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通信扩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22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通信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手机均是单卡单待通信模式,即手机只能使用一张电话卡在一种网络通讯模式(如gsm、td-scdma、wcdma及cdma2000中的其中一种)下实现无线语音与数据通讯。针对单卡单待手机无法实现两种通信模式切换的问题,单卡双待手机能为用户提供两种不同的网络通讯模式,但需要用户更换相应的手机卡使手机能够工作于gsm或任意一种3g网络通讯模式(如td-scdma、wcdma及cdma2000)下。如果用户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网络模式的手机卡,则必须采用双卡双待手机进行双模通信,而双卡双待手机只能提供gsm和任意一种3g网络通讯模式的同时使用,无法使手机工作于多个3g网络模式中。所以,对于用户而言,想要同时使用两种3g网络或多种3g网络模式进行通信,则需要购买两部或多部手机,这样无疑会增加购机成本,且便携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的手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现有技术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同时支持不同的3g网络模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这就必须专门开发一种手机芯片以实现该功能,且需要相应增加手机芯片的外围配套硬件,从而提高了研发成本和硬件成本,且增大了手机的功耗,降低了手机的续航能力。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研发成本和硬件成本高,且降低手机续航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扩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研发成本和硬件成本高,且降低手机续航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通信扩展装置,所述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包括:

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移动通信模块;

与手机终端进行无线数据交互的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对用户预置的手机卡进行接入识别的手机卡接入模块;

与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及所述手机卡接入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手机卡接入模块输出的手机卡识别信息设定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的网络通讯模式,并在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之间实现数据处理与传输的通信扩展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和所述无线通信扩展装置。

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包括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所述手机卡接入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扩展模块的无线通信扩展装置,能够为手机终端扩展3g网络通讯模式,使手机终端能够在与所述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实现无线连接时进入双3g网络通讯模式或多网络通讯模式,进而达到在保证手机终端原有续航能力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双3g网络通信服务或多网络通信服务的目的,并同时降低了手机终端的开发成本与硬件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研发成本和硬件成本高,且降低手机续航能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扩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手机卡接入模块以及通信扩展模块的无线通信扩展装置,能够为手机终端扩展3g网络通讯模式,使手机终端能够在与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实现无线连接时进入双3g网络通讯模式或多网络通讯模式,进而达到在保证手机终端原有续航能力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双3g网络通信服务或多网络通信服务的目的,并同时降低了手机终端的开发成本与硬件成本。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扩展装置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包括:

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移动通信模块100;

与手机终端进行无线数据交互的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

对用户预置的手机卡进行接入识别的手机卡接入模块300;

与移动通信模块100、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及手机卡接入模块300连接,根据手机卡接入模块300输出的手机卡识别信息设定移动通信模块100的网络通讯模式,并在移动通信模块100与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之间实现数据处理与传输的通信扩展模块400。

无线通信扩展装置还包括:

与移动通信模块100、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手机卡接入模块300及通信扩展模块400连接,为移动通信模块100、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手机卡接入模块300及通信扩展模块400供电的供电模块500。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用户将具有3g网络通讯功能的手机卡放置于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中,并通过手机终端的无线通讯功能(如wifi或蓝牙)与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建立无线连接,然后可将无线通信扩展装置放置于公文包或者处于无线通讯功能覆盖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则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的键盘或触摸屏控制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实现电话拨打、来电接收、短信及彩信收发等功能。

当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作为被叫方被呼叫,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向该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发送短信或彩信时,移动通信模块100会将通话请求、短信或彩信发送至通信扩展模块400,由通信扩展模块400进行数据处理后传输至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则手机终端能够通过与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之间所建立无线连接接收通话请求、短信或彩信,用户则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的键盘或触摸屏对通话请求、短信或彩信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来电接听、短信或彩信阅读与处理。

当用户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扩展装置所在的3g通信网络进行电话拨打(包括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短信发送、彩信发送或网络访问时,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的键盘或触摸屏发送通话请求、短信、彩信、网络访问请求或多媒体数据下载请求至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并由通信扩展模块400进行数据处理后传输至移动通信模块100,进而实现电话拨打、短信发送、彩信发送、网络访问或多媒体数据下载。此外,用户还可以在使用无线通信扩展装置时,通过手机终端的扬声器或耳机接口接入耳机进行语音收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可支持cdma、wcdma、td-scdma及cdma200等网络通讯模式。当手机终端为兼容gsm与任意一种3g网络通讯模式的双卡双待手机时,用户可以向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中放置一具备3g网络通讯功能的手机卡(该手机卡所支持的3g网络通讯模式与手机终端中的不同),这样就能实现双卡双3g网络通讯模式,如手机终端中所插入的两张手机卡分别支持gsm网络通讯模式和wcdma网络通讯模式,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中的手机卡支持td-scdma网络通讯模式,则该手机终端在无线通信扩展装置的支持下实现了双卡双3g网络通讯模式。当用户向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中放置一cdma手机卡时,则该手机终端能实现双卡多网络通讯模式(即gsm、cdma与任意一种3g网络通讯模式)。

进一步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可为wifi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对两者进行择一选用配置于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中,如用户只需要将无线通信扩展装置放置于靠近手机终端50至100米以内的位置,则可选用蓝牙通信模块作为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如用户需要将无线通信扩展装置放置于距离手机终端超过100米的任意位置,则可选用wifi通信模块作为无线数据收发模块200。

进一步地,手机卡接入模块300为sim卡插卡槽电路,其能支持具备cdma、wcdma、td-scdma及cdma2000等网络通讯功能的sim卡。

进一步地,供电模块500可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对上述四种电池进行择一选用作为供电模块500配置与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中,以便为无线通信扩展装置中各个模块提供持续长久的电能供给。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通信扩展装置能够用于搭载任意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windows或symbian等操作系统)的手机终端,在不需要对手机终端的硬件进行改动的前提下实现双3g网络通讯模式或多网络通讯模式,降低了手机终端的成本,提升了便携性。

此外,该无线通信扩展装置还能用于搭载任意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和搭载任意电脑操作系统(如macos、windows或linux等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在3g网络通讯模式(wcdma、td-scdma或cdma2000)或2g网络通讯模式(gsm或cdma)下实现通话功能。而对于具有蓝牙或wifi通讯功能,但无通话功能的便携性移动设备,如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internetdevice)、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和ipodtouch等,该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同样适用。由此可见,该无线通信扩展装置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和上述无线通信扩展装置,该智能终端可为平板电脑、游戏机、pos(pointofsales,销售点)机或pda等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智能通信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手机卡接入模块以及通信扩展模块的无线通信扩展装置,能够为手机终端扩展3g网络通讯模式,使手机终端能够在与无线通信扩展装置实现无线连接时进入双3g网络通讯模式或多网络通讯模式,进而达到在保证手机终端原有续航能力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双3g网络通信服务或多网络通信服务的目的,并同时降低了手机终端的开发成本与硬件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研发成本和硬件成本高,且降低手机续航能力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