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365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日常交流等各方面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

移动终端具有密封性的要求,以便达到防水的功能。

目前,如图1a和图1b所示,移动终端的壳体上开设独立的通气孔101(称为VENT孔),在内部再贴平衡膜,气体可以通过平衡膜,但水无法通过平衡膜,使得移动终端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保持移动终端内部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并且可以防水。

但是,这种开设独立的通气孔的方式,不仅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而且影响内部元件的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通气孔影响外观,影响内部元件的布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插座,所述信号插座用于接入数据线或者用于收、发通信信号;

所述信号插座连接有通气通道,

所述通气通道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信号插座中、通过所述信号插座联通所述移动终端的外部,所述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所述第二出口外覆盖有平衡膜。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接入数据线或收、发通信信号的信号插座,该信号插座连接有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设置于信号插座中、通过信号插座联通移动终端的外部,第二出口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连通移动终端的内部与外部,保持移动终端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气压平衡,而第二出口外覆盖有平衡膜,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将通气通道与信号插座整合为一体,减少在外壳直接开设通气孔,减少对外观的影响,同时,将通气通道安装在移动终端内部,可以合理地使用空闲的内部空间设置通气通道,减少对布置内部元器件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现有的一种通气孔的外观示意图。

图1b是现有的一种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通孔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未插入耳机数据线时气体的流动示意图。

图2e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插入耳机数据线时气体的流动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USB通孔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USB插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USB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等。

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插座,该信号插座可以用于接入数据线或收、发通信信号的信号插座,一般情况下,在移动终端的壳体开设有一插座通孔,该信号插座的开口接入该插座通孔处,用户可以将数据线通过该插座通孔插入至该信号插座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信号插座可以包括耳机插座,该耳机插座可以接入耳机数据线。

在此示例中,参见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通孔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移动终端的外壳开设有耳机通孔201(插座通孔)。

参见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2b所示,耳机插座202安装在移动终端的内部,接入耳机通孔201,用户可以将耳机数据线的插头通过该耳机通孔201插入至耳机插座202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信号插座包括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插座,该USB插座可以接入USB数据线。

在此示例中,参见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USB通孔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移动终端的外壳开设有USB通孔301(插座通孔)。

参见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USB插座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3b所示,USB插座302安装在移动终端的内部,接入USB通孔301,用户可以将USB数据线的插头通过该USB通孔301插入至USB插座302中。

当然,上述信号插座只是作为示例,在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信号插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另外,除了上述信号插座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信号插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也不加以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插座连接有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其中,第一出口设置于信号插座中,由于信号插座可以从外部插入数据线,因此,可以通过信号插座联通移动终端的外部。

此外,第二出口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由于通气通道为管道状,中间连通,使得移动终端的内部可以与移动终端的外部的大气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气通道横截面的面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实际需求而设置,目前,该通气通道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为1.2mm2至3.0mm2之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信号插座具有外壳,信号插座的外壳设置有出口通孔,第一出口连接该出口通孔。

一般情况下,信号插座还包括金属部件,用于与数据线对接,为了避免影响信号插座正常的收发通信信号的功能,出口通孔位于金属部件之外。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插座与通气通道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注塑一同制作,也可以分开制作,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若信号插座为耳机插座,在此示例中,参见图2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c所示,在耳机插座202外壳左侧的开设有出口通孔,在该出口通接入通气通道20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若信号插座为USB插座,在此示例中,参见图3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USB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c所示,在USB插座302外壳上方的开设有出口通孔,在该出口通接入通气通道30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出口外覆盖有平衡膜。

在具体实现中,在第二出口与平衡膜之间具有透气区域,用于进行气体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若信号插座为耳机插座,在此示例中,如图2b和图2c所示,在耳机插座202左侧连接的通气通道203外覆盖平衡膜204,通气通道203的第二出口与平衡膜204之间具有透气区域20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若信号插座为USB插座,在此示例中,如图3b和图3c所示,在USB插座302上方连接的通气通道303外覆盖平衡膜304,通气通道303的第二出口与平衡膜304之间具有透气区域305。

需要说明的是,该平衡膜的面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实际需求而设置,目前,该透气区域的面积可以为8mm2至20mm2之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加以限制。

当移动终端正常使用时,如扬声器工作或内部温度升高等情况下,移动终端的内部气压会升高,气体会通过通气通道、信号插座向移动终端的外部泄漏,直至移动终端的内部气压与大气压平衡。

当移动终端掉入水中时,水会从移动终端的外部沿信号插座、通气通道流到平衡膜位置,但平衡膜可以阻止水进入移动高中的内部,起到防水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若信号插座为耳机插座。

在一种情况中,参见图2d,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未插入耳机数据线时气体的流动示意图。

如图2d所示,若耳机插座202中未插入耳机数据线,则气体如箭头方向所示,从移动终端的内部,透过平衡膜204,进入通气通道203,沿耳机插座202到达移动终端的外部。

在另一种情况中,参见图2e,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插座插入耳机数据线时气体的流动示意图。

如图2e所示,若耳机插座202中插入耳机数据线206,则气体如箭头方向所示,从移动终端的内部,透过平衡膜204,进入通气通道203,沿耳机插座202与耳机数据线206之间的空隙到达移动终端的外部。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接入数据线或收、发通信信号的信号插座,该信号插座连接有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设置于信号插座中、通过信号插座联通移动终端的外部,第二出口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连通移动终端的内部与外部,保持移动终端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气压平衡,而第二出口外覆盖有平衡膜,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将通气通道与信号插座整合为一体,减少在外壳直接开设通气孔,减少对外观的影响,同时,将通气通道安装在移动终端内部,可以合理地使用空闲的内部空间设置通气通道,减少对布置内部元器件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