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0474发布日期:2018-06-12 22:10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件控制架构,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做到丰富的UI(用户界面)交互体验,拥有方便快捷的部署方式,以及各终端的有效管理的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



背景技术:

当前软件操作硬件方式主要有:(1)、本地操作,即外围硬件设备作为本地PC的扩展,软件直接在本机直接经行硬件设备的操作和控制。(2)、远程控制,即硬件设备通过总线或网络接入,软件在任何已连接总线或网络的PC上操作设备。

缺点:第一种方式无法做到分布式控制硬件设备,软件须为C/S架构安装在本地PC上,对于现场维护造成不便;第二种方式虽做到分布式控制硬件设备,但同样因为软件为C/S架构所以对于部署和更新造成不变,也缺少UI交互的丰富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做到丰富的UI(用户界面)交互体验,拥有方便快捷的部署方式,以及各终端的有效管理的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所述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端、一个服务器、网络、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服务端和服务器均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上,用户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上,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采用websocket协议作为通讯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开发服务端程序,由服务端操控本地硬件设备,部署在包含硬件设备的PC机上。

开发web程序部署在服务器上;该程序通过websocket与服务端程序进行通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服务端程序包含以下组件:服务端程序更新组件、设备驱动更新组件、关键字库组件、远程控制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服务端若为多个时,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后连接在网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终用户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桌面PC机。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可以做到丰富的UI交互体验,拥有方便快捷的部署方式,以及各终端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端1、一个服务器2、网络3、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4;服务端1和服务器2均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在网络3上,用户终端4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在网络3上,分布式硬件控制架构采用websocket协议作为通讯方式。开发服务端程序,由服务端1操控本地硬件设备,部署在包含硬件设备的PC机上;开发web程序部署在服务器2上;该程序通过websocket与服务端程序进行通讯。

服务端1程序包含以下组件:服务端程序更新组件、设备驱动更新组件、关键字库组件、远程控制组件。

服务端1若为多个时,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后连接在网络3上。

终用户端4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桌面PC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分布式硬件控制的架构,主要解决当前分布式控制硬件设备的灵活性,UI交互丰富性,方便部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websocket协议作为分布式控制硬件设备的通讯方式。

每台包含硬件设备的终端PC作为一个服务端,服务端操控本地硬件设备。

软件采用B/S架构设计与服务端经行交互。

使用本架构后,可以做到丰富的UI交互体验,拥有方便快捷的部署方式,以及各终端的有效管理。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开发服务端程序,由服务端操控本地硬件设备,部署在包含硬件设备的PC机上。

服务端程序包含主要组件:服务端程序更新组件、设备驱动更新组件、关键字库、远程控制组件。

开发web程序(终端管理)部署服务器上。该程序通过websocket与服务端程序进行通讯。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架构后用户只需使用各种终端设备访问web程序就能对所有硬件设备进行管理、部署和操作,同时web提供了丰富的交互体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