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267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搜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过移动终端的背景数据的获取方法是,用户手动通过网络查找并下载感兴趣的数据进行选择使用。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因此不方便用户及时获取最新的广大用户推荐使用的背景数据,导致一些个性化的数据不能及时被个性化大量使用。

由此就推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用于采集与用户相关的环境信息并发送所述环境信息;

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搜索所述用户的兴趣数据,并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以及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背景数据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背景参数。

在其具体运行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如下:

移动终端采集与用户相关的环境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搜索所述用户的兴趣数据;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并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背景数据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背景参数。

另外目前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及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并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期间,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都是以消息报文形式来传输发送这些所述环境信息、背景数据的,而在以消息报文形式传输时,常常发生消息报文遗失、获取消息报文的序列混乱的问题,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消息报文传输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获取消息报文。

在现场工作时,云端服务器通常设置在长方体状壳体中,而目下针对长方体状壳体的制冷和去除颗粒物杂质的需求愈来愈重要,而目下的长方体状壳体要实现制冷功能,通常均为于长方体状壳体上设置贯通腔路与于长方体状壳体中架设送气机联合起来实现送入气流,送入气流的架构主动性不足,另外长方体状壳体中云端服务器所占区域不小,于长方体状壳体中设置送气机也会遭到区域的限制,还有使得送气机的个数也遭到制约,单独的送气机的作用区域不大,还有就是,送气机工作周期一长,送气机上面亦将蓄积大量的颗粒物杂质,这样亦要执行去除颗粒物杂质的工作,因为送气机设置于长方体状壳体中,对去除颗粒物杂质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加之长方体状壳体中的透气性能不佳,使得长方体状壳体中的颗粒物杂质的蓄积厚度不小,颗粒物杂质的蓄积对长方体状壳体中的云端服务器的运行制造干扰,从而对云端服务器的运行产生不利,所以长方体状壳体的透气和去除颗粒物杂质为急须处理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消息报文传输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获取消息报文、颗粒物杂质的蓄积对长方体状壳体中的云端服务器的运行制造干扰从而对云端服务器的运行产生不利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用于采集与用户相关的环境信息并发送所述环境信息;

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搜索所述用户的兴趣数据,并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以及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背景数据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背景参数;

所述云端服务器设置在长方体状壳体C1中,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相向的一对边壁板的外壁上和背壁板的外壁上都各自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所有所述外壁上设置的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均从高到低等距分布,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是内部带有腔室的长方体状容器,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一边壁上设置着同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的腔室相通的送气机C3,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另一边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圆台状腔体C4,所述圆台状腔体C4上开有贯通其一头到另一头并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相应的圆台腔道C5,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长的一头伸入进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短的一头伸出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之外,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的边壁板上带有两个以上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短的一头相对的圆台状贯通式腔孔C6,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短的一头伸进所述圆台状贯通式腔孔C6中,形成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内部同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的内部相通的架构,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中设置着一对相互保持九十度夹角的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上开有两个以上的用来送入气流的贯通孔C8,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中放置有用来采集颗粒物杂质的片状体C9,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的顶部设置着抽气机C10,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的顶板上带有同所述抽气机C10相对的抽气孔。

所述的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的方法,步骤如下:

移动终端采集与用户相关的环境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搜索所述用户的兴趣数据;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并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背景数据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背景参数;

而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及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并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期间,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都是以消息报文形式来传输发送这些所述环境信息和背景数据的,其传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中各自均配置着时长统计模块和初始值为0的计数变量,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通过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中的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朝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请求报文和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朝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对请求报文响应的响应报文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报文通道的建立,所述请求报文中包括有查错码、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和任意码;所述消息报文中包括有用来识别的报文域、报文序列号、任意码和查错码;

步骤2:确定有无消息报文须传输,如果有消息报文须传输,就转到步骤3中进行,如果没有消息报文须传输,就转到步骤5去进行;

步骤3:传输消息报文;

步骤4:传输询问报文来实现状况检索,所述询问报文包括任意码与查错码;

步骤5:传输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来实现报文通道的保持,所述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中包括报文序列号、任意码和查错码。

