如以太网)和rru(例如cpri)二者的数据业务。在一些示例中,远程交换机41是λ交换机,其配置成将一个或更多波长交换到目的地rbs或rru。在一些示例中,远程交换机41是可重新配置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在此示例中,每个rbs或rru使用一个或更多λ。每个λ对rbs或rru是特定的。

备选地,远程交换机41配置成将来自两个或更多rbs或rru的数据组合(以任何组合)到单个λ上。在一些示例中,来自rbs和rru二者的数据一起被携载在同一λ上。在此情况下,数字单元配置成使用成帧协议在同一光信道中一起传送rbs数据(例如以太网帧)和rru数据(例如cpri帧)。对应的成帧也由主交换机31执行。

在一些示例中,远程交换机41可被视为复用/交换模块。远程交换机41在单个光信道中分配和梳理多个cpri流,以用于与集线器30通信。远程交换机41可被视为复用器/解复用器。复用器/解复用器41配置成对往来于主交换机31的光信号进行wdm复用/解复用。在一些示例中,来自多个rru和/或rbs的数据流被光复用器/解复用器41进行波长复用/解复用。

复用器/解复用器41配置成解复用从交叉连接31接收的光信道,并且对光信道进行wdm复用以便传输给交叉连接。像这样,复用器/解复用器41和复用器/解复用器46为在交叉连接31与rru集群34之间的wdm复用的传输提供保证。如上所述,用于多个无线电节点(rbs或rru)的数据可被远程交换机41在单个光信道(即信号λ)上进行复用/解复用。在一些示例中,远程交换机41配置成在同一光信道上对与多个rru和/或rbs相关的数据流进行时分复用(tdm)。光信道可由光信号(例如wdm系统中的具体波长)或者其的波长未严格定义的光纤中的灰色光信号所提供。

主交换机31和一个或更多远程交换机41连接到控制器25。控制器25布置成配置并协调远程交换机31和主交换机41。控制器25还可控制分组交换机22。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25从无线电控制85接收输入。

控制器25布置成基于无线电要求,例如响应于rru之间或rru-rbs之间或rbs之间的x2连接的请求来配置交换机31、41和30。此类连接请求从无线电控制85被接收。

控制器25配置成通过配置传输网络来优化网络资源。例如,控制器25配置成随时间控制服务于rru的具体du。例如,可通过切断du池中的一个或更多du来降低du的功率消耗。控制器25通过对到活动du的传输进行配置来促进或发起这个切断。还有,活动rbs的数量可根据业务需要随时间改变。控制器25配置成动态地并且根据需求确定(计算)正确的连接性以满足x2请求。可基于一个或更多策略(例如资源优化、功率消耗降低、管理策略)来进行确定。在一些方面中,控制器25提供控制平面功能。作为示例,控制器25在du池与无线电节点之间动态地建立关联。

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基站之间的通信(x2以太网业务)能在集线器节点被旁路,并且由回传网络处理。例如,分组交换机33将x2业务导向目的地rbs或du,而无需交换到回传连接38上。用这种方式,需要被协调的基站(例如属于不同集群或节点)具有利用快速x2连接的可能性。这能够实现最先进的协调特征,如所描述的。这引起在无线电资源使用和容量方面的相当大的增强。

现在描述对中央集线器30并且具体地说是交换机系统35的操作。交换机系统35配置成使用主交换机31和分组交换机33来处置对rbs8的回传。分组交换机33进一步向du5提供回传连接。

例如,标记为“r”的rbs8将用于回传的数据传递到远程交换机41,其将数据复用到光连接40上以便传输到中央集线器。在中央集线器30,交换机系统35将数据路由到回传连接38。交换机系统35的主交换机31将数据交换到分组交换机33。分组交换机33将数据交换到回传连接38上。业务在rbs作为以太网始发,并且作为以太网通过交换机系统被携载到回传连接38。对应地,来自回传连接的数据(例如由以太网帧所携载的)通过分组交换机33、主交换机31在光连接40之上被传送到远程交换机41和目的地rbs8。交换机系统35还在rru与du之间交换前传数据。

