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427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语音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中送话器和受话器是相隔离的。通常送话器位于手机的下端,而受话器位于手机的上端。因此需要对送话器和受话器分别设置安装结构和导电结构,从而导致手机内部结构繁杂,进而导致手机维护困难,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语音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语音装置,其中,所述语音装置包括支架、受话器和送话器,所述支架具有受话腔体和与所述受话腔体相邻设置的送话腔体,所述受话腔体与所述送话腔体之间通过隔板相隔开,所述受话腔体内固定所述受话器,所述送话腔体内固定所述送话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语音装置,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发音孔和收音孔,所述语音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受话腔体与所述送话腔体分别与所述发音孔和所述收音孔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语音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支架具有相邻设置的受话腔体和送话腔体,而所述受话腔体和所述送话腔体内分别固定受话器和送话器,从而使得所述语音装置将受话功能和送话功能一体化,从而简化了语音通话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语音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语音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语音装置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语音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语音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语音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语音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语音装置100,所述语音装置100包括支架10、受话器20和送话器30,所述支架10具有受话腔体11和与所述受话腔体11相邻设置的送话腔体12,所述受话腔体11与所述送话腔体12之间通过隔板13相隔开,所述受话腔体11内固定所述受话器20,所述送话腔体内12固定所述送话器2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受话器20向用户发出通话语音,而所述送话器30接收用户通话语音。所述语音装置100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所述支架10具有相邻设置的受话腔体11和送话腔体12,而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内分别固定受话器20和送话器30,从而使得所述语音装置100将受话功能和送话功能一体化,从而简化了语音通话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0呈盒体状。所述支架10包括底板14和固定于所述底板14四周的四个侧板15。所述底板14的一侧和四个所述侧板15的内侧共同构成一个腔体,该腔体通过所述隔板13分隔成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所述隔板13、底板14和侧板15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利用所述隔板13将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分隔开,从而为所述受话器20和所述送话器30分别提供单独的语音空间,从而避免所述受话器20和所述送话器30相互干扰。所述隔板13的厚度大于所述底板14的厚度,以及大于所述侧板15的厚度,从而使得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的隔绝性能提高,以达到阻音效果,并提高所述语音装置100的通话质量。并且利用所述隔板13、底板14和侧板15一体成型,从而提高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受话效果和送话效果。而所述支架10同时承载所述受话器20和所述送话器30,从而使得所述语音装置100结构简单,并同时具备受话功能和送话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13、底板14和侧板15还可以是相互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受话器20为动圈式结构。所述受话器20由振动膜21、音圈22和电磁体23构成。所述电振动膜21固定于所述受话腔体11内,所述音圈22固定于所述振动膜21上,并接受电信号。所述电磁体23固定于所述受话腔体11内,向所述音圈22提供磁场。所述受话器20的音圈22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的脉冲大小,从而产生与所述电磁体23相协同的磁力,从而根据该磁力带动所述振动膜振动。进而使得所述受话器20将电信号转变成机械振动信号,从而利用机械振动信号发声。更为具体的,所述电磁体23固定于所述底板14上,而所述振动膜21的周缘固定于所述侧板15上。所述振动膜21朝向用户,从而所述受话器20的发声部朝向用户,从而方便用户经所述受话器20收听到通话语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受话器20还可以是压电式结构、电容式结构、或电磁式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送话器30可以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所述送话器30为贴片式结构。所述送话器30通过声音传感膜接收声音,从而产生振动,而声音传感膜将振动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从而实现所述送话器30接收用户的通话语音后,将通话语音转变成电信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送话器30还可以是驻极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0具有朝向用户的通话侧16。所述语音装置100还包括在所述通话侧16分别相对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设置的发声部40和传声部50,所述受话器20通过所述发声部40对外发声,所述送话器30通过所述传声部50对内收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话侧16位于所述支架10相对所述底板14一侧。所述发声部40和所述传声部50共同固定于所述支架10的通话侧16,从而方便将所述发声部40和所述传声部50共同靠近用户面部,即方便所述发声部40发声,以及方便所述传声部50接收声音。并且利用所述底板14远离所述通话侧16,从而方便通过所述底板14对所述支架10进行固定,从而减小对所述发声部40和所述传声部50的损害。具体的,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在所述通话侧16均设有开口,所述发声部40和所述传声部50分别封盖受话腔体11的开口和所述送话腔体12的开口,为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提供密封环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部40和所述传声部50还可以固定于所述侧板15上。

