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042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使用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家也为不同的人群也开发和设计了不同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以智能手表为例,针对成年人和儿童,均存在有相对应的智能手表设备。一般来讲,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与其他用户之间进行交互,例如,打电话、发短信、联网玩游戏等。在现有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交互中,需要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进行多次操作才能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交互,例如,在用户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其他用户联网玩游戏或者pk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联网、打开游戏、进行游戏的具体操作等多个繁琐的操作步骤,对于智能手表等可操控的区域或者按钮过少的终端设备来讲,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操作的不便。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方案中存在操作便利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操作便利性不足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该方法的运行基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

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账号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并输出。

此外,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操作便利性不足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装置。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装置,基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

可穿戴电子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通信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账号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账号数据;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并输出。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和装置之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在一定的通信有效范围之内时,可以直接建立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然后触发预设的数据交互流程(例如游戏战斗/pk),并根据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对应的账号数据(例如战斗角色数据)自动进行数据的交互(自动战斗)并生成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战斗结果)。也就是说,用户不需要在终端上进行多次操作来实现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只需要在有效的通信范围之内并满足例如信号足够强、或碰撞等触发条件的情况即可自动触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提高了多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的操作便利性。进一步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自动进行与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提高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周围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通信连接建立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过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手环进行自动pk的战斗结果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运行前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操作便利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特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是基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的应用程序。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的例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或者其他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的运行并不仅限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交互方法可以是运行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可以是运行于智能手机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例如,如图1所示,本方法的运行基于图1所示的两个智能手表,建立图1中的两个智能手表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实现二者之间的按照预设的交互规则下的交互过程。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2-s108:

步骤s102: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建立在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足够小的情况,例如,两个智能手表的佩戴者面对面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首先需要确定在其周围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存在可以进行交互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蓝牙、近场通讯(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等方式进行检测。

例如,在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可穿戴电子设备a通过蓝牙、nfc或者其他方式来检测在预设范围内的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在编号s1所示的范围为与可穿戴电子设备a对应的预设的距离范围的情况下,确定可穿戴电子设备b2为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a通过蓝牙、nfc或者其他方式来检测在预设范围内的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时,检测到多个可穿戴电子设备b1、b2、b3时,可以将距离最近的可穿戴电子设备b2作为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可以根据其他规则选择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与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碰撞、或者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返回预设的响应消息等。

具体的,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通过蓝牙、nfc检测周围是否存在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就是说,将蓝牙或者nfc的检测范围作为上述预设的距离范围。或者,通过蓝牙或者nfc检测信号强度超过预设值的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其中信号强度超过预设值所对应的范围即为预设的距离范围。或者,通过蓝牙或者nfc检测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的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若检测到,则将检测到的电子设备作为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检测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是否存在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集成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距离传感器来实现。具体的,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其他物体,然后通过蓝牙或者nfc来确定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目标物体是否为可穿戴电子设备,若是,则将该目标物体作为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步骤s104: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的情况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即可进行数据的交互;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之前,还需要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也就是说,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其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的情况下,直接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给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之后,根据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中包含的设备地址,建立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建立,还需要相应的信号强度满足一定的条件,因为在信号强度(例如nfc信号或蓝牙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能不稳定并且通过二者之间的通信连接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速度也较慢,从而影响二者之间的数据交互。

因此,在上述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在通过近场通信感应到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近场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也就是说,在确定了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还需要确定该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的信号强度条件,即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其中信号强度阈值可以是系统默认设置的信号强度值、也可以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定义设置的信号强度值。在本实施例中,通过nfc感应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nfc信号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或通过蓝牙芯片感应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蓝牙信号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并且,只有在通过nfc感应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nfc信号强度或通过蓝牙芯片感应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蓝牙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的阈值的情况下,才确定该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为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预设的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并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还需要满足一定的通信连接建立的触发条件,例如,用户通过佩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输入通信连接建立指令或者,通过佩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输入其他预设的触发指令。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发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触发条件可以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在所述检测到的加速度大于等于加速度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一般来讲,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都集成了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运动参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并在检测到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的情况下,确认输入了通信连接建立的触发指令。例如,用户通过甩手、挥手、或者将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碰撞,都会引起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加速度的改变,因此,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输入了通信连接建立的触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通过安装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加速度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对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进行可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将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碰撞来发起二者之间的数据交互的触发或者通信连接建立的触发。

