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55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摄像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为了获取视野相对较大的摄影画面,全景相机应运而生。但是,实用新型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全景相机所拍摄的摄影图像依旧存在视野范围不够开阔的弊端,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图像拼接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处理器和通信器件;

所述图像采集器连接有两个鱼眼镜头,所述图像采集器还分别与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和所述系统控制器连接,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通信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图像采集控制器,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包括第一总线端口、第一串行摄像控制端口、主时钟端口、帧同步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设置有多组;

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包括第二串行摄像控制端口、参考时钟端口、帧同步信号端口、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和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设置有多组;

所述处理器包括第二总线端口和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设置有多组;

所述第一总线端口与所述第二总线端口连接,所述第一串行摄像控制端口与所述第二串行摄像控制端口连接,所述主时钟端口与所述参考时钟端口连接,所述帧同步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帧同步信号端口连接,多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与多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连接且一一对应,多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与多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连接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还包括图像采集器复位端口;

所述系统控制器包括第三串行摄像控制端口、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和系统复位端口;

所述处理器还包括第四串行摄像控制端口和系统复位控制端口;

所述图像采集器复位端口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三串行摄像控制端口与所述第四串行摄像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系统复位端口与所述系统复位控制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控制器包括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所述图像拼接器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第二通信总线端口组;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与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端口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器和视频编码器;

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视频编码器和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器件包括通信控制器、天线电路和晶振电路;

所述通信控制器包括射频输入输出端口、晶振输入端口、晶振输出端口、WiFi通信端口组和蓝牙通信端口组;

所述处理器包括WiFi通信控制端口组和蓝牙通信控制端口组;

所述天线电路与所述射频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晶振电路连接于所述晶振输入端口和所述晶振输出端口之间,所述WiFi通信端口组与所述WiFi通信控制端口组连接,所述蓝牙通信端口组与所述蓝牙通信控制端口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器件为USB通信端口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和所述系统控制器集成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上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器将鱼眼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第一数字图像,通过图像拼接器对两个图像采集器转换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图像进行拼接形成第二数字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进行处理,形成摄影图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实现了大视野摄影画面的获取,满足了市场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图像采集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拼接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控制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器件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标:10-图像采集处理系统;100-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10-图像采集器;111-图像采集控制器;1111-第一总线端口;1112-第一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113-主时钟端口;1114-帧同步信号输入端口;1115-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1116-电源受控端口;1117-图像采集器复位端口;120-图像拼接器;121-图像拼接控制器;1211-第二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212-参考时钟端口;1213-帧同步信号端口;1214-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1215-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1216-第一电源控制端口;1217-第二电源控制端口;122-系统控制器;1221-第三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222-外部时钟输入端口;1223-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1-第一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2-第二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4-系统复位端口;1225-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123-存储器;1231-第二通信总线端口组;130-处理器;131-第二总线端口;132-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133-第四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34-外部时钟输出端口;135-系统复位控制端口;136-图像信号处理器;137-视频编码器;1381-WiFi通信控制端口组;1382-蓝牙通信控制端口组;1391-第三通信总线端口组;1392-加速度信号输入端口;140-通信器件;141-通信控制器;1411-射频输入输出端口;1412-晶振输入端口;1413-晶振输出端口;1414-WiFi通信端口组;1415-蓝牙通信端口组;142-天线电路;143-晶振电路;150-加速度传感器;151-第四通信总线端口组;152-加速度信号输出端口;200-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框图。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包括图像采集器110、图像拼接器120和处理器130。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分别与所述图像拼接器120连接,所述图像拼接器120与所述处理器130连接。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器110用于将鱼眼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第一数字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图像拼接器120。

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器110集成或连接有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本实施例中,景物通过所述鱼眼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所述图像采集器110的表面,转换为电信号,并最终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鱼眼镜头可以为210°的广角镜头。在硬件设计过程中,两个所述鱼眼镜头的设置位置可以是一前一后,且镜头正方向朝向相反,即两个所述鱼眼镜头可以背面贴合,以保证获取的原始图像的视野的全面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鱼眼镜头的角度可以为其他,例如,所述鱼眼镜头也可以为180°、220°、230°等角度的广角镜头。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鱼眼镜头的设置数量同样可以为其他,例如,当所述鱼眼镜头为180°的广角镜头时,为避免获取的摄影画面视野不够全面,所述鱼眼镜头的设置数量也可以为3个。

所述图像拼接器120用于对接收到的两个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转换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图像进行拼接,形成第二数字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30,以及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110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处理器130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自身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图像拼接器120包括集成于一体的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和系统控制器12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拼接器120为图像处理芯片,包括两个功能模块,即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和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其中,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和所述处理器130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和所述处理器130连接。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拼接器120为OV683图像处理芯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像拼接器120也可以是其他图像处理芯片。