进一步地,所述受话腔体11在所述通话侧16设有第一开口端111,所述发声部40包括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端111的发声盖板41,所述受话器20通过所述发声盖板41对外发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端111相对所述底板16设置。所述发声盖板41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封盖所述第一开口端111。从而所述受话器20密封于所述受话腔体11内。所述受话器20的振动膜21相对所述发声盖板41设置。在所述受话器20的振动膜21振动情况下,带动所述受话腔体11内的空气振动,而所述受话腔体11内的空气振动驱动所述发声盖板41振动,从而所述发声盖板41对外发出通话声音。由于所述发声盖板41收空气振动影响,从而所述受话腔体11的密封性能越好,使得所述受话腔体11内空气振动效率越高,从而提高传声效率,进而使得所述发声盖板41发出的声音真实度提高。并且,所述发声盖板41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111的周缘411厚度较厚,以提高所述发声盖板41与所述第一开口端111的稳固性能。而所述发声盖板41靠近于几何中心的振动区域412厚度较薄,从而使得所述振动区域412较易振动,以提高所述发声盖板41的发声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将所述发声盖板41替换成网板,以增大所述受话器20的发声音量。

进一步地,所述送话腔体12在所述通话侧16设有第二开口端121,所述传声部50包括盖合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的传声盖板51,所述送话器30通过所述传声盖板51对内收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端121相对所述底板16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端12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端111的开口方向相平行。所述传声盖板51密封盖合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所述传声盖板51上设有一个语音孔511。用户发出的通话语音经所述语音孔511传递至所述送话腔体12内,并通过所述送话器30接收后转变成电信号。所述传声盖板51的厚度大于所述发生盖板41的厚度,从而避免所述传声盖板51振动,而影响所述送话器30接收用户通话语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端121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侧板15上。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和所述传声盖板51之间的密封结构60,所述密封结构60对所述传声盖板51和所述第二开口端121进行密封。

请参阅图4和图5,提供第一实施例,所述密封结构6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周缘的超声波焊接筋61。将所述传声盖板51盖合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利用超声波焊接设备使所述超声波焊接筋61与所述传声盖板51焊接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所述传声盖板51与所述第一开口端121之间无间隙。即保证了所述送话腔体14的密封性,进而从所述语音孔511进入所述送花腔体14后全部被所述送话器30接收,从而避免发生漏音情况,即提高了通话质量。

请参阅图6和图7,提供第二实施例,所述密封结构6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周缘的胶槽62和设置于所述传声盖板51周缘的台阶63,以及密封于所述胶槽和所述台阶63之间的胶条64。在所述传声盖板51盖合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时,所述台阶63与所述胶槽62相配合。所述胶条64粘接于所述台阶63和所述胶槽62之间,并且密封所述台阶63和所述胶槽62之间的间隙。采用所述胶条64密封于所述第二开口端121和所述传声盖板51之间,从而使得所述语音装置100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传声部50还包括收容于所述送话腔体12内并夹持于所述传声盖板51和所述送话器30之间的密封层5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层52呈片状。所述密封层52贴合于所述传声盖板51朝向所述送话器30一侧,并且所述密封层52随所述传声盖板51压合于所述送话器30。所述密封层52对所述送话器30产生抵持力,使得所述送话器30稳固于所述送话腔体12内。由于所述密封层52自身柔性作用,从而可以对所述送话器30形成振动缓冲,从而防止振动力损坏所述送话器30。利用所述密封层52夹持于所述传声盖板51和所述送话器30之间,从而减小通话语音在所述传声盖板51和所述送话器30之间震荡反射,从而提高通话效果。并且所述密封层52对发射至所述送话腔体12的声音进行密封,防止生意泄露出所述送话腔体12,提高所述送话器30的收音效果。并且所述密封层52实现对所述送话腔体12进行防尘密封,以防止灰尘或杂志进入所述送话腔体12,从而提高所述语音装置100的安全性能。所述密封层52可以是由相互层叠的泡棉和网布构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层52还可以包覆于整个所述送话器30周侧,所述密封层52还可以是由海绵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送话器30包括送话贴片31,所述传声盖板51设有定位筋512,所述定位筋512位于所述送话贴片31的外侧壁和所述送话腔体12的内侧壁之间,对所述送话贴片31进行定位。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送话贴片31层叠于所述密封层52与所述传声盖板51相背一侧。所述送话贴片31朝向所述传声盖板51一侧设有语音接收孔311。所述语音接收孔311与所述语音孔511相对齐。而所述定位筋512对所述送话贴片31进行定位,防止所述语音接收孔311与所述语音孔511相偏离,从而提高所述送话贴片31通话接收效率。具体的,所述定位筋512距离所述送话腔体12的内侧壁存在间距L。所述间距L为0.00mm~0.07mm。利用所述定位筋512与所述送话腔体12之间设置所述间距L,从而方便所述传声盖板51与所述送话腔体12进行装配,而且所述定位筋512减小通话语音在所述送话腔体12内侧壁与所述送话贴片31震荡反射,以提高通话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送话器3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送话腔体12底端并支撑所述送话贴片31的转接电路板32。所述定位筋512抵持于转接电路板32。

