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819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电声系统需要不断的提升性能,高品质的扬声器模组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乐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

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壳体和收容在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在通电过程中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为了实现扬声器单体的导通,通常设置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FPC的一端与扬声器单体实现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壳体外部实现与外部的电连接。由于FPC较长,其原理扬声器单体的一端容易产生翘曲,因此通常在远离扬声器单体的一侧的壳体上设置有烫点柱,在装配完成后通过烫点将FPC固定在壳体上,但是这样的结构FPC装配后,补胶位置无支撑,FPC悬空易受损伤。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已解决现有技术中FPC悬空易受损的问题,具体方案为:

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收容空间内部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相连的第一导电部,露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外部与外界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部边缘朝所述收容空间内部分延伸有固定部,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相对的壳体本部以及自所述壳体本部朝所述第二导电部延伸的挡壁,所述挡壁与所述壳体本部围成收容并固定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收容部,所述挡壁上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导电部方向凹陷的卡槽,所述固定部延伸至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朝所述连接部延伸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接并支撑所述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共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且相互绝缘,两所述第一导电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朝所述连接部凸设有定位柱,所述连接部上对应所述定位柱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体对应朝远离所述第一导电部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台阶部,所述第一导电部抵接并固定于所述台阶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本部边缘延伸形成有侧壁,所述壳体还包括一盖接在侧壁上并与柔性电路板相贴设的盖板,所述盖板、所述侧壁及所述壳体本部围成所述收容空间。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侧壁超声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挡壁抵接并超声焊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电部的收容部,第二导电部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部,收容部上设置有与固定部配合的卡槽,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外接端的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的翘曲易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模组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100,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1、收容在壳体1内的扬声器单体2和用于电连接扬声器单体2的柔性电路板3。

其中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为一盖板,下壳体12包括底壁和环绕底壁的侧壁。盖板、侧壁及底壁围成收容空间。盖板与侧壁通过超声焊接固定连接。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扬声器单体2的单体收容槽121,扬声器单体2包括与底壁相对的第一表面21和与第一表面21相对且与底壁相贴合的第二表面22,柔性电路板3固定于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第一表面21上,并与盖板相贴设。

柔性电路板3包括位于收容空间内部用于与扬声器单体2相连的第一导电部31,位于收容空间外部用于与外界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32以及连接第一导电部31和第二导电部32的连接部33。第一导电部31和第二导电部32具体为焊盘。在本实施方式中,扬声器单体2为电磁扬声器,包括振膜和通电后驱动振膜振动的音圈,音圈上设置有音圈引线,音圈引线焊接在第一导电部31上。第二导电部32用于与外界电路进行电连接,从而实现扬声器模组的电连接。

优选的,扬声器单体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导电部31的台阶部23。台阶部23为自第一表面21向第二表面22方向凹陷形成。这样,可以方便实现柔性电路板3的固定和定位。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包括与第二导电部23相对的壳体本部以及自壳体本部朝第二导电部延伸的挡壁122,挡壁122与壳体本部围成收容并固定第二导电部的收容部,挡壁122为自壳体的侧壁向远离收容空间的外部延伸形成。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挡壁122共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导电部32的两侧。优选的,挡壁122与盖板通过超声焊接固定。

连接部33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部3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31、自第一连接部331弯折延伸第二连接部332和自第二连接部332弯折延伸并与第二导电部32相连的第三连接部333。其中第一导电部31共有两个,分别位于扬声器单体2的两侧且相互绝缘设置,对应的,扬声器单体2上也设置有两个台阶部23。两个第一导电部31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331的两端。第二连接部332与第一连接部331呈T字形连接,即第二连接部332位于两第一导电部31之间,第二连接部332为自第一连接部331的中间位置延伸形成的。

壳体1上设置有自底壁向第一表面21方向突出的支撑部14,支撑部14抵接并支撑于柔性电路板3的连接部33。进一步的,支撑部14朝连接部33凸设有定位柱,对应的,连接部33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这样,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2中间部分悬空产生的位移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能。

盖板与柔性电路板3相贴设,在安装过程中,先将柔性电路板3以及扬声器单体2贴设在盖板上,再将盖板组装到下壳体12上,扬声器单体固定在单体收容槽121内,进一步实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打胶,密封或超声焊接,从而完成产品的组装。壳体1上设置有向远离收容空间的外侧突出的出声部13,出声部13内设置有与扬声器单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出声孔,用于实现产品的声音传导。

如图3和图4所示,挡壁122上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导电部32方向凹陷的卡槽1221,第二导电部32上设置有向收容空间部分延伸的固定部321,固定部321延伸至收容空间内,并与卡槽1221一一对应,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3与壳体1的固定,进一步的盖板与下壳体12固定。优选的,固定部321共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二导电部23的两侧。

结合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3贴设在盖板上,柔性电路板3的固定部321搭接在卡槽1221上,盖板盖接在卡槽1221的顶部,形成了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固定结构,这样,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产生翘曲,避免了如传统结构中利用烫点固定,提高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导电部的收容部,第二导电部上设置有突出的固定部,收容部上设置有与固定部配合的卡槽,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外接端的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的翘曲易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寿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