其中,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用于对接收到的两个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转换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图像进行拼接,形成第二数字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30。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即用于将两路数字图像信号拼接为一路数字图像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30。因而,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字图像的幅度为所述第一数字图像的两倍。

所述系统控制器122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110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处理器130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自身工作状态。

所述处理器130用于根据预设处理程序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形成摄影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13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所述处理器130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实用新型例中的公开的框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包括图像采集控制器11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为图像传感器,具体地,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可以是COMS芯片和CCD芯片两种类型的图像传感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可以是,但不限于,COMS芯片。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为图像传感器OV4689。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包括第一总线端口1111、第一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112、主时钟端口1113、帧同步信号输入端口1114和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1115。其中,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1115设置有多组。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所示为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安装座子,用以表示双手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连接关系,而非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本身。请结合图4,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包括第二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211、参考时钟端口1212、帧同步信号端口1213、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1214和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1215。其中,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1214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1215设置有多组。请结合图5,所述处理器130包括第二总线端口131和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132。其中,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132设置有多组。

所述第一总线端口1111与所述第二总线端口131连接,以实现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与所述处理器130的总线通信。所述第一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112与所述第二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211连接。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112与所述第二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211通过串行摄像机控制总线(OmniVision serial camera control bus,SCCB)连接。SCCB包括用于传输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传输线和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传输线。所述主时钟端口1113与所述参考时钟端口1212连接,以通过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为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提供参考时钟信号,即通过所述图像拼接器120为所述图像采集器110提供参考时钟信号。为了防止反向脉冲,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时钟端口1113与所述参考时钟端口1212之间还连接有防反向脉冲电阻。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反向脉冲电阻可以为0Ω。所述帧同步信号输入端口1114与所述帧同步信号端口1213连接,多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1115与多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1214连接且一一对应,从而实现同步传输数字图像信号。多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1215与多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132连接且一一对应,以实现将经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处理过后的数字图像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30。

此外,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包括一图像采集控制器111。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1115设置有三组,可选地,将三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口组1115配置为一组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组和两组第一差分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差分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组的配置数量越多,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传输速度越高,从而能够传输更高分辨率的图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1214设置有六组,可选地,将六组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口组1214配置为两组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组和四组第一差分数据信号输入端口组。同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1215设置有六组,可选地,将六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出端口组1215配置为两组第二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组和四组第二差分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132设置有六组,可选地,将六组所述第二差分输入端口组132配置为两组第二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组和四组第二差分数据信号输入端口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组与所述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组连接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差分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组与所述第一差分数据信号输入端口组连接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组与所述第二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组连接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差分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组与所述第二差分数据信号输入端口组连接且一一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将每组差分信号端口组配置为一个极性为正的差分信号端口和一个极性为负的差分信号端口。例如,将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组配置为一个极性为正的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和一个极性为负的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其他端口组的配置,同样如此,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的两个差分信号端口组中,极性相同的差分信号端口连接,例如,所述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组中极性为正的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组中极性为正的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组中极性为负的差分时钟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组中极性为负的差分时钟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其他端口组的连接,同样如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供电状态,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还包括电源受控端口1116,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还包括第一电源控制端口1216和第二电源控制端口1217。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所述电源受控端口1116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端口1216连接,另一个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所述电源受控端口1116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端口1217连接。由此,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即可分别或同时控制两个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供电状态。

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还包括图像采集器复位端口1117。请结合图6,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包括第三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221、外部时钟输入端口1222、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和系统复位端口1224。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1和第二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2。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还包括第四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33、外部时钟输出端口134和系统复位控制端口1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器复位端口1117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对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工作状态的控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1与一个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所述图像采集器复位端口1117连接,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复位控制端口12232与另一个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的所述图像采集器复位端口1117连接。由此,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即可分别或同时对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进行复位。所述第三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221与所述第四串行摄像控制端口133连接,以实现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和所述处理器130的串行总线通信。所述外部时钟输入端口1222与所述外部时钟输出端口134连接,以通过所述处理器130为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即通过所述处理器130为所述图像拼接器120提供外部时钟信号。所述系统复位端口1224与所述系统复位控制端口135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处理器130对所述系统控制器122的工作状态的控制。