请参阅图4和图5,提供第一实施例,所述转接电路板32为印刷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32包括与所述送话贴片31相贴合的上表面321和相对所述上表面321设置的下表面322。所述上表面321设有三个与所述送话贴片312相导通的焊盘321a。所述下表面322设有三个引脚322a,三个引脚322a分别与三个所述焊盘321a导通。三个所述引脚322a与外部件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送话贴片31将电信号发送至外部件。所述转接电路板32的下表面322贴合于所述送话腔体12的底端,而三个所述引脚322a穿过所述支架10,露出于所述送话腔体12外侧。具体的,所述转接电路板32的下表面322与所述送话腔体12的底端通过粘胶相粘接,以增强所述送话器30与所述支架10的稳固性。所述转接电路板32的边缘相对所述送话贴片31的边缘向外延伸,从而位于所述送话贴片31周侧的所述定位筋512抵持于所述转接电路板32上,防止所述转接电路板32翘起,进一步增强所述送话器30在所述送话腔体12内的稳固性能。

请参阅图6和图7,提供第二实施例,所述转接电路板32为柔性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32包括与所述送话贴片31相贴合的第一端323和相对所述第一端323折弯的第二端324。具体的,所述第一端323朝向所述送话贴片31的一面设有与所述送话贴片31相导通的焊盘323a。所述第二端324穿过所述支架10,露出于所述送话腔体12外侧,所述第二端324与所述支架10相背的一面设有与外部件相导通的引脚324a。所述第一端323与所述送话贴片31相背一面贴合有补强板325。所述补强板325增强所述第一端323的刚性结构,方便所述第一端323与所述送话贴片31相贴合,并且方便与所述送话贴片31贴合的第一端323更为稳固地粘接于所述送话腔体12底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支架10还具有与所述通话侧16相对设置的导电侧17,所述导电侧17相对所述受话腔体11和所述送话腔体12分别设置第一导电结构18和第二导电结构19,所述受话器20和所述送话器30分别经所述第一导电结构18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19电连接外部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侧17为所述底板14与所述通话侧16相背一侧。利用所述第一导电结构18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19设置于同一侧,从而方便所述语音装置100安装,减少所述第一导电结构18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19之间走线,即简化了所述语音装置100的安装结构。而且所述第一导电结构18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19相互独立,从而方便分别对所述受话器20和所述送话器30检测维护。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18包括延伸至所述受话腔体11内并电连接所述受话器20的导电弹片181,所述受话器20经所述导电弹片181与外部件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片18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电弹片181分别位于所述受话腔体11长度方向的两端。将所述支架10与外部件进行抵触,从而两个所述导电弹片181与外部件进行电连接,并对外部件形成弹性抵触力,使得所述受话器20与外部件导电稳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18还可以是延伸至所述受话腔体11内并电连接所述受话器20的导电线缆。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19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架10并贯穿至所述送话腔体12的通孔,所述送话器30设有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件电连接的导电件,并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密封胶。

请参阅图4和图5,提供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结构19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架10并贯穿至所述送话腔体12的三个第一通孔191a。所述导电件为设置于所述转接电路板32上的三个所述引脚322a。三个所述第一通孔191a分别对应供所述电路板转接板32的三个所述引脚322a穿过,进而使得三个所述引脚322a露出于所述送话腔体12外侧。所述第一通孔191a与所述引脚322a之间设有密封胶,从而使得引脚322a与所述第一通孔191a密封配合,以防止所述送话腔体12出现漏音情况。

请参阅图6和图7,提供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结构19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架10并贯穿所至所述送话腔体12的一个第二通孔191b。所述导电件为设有引脚的线路板,即所述导电件为所述转接电路板32的第二端324。所述底板14还设有与所述送话腔体12相对设置的卡槽141。所述第二端32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91b后卡固于所述卡槽141内,从而方便所述第二端324稳固电连接外部件。所述第二通孔191b与所述第二端324之间设置密封胶,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端324与所述第二通孔191b密封配合,以防止所述送话腔体12出现漏音情况。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200,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所述语音装置100,所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壳体60,所述壳体60设有发音孔61和收音孔62,所述语音装置100固定于所述壳体60内,所述受话腔体11与所述送话腔体12分别与所述发音孔61和所述收音孔62相对。

具体的,所述壳体60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200的前盖。所述发音孔61与所述受话腔体11相对,从而所述受话器20发出的声音经过所述发声盖板41后从所述发音孔61发出,从而用户可以收听到所述受话器20的通话语音。所述收音孔62与所述送话腔体12相对,从而用户发出的通话语音经过所述收音孔62后,又经所述语音孔511传递至所述送话器30,从而实现送话器30接收用户通话语音。利用所述受话器20和所述送话器30共同固定于所述支架10,从而简化所述受话器20和所述送话器30的安装结构,使得所述移动终端200结构简单化,从而方便所述移动终端200纤薄化,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所述支架具有相邻设置的受话腔体和送话腔体,而所述受话腔体和所述送话腔体内分别固定受话器和送话器,从而使得所述语音装置将受话功能和送话功能一体化,从而简化了语音通话结构,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