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及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820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及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及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子设备外放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作、学习的闲暇之余,人们通过电子设备即可放出音乐,使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然而,现有市场上的电子设备由于受尺寸限制,难以单独为后音腔预留足够的空间,只能通过给扬声器输入大功率的方式得到足够大的外放响度,这种方式耗电量大,音质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及智能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包括相对且彼此相连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密封连接从而在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后音腔,在后壳上分别设有与后音腔连通的出音孔、麦克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上设有一周朝前壳方向延伸的第一围边,从而与前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与前壳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出音孔处设有将出音孔围合在内的第二围边,第二围边与第一围边相连,使第二围边与第一围边之间形成前音腔,前音腔与出音孔以及后音腔连通,形成前音腔。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与前壳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麦克风孔处设有将麦克风孔围合在内的第三围边,所述第三围边与第一围边相连,使第三围边与第一围边之间形成麦克风通道,麦克风通道与麦克风孔以及后音腔连通,从而形成麦克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围边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圈,从而实现密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主板以及与主板连接的功能部件,所述功能部件包括扬声器、麦克风、电池,还包括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所述主板以及功能部件设于后音腔中,所述扬声器与出音孔位置相对应,麦克风与麦克风孔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上设有一周朝前壳方向延伸的第一围边,从而与前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与前壳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出音孔处设有将出音孔围合在内的第二围边,第二围边与第一围边相连,使第二围边与第一围边之间形成前音腔,前音腔与出音孔以及后音腔连通,扬声器设于第二围边以及第一围边上构成前音腔的这部分第一围边上,扬声器覆盖前音腔,从而将前音腔与后音腔隔离,形成前音腔。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与前壳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麦克风孔处设有将麦克风孔围合在内的第三围边,所述第三围边与第一围边相连,使第三围边与第一围边之间形成麦克风通道,麦克风通道与麦克风孔以及后音腔连通,所述扬声器设于第三围边以及第一围边上构成麦克风通道的这部分第一围边上,从而形成麦克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围边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圈,从而实现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前壳和后壳之间内形成后音腔,通过密封圈对前壳和后壳进行密封固定连接,并在后音腔内设置扬声器和麦克风,低成本地改善了小体积电子设备的发声效果,实现无需增加扬声器的功率,降低能耗且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设备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 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相同的标号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可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包括相对且彼此相连的前壳1和后壳2,前壳1和后壳2密封连接从而在前壳1和后壳2之间形成后音腔16,在后壳2上分别设有与后音腔16连通的出音孔13、麦克风孔14,具体地,后音腔16不仅用于充当电子产品的音腔外,还用于为电子产品的主板以及功能器件的容置腔,这里值得注意的时,当主板以及功能器件装配到后音腔16中后,在后音腔16中功能器件之间的空隙形成声音的通道,充分利用了电子产品的内部空间,从而在不增加扬声器功率的前提下,保证扬声器的发声质量。

如图1和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前壳1的边缘上设有向后壳2方向延伸的第四围边8,而后壳2上设有一周朝前壳1方向延伸的第一围边9,第一围边9的外周尺寸与第四围边8的内周尺寸相等,充分实现前壳1与后壳2连接后后音腔16的形成,具体地,前壳1和后壳2的密封采用在后壳2的外侧壁上设置密封圈4实现密封。

如图2所示,在后壳2与前壳1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出音孔13处设有将出音孔13围合在内的第二围边11,第二围边11与第一围边9相连,使第二围边11与第一围边9之间形成前音腔10,前音腔10与出音孔13以及后音腔16连通;后壳2与前壳1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麦克风孔14处设有将麦克风孔14围合在内的第三围边12,所述第三围边12与第一围边9相连,使第三围边12与第一围边9之间形成麦克风通道15,麦克风通道15与麦克风孔14以及后音腔16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出音孔13和麦克风孔14设置在后壳2相对的两侧上,从而使两者的声音不会混淆,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出音质量。

如图1所示,在前音腔10上位于出音孔13处滤网17。从而防止灰尘进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设备,包括主板(图中未示出)以及与主板连接的功能部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部件包括扬声器3、麦克风5、电池 7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还包括显示面板、心率检测器等,智能设备还包括前述的电子产品的音腔结构,所述主板以及功能部件设于前音腔20中,所述扬声器3与出音孔13位置相对应,麦克风5与麦克风孔14相对设置,这里值得注意的时,当主板以及功能器件装配到后音腔16中后,在后音腔16中功能器件之间的空隙形成声音的通道,充分利用了电子产品的内部空间,从而在不增加扬声器功率的前提下,保证扬声器的发声质量。

如图1和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前壳1的边缘上设有向后壳2方向延伸的第四围边8,而后壳2上设有一周朝前壳1方向延伸的第一围边9,第一围边9的外周尺寸与第四围边8的内周尺寸相等,充分实现前壳1与后壳2连接后后音腔16的形成,具体地,前壳1和后壳2的密封采用在后壳2的外侧壁上设置密封圈4实现密封。

如图2所示,在后壳2与前壳1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出音孔13处设有将出音孔13围合在内的第二围边11,第二围边11与第一围边9相连,使第二围边11与第一围边9之间形成前音腔10,前音腔10与出音孔13以及后音腔16连通,扬声器3设于第二围边11以及第一围边9上构成前音腔10的这部分第一围边9上,扬声器3覆盖前音腔10从而将前音腔10与后音腔16隔离,具体地,扬声器3具有两个盘面,其中一个盘面与前音腔10相对,另一个盘面置于后音腔16中,扬声器3通过支架固定;在后壳2与前壳1相对的一侧表面位于麦克风孔14处设有将麦克风孔14围合在内的第三围边12,所述第三围边12与第一围边9相连,使第三围边12与第一围边9之间形成麦克风通道15,麦克风通道15与麦克风孔14以及后音腔16连通,所述扬声器3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三围边12以及第一围边9上构成麦克风通道15的这部分第一围边9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设备中出音孔13和麦克风孔14设置在后壳2相对的两侧上,从而使两者的声音不会混淆,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出音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智能电子设备可例如是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等小体积的电子设备,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音腔结构包括相对且彼此间隔的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后音腔,通过密封圈对前壳和后壳进行密封固定连接,并在后音腔中设置扬声器和麦克风,低成本地改善了小体积电子设备的发声效果,实现无需增加扬声器的功率,降低能耗且装配简单。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