通过上述设置,当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为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提供参考时钟,并且,对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进行复位之后,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便开始工作,实现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111与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同步传输数字图像信号。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控制器122还包括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1225。请结合图7,所述图像拼接器120还包括用于存储底层应用程序的存储器123,所述存储器123包括第二通信总线端口组1231。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1225与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端口组123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1225和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端口组1231为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1225与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端口组1231通过SPI通信总线通信。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端口组1225包括第一数据输入端口、第一数据输出端口、第一时钟端口和第一片选端口,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端口包括第二数据输入端口、第二数据输出端口、第二时钟端口和第二片选端口。其中,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数据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时钟端口与所述第二时钟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片选端口与所述第二片选端口连接。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器136和视频编码器137,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136和所述视频编码器137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136和视频编码器137为集成于所述处理器130内部的两个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136用于对所述第二数字图像进行降噪、图像增强和色彩校正,得到高质量的待压缩图像并发送至所述视频编码器137。所述视频编码器137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待压缩图像进行压缩处理,形成压缩的摄影图像。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经所述视频编码器137压缩处理之后的图像为H.264格式的摄影图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还包括通信器件140,所述通信器件140与所述处理器130连接。所述通信器件140可以是无线通信器件,例如,WiFi器件、蓝牙收发器。所述通信器件140也可以是有线通信器件,例如,USB通信端口设备。所述通信器件140还可以同时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器件和所述有线通信器件。

请结合图9,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器件140包括通信控制器141、天线电路142和晶振电路143。所述通信控制器141包括射频输入输出端口1411、晶振输入端口1412、晶振输出端口1413、WiFi通信端口组1414和蓝牙通信端口组1415。请结合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还包括WiFi通信控制端口组1381和蓝牙通信控制端口组1382。其中,所述天线电路142与所述射频输入输出端口1411连接,所述晶振电路143连接于所述晶振输入端口1412和所述晶振输出端口1413之间,所述WiFi通信端口组1414与所述WiFi通信控制端口组1381连接,所述蓝牙通信端口组1415与所述蓝牙通信控制端口组1382连接。

此外,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只能采取人工手持的方式进行拍摄,因此,避免不了持机不稳而给拍摄带来的问题,导致画面抖动、不清晰或者失真。请结合图12,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50,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50与所述处理器130连接。可选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50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还包括第三通信总线端口组1391和加速度信号输入端口139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50包括第四通信总线端口组151和加速度信号输出端口15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信总线端口组151与所述第三通信总线端口组1391连接,以实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50与所述处理器130的总线通信。所述加速度信号输出端口152与所述加速度信号输入端口1392连接,以将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50检测得到的加速度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30。

由此可知,通过设置加速度传感器150,对拍摄时手部抖动情况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人体引起的振动加速度,以便于处理器130根据测量数据对晃动的幅度做出判断,并针对幅度的大小和频率做出相应补偿,消除影响画面效果的不利因素,使得在没有使用支撑设备的情况下,同样拍出效果较好的视频影片。

基于上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图像采集处理。

步骤S100,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将鱼眼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第一数字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图像拼接器120。

步骤S200,所述图像拼接器120对接收到的两个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转换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图像进行拼接,形成第二数字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30,以及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110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处理器130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自身工作状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拼接器120包括集成于一体的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和系统控制器122,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和所述处理器130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122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器110和所述处理器130连接。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两个子步骤。

步骤S210,所述图像拼接控制器121对接收到的两个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转换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图像进行拼接,形成第二数字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30。

步骤S220,所述系统控制器122控制所述图像采集器110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处理器130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自身工作状态。

步骤S300,所述处理器130根据预设处理程序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形成摄影图像。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0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器136和视频编码器137,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136和所述视频编码器137连接。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0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两个子步骤。

步骤S310,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136对所述第二数字图像进行降噪、图像增强和色彩校正,得到待压缩图像并发送至所述视频编码器137。

步骤S320,所述视频编码器137对接收到的所述待压缩图像进行压缩处理,形成压缩的摄影图像。

请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处理系统10的示意性结构框图。所述图像采集处理系统10包括终端设备200和上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与所述终端设备200通信连接,以将所述摄影图像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200处理并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100通过所述通信器件140与所述终端设备200通信连接。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200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智能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转换为第一数字图像的光学图像是由鱼眼镜头生成,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器110转换为第一数字图像的光学图像是由210°的广角镜头生成,故而,经所述图像拼接器120拼接,并经所述处理器130处理的形成的摄影图像存在重叠部分。所述终端设备200用于根据所述摄影图像的重叠部分,找出所述重叠部分的特征点,经过平滑均衡等处理,形成全景图像。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200的对所述摄影图像进行处理,形成全景图像的过程具体可以如下。

首先,读取所述摄像图像,并提取所述摄像图像的SIFT特征,再利用K-d tree和BBF算法进行特征匹配查找,并根据最近邻和次近邻距离比值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利用RANSAC算法筛选匹配点并计算变换矩阵,最后进行图像融合,即对图像进行平滑均衡等处理,形成一个可以交互的全方位360°全景图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器110将鱼眼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第一数字图像,通过图像拼接器120对两个图像采集器110转换得到的所述第一数字图像进行拼接形成第二数字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30进行处理,形成摄影图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实现了大视野摄影画面的获取,满足了市场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现有程序代码或算法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器,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器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器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