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卡托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870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卡托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卡托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手机在设计可分离式SIM卡托时并未考虑到有效防呆的问题,而SIM卡托零件本身尺寸较小,增加的镭雕或丝印防呆实际上仍无法防止某些用户在未察觉的情况下将卡托插反,从而导致SIM卡托或卡座乃至SIM卡本身损坏,甚至造成用户存储的SIM卡中的重要资料(如通迅录等)丢失,给用户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卡托及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壳体在插入时的防呆效果,进而降低对移动终端的壳体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卡托的插孔;所述卡托设有用于装载信息卡的卡托架,所述卡托架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插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卡托在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配合的方向插入时,所述卡托架容置于所述插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插孔内设置与卡托上的第一限位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从而使得插孔限定卡托插入到插孔内的方向,实现了防呆效果,保证了卡托在插入时能够正确的插入,避免了在卡托插入时,由于插反方向造成的对卡托的损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的孔口外缘还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插孔之间设有台阶,所述卡托还具有与所述卡托架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限位孔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卡托插入所述插孔时,所述挡板卡持于所述限位孔。

在具体设置时,所述限位孔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卡托在以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对应配合的方向插入时,所述挡板容置于所述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插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三限位槽,所述卡托架上设有多个第三限位部,其中,每个所述第三限位槽与所述卡托架上的一个所述第三限位部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孔的两侧。

此外,所述插孔的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在具体的方案中,所述插孔由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合而成,所述卡托从所述插孔的靠近所述顶壁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插孔的底壁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插孔的底壁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壁的两侧。

其中的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均为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卡托,该卡托包括装载信息卡的卡托架,所述卡托用于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壳体上的插孔配合插接,以使所述所述卡托架容置于所述插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壳体以及卡托,所述卡托与所述壳体上的插孔插接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插孔内设置与卡托上的第一限位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从而使得插孔限定卡托插入到插孔内的方向,实现了防反插效果,保证了卡托在插入时能够正确的插入,避免了在卡托插入时,由于插反方向造成的对卡托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2-插孔 21-顶壁 22-底壁

23-第一侧壁 24-第二侧壁 25-限位孔

3-卡托 31-卡托架 311-第一限位槽

3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示出了移动终端的壳体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卡托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卡托3设有用于装载信息卡的卡托架31,卡托架3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311,具体的如图2所示,其中卡托架31的横截面为T型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1根据该卡托架31的T形结构设置了具有防反插功能的插孔2,以保证卡托3在插入时的准确性,避免卡托3误插造成的损坏,提高了卡托3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其中,以图1所示的放置方向为参考方向,下文中的水平、竖直均以图1中移动终端放置方向为参考方向来描述的水平以及竖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该移动终端的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卡托3的插孔2;卡托3设有用于装载信息卡的卡托架31,卡托架3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311,插孔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4,第一限位部4的形状与第一限位槽311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卡托3在以第一限位部4与第一限位槽311对应配合的方向插入时,卡托架31容置于插孔2。

在上述实施例中,插孔2的孔口设置在壳体1的外壁上。且插孔2由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围合而成,卡托3从插孔2的靠近顶壁21的一侧插入,第一限位部4设置在插孔的底壁22上。具体的,第一限位部4位于在插孔2的孔口位置,且设置在底壁22上。如图2所示,插孔2的四个侧壁分别为顶壁21、底壁22、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其中,顶壁21和底壁22为水平设置且相对的两个侧壁,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为竖直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在具体设置时,第一限位部4位于在插孔2的孔口位置,且设置在底壁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即插孔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限位部4,相邻两个第一限位部4之间形成第三限位槽,卡托架31上设有多个第三限位部,其中,每个第三限位槽与卡托架上的一个第三限位部相配合。即可以采用多个第一限位部4,且相邻的第一限位部4之间想成第三限位槽,在卡托3插入时,通过第三限位槽与第三限位部之间的一一对应配合,实现避免卡托3误插入的目的。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插孔2的底壁22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部4,两个第一限位4对称设置在底壁22的两侧。即两个第一限位部4对称设置在底壁22上且分别与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连接,从而形成顶壁21和底壁22不对称,以图1为参考,第一限位部4设置在底壁22分别与第一侧壁23及第二侧壁24连接处,使得其中顶壁21的长度大于底壁22的长度,使得卡托3在插入时,卡托架31上较宽的一面只能在上面,较窄的一面只能在下面的方式插入到插孔2内,从而保证了卡托3在插入时能够正确的插入,避免了在卡托3插入时,由于插反方向造成的对卡托3的损坏。同时降低了用户卡托插反导致的售后成本,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孔2的底壁22上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4,第一限位槽与其形状匹配,以使用户通过观察第一限位部4在插孔2上的位置,在将卡托插入插孔之前更加方便的辨认卡托插入方向的正确性。