在标记为“n1”的示例rru3始发的业务被作为cpri在光连接40上经由远程交换机41传输。主交换机31将这个数据交换到du池12中以对其进行基带处理。对于要传送到核心网络的经基带处理的数据,du池12将数据传送到分组交换机33,并且然后转发到回传连接38。对应地,从回传连接38接收的并且打算从rru“n1”进行广播的数据由分组交换机33交换到du池12。du池12的du5生成要由rru传送的信号,例如以cpri格式。cpri信号被输出到主交换机31,其将信号交换到光连接40。连接到rru“n1”的远程交换机41提取信号,并将信号输出到rru“n1”以便进行无线电传送。

交换机系统35在rbs8与已经分离成rru和du的基站之间交换数据。交换机系统35还在两个rbs8之间在x2接口上交换数据。在一些示例中,分组交换机33起到标识并交换打算传送到另一基站的数据业务的功能。基站之间的通信与前传通信采取基本上相同的物理路径。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基站之间交换的分组交换机与提供基带处理的至少一个du协同定位。

在一些方面中,交换机系统35为rru与du之间的前传,以及在具有基带处理的无线电基站和另一此类rbs或被分成rru和du的基站之间通信提供保证。交换机系统进一步提供在用于一个或更多rbs8和一个或更多du5二者的回传连接之上的交换。在具有基带处理的无线电基站和另一此类rbs或被分成rru和du的基站之间的以及在回传连接上的交换由分组交换机实现。du和rbs8可使用同一回传连接38。rru与du之间的前传使用主交换机31,而不使用分组交换机33。这个布置允许前传网络另外由rbs8使用以进行x2通信。这为改进的x2通信,并且具体地说,小区间改进的协调提供保证。

图2示出了用于在标记为“r”的基站rbs8与已经分离成标记为“n1”的rru和du的基站之间的通信的示例方法200。

在202中,标记为“r”的rbs8向远程交换机41传递用于包括rru“r”的基站的数据。例如,数据作为以太网有效载荷被携载。在204中,远程交换机41将数据复用到光连接40上以便传输到中央集线器。

在206中,数据例如通过光wdm系统被传输到中央集线器。光连接40还在rru与du之间传输前传数据,所述前传数据例如在不同波长上,或者与x2数据和/或回传数据聚合在相同光信道上。

在中央集线器30,交换机系统35标识并交换数据。在208中,交换机系统35的主交换机31将数据交换到分组交换机33。

在210中,分组交换机33交换数据。在分组交换机33处,来自rbsr的业务由特定vlanid标识。分组交换机基于数据打算用于具体其它基站的标识符来确定交换。在一些示例中,特定关联可经由被控制器所填充的表来被管理。如所描述的,该表能够报告特定的vlanid。

在一些方面中,控制器从无线电控制85接收在rbs/rru、相关报告和有关x2流的信息方面的请求。例如,在x2在某一vlanid上被传送的情况中,向控制器提供此类信息。在一些方面中,x2流在相同但属于特定vlanid的物理端口上被发送。对rbsx2数据的处理必须由du执行,因此vlan被端接于中央集线器。根据被控制器25控制的每个元件(例如交换机31、41、30)的交换能力,控制器25提供正确的连接性。

在分组交换机33,vlan被端接,并且x2流(部分以太网有效载荷)被发送到具体du5或du池。由于数据用于具有分离的rru和du的基站,因此数据被交换到du5,其在为标记为“n1”的rru提供基带处理。备选地,数据被交换到du池12以便由一个或更多du5进行处理。

在212中,在与rru“n1”关联的du5处接收来自rbs“r”的数据。du5处理接收的数据。

在214中,du5至少部分基于从rbs“r”接收的x2通信来向rru“n1”传送信号(例如以cpri格式的iq数据)。du5将信号发送到主交换机31,其将信号交换到光连接40之上。

