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7833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属于车联网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车联网的智能终端,需要在特定情况下把车内或者车外当时的实景传送到服务器,提供分析。

比如交通事故发生时,交通事故往往是在己方或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在认定责任人和肇事原因方面存在证据不足或单方逃逸等问题,给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交管部门在主要路段和路口安装监控设备,采集车辆的图像信息,以期恢复和反应事故发生时的真实情况,但由于这种交通图像采集方法受到监控的数量以及监控的视角限制,依然存在不足。

车载智能终端对解决该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向,现有技术的车辆图像采集与监控设备具有很多缺陷:首先,现有技术的车载图像采集监控设备所采集的数据量大,而车载终端采用的是公用的2G/3G无线网络传输,受限于信道带宽的影响,图像数据的上传速率慢,无法做到即时通讯;其次车载图像采集监控设备与车载终端为两个单独的设备,它们之间通过有线方式进行传输,当车载图像采集监控设备采集图像后直接通过高速数据线传递到车载终端,车载终端进行数据的压缩处理再进行传输,通常车载图像采集监控设备与车载终端分别安装在车辆的不同位置,造成车内线路的复杂;再次,由于视频的数据量巨大,在通过2G/3G无线网络传输之前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压缩处理,受限于系统处理器的运算能力,不仅压缩时间长还会影响传输视频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其包括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红外检测器模块、图像压缩模块、车载CPU、存储模块、4G无线通讯模块、车载智能终端显示器、服务器。

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可布署4路,分别为车内、车前、车后与车侧。

所述红外检测器模块安装在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的前端,检测范围与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采集图像的范围相一致。所述红外检测器模块与车载CPU通讯连接。

所述图像压缩模块将图像编码压缩成分辨率为600×480。

所述车载CPU为基于ARM架构的I.MX6 4核处理器,具体为I.MX6 ARM CordecA9的4核处理器。

所述存储模块的容量为32G以上。

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与车载CPU为有线和/或无线连接,所述有线和/或无线连接方式选自同轴电缆、通用串行总线、USB传输线、蓝牙、Wi-Fi、Zigbee、Z-wave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为USB传输线与Z-wave相结合,在适于布线的情况下,采用即插即用USB传输线,在不适于布线的情况下采用传输速率与可靠性都较高且功耗极低的Z-wave协议。

所述红外检测器模块与所述车载CPU连接;所述图像压缩模块与所述车载CPU连接,同时连接4G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车载智能终端显示器与所述车载CPU连接。

所述服务器为远程接收图像文件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与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还包括红外夜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为GPS与北斗双模定位模块。

所述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用的软件为基于安卓5.0的系统。工作时,能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片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以备查询、分析。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集图像的方法,通常情形下,即待机时,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当所述红外检测器模块检测到人员进入监控范围内后将信号反馈至所述车载CPU,所述车载CPU向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发送唤醒信号,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开启工作模式,并根据车载CPU控制进行图片或视频的采集。

图片传输过程为:车载CPU控制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采集图片,将图片备份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车载CPU一方面控制图片传送到所述车载智能终端显示器侧进行显示;另外一方面将备份图片发送到图像压缩模块,由所述图像压缩模块采用LOCO-I算法对采集的图片进行编码,并发送到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通过4G通讯将编码后的图片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对其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图片传送至服务器端的显示设备显示。

视频传输过程为:车载CPU控制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采集视频,将视频备份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车载CPU一方面控制视频传送到所述车载智能终端显示器侧进行播放;另外一方面将备份视频发送到图像压缩模块,由所述图像压缩模块进行H.264编码,并将生成的视频码流发送到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通过4G通讯将视频码流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对视频码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视频图像传送至服务器端的显示设备播放。

本发明涉及的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实现了车辆端与后台服务器的实时图片或视频数据的交换,通过数据分析获取所需信息,诸如交通事故分析、道路实时救援、交通路况采集等。

本发明采用4G无线通讯模块,将摄像头采集模块采集的大量图片或视频数据,高速率地上传,可做到即时通讯。摄像头采集模块、红外检测器模块与车载CPU有机结合,节省了布线空间,不对车辆进行大规模改造,方便安装。本发明还应用了双模定位系统,能准确报告车辆所处方位,方便交通事故、道路实时救援等事务的处理。车载CPU采用基于ARM架构的I.MX6 4核处理器,大大提高运算能力,能准确快速对图像文件进行压缩,提高服务器接收图像的质量,并能保证时效性。本发明在车联网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下面的实施例只是作为具体说明,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做的显而易见的改变和修饰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其包括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红外检测器模块、图像压缩模块、车载CPU、存储模块、4G无线通讯模块、车载智能终端显示器、服务器。

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可布署4路,分别为车内、车前、车后与车侧。所述红外检测器模块安装在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的前端,检测范围与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采集图像的范围相一致。所述红外检测器模块与车载CPU通讯连接。所述图像压缩模块将图像编码压缩成分辨率为600×480。所述车载CPU为基于ARM架构的I.MX6 4核处理器,具体为I.MX6 ARM CordecA9的4核处理器。所述存储模块的容量为32G以上。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与车载CPU为有线和/或无线连接,所述有线和/或无线连接方式选自同轴电缆、通用串行总线、USB传输线、蓝牙、Wi-Fi、Zigbee、Z-wave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服务器为远程接收图像文件的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与显示器。

所述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还包括红外夜视模块。

所述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为GPS与北斗双模定位模块。

所述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用的软件为基于安卓5.0的系统。工作时,能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片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以备查询,分析。

实施例2

一种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集图像的方法,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基于4G车载终端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

通常情形下,即待机时,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当所述红外检测器模块检测到人员进入监控范围内后将信号反馈至所述车载CPU,所述车载CPU向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发送唤醒信号,所述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开启工作模式,并根据车载CPU控制进行图片或视频的采集。

图片传输过程为:车载CPU控制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采集图片,将图片备份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车载CPU一方面控制图片传送到所述车载智能终端显示器侧进行显示;另外一方面将备份图片发送到图像压缩模块,由所述图像压缩模块采用LOCO-I算法对采集的图片进行编码,并发送到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通过4G通讯将编码后的图片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对其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图片传送至服务器端的显示设备显示。

视频传输过程为:车载CPU控制多路摄像头采集模块采集视频,将视频备份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车载CPU一方面控制视频传送到所述车载智能终端显示器侧进行播放;另外一方面将备份视频发送到图像压缩模块,由所述图像压缩模块进行H.264编码,并将生成的视频码流发送到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所述4G无线通讯模块通过4G通讯将视频码流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对视频码流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视频图像传送至服务器端的显示设备播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