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及具有该种扬声器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272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及具有该种扬声器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及具有该种扬声器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通信产品已成为现阶段科技产品的主流,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这些产品一般都具有扬声器,用于外放各种提示音或者多媒体声音。

现有的扬声器包括盆架、收容在盆架内的发声单体以及与发声单体电连接件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第一弹片、第二弹片设置在扬声器底部以用于在组装过程中与扬声器下方线路板上的露铜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扬声器在组装到线路板上时极易装反而导致手机无法发音,原因如下: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与线路板露铜区接触的部位位于扬声器底部的同一侧,当扬声器被装反时线路板上的露铜区会正对扬声器底部的另外一侧而无法与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电连接,即出现“装反”的情况下时会导致移动终端无法发音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及具有该种扬声器的移动终端,可在扬声器组装至线路板的过程中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扬声器“装反”导致无法发音的状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壳体,以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扬声器本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底壁,所述底壁具有相对设置的且长度相同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

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与所述扬声器本体电连接的第一弹片接触部和第二弹片接触部,所述第一弹片接触部在所述底壁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长边的中点处,所述第二弹片接触部在所述底壁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长边的中点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所述第一弹片接触部在所述底壁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长边的中点处,所述第二弹片接触部在所述底壁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长边的中点处,即使扬声器被“装反”,也能保证其用于与外界线路板实现电连接的两个接触部(第一弹片接触部和第二弹片接触部)仅仅发生位置交换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如此可保证线路板上固定位置的漏铜区在扬声器“未被装反”和“被装反”两种情形下都能与第一弹片接触部和第二弹片接触部实现电连接,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由于“装反”导致无法发音的状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为长方形,所述底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长边和所述第二长边的第一短边和第二短边。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还包括与所述扬声器本体连接的第一弹片以及与所述扬声器本体连接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包括自所述第一短边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短边并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臂,由所述第一斜臂末端向所述第二短边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斜臂,所述第一斜臂和所述第二斜臂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弹片接触部;所述第二弹片包括自所述第一短边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短边并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三斜臂,由所述第三斜臂末端向所述第二短边方向弯折延伸的第四斜臂,所述第三斜臂和所述第四斜臂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弹片接触部。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弹片接触部和第二弹片接触部与底壁形成一定的间隙,在装配扬声器的过程中,避免第一弹片接触部和第二弹片接触部与底壁硬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关于所述底壁的长轴呈轴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臂远离所述第一斜臂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短边的一端,所述第四斜臂远离所述第三斜臂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短边的另一端。如此设置,使得扬声器的受力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接触部向远离所述底壁方向延伸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弹片接触部向远离所述底壁方向延伸有第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接触部向靠近所述底壁方向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弹片接触部向靠近所述底壁方向凹设有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露铜区,所述第一弹片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片接触部与所述露铜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扬声器的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中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扬声器100,如图1至2所示,包括壳体30,以及收容在壳体30内的扬声器本体(图中未标示),壳体30包括一底壁3,底壁3具有相对设置的且长度相同的第一长边31和第二长边32。

扬声器100还包括与扬声器本体电连接的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第一弹片接触部1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长边31的中点处,第二弹片接触部2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长边32的中点处。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第一弹片接触部1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长边31的中点处,第二弹片接触部2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长边32的中点处,而第一长边31和第二长边32相对设置且长度相同,当扬声器100“装反”时,即当将第一弹片接触部13、第二弹片接触部23沿着底壁3的几何中心顺时针旋转180°或者逆时针旋转180°后,第一弹片接触部13旋转后的位置可与第二弹片接触部23初始的位置完全重合,第二弹片接触部23旋转后的位置可与第一弹片接触部13初始的位置完全重合,即使扬声器100被“装反”,也能保证其用于与外界线路板实现电连接的两个接触部(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仅仅发生位置交换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保证线路板上固定位置的漏铜区在扬声器100“未被装反”和“被装反”两种情形下都能与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实现电连接,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扬声器由于“装反”而不能与线路板正常电连接,不会导致无法发音的状况发生。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3为长方形,底壁3还包括连接第一长边31和第二长边32的第一短边33和第二短边34。在本实施方式中,技术人员也可改变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23的具体设置位置,只需保证第一弹片接触部1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短边33的中点处、且第二弹片接触部2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短边34的中点处即可,在此不再过多阐述。