远程交换机41与rru“n1”关联,其是与rbs“r”所使用的远程交换机不同的远程交换机。备选地,远程交换机41可与rbs“r”使用的远程交换机相同。与rru“n1”关联的远程交换机41解复用用于rru“n1”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rru“n1”。

在216中,rru“n1”使用从du5接收的cpri信号传送无线电信号。

图3示出了用于在标记为“r”的基站rbs8与还包括基带处理的标记为“n2”的基站rbs8之间通信的示例方法300。

在302中,标记为“r”的rbs8向远程交换机41传递用于基站rbs“n2”的数据。例如,数据作为以太网有效载荷被携载。在304中,远程交换机41将数据复用到光连接40上以便传输到中央集线器。

在306中,数据例如通过光wdm系统被传输到中央集线器。光连接40还在rru与du之间传输前传数据,所述前传数据例如在不同波长上,或者与x2数据和/或回传数据聚合在相同光信道上。

在中央集线器30,交换机系统35标识并交换数据。在308中,交换机系统35的主交换机31将数据交换到分组交换机33。

在310中,分组交换机33交换数据。在分组交换机33处,来自rbsr的业务由特定vlanid标识。分组交换机基于数据被打算用于具体其它基站的标识符来确定交换,正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vlan被端接,并且x2流(部分以太网有效载荷)被发送到rbs“n2”。例如,该x2流在第二vlan上与来自rbsn2的x2流耦合。第二vlan连接到第二rbs,在此情况下,x2建立在两个rbs之间。

在314中,分组交换机33向rbs“n2”传送信号(例如在以太网有效载荷中所携载的)。分组交换机33将信号发送到主交换机31,其将信号交换到光连接40上。远程交换机41与rbs“n2”关联,其是与rbs“r”所使用的远程交换机不同的远程交换机。与rbs“n2”关联的远程交换机41解复用用于rbs“n2”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rbs“n2”。

在316中,rbs“n2”处理接收的数据,并且至少部分基于从rbs“r”接收的x2通信来传送无线电信号。

在特定rbs与另一rbs或与rru之间的通信为用于特定的无线电覆盖需要的协调能力提供保证。

图4示出了控制器25的示例实现。控制器25包括处理电路80,连同一起有用于执行本文实施例的功能和/或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输入/输出单元81连接到处理单元以便将命令传送到交换机系统35,即,在任何示例的rru和rbs位置处的主交换机31、分组交换机33和远程交换机41。在一些示例中,输入/输出单元81还可从无线电控制85、oss或管理实体接收信息。存储器82还连接到处理电路80,以用于操作处理电路80和/或存储交换机系统的当前配置以及所需的任何其它参数或数据。

控制器25可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实现以控制交换机。例如,控制器25可以是软件定义的网络(sdn)的一部分。控制器的主功能构建块可被视为处理功能、逻辑、数据库、用来接收和提供信息的接口、用来从/向无线电/交换机元件接收/提供命令的接口。在一些方面中,无线电控制可以是任何适合的控制,例如类属。例如,无线电控制可基于自组织网络(son),或者直接连接到操作支持系统(oss)。

上面提到的程序代码也可被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比如采用数据载体的形式,其中数据载体携载当被加载到控制器25中时用于执行本文中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一个此类载体可以采用cdrom盘的形式。然而,用其它数据载体诸如存储条是可行的。程序代码可进一步被提供为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并被下载到控制单元25。

在一些情况下,附加光学环能被“堆叠”来倍增给定区域内的光带宽。在此情况下,“光学x2”连接方法能被用于提供附连到不同堆叠的光学环的节点的rru与rbs之间的x2连接性。因而,属于不同远程节点(无线电设备例如rru)的小区也能够是邻近或交叠的,以便受益于无线电协调。在一些方面中,需要不同的堆叠环以服务于大量rbs/rru。无线电接入网络可在由不同环或由不同远程节点服务的rru与rbs之间提供无线电协调。例如,当rbs和/或rru邻近或部分交叠并且使用无线电协调(特别是在小区边缘处)时,可利用不同的光学环。

