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机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591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卡扣机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的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卡扣机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大多采用封闭式后盖。相应地,移动终端的电池需要通过拆机方式才能取出。SIM和SD卡也需要布置在移动终端的侧面上。SIM卡和SD卡通常需要插针才能取出。

为了能够在移动终端背部设置卡托(SIM制式和SD制式)和便于电池的更换,移动终端可以采用可拆卸的后盖结构。现有的后盖通常需要由用户施加外力而拆卸。然而,由于公差问题,现有的可拆卸后盖在由用户拆卸时过紧或过松,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卡扣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卡扣机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上述中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卡扣机构,该移动终端包括主体和后盖。该卡扣机构包括悬梁、杆件和驱动机构。其中,悬梁设置在后盖上并朝向主体伸出,其伸出端具有卡槽或卡勾。杆件垂直于悬臂梁,其第一端伸入该卡槽或勾住该卡勾时阻碍悬梁远离主体。驱动机构适于带动杆件脱开悬梁。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还包括阶梯孔和第一压簧。阶梯孔设置在主体上并供悬梁的伸出端穿过。第一压簧套在悬梁上并处于阶梯孔的阶梯面与后盖之间。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还包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杆件上的第二压簧。第二压簧第一端固定于该主体,第二端固定在该杆件上。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中,驱动机构包括马达和传动件。传动件设置在杆件的第二端与马达的转轴之间。马达适于通过传动件带动杆件脱开悬梁。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中,传动件为摆杆,其第一端固定在马达的转轴上,其第二端与杆件的第二端铰接。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中,杆件的第一端还设置有倾斜于杆件轴向的导引面。悬梁的伸出端在穿过阶梯孔底部时,推动该导引面并使杆件缩回。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中,在后盖扣紧主体时,第二压簧推动杆件伸入到卡槽中或者勾住卡勾。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并阻碍杆件第一端向后盖方向偏转的限位结构。例如,限位结构为供杆件穿过的限位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体、后壳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例如马达和摆杆)带动杆件脱开悬梁,从而使得后盖可以自动脱开移动终端的主体(而不是由用户通过施加外力而被抠下)。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可以被控制电路所控制。控制电路可以由移动终端上物理按键或者触屏界面中用户输入而生成对驱动机构的控制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卡扣机构100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后盖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卡扣机构100的示意图。移动终端包括主体200和后盖300。

如图1所示,卡扣机构100包括悬梁110、杆件120和驱动机构。悬梁110设置在后盖300上并朝向主体300伸出。悬梁110的伸出端设置有卡槽111或者卡勾(未示出)。杆件120垂直于悬臂梁110。杆件120在其第一端伸入到卡槽111中或者勾住悬梁110的卡勾时,阻碍悬梁110远离主体200。换言之,杆件120可以卡接悬梁110,从而使得后盖300扣合在主体200上。驱动机构被设置为可以带动杆件120脱开悬梁110。这样,驱动机构可以使得后盖300自动打开。驱动机构例如可以包括一个马达131和传动件132。这里,传动件132例如为摆杆。摆杆的第一端固定在马达131的转轴上,摆杆的第二端与杆件120的第二端铰接。这样,马达131可以通过摆杆带动杆件120移动,从而使得杆件120脱开悬梁110。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还包括马达的控制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可以被设置为与移动终端上物理按键连接。在被用户操作时,物理按键可以生成指示信号并通知到控制电路。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以被设置为根据触屏用户界面中用户输入而控制马达动作。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后盖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另外,控制电路还可以被设置为其他公知的控制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200上并供悬梁110的伸出端穿过的阶梯孔140。卡扣机构100还可以包括套在悬梁110上并处于阶梯孔140的阶梯面与后盖300之间的第一压簧150。这样,悬梁110脱开杆件120时,第一压簧150可以使得后盖300自动弹出。

另外,卡扣机构100还可以包括套在杆件120上的第二压簧160。第二压簧160第一端固定在主体200上,第二端固定在杆件120上。这样,在后盖300被扣合到主体上时,第二弹簧160可以推动杆件120伸入到卡槽110中或者勾住卡勾。换言之,卡扣机构100可以通过第二压簧160使得悬梁110与杆件120卡接。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杆件120第一端还设置有倾斜于杆件120轴向的导引面121。这样,悬梁110的伸出端在穿过阶梯孔140底部时,推动该导引面121并使杆件120缩回。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100还可以包括限位结构(未示出)。限位结构例如为设置在主体200上的限位环。限位环可以供杆件120穿过,并阻碍杆件120的第二端向后盖方向偏转。不限于限位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还可以被设置为其他公知并且可以阻碍杆件120第二端向后盖偏转的结构。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文所公开的示例中的设备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可以布置在如该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设备中,或者可替换地可以定位在与该示例中的设备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前述示例中的模块可以组合为一个模块或者此外可以分成多个子模块。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此外,所述实施例中的一些在此被描述成可以由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或者由执行所述功能的其它装置实施的方法或方法元素的组合。因此,具有用于实施所述方法或方法元素的必要指令的处理器形成用于实施该方法或方法元素的装置。此外,装置实施例的在此所述的元素是如下装置的例子:该装置用于实施由为了实施该实用新型的目的的元素所执行的功能。

如在此所使用的那样,除非另行规定,使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来描述普通对象仅仅表示涉及类似对象的不同实例,并且并不意图暗示这样被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排序方面或者以任意其它方式的给定顺序。

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它实施例。此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