另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00还包括与扬声器本体连接的第一弹片1以及与扬声器本体连接的第二弹片2。第一弹片1包括自第一短边33的一端朝向靠近第二短边34并远离底壁3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臂11、由第一斜臂11末端向靠近第二短边34及底壁3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斜臂12,第一斜臂11和第二斜臂12连接处形成第一弹片接触部13;第二弹片2包括自第一短边33的另一端朝向靠近第二短边34并远离底壁3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三斜臂21,由第三斜臂21末端向靠近第二短边34及底壁3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四斜臂22,第三斜臂21和第四斜臂22连接处形成第二弹片接触部23。通过第一弹片1和第二弹片2上的第一斜臂11和第三斜臂21设置成远离底壁3,可以使得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与底壁3形成一定的间隙,在装配扬声器100的过程中,避免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与底壁3硬接触,从而提高第一弹片1和第二弹片2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片1和第二弹片2设置成关于底壁3的长轴OO’呈轴对称,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的设计构思,将第一弹片1和第二弹片2设置成关于底壁3的短轴呈轴对称,在此不再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扬声器200,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第二斜臂12远离第一斜臂11的末端延伸至第二短边34的一端,第四斜臂22远离第三斜臂21的末端延伸至第二短边34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通过将第二斜臂12远离第一斜臂11的末端延伸至第二短边34的一端,第四斜臂22远离第三斜臂21的末端延伸至第二短边34的另一端,可以使得底壁3的第一短边33和第二短边34的两个端点处都受到第一弹片1和第二弹片2的弹力,从而进一步使得扬声器200的受到的弹力均衡,使得扬声器200的受力效果更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片接触部13向远离底壁3方向延伸有第一凸块131,第二弹片接触部23向远离底壁3方向延伸有第二凸块231。通过第一凸块131和第二凸块231与外界线路板的接触,可以使得扬声器100与外界线路板的电性接触更加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片接触部13向靠近底壁3方向凹设有第一凹槽132,第二弹片接触部23向靠近底壁3方向凹设有第二凹槽232。在将第一弹片接触部13、第二弹片接触部23与外界线路板焊接的过程中,多余的焊锡可以渗入第一凹槽132和第二凹槽232中,从而提升第一弹片接触部13、第二弹片接触部23与外界线路板焊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且该移动终端包含如第一实施方式中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100。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由于第一弹片接触部1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长边31的中点处,第二弹片接触部23在底壁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二长边32的中点处,而第一长边31和第二长边32相对设置且长度相同,当扬声器100“装反”时,即当将第一弹片接触部13、第二弹片接触部23沿着底壁3的几何中心顺时针旋转180°或者逆时针旋转180°后,第一弹片接触部13旋转后的位置可与第二弹片接触部23初始的位置完全重合,第二弹片接触部23旋转后的位置可与第一弹片接触部13初始的位置完全重合,即使扬声器100被“装反”,也能保证其用于与外界线路板实现电连接的两个接触部(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仅仅发生位置交换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保证线路板上固定位置的漏铜区在扬声器100“未被装反”和“被装反”两种情形下都能与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实现电连接,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扬声器由于“装反”而不能与线路板正常电连接,不会导致无法发音的状况发生。

具体的说,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与扬声器100电连接的线路板4,线路板4上设置有露铜区41,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分别与两个露铜区41中的一者连接。通过露铜区41和第一弹片接触部13和第二弹片接触部23的连接,可以实现线路板4和扬声器100的电连接。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工的方便,将露铜区41设置为四边形,技术人员也可将露铜区41设置为其他形状,在此不再过多阐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