另外通过长方体状壳体C1相向的一对边壁板的外壁上和背壁板的外壁上都各自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结合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一边壁上设置着同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的腔室相通的送气机C3,所述送气机C3朝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里送入气流,加上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长的一头的壁面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所处在的边壁板或背壁板间保持有间隔,使得朝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里送入的气流就在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间构成湍流,然后该湍流由所述圆台状腔体C4里的圆台腔道C5而送到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所述圆台腔道C5能加快气流运动速率的功能,另外凭借由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导出的气流是湍流,送至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气流亦为湍流,湍流于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轨迹也是变化的,由此让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颗粒物杂质发生飞散,另外湍流继续在长方体状壳体C1中推移,使得云端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被带走,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朝长方体状壳体C1中送进气流,且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于所述抽气机C10的运行下,把长方体状壳体C1内的气流朝长方体状壳体C1送出,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带有颗粒物杂质的气流通过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中的用来采集颗粒物杂质的片状体C9所采集。

这样的方法能改善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消息报文传输性能,更好地便利工作人员,另外传输期间平稳性能好,可高效防止传输达不到平稳的状态。本发明架构独创性高,运行有保证无危害还便利,可于很高效地运行时把长方体状壳体中的所有区域实现颗粒物杂质清除,去除速率非常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的背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长方体状壳体和里面的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的正面示意图。

图 5 为本发明图4的正面剖视图。

图6 为本发明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 7 为本发明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8 为本发明图2中去除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后的背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根据附图1-图8可知,本发明的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用于采集与用户相关的环境信息并发送所述环境信息;

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搜索所述用户的兴趣数据,并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以及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背景数据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背景参数;

所述云端服务器设置在长方体状壳体C1中,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相向的一对边壁板的外壁上和背壁板的外壁上都各自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所有所述外壁上设置的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均从高到低等距分布,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是内部带有腔室的长方体状容器,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一边壁上设置着同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的腔室相通的送气机C3,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另一边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圆台状腔体C4,所述圆台状腔体C4上开有贯通其一头到另一头并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相应的圆台腔道C5,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长的一头伸入进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短的一头伸出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之外,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的边壁板上带有两个以上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短的一头相对的圆台状贯通式腔孔C6,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短的一头伸进所述圆台状贯通式腔孔C6中,形成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内部同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的内部相通的架构,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中设置着一对相互保持九十度夹角的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上开有两个以上的用来送入气流的贯通孔C8,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中放置有用来采集颗粒物杂质的片状体C9,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的顶部设置着抽气机C10,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的顶板上带有同所述抽气机C10相对的抽气孔。

要实现应用功能,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长的一头的壁面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所处在的边壁板或背壁板间保持有间隔,以此实现于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构成气流的湍流。

所述用来采集颗粒物杂质的片状体C9是凹凸棒石粘土片或聚苯胺片。

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上的圆台状贯通式腔孔C6中填充着圆台状塑料片,以此确保所述圆台状腔体C4同圆台状贯通式腔孔C6间联结的密合功能。

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设在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中一对毗邻壁板的拐弯位置,无法干扰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中云端服务器的设置。

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相向的一对边壁板的外壁上和背壁板的外壁上带有若干个同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相应的支撑台C11,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上带有联结片,所述联结片同支撑台C11通过丝杠丝接起来,把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定位于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上。

所述的抗干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搜索系统的方法,步骤如下:

移动终端采集与用户相关的环境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搜索所述用户的兴趣数据;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并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背景数据设置所述移动终端的背景参数;

而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环境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及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兴趣数据生成适于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背景数据并将所述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期间,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都是以消息报文形式来传输发送这些所述环境信息和背景数据的,其传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中各自均配置着时长统计模块和初始值为0的计数变量,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通过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中的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朝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请求报文和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朝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对请求报文响应的响应报文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报文通道的建立,所述请求报文中包括有查错码、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和任意码;所述消息报文中包括有用来识别的报文域、报文序列号、任意码和查错码;

步骤2:确定有无消息报文须传输,如果有消息报文须传输,就转到步骤3中进行,如果没有消息报文须传输,就转到步骤5去进行;

步骤3:传输消息报文;

步骤4:传输询问报文来实现状况检索,所述询问报文包括任意码与查错码;

步骤5:传输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来实现报文通道的保持,所述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中包括报文序列号、任意码和查错码;

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在确定还没传输请求报文的条件下,就转到步骤1-2中进行;若已经传输请求报文了,转到步骤1-3中进行;

步骤1-2:把反复传输请求报文的个数设成预先设定的最高反复传输请求报文的个数,且确认所述请求报文;

步骤1-3:传输请求报文,且同步运行时长统计模块进行从开始传输请求报文后的时长统计;