具体的,上述触发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触发条件还可以是: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发生碰撞振动,在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碰撞振动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碰撞的情况下,可穿戴电子设备中集成的振动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了碰撞振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了碰撞振动的情况下,触发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建立,例如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给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通过安装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的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碰撞振动的情况下,确认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对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连接建立请求进行了确认,并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前,还需要相应的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确认或者用户通过相应的设备输入与通信连接对应的确认操作,从而避免了误操作。

具体的,上述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还包括: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给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在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如图4所示,在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靠近并碰撞(可以是其他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触发了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近场扫描,并确定彼此为可建立连接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然后在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对通信连接进行确认的情况下,确认扫描成功(即通信连接建立成功),最终发起对交互的邀请。

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之后,即可通过该建立的通信连接来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交互,即步骤s106-s108。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误操作,在步骤s106之前还需要用户对数据交互进行确认,例如,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或者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的按键、屏幕输入对于进行数据交互的确认指令。

具体的,上述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输入的第一交互确认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交互确认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交互确认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交互确认指令的情况下,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

也就是说,数据交互的双方必须对进行数据交互进行确认,并输入或生成相应的交互指令,只有在数据交互的双发均对数据交互进行确认的情况下,才执行数据交互的步骤,即执行步骤s106-s108。

步骤s106: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账号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获取在本地存储的账号数据,即第一账号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账号数据为该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应用程序中与当前账号对应的属性数据。例如,在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为预设的游戏pk/战斗的情况下,账号数据即为预设的游戏角色对应的数据(例如,各战斗属性的属性值、历史数据等)。

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账号数据,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获取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本地存储的第二账号数据,并将第二账号数据通过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给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

步骤s108: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并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为基于游戏应用的角色pk的情况下,步骤s108即为根据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对应的角色对应的属性数据、以及预设的角色战斗规则进行自动战斗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的过程,可以是基于预设的游戏应用对应的角色pk的战斗规则进行确定的。也就是说,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按照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安装的应用或者调用的进程所对应的数据交互规则或者算法确定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交互过程不仅可以是游戏应用中的角色pk的过程,还可以是任意的可以自动或者用户手动进行操作的其他游戏,并且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实现的数据交互的过程(例如,通过登陆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预设的应用的账号将特定的数据发送给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账号数据以及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账号数据为输入,按照预设的交互算法或者按照预设的数据交互的逻辑/规则进行计算,并生成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例如,交互结果数据可以是角色pk对应的pk结果(例如,输赢、耗时、所用技能、得分等数据),然后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上进行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为交互的执行主体,交互结果的计算和生成过程是基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完成的,在交互结果数据生成之后,还可以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交互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交互结果数据的计算和生成过程还可以是基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完成的,也就是说,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为交互的执行主体。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交互结果数据的计算和生成过程的执行可以是基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基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计算以及生成交互结果数据的过程中,还可以展示与交互结果数据对应的计算过程,例如,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展示与游戏战斗过程对应的战斗过程。

具体的,上述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并输出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生成与所述交互结果数据对应的视频数据,在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视频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视频数据同步给所述第二可可穿戴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其显示界面上展示该视频数据。

也就是说,在对第一账号数据、第二账号数据进行交互并生成交互结果数据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视频生成规则,生成对应的视频数据,该视频数据可以是根据上述数据交互中交互结果数据确定的过程,也可以是反映确定交互结果数据的每一个步骤的结果的呈现。

也就是说,在根据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的角色a、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的角色b对应的属性数据(战斗属性值、命中率、历史战斗数据等)按照预设的自动战斗规则进行战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呈现最终的战斗结果,还需要将战斗的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并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播放。

进一步的,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播放战斗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将战斗过程对应的视频数据同步给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从而使得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上也可以播放战斗的过程对应的视频数据,从而使得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pk,还可以观看相应的pk的过程,进一步的提高了趣味性。

在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展示了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示意图,也就是说,在用户开启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功能(竞技功能)的情况下,在于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碰撞或者其他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起交互。如果双方均同意进行交互(例如用户输入了确认指令或者根据默认设置生成了确认指令)的情况下,开始交互,并且在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均播放交互的过程以及展示交互的结果;在有任何一方不同意进行交互的情况下,交互发起失败,返回交互失败的提示消息。

如图6所示,在开启了智能手表的碰撞pk功能(即在检测到碰撞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战斗,不需要再进行确认)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手表是否与智能手表发生碰撞来建立与碰撞的智能手表之间的握手通讯,然后通过获取本地方的属性数据以及对方的属性数据,来执行预设的角色pk过程,最终展示对应的pk结果。

