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428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壳体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通常需要挂载在车内驾驶室使用。然而,传统的手机通常利用防滑垫、挂载夹具、吸盘等外部结构件对手机壳体进行稳固,从而实现手机挂载在车内驾驶室。然而此种做法,需要依托外部结构件来实现对手机的稳固,从而增加生产资源,加大成本,不利于环保,并且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用户体验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磁体,所述主体包括外侧面和相对所述外侧面设置的内侧面,所述外侧面具有挂载区,所述挂载区用以与车载基座相配合,所述磁体固定于所述内侧面并与所述挂载区相对设置,所述磁体用于透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车载基座通过磁力吸附,而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车载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及移动终端,通过在所述主体的内侧面固定所述磁体,并在所述主体的外侧面设置与所述磁体相对的挂载区,所述挂载区与车载基座相配合,从而磁体透过所述壳体与车载基座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壳体不需要依托外部结构件即可实现挂载固定在车内驾驶室内,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优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壳体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分解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主体10和磁体20。所述主体10包括外侧面11和相对所述外侧面11设置的内侧面12。所述外侧面11具有挂载区111,所述挂载区111用以与车载基座01相配合。所述磁体20固定于所述内侧面12并与所述挂载区111相对设置,所述磁体20用于透过所述壳体100与所述车载基座01通过磁力吸附,而将所述壳体100固定于所述车载基座0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所述壳体100作为移动终端的外壳,通过将所述壳体100与所述车载基座01通过磁力吸附固定,进而实现移动终端与车载基座01通过磁力吸附固定。

通过在所述主体10的内侧面12固定所述磁体20,并在所述主体10的外侧面11设置与所述磁体20相对的挂载区111,所述挂载区111与车载基座01相配合,从而磁体20透过所述壳体100与车载基座01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壳体100不需要依托外部结构件即可实现挂载固定在车内驾驶室内,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10为手机背盖。所述主体10可以非金属材质、也可以是金属材质,还可以是金属材质与非金属材质相混合。所述主体10主要对手机背部形成保护结构,从而方便在所述壳体100固定于所述车载基座01时,避免车载基座01对手机的背部电子器件造成损伤。所述外侧面11作为所述主体10的外观面,所述内侧面12作为所述主体10的内表面,从而所述外观面11对所述磁体20进行遮盖隐藏,增加所述壳体100的外观性能。在所述壳体100与所述车载基座01相挂载时,所述外侧面11背向用户,而所述内侧面12朝向用户,移动终端的前盖对所述内侧面12进行遮盖,从而方便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前盖进行观看,进而方便用户观察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10还可以是手机中框。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体20可以板件,也可以是磁块。所述磁体20可以与所述主体10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粘胶或者卡合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内侧面12。所述磁体20的磁力透过所述主体10。所述车载基座01上仅需要设置金属件即可与所述磁体20相吸附。从而简化了所述车载基座01的结构,节省生产资源,达到环保目的,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0还包括铁氧体30,所述铁氧体30固定于所述磁体20与所述主体10相背一侧,并完全遮盖所述磁体2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铁氧体30可以屏蔽所述磁体20的磁场,从而弱化所述磁体20对移动终端内部电子器件的干扰。具体的,所述磁体20包括第一表面21,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外侧面11相背。当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时,所述第一表面21朝向移动终端内部。所述铁氧体30固定于所述第一表现21,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21。所述第一表面21为平整面,从而方便所述铁氧体30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21,并且简化所述铁氧体30和所述磁体20的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设置凸台,从而在所述铁氧体30与所述磁体20之间增加间隙,以提高所述壳体100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0包括底板13,所述外侧面11和所述内侧面12为所述底板13的两个相对面,所述磁体20为板件,所述磁体20和所述铁氧体30依次层叠于所述底板1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3为矩形板件。在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时,所述底板13背离用户。所述底板13主要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保护。利用所述磁体20和所述铁氧体30依次层叠于所述底板13上。从而使得所述铁氧体30、磁体20和所述底板13相互贴合,进而有效减小所述壳体100的厚度,从而有效减小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提高用户体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10若是手机中框时,所述主体10还可以包括承载板件,所述磁体20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0还包括边框14,所述边框14固定于所述底板13周缘,所述边框14与所述磁体40的周缘存在间距。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14与所述底板13一体成型。所述边框14的内侧与所述底板13的内侧形成收容腔15,所述收容腔15用以收容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边框14可以采用金属材质。从而使得所述壳体100结构稳固,不易产生形变。由于所述磁体20与所述边框14的周缘存在间距。从而所述磁体20的磁性不易直接传导于所述边框14上。进而使得所述边框14不易与外部金属部件吸附,从而使得所述边框14的外观面洁净,提高了所述壳体100的外观性能。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所述内侧面12设有凹槽121,所述磁体20固定于所述凹槽121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3为金属板件。所述凹槽121通过铣削成型工艺成型于所述底板13的内侧面12上。从而使得所述凹槽121的加工尺寸精确。所述磁体20为板件。所述磁体20还包括相对所述第一表面21设置的第二表面22。所述第二表面22贴合于所述凹槽121的底面。所述铁氧体30封盖所述凹槽121的开口。从而使得所述磁体20稳固于所述铁氧体30和所述底板13之间。进而保护了所述磁体20不被损坏。

请参阅图2,提供另一实施方式,与较优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内侧面12为平整面。所述磁体20直接贴合于所述内侧面12上。从而使得所述主体10加工简单,减少生产成本。所述主体10的材质可以塑胶,或者玻璃。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主体10具有至少两个金属部16和将至少两个所述金属部16隔开的至少一个非金属部17,所述挂载区111设置于所述金属部1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非金属部17为缝隙。该缝隙内填充有塑胶。从而非金属部17可以形成所述壳体100内侧天线的净空区域。所述主体10具有两条所述非金属部17。所述非金属部16沿所述主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将所述主体10分隔出三个所述金属部16。所述金属部16为金属片。三个所述金属部16包括在所述主体10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部161和第二金属部16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金属部161和所述第二金属部162之间的第三金属部163。所述第三金属部163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金属部161和所述第二金属部162。所述挂载区111位于所述第三金属部163上。从而使得所述壳体100更加稳固地挂载与所述车载基座0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挂载区111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一金属部161和/或所述第二金属部162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20在所述外侧面11的正投影区域完全覆盖所述挂载区111。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将所述壳体100挂载于所述车载基座01上。所述外观面11设有与所述挂载区111相应的标识区,通过将所述壳体100的标识区与所述车载基座01相适配。从而使得方便快速将所述壳体100挂载于所述车载基座01上。而所述磁体20在所述外侧面11的正投影区域完全覆盖所述挂载区111,增加所述车载基座01的挂载面积,从而提高所述壳体100的稳固性能。更为具体的,所述外侧面11为平整面,即所述挂载区111平整设置,从而表面所述壳体100与所述车载基座01产生摩擦碰撞,对所述壳体100进行防护,以及对所述车载基座01进行防护。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200,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所述壳体100,所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100内侧的主板60和与所述壳体100相盖合的终端前盖70。所述终端前盖70有透明玻璃盖板和贴合于透明玻璃盖板的液晶显示屏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及移动终端,通过在所述主体的内侧面固定所述磁体,并在所述主体的外侧面设置与所述磁体相对的挂载区,所述挂载区与车载基座相配合,从而磁体透过所述壳体与车载基座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壳体不需要依托外部结构件即可实现挂载固定在车内驾驶室内,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