步骤1-4:确认有无获取到请求报文内的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如果获取到该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就转到步骤1-6中进行;如果没有获取到该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就转到步骤1-5中进行;

步骤1-5:确定时长统计模块的时长统计有没有达到设定的时长,如果达到了设定的时长,就终止时长统计模块的时长统计且把反复传输请求报文的个数减一,然后转到步骤1-1去进行,如果未达到设定的时长,就转到步骤1-4中去进行;

步骤1-6:凭借所述请求报文中的查错码,进行对所述请求报文的查错,如果没有查出错误,就转到步骤1-7中执行;如果查出了错误,就转到步骤1-4中进行;

步骤1-7:终止时长统计模块的时长统计,另外把反复传输请求报文的个数设成预先设定的最高反复传输请求报文的个数;

步骤1-8:进行对请求报文的解码确定。

所述步骤1-2中的确认所述传输请求报文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1:进行对所述请求报文的查看;

步骤1-2-2:确定所述请求报文是不是同采用的通信标准相搭配,如果相搭配,就转到步骤1-3中进行;如果不相搭配,就传输去除报文通道的报文来终止报文通道的保持;

所述步骤1-8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8-1:确定所述请求报文内的任意码是不是同传输时的请求报文的任意吗是不是相同,如果相同,就转到步骤1-8-2;如果不相同,就运行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1-4中进行;

步骤1-8-2:确定是不是获取到响应报文,如果获取到了响应报文,就转到步骤2中进行;如果没获取到响应报文,就运行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1-4中进行;

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传输消息报文,另外同步运行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

步骤3-2:确定是不是获取到消息报文中的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如果获取到消息报文中的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就转到步骤1-6中去执行,如果没获取到消息报文中的用来识别的报文域,就转到步骤1-5中去执行;

步骤3-3:确定时长统计模块进行的时长统计是不是到了预先设定的时长,如果到了预先设定的时长,就终止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3-8去进行,如果没有到预先设定的时长,就转到步骤C-2中进行;

步骤3-4:利用消息报文里的查错码,进行对消息报文的查错,如果没有查出错误,就转到步骤3-5中进行,如果查出了错误,就转到步骤3-2中进行;

步骤3-5:终止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

步骤3-6:进行对消息报文的解码确定;

步骤3-7:确定有没有获得用来回应消息报文的回应报文,如果获得了用来回应消息报文的回应报文,就转入步骤4进行,如果没有获得用来回应消息报文的回应报文,就转入步骤3-8进行;

步骤3-8:传输用来侦听的侦听报文实行侦听,所述用来侦听的侦听报文中包括任意码、查错码和报文序列号;

所述步骤3-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6-1:确定消息报文内的任意码是不是同请求报文的任意码相同,如果相同,就转入步骤3-6-2进行,如果不相同,就转入步骤3-8;

步骤3-6-2:确定消息报文内是不是带有报文序列号,如果有报文序列号,就转入步骤3-6-3进行;如果没有报文序列号,就转入步骤3-8进行;

步骤3-6-3:确定消息报文内的报文序列号是不是有误,如果有误,就转入步骤3-8进行;如果无误,就转入步骤3-6-4进行;

步骤3-6-4:确定消息报文是不是消息报文,如果为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3-6-5进行,如果不为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3-7进行;

步骤3-6-5:把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的计数变量增一;

确定消息报文内的报文序列号是不是有误的标准是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的计数变量是不是等于获取的消息报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步骤3-8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8-1:传输用来侦听的侦听报文,且获取侦听报文的一方顺序进行对获取侦听报文的确定与利用侦听报文中的查错码的查错;

步骤3-8-2:确定用来侦听的侦听报文的任意码是不是同请求报文的任意码相同,如果相同,就转到步骤3-8-3进行;如果不相同,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3-8-1进行;

步骤3-8-3:确定用来侦听的侦听报文中有没有报文序列号,如果有,就转到步骤3-8-4进行;如果没有,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3-8-1进行;

步骤3-8-4:确定侦听报文中的报文序列号是不是有误,如果无误,就转到步骤3-8-5进行;如果有误,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3-8-1进行;

步骤3-8-5:确定是不是获取了消息报文,如果获取了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3-8-6进行;如果没有获取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3-8-7进行;

步骤3-8-6:把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的计数变量增一;

步骤3-8-7:确定是不是获取前一个消息报文,如果获取了前一个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4进行;如果未获取前一个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3-1进行;