此外,如图4所示,插孔2的孔口外缘还设有限位孔25,且限位孔25与插孔2之间设有台阶,卡托3还具有与卡托架31连接的挡板32,挡板32的形状与限位孔25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卡托3插入插孔2时,挡板32卡持于限位孔25。即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插孔上设置了限位孔25,该限位孔25与卡托3的挡板32配合,从而使挡板32容置于限位孔25,挡板32的厚度等于或小于限位孔25与插孔2之间的台阶的厚度,从而在卡托3插入插孔时,使挡板32不必凸出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表面。

更佳的,限位孔25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挡板3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部的形状与第二限位槽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卡托3在以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限位槽对应配合的方向插入时,挡板32容置于限位孔25。即在限位孔25内设置第二限位部,使得限位孔25成为一个异形孔或者为在一特定方向上为不对称的孔,相对应的卡托3的挡板32上设置了与该限位孔25的第二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在卡托3插入到插孔2内时,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限位槽配合,使得卡托3插入到插孔2内,从而避免了卡托3误插入。一种实施方式,限位孔25上设有一个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可以只设置在限位孔25的一侧的内壁上,挡板32上的第二限位槽与其对应,这样更加便于用户在插入时通过观察第二限位部在限位孔25上的位置识别插入方向的正确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孔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两个第二限位部对称设置在限位孔25的两侧,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设置情况。

其中的第一限位部4、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均为凸起。凸起包括横截面具有规则形状的凸起以及异形凸起,规则形状的凸起例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异形凸起包括但不限于不规则弧形凸起、锯齿形凸起、U形等。从而使得插孔2及卡托3上形成防呆结构,进而避免卡托3在插入时误插入。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以第一限位部4为例进行说明。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插孔2的横截面为T型。即插孔2设置成与卡托3横截面相同的T型,从而保证卡托3沿设定的方向插入。具体的,在第一限位部4的上方为卡托3的较宽的一面插入的空间,在防呆结构凸起3之间的空间为卡托3的较窄的一面插入的空间,从而限定了卡托3的插入方向,保证了卡托3在插入时的准确性。

此外,为了方便卡托3插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孔2的入口设置有倒角。通过设置的倒角,方便了卡托3的插入。

除上述的T形结构外,插孔2还可采用其他的不同的形状,只需改变第一限位部4的形状即可。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插孔2的横截面为梯形。具体的,其中顶壁21和底壁22作为梯形的上下底边,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作为梯形的两个侧壁。其中,顶壁21的长度大于底壁22的长度,梯形的两个底边的长度分别对应通信卡槽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宽度,由于卡托3的横截面为T形,顶壁21长度对应卡托3宽度较宽的一面插入,底壁22对应卡托3宽度较短的一面插入。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采用梯形的插孔2,可以有效的防止卡托3误差,避免对卡托3造成损坏,进而保护了卡托3。

继续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插孔2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即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对称设置,从而方便了插孔2的设置,也方便了卡托3的插入。

如图2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托3,该卡托3包括装载信息卡的卡托架31,卡托3用于与上述任一项的壳体上的插孔2配合插接,以使卡托架容置于插孔2。

具体的,该卡托3包括卡托架31及与卡托架31连接的挡板32,且卡托架31上设置了第一限位槽311。该第一限位槽311用于与插孔2的第一限位部4配合从而形成防反插结构,避免卡托3误插入。此外,卡托3及插孔2还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及第二限位孔及第三限位孔,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壳体1以及插设在插孔2内的卡托3。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插孔内设置与卡托上的第一限位槽31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从而使得插孔限定卡托插入到插孔内的方向,实现了防呆效果,保证了卡托在插入时能够正确的插入,避免了在卡托插入时,由于插反方向造成的对卡托的损坏。

其中的卡托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的需要插入到移动终端内的外接卡,在一个具体的方案中,该卡托3为SIM卡托。应当理解的是SIM卡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实例,本实施例中的卡托3不仅限于SIM卡托,还可以是其他的任意卡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