无线电节点之间的关联能被静态定义,或者经由控制平面动态建立。

在一些示例中,系统为两个分布式基站之间的通信(即x2)提供保证,每个基站包括rru和一个或更多du中的分离的基带处理。在此示例中,x2通信由例如pu池12内的du之间的通信来提供。

在早先描述的示例中,提供了公用准确定时和非常有限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实现部署要求高的协调特征(例如下行链路联合传送)。

交换布置为低等待时间提供保证,其中低等待时间可主要按地理距离进行分布(即,由于有限的光速的原因)。在示例配置中,光连接40延续几千米,满足了cpri要求,并且具有至多100微秒的等待时间。

一些附加延迟是由于贡献了x2等待时间的中央集线器交换(即在分组交换机处的交换)而引起的。尽管预期的是例如由于处理和排队而引起延迟,但仍可提供小于100微秒的等待时间。低等待时间也可用于支持关键的机器型通信应用。

由于附加成帧和相关缓冲(主要与在x2数据与cpri数据共享相同λ(例如经由成帧布置)时的情况相关)引起的任何附加延迟可被视作是可忽略不计的(微秒级)。

在定时方面,基站之间的相对相位差应该有可能被限制于小于1微秒,使得协调特征的实现是有可能的。对于分布定时,特别是对于当在与cpri业务相比,x2业务被携载在相同的λ上时的情况,各种选项是有可能的。

当以太网业务在与cpri业务分离的λ上被携载时,例如对于是微微rbs的rbs,可实现特定同步解决方案。在此情况下,部署在中央集线器中的分组交换机33可支持基于分组的网络同步,例如ieee1588或精确时间协议。

在其中未向所有无线电节点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同步的示例中,递送到rbs8的定时的性能将取决于回传(以太网)交换机特性和业务载荷。部分定时支持部署(即ieee1588网络,其中一些节点不支持ieee1588)仍可提供微秒绝对准确性。关键同步方面是在必须被进行协调的无线电节点之间(即,在此示例中,在rbs(例如微微rbs)之间或rbs与rru之间)的相对相位偏差。在此布置中,相关相位偏差可仅取决于在中央集线器30中实现的单个分组交换机33。分组交换机33的噪声可被限制于微秒范围。这为所有相关协调特征的实现提供保证。

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前传wdm光网络,其中一个或更多du连接到多个rru集群,并且包含位于du本地的主cpri交换机。在每个rru集群处是较小的远程cpri交换机。主交换机和远程交换机被增强以提供以太网交换能力,使得常规单片基站能被连接在每个集群网络节点处。通过这些附加以太网链路,能在坐落于两个不同集群节点处的两个单片基站之间或者在池中的一个du与单片基站之间提供x2连接。x2以太网业务在中央集线器处被旁路,并且不由回传网络进行处理(即,不在回传连接38上被传送)。

在一些示例中,将rru和rbs连接到中央集线器30的光连接包括光纤的一个或更多环。多个rru和rbs集群34可连接在一起,例如布置在公用光学环上。在一些示例中,rru经由两个光学环与中央集线器30连接。在一些示例中,两个环在往来于中央集线器30的相反方向上携载信号。

等待时间减少一般将是特别重要的,同样对于朝着各种5g情形移动是重要的,在5g情形中等待时间是一个关键要求。例如,对于例如某些关键的机器型通信应用而言可要求亚毫秒等待时间。

本公开的方面涉及用于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通信的网络节点、用于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通信的传输网络以及操作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之间通信的网络节点的方法。本公开的方面还涉及交换系统或交换机(例如分组交换机),如在任何示例中所描述的。方面进一步涉及配置成实现在任何示例(例如,分组交换机的操作)中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