确定侦听报文内的报文序列号是不是有误的标准是获取侦听报文的一方的计数变量是不是等于获取的侦听报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传输询问报文,且获取询问报文的一方顺序进行对获取询问报文的确定与利用询问报文中的查错码的查错;

步骤4-2:确定询问报文内的随意码是不是同请求报文的随机码相同,如果相同,就转到步骤4-3进行;如果不相同,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4-1进行;

步骤4-3:确定传输的询问报文是不是询问报文或者消息报文,如果是询问报文或者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4-4进行,如果不是询问报文或者消息报文,就传输去除报文通道的报文来终止报文通道的保持;

步骤4-4:确定传输的询问报文是不是询问报文,如果为询问报文,就转到步骤4-5进行;如果不是询问报文,把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的计数变量增一,然后对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用来回应消息报文的回应报文;

步骤4-5:确定传输用来回应消息报文的回应报文有没有失败,如果没有失败,就转到步骤5进行;如果失败,就转到步骤4-6进行;

步骤4-6:确定消息报文内的消息有没有遗失,如果遗失了,就传输去除报文通道的报文来终止报文通道的保持;如果没有遗失,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转到步骤4-1进行;

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传输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且获取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的一方顺序进行对获取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的确定与利用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中的查错码的查错;

步骤5-2:确定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内的任意码同请求报文的任意码是不是相同,如果相同,就转到步骤5-3进行;如果不相同,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在时长统计达到两秒后转到步骤5-1进行;

步骤5-3:确定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内是不是有报文序列号,如果有,就转到步骤5-4进行,如果没有,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在时长统计达到两秒后转到步骤5-1进行;

步骤5-4:确定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内的报文序列号是不是有误,如果无误,就转到步骤5-5进行;如果有误,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在时长统计达到两秒后转到步骤5-1进行;

步骤5-5:确定是不是获取到消息报文,如果获取到消息报文,就转到步骤5-6进行;如果没有获取到消息报文,就启动时长统计模块进行时长统计且在时长统计达到两秒后转到步骤5-1进行;

步骤5-6:把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的计数变量增一;

步骤5-7:确定有没有消息报文须要传输,如果有,就转到步骤3进行;如果没有,对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用来回应消息报文的回应报文;

确定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内的报文序列号是不是有误的标准是获取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的一方的计数变量是不是等于获取的保持报文通道的报文的报文序列号。

所述任意码通过云端服务器于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朝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请求报文和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朝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对请求报文响应的响应报文时,云端服务器首次传输中的任意码就作为记号,云端服务器首次传输之后的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云端服务器间传输的报文内均要含有所述记号,另外经过确定所述记号用于确定目前采用的移动终端是不是于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朝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请求报文和获取消息报文的一方朝传输消息报文的一方传输对请求报文响应的响应报文时采用的移动终端。

这样的方法能改善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消息报文传输性能,更好地便利工作人员,另外传输期间平稳性能好,可高效防止传输达不到平稳的状态。

另外通过长方体状壳体C1相向的一对边壁板的外壁上和背壁板的外壁上都各自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结合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的一边壁上设置着同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的腔室相通的送气机C3,所述送气机C3朝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里送入气流,扭转了现有的长方体状壳体C1的主动性不足的送气问题,加上所述圆台状腔体C4的纵向跨度更长的一头的壁面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所处在的边壁板或背壁板间保持有间隔,使得朝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里送入的气流就在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同所述圆台状腔体C4间构成湍流,然后该湍流由所述圆台状腔体C4里的圆台腔道C5而送到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所述圆台腔道C5能加快气流运动速率的功能,另外凭借由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中导出的气流是湍流,送至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气流亦为湍流,湍流于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轨迹也是变化的,由此让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颗粒物杂质发生飞散,另外湍流继续在长方体状壳体C1中推移,使得云端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被带走,实现了制冷功能,所述用于送入气流的容器C2朝长方体状壳体C1中送进气流,且长方体状壳体C1中的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于所述抽气机C10的运行下,把长方体状壳体C1内的气流朝长方体状壳体C1送出,所述长方体状壳体C1带有颗粒物杂质的气流通过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中的用来采集颗粒物杂质的片状体C9所采集。于工作一定周期后,就能替换出所述用来去除颗粒物杂质的柱状容器C7中的用来采集颗粒物杂质的片状体C9,运行也方便。

以上以附图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