如图7所示,在图7中展示了一个集成了指定的游戏的智能手环与其他智能手环之间进行自动游戏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安装的游戏应用可以不止一个,步骤s106之前,还可以在安装的游戏应用中选择一个目标游戏应用作为本次交互的主体。例如,在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安装了3个游戏应用a、b、c的情况下,在a、b、c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游戏应用或者选择默认的游戏应用作为目标游戏应用。

进一步的,在选择目标游戏应用时,还可以根据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安装的游戏应用来确定,例如,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安装的游戏应用为b、d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共同安装的游戏应用b作为目标游戏应用。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游戏应用时,还可以根据每一个已安装的游戏应用对应的优先级来确定,也就是说,优先级高的游戏应用会优先被选择作为目标游戏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对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二账号数据之间的交互结果的确定,不仅可以根据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账号数据以及与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二账号数据来确定,用户还可以输入其他参数来参与到交互结果的计算过程中,例如,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按键或者触摸屏来输入,或者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安装的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可以对体感动作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来进行输入。

具体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8中还包括:获取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体感动作参数;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体感动作参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一体感动作参数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所述第二体感动作参数,确定交互结果数据作为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

此外,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操作便利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还提出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基于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可穿戴电子设备确定模块102、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4、账号数据获取模块106、数据交互模块108,其中:

可穿戴电子设备确定模块102,用于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4,用于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账号数据获取模块106,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账号数据;

数据交互模块10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并输出。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4还用于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给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在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交互指令确认模块110,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交互确认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交互确认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交互确认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交互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调用所述账号数据获取模块106。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电子设备确定模块102还用于在通过近场通信感应到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近场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加速度检测模块112,用于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在所述检测到的加速度大于等于加速度阈值的情况下,调用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4。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碰撞检测模块114,用于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发生碰撞振动,在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碰撞振动的情况下,调用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4。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体感动作参数获取模块116,用于获取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体感动作参数;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体感动作参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108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一体感动作参数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所述第二体感动作参数,确定交互结果数据作为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同步模块118,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交互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交互模块108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生成与所述交互结果数据对应的视频数据,在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视频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视频数据同步给所述第二可可穿戴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其显示界面上展示该视频数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和装置之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在一定的通信有效范围之内时,可以直接建立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然后触发预设的数据交互流程(例如游戏战斗/pk),并根据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对应的账号数据(例如战斗角色数据)自动进行数据的交互(自动战斗)并生成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战斗结果)。也就是说,用户不需要在终端上进行多次操作来实现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只需要在有效的通信范围之内并满足例如信号足够强、或碰撞等触发条件的情况即可自动触发两个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提高了多个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的操作便利性。进一步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自动进行与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提高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趣味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9展示了一种运行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的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的终端。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具体的,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外部输入接口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和输出接口1004。其中,外部输入接口1001可选的可至少包括网络接口10012。存储器1003可包括外存储器10032(例如硬盘、光盘或软盘等)和内存储器10034。输出接口1004可至少包括显示屏10042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的运行基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的程序文件存储于前述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的外存储器10032中,在运行时被加载到内存储器10034中,然后被编译为机器码之后传递至处理器1002中执行,从而使得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中形成逻辑上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确定模块102、通信连接建立模块104、账号数据获取模块106、数据交互模块108、交互指令确认模块110、加速度检测模块112、碰撞检测模块114、体感动作参数获取模块116、数据同步模块118。且在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执行过程中,输入的参数均通过外部输入接口1001接收,并传递至存储器1003中缓存,然后输入到处理器1002中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数据或缓存于存储器1003中进行后续地处理,或被传递至输出接口1004进行输出。

具体的,处理器1002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账号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确定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并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发送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给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在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的确认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交互确认指令,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交互确认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交互确认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交互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账号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在通过近场通信感应到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近场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存在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在所述检测到的加速度大于等于加速度阈值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否发生碰撞振动,在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发生碰撞振动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建立与所述确定的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获取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体感动作参数;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体感动作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一体感动作参数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所述第二体感动作参数,确定交互结果数据作为与所述第一账号数据和所述第二账号数据对应的交互结果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交互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号数据、所述第二账号数据生成与所述交互结果数据对应的视频数据,在所述第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视频数据;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将所述视频数据同步给所述第二可可穿戴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其显示界面上展